慈继阁小说网 > 历史电子书 > 崇祯盛世 >

第523章

崇祯盛世-第523章

小说: 崇祯盛世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折者,节也。”
  根据战争力学理论,军队战斗力取决于兵力、机动力和冲击力,而机动力和冲击力的大小都与速度有关,速度越快,冲击力也就越大。二战初的闪击战依靠装甲集团高速度、大纵深的突袭,产生的冲击力在军事史上堪称空前的。
  将精神之力转化为战斗力,在闪击战理论中,精神对作战的胜利可谓是至关重要的作用。其作用主要体现在以下两个方面。其一为攻其无备,出其不意。从西方的克劳塞维茨到东方的**,许多杰出的军事家都十分关注作战突然性,指出突然和不意,可以弥补兵力的不足。其二为震慑。美军在伊拉克战争的作战计划之一名为“震慑”行动,其实在闪击战的设计中,“震慑”正是希特勒、古德里安等追求的效果。二战时德国发起闪击战时其坦克数远不如英法联军,甚至被称为“穷人的战争”,然而“穷人”打败了富人。在西线闪击战中,法军大批部队被震慑住,丧失了作战意志,被俘人员竟多达150万。
  为什么闪击战在二战初期产生了巨大威力?为什么二战中的闪击战又均以失败而告终?
  西方“兵圣”克劳塞维茨的《战争论》顶点理论认为:“胜利常常而且在大多数情况下都有一个顶点”。这个“顶点”,主要指的是作战强度和作战限度。由于顶点的存在,发起进攻的强者。到达顶点后。便会逐渐由强变弱。防御的弱者,若注意积聚力量的话,将可能逐渐由弱变强。闪击战尽管有突然性和高速度带来了前所未有的冲击力,但毕竟这个冲击力有个极限,终究有个顶点。战争的最终胜负并不是单单取决于冲击力,还包括许多其他方面的要素。当德军深入苏联腹地,兵临斯大林格勒时,由于战争的非正义性、自然条件的恶劣、后勤补给线的困难。特别是苏联军民高涨的爱国热情、强大的国力、正确的战略指挥、先进的军事理论和现代化军队,以及美英和中国的支持等,使得闪击苏联的侵略战争在斯大林格勒到达了“顶点”,从而开始走向失败。
  同时,我们也应该看到闪电战的两大缺陷:第一,随着装甲机械化兵团的快速突击和推进,完成主要的穿插合围歼灭敌人的任务。这就不可避免的使得自己的补给线过长和兵力的分散。如果在形成合围之时,包围圈内有一支同样强大的装甲机械化兵团对你进行反突击作战,就会不可避免的突破其包围圈。在进攻法国的”曼施坦因“计划后期,英法联军曾经根据法国新任西线盟军总司令马克西姆。魏刚的指挥下发动的一次反突击作战。虽然结果是失败的,但是魏刚恰恰抓住了闪电战的一大缺陷。第二。就是如果对方拥有大的战略纵深,有足够的能力来吸收和消化你的闪电战的进攻动能,根据《战争论》的顶点理论,你的顶点会提前到达。这个在第二次世界大战苏德战争的中后期,我们能够看到苏联的广袤领土对德国的闪电战还是有一个很好的吸收消化的效果的。
  二战后,虽然再没有像二战那样大规模的闪击战发生,闪击战其实在现代局部战争中处处可见其影子。特别是当现代战争插上信息技术翅膀后,突如其来的闪击战变得更加可怕。在计算机技术的武装下,空中力量的机动力、火力、防护力,已经远远超出二战时地面的装甲集团,体现出诸多的新优势:速度之快、机动能力之强,使地面防御力量几无还手之力;远程精确打击与火、力、快速机动能力的完美结合,达到了“动如雷震”、“斩首”、“震慑”的效能;空中力量在指挥、控制、侦察等系统作用下,能量发生空前跃升,形成超视距攻、防一体的作战系统,对战争命运甚至起到决定性作用。
  需要警惕的是;现代战争中“战争顶点”已在高技术下变得难以利用,战争的“非接触式”、“非线式”、“非对称”,让弱小的一方“以劣胜优”的余地越来越小。那么防范闪击战的出路在哪里?唯有加速新军事变革,在军事思想上断不可输给对手,在编制体制、武器装备、教育训练等上,也励精图治,形成对手不敢轻举妄动的优势,使敌无机可乘。
  当闪击战插上信息的翅膀后,需要我们给军事思维插上信息的翅膀,不仅仅是贴着“信息”标签的名词的变化,必须有全新、敏锐而不保守的哲学头脑,需要有居安思危的危机意识,防患于未然。
  相比于崇祯皇帝朱由检已经逐步走入了现代化的军队,日本人的防御力完全跟大明的攻击力不在一个层次上面,如此长的海岸线,一点防御力量都没有,见船就轰炸,这一路推进过去,半四阻碍都没有遇见。
  “两艘铁甲舰一组,从反方向出发,将所有日本船只都炸毁,朕不许日本再有造船业,朕要让这整个国家都成为一座孤岛!”崇祯皇帝朱由检如是对身边的中央水师将领说。
  相比于荷西英葡的海军,日本的海军还停留在一千年前的水平,虽然得到了不少荷西的佛郎机炮,但日本人完全没有制造的能力,所得火炮,多用于藩镇内战了,根本无从补充,崇祯皇帝朱由检真心不懂,这样的一个国家,怎么敢出兵朝鲜?看来大明在这个邻居的眼中,就是闭着眼睛都能打的对象啊!毫无威仪可言,崇祯皇帝朱由检就是要用这一战,将日本人的印象彻底转变过来,不知道祖宗是谁怎么行?
  九州岛用了两万民兵,四国岛用了一万民兵,崇祯皇帝朱由检身边就只有五千御林军和两万多民兵,三万多一点的人马,他知道打江户,是这次日本之行的关键战役,虽然在连续的胜利面前,信心增强了不少,但……


第1009章 攻击江户城

  
  崇祯皇帝朱由检的顾虑没有错,日本就像是一块极其难啃的骨头,中央水师的战舰将整个日本的船只都炸光,将日本的所有船厂都炸光,这没有一点难度。可这样,也顶多是像,将一块很大块的,并没有炖一会功夫的红烧排骨上面的汤汁都舔了一遍,肉尚且硬,更何况骨头。
  直到大明中央水师载着三万多的大军靠岸,崇祯皇帝朱由检才彻底的知道自己没有错,原来,德川家光这个时期,手头的兵马就有五十多万了,对于日本这么小一丁点的国家来说,这是一个非常可怕的数字,崇祯皇帝朱由检自己手里的直系军队也才只有,不到十万人能够供他直接驱使,加上秦良玉这些贴近皇家的地方军阀,总供能够供皇帝直接驱使的军队,不足十五万。
  幕府最高机构,大将军府邸一阵阴云密布,在得知大明军队已经打到了江户的时候,所有人都震惊的不知道该怎么办才好?德川家光深深的后悔不该出兵朝鲜,他并没有想过大明现在跟以前的大明不一样了,不但反弹,居然还打到了日本本土来?
  “将明人都赶出海岸!”德川家光震惊的对一众大将吼道。
  “霍!”一众高级将领和幕僚们一起趴在席子上应承。
  德川家光的守护人是青山忠俊,老中是酒井忠世,阿部正次。松平重忠。大中是松平信纲。掘田正盛,阿部忠秋,在座的都是他最忠诚的随扈。
  在海滩上面,崇祯皇帝朱由检的坦克打头,步兵尾随,战术依然奏效,日本人虽然没有一触即溃,但在大明强大的火力面前。根本冲不上来。
  指挥全局的德川家光的大中松平信纲,“往回撤,依托江户城周边山脉防御。”
  掘田正盛和阿部忠秋非常气愤,“他们的火力虽然强大,但我们的人多啊!五十多万大军对三万人,你怕什么?硬顶着冲啊!”
  松平信纲大怒,“谁是指挥?千叶已经丢了,你们想让江户城也失守吗?想然明人焚毁德川家的社殿吗?明人的火力明显在我们之上,暂退一步,回去再和将军商量。立刻执行命令!”
  “霍!”几名将领一起低头。
  崇祯皇帝朱由检领着大军继续掩杀,直追到了江户城附近。山脉阻挡,日本人仗着人数优势,在树木后放箭,大明火炮的优势发挥不出来,加上弹药有限,崇祯皇帝朱由检皱着眉头,下令先退回千叶。
  从望远镜当中,崇祯皇帝朱由检可以看见拥有坚厚城墙的江户城,虽然比不上北京,也比不上崇祯皇帝朱由检斥巨资兴建的天津城,但放在大明,至少也是济南府一级的重镇,加上人数优势,不由的长叹一口气,看来自己想象的,和郑月琳预先估计的拿下江户城,逼迫日本人割地赔款赔粮食的计划,是有些异想天开了,不要说是这三万多人当中,只有五千御林军有崇祯式步枪,即便是从现代弄一个一万人的正规军,军级别的编制队伍来,也不一定能够拿得下这座江户城,看来德川幕府的第一代将军德川家康能够选择在这样的地方兴建城池,是一个十分有眼光的人。
  杨嗣昌向崇祯皇帝朱由检谏言,他指着地图道,“皇上,现在不如就先用建奴打大明的老法子,在江户城的外围进行清扫,以江户城为中心点,直到横滨和宇都宫这一带,进行战争,以三个万人军,对江户城实施压迫,尽量避免攻坚战。”
  崇祯皇帝朱由检点点头,“同意,你去安排吧,徐国伟,立刻将朝鲜战局的详细情况呈文,电报发给王承恩和郑月琳。有了九州岛和四国岛最新的进展,也第一时间来报给朕知道。要让四个地方的信息,能够在第一时间相通。”
  徐国伟答应着下去,杨嗣昌想起来什么事情,问道,“皇上,要不要破坏日本人的耕田?他们如果都龟缩在城中,看见我们破坏耕田,一定会忍不住一战。”
  崇祯皇帝朱由检点点头,“同意!”
  崇祯皇帝朱由检相比于敌人来说,最大的优势反而不是军事上面的,而是信息上面的,能够在日本取得闪电战的成功,跟信息便捷,敌人的信息阻塞有很大的关系,但他现在同样达到了战争的一个顶点,大明的最精锐军团,现在似乎是遇到了瓶颈了,在江户城一带施展不开。这次的战争时机也不是很利于崇祯皇帝朱由检的大明军团,此时正值春季,并没有到收获的季节,否则大军可以一边打仗一边抢粮,也会有利于军队搜集粮草。
  在经过了江户海滩一战之后,双方都对对方的实力有了一定的了解,同时都在做着紧急的部署,崇祯皇帝朱由检因为知道大明江南正被荷西英葡四国联军荼毒,又担心皇太极会再次分兵,趁着大明京畿地区的兵力空虚,再次来个长途奔袭,就相当麻烦了,而中原的反民也是崇祯皇帝朱由检焦虑的地方,可以说,眼下全世界最受煎熬的就是崇祯皇帝朱由检,后路已经断了,而前途一片渺茫。
  “跟他们拼!不管他们的火力有多么的强大,大日本武士是不惧任何强敌的!江户城留守十万人足够抵御强敌,其他的四十多万人,你就拼光了,我也不怪你!”德川家光瞪着眼道。
  青山忠俊,老中酒井忠世,阿部正次,松平重忠,大中掘田正盛,阿部忠秋都是同样的看法。日本军方依然坚挺。
  “霍!”松平信纲趴下了。
  “霍!”其余众将也都趴在了草席上面,日本人此时就跟中国古代的战国时代差不多,只是在武器方面要略微强于公元前的中国战国时代。
  就这样,三万多大军每日都要跟德川家光的大军在江户城周边交战数次,而九州岛和四国岛的情况也差不多,崇祯皇帝朱由检的攻击日本的大军,每日的伤亡在千人以上。
  战争不止是吞金兽,同样也是食人魔。
  随着时间的流逝,不单单是崇祯皇帝朱由检的心中开始犹豫,他那优柔寡断的毛病上来了,想要从日本撤兵,打成了这样,绝不是当初所预料的。
  九州岛和四国岛,靠着三万民兵的军力是肯定不够的,日本人往深山老林里面一钻,没有十倍以上的人数优势,要想将原本就有三百万人口左右的两个大岛,靠三万民兵吃下来,是肯定不行的,虽然每次都以大明军队的军队碾压而告终,但这碾压的力度是一次比一次弱了,久而久之,大明军队的整体士气开始低落。
  崇祯皇帝朱由检一个劲的抽着香烟,似乎要将整个人都埋入烟云,“海上生明月,天涯共此时!”
  在烟云当中,崇祯皇帝朱由检望着异国他乡的苍茫大海,一阵的迷茫,不知道自己来日本到底是干什么来的了?当初是为了让日本人割地赔款,赔粮食,以解决大明的军需不足,粮荒问题,可是现在,这都是些没有影子的事情,而大明似乎在一个泥潭中还没有爬出来,却又跌入了另外一个泥潭。
  崇祯皇帝朱由检开始心存怨愤,觉得郑月琳给自己出了一个馊主意,觉得自己也有病,为什么会将军国大事,听从于一个二十多岁的小女孩呢?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1 2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