慈继阁小说网 > 历史电子书 > 崇祯盛世 >

第55章

崇祯盛世-第55章

小说: 崇祯盛世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崇祯皇帝没有发怒,耐心的解释道,“糊涂哇,这正是皇太极所希望的,京师打的这一仗是事出无奈!让手无寸铁的百姓去和凶悍的八旗骑兵硬拼,你这是纸上谈兵!很可能一千个老百姓都伤不了一个八旗兵的!朕的百姓的命是命,不是数字!而且谁来组织这么多的百姓?没有统一指挥,这样的圣旨不是让百姓们去送命吗?不是将人心白白的都推到建奴一边去了吗?他们不杀百姓,而朕却要将百姓们往死路上面推?”
  曹化淳跪下磕头道,“老奴失言了!可是皇上,等到这么数量庞大的建设兵团没有东西吃,上百万人聚众闹事的局面,又是京畿地区,这后果,陛下都想好了吗?”
  崇祯皇帝朱由检坚定的站起身来,“去下旨吧!朕都想好了,走一步看一步!即使再苦再难!朕都不会抛弃一个顺从我大明的百姓,他们都是朕的子民!”
  曹化淳走后,崇祯皇帝心事重重的着手公文,现在大明已经没有了京畿六部,所有的军务民务,各地政务都由司礼监直接负责!所以需要皇帝直接处理的公文也大大增加!
  王承恩来了,陪着小心道,“万岁爷。”
  崇祯皇帝朱由检揉了揉眼睛,“哦,什么事情?京察大计都结束了吗?”
  王承恩点点头,“都结束了,老奴听说皇上让曹化淳下旨,让三府百姓都迁往天津啊?这小小的天津,只是一个小镇,一下子去这么多人!粮食怎么办?”
  崇祯皇帝依然耐着性子,将早先对曹化淳的解释,又简单的对王承恩说了一遍,“大伴,你不用操心了,朕很累,你直接说说京察大计的事情吧。”
  王承恩其实已经跟曹化淳做过简单的沟通了,知道无法劝说皇上,便只得作罢,“都按照圣上的意思弄出来了,一共保留了六千八百多名官员,这是名单,剩下的二万二千多名官员的名单在这一边,这里是三百多名皇亲国戚的名单。最后是涉险涉案人员家属族人的名单,一共十四万多人次!”
  崇祯皇帝点点头,敲了敲自己的沉重的脑袋,嘣嘣作响,鼓起精力,大致的将四份名单扫了一遍,“做的很好,孙慎行在这六千八百人的名单中吗?”
  王承恩想了想,道:“在,孙慎行族人和亲戚中有人打着他的旗号敛财,但数目不大,他自己的家人都生活甚为清苦,算是可以挑选出来的清官了。”
  朱由检将名单放下,往后靠着龙椅,闭着眼睛道,“这样,这六千八百多挑选出来的官员先不动,明日让他们在弘德殿外集合!朕要训话!至于这些没收了财产的贪官和与涉案人员有关系的亲族人员,这十多万人,下旨让他们自行在五日内前往天津,也统一编入天津建设兵团!由袁可立统一安置!剩下的皇亲国戚,每人降一级!让他们保留可以维持生计的土地,都放了吧!”
  王承恩怔了怔,“这将近二十万人,又发往天津?袁可立顾的过来吗?这粮食能够维持过这一个月的吗?”
  朱由检睁开眼睛,“够!将人统一起来就会够的!对了,皇银内帑现在有多少存银了啊?统计出来了吗?”
  王承恩惊喜道,“黄金八百三十多万两,白银四千六百多万两,还有珠宝玉器古董字画不计其数,但是按照目前的价格来说,总数应该超过黄金和白银的三倍以上。只是这么庞大的古董字画,无法在短时间内兑换成银子。这次京察大计,等于一下子将二十年的全国赋税都揽入了皇上的口袋中了。”
  朱由检嗯了一声,这个结果,他还是比较满意的,“你立即派锦衣卫亲信人员,十人一组,后面安排三人一组对这十人进行监督!先派出二十路吧!往山东,两湖,浙江江苏等富庶省份购粮,记住,不要以朝廷的名义,都以检少爷的名义,都从黑市购粮,让这些富庶之地的粮食往天津涌!要秘密!马上让袁可立着手在天津的皇宫边上,先一步将你王承恩的私宅建起来!要大!要能够存储大量的物资,再弄一条和北京皇宫同样的密道,这事由你亲自去办,让袁可立给你建私宅的时候,先不要用你的名义,用朕的名义!到时候朕将那宅子赐给你!朕这就给你下密旨!”
  王承恩当即明白了,点头称是,“有银子确实可以买到黑市粮食的!皇上英明!只是,让皇上自己去贴银子?”
  朱由检大方的摆摆手,“朕的银子还不是国家的?没有国家哪里来的朕?”
  王承恩吸了一口气,皇帝是真的变了,变得大气了!他问这句就是想要看看皇上是真的要做这事,还是信口开河的随口说说,等过了两日又翻脸不认人!王承恩以前可是领教过皇上这一点的!但是现在看来,皇上只要是说过的话,都绝对会贯彻,绝对会落实!皇上到底是真的变了!皇帝长大了!


第0073章 理想化的官员体制

  皇帝让人将孙慎行请入皇宫,他坐在龙椅上面没有动,望着下面跪着的,年近七十的孙慎行,“老师,把头抬起来。”
  孙慎行镇定的将头抬起来,“皇上。”
  崇祯皇帝朱由检看见孙慎行被双规了几日,伤也养好了,人也养胖了一些,和满桂和卢象昇刚放出来的情绪截然两样,甚是欣慰,微微的一笑,“老师,朕打你是朕不对,朕现在还给你!”
  啪!崇祯皇帝重重的一巴掌打在自己的脸上,将外面站立的徐国伟吓了一大跳!作为皇上的跟班太监,那是从小到大都跟着皇帝的!他还是第一次见到陛下挨打,竟然是陛下自己打自己!
  孙慎行哭道,“陛下!您这是何苦!陛下打老臣,是老臣的福分,再说是老臣自己不遵从圣旨!陛下您何错之有啊?”
  皇上摇摇头,“不许哭了,老师,朕打你,怎么说都是不对的,朕可以杀你,但不能打你!这事就算是翻篇了,以后咱们谁也不提了,好吗?朕希望你要做清官就做个彻彻底底的清官,要学袁可立,对家人和族人的宽纵,也是腐败的一种!”
  孙慎行擦着眼泪点着头,被皇帝亲自将他扶起来,“都说了不许哭了的,从明日起,你就不能再歇着了,看看你,都养胖了,人家双规都是变瘦,你怎么能够吃胖呢?镇抚司的饭这么好吃的吗?”
  孙慎行苦笑着摇头,“皇上,老臣一进去就将自己知道的所有事情,从自己入仕为官,近四十年的经历交代的事无巨细,然后就什么都不想了,没有用刑,心中也没有什么遗憾,难得休息几日,这不就胖了吗?”
  皇帝嘿嘿一笑,将自己的老师拉着坐下,“从明日起,你就要开始恢复职务了,立刻对重新启用的官员们进行安置岗位,就按照当初朕跟你说过的方法,各级衙门要落实到乡镇一级!用统计司牵制审核,这两个部门都由你和王承恩两个人协同安置。一次性要安置整个北直隶的这么多官员,担子不轻啊,而且考选令的事情也可以动起来了!朕刚才出了一份试卷,试卷分为两个部分,文字部分是论张居正变法的得与失,数学部分是几道简单的加减乘除应用题。各占五十分,总分一百分。录取线嘛,到时候视情况而定。”
  孙慎行惊奇的看着皇上出的试卷,“皇上,这张居正已经被定罪多年了,而且是万历爷手里的事情,此时再翻出来说,会不会引起非议?这个事情太近了!又是本朝敏感的事情,也太具体了一些!老臣怕这样出题,会引得考生当场罢考!这加考数学的话嘛,更是要引起学子们的抵触情绪的,我大明一直是重农轻商,您让学子们靠数学?这对于他们来说,是不齿的一种行为啊!”
  皇帝不置可否的站了起来,从御案上面取过一份名单,“考选令的事情,就这么定了,一次不行,可以再来一次嘛!朕不信没有人愿意到朝廷中来做官!从这个月起,北直隶地区的官员月俸翻一番!另外可以享受政府津贴,朕就是以高薪养廉!朕不信没有人愿意做官!至于考选令嘛!朕不会改变初衷!凡是识字者,能够写的出自己的名字的,就可以参加!第一道标准是同意张居正的改革利大于弊!我们不评论张居正这个人,只评论他的改制和变法!另外,不看文章好坏!第二道标准就看谁在数学部分的得分高,要让全民都有数学头脑,首先官员就要有数学头脑!都是一堆只懂得之乎者也,摇头晃脑的人来管理这个国家,经济怎么进步?”
  孙慎行只觉得身上有些燥热,但是皇帝的这些思想,他早就接触过了,虽然不是很认同,却也没有激烈的反对,从皇帝这次京察大计的决心和力度,他已经知道皇帝是一个敢认大事的皇帝!至于他要怎么做,就听他的便是了!能为皇帝分忧,也是他自幼的读书理念!
  孙慎行和皇帝两个人,当场就谈了一个多时辰,将官员编制和考选令的具体方案,大致的交换了一下意见,其实这件事,孙慎行在双规期间已经为皇帝设想过了,这么做绝对是进步的,是必要的,但是这么大的力度,这么蛮横的进度!是孙慎行不赞同的!但是这些他也已经想过了!皇帝要怎么做就怎么做吧!就像是皇帝说过的!如果不改!难道要等到大明都不在了的时候,再改不成?
  崇祯皇帝朱由检将让孙慎行主持官员安置和考选令的事情,写成了一道圣旨,亲自盖印!“诺,师傅,这个给你,这事就由你全权处理了,有什么为难的事情,再和朕沟通!另外,你现在就可以拿着圣旨,将你认为合适的能员循吏都放出来,可以组成选拔机构,现在就可以动起来了,明日在弘德殿外,朕要亲自对这六千八百多名官员训话。”
  孙慎行严肃道,“皇上,老臣可以按照皇上的意思去办差,但老臣心里是不赞同皇帝这么大的动作,这么快的进度的!变法,要一步步的来,一口吃不成胖子!这样做会产生什么样子的巨大后果,会在全国学子和世豪大户阶层产生什么样子的影响,老臣真的不敢想象!如果到时候皇上收拾不了局面,老臣建议就先停下来,可以将所有的过错,都推到老臣一个人的头上!让老夫来为皇帝当这个靶子!”
  崇祯皇帝朱由检明白孙慎行的意思,感动道,“老师对朕的爱护,朕都懂,但是这不可能,会产生什么样子的后果,无非便是天下大乱!朕正好要看看谁要跳出来反对朕!朕绝不可能将老师抛出去承担什么后果!朕是天子,没有朕主导,老师怎么可能施行这么大的一个改制计划!这是完全推翻了原本的体系,建立出来两个全新的体系啊!朕下面还要一步步的建立衙役司,东调查司和西调查司!这都不是师傅自己能够做到的!放心,天塌了,朕也扛得住!”
  孙慎行苦笑着叹口气,自己看着皇帝,有时候觉得他有些幼稚,有时候又觉得他有些鲁莽,真的不知道自己快七十岁的这么一个年纪,跟着皇帝做这些事情,是不是瞎胡闹,但是想着京畿地区现在所有的官员都被停职,这个体制是无论如何要马上建立起来的!他也是被皇帝逼的没有办法了,如果没有这次这么大规模的双规!孙慎行还是要劝说皇帝的!
  这次大规模的双规之后,孙慎行选择彻底的和皇帝站在一起!不再去想其他,如果在他的有生之年能够为皇帝在京畿地区将皇帝的那套理想化的官员体制建立起来,他也算是尽到了做臣子的职责了!
  崇祯皇帝朱由检和孙慎行一道吃罢晚膳,又商谈良久,孙慎行知道皇帝的性子急,怀揣圣旨,连夜去镇抚司及其它衙门大牢将皇帝给他的名单上面,那些留任的三品以上大员召集起来,共同商议皇帝的新官员体制的人选安置工作。
  其实,封建社会有封建社会的好处,忠君爱国是读书人的基本道德,已经进入了骨髓!这些能够躲过这么大的政治风波的大臣,虽然也都有各种程度的贪腐行为,但能够得到重新任用,已经算是难得的清官了,毕竟到处都是黑的,谁都难以独善其身,除非是向袁可立那种被皇帝从老家给领出来的官员。
  连续工作了二十多个小时,崇祯皇帝朱由检丝毫没有倦怠,让人将已经睡下了的曹化淳找来,“朕今日跟你说的,办大明报的事情,你还没有给朕回复呢!”
  曹化淳大汗,这性子也太急了吧!您早上才跟我说的啊,您当办报是什么?


第0074章 皇上已经半年没有翻过牌子

  “回禀圣上,老奴已经和宫里面的负责文印的太监打过招呼了,在技术上面是没有问题的,至于主办的总编,老奴定的人选有五个,还需要圣上斟酌,老奴看见皇上实在是太累了,所以打算明儿再上报的。”曹化淳战战兢兢道,作为皇帝的秉笔太监,他的日子也不好过,五十岁的人了,每日也顶多是可以睡一两个时辰。
  皇帝喝口茶,吃了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1 2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