慈继阁小说网 > 历史电子书 > 崇祯盛世 >

第516章

崇祯盛世-第516章

小说: 崇祯盛世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王承恩见皇帝并没有意识到事态的严重,颇为担心,“大明各地的灾情日益频繁,皇上切莫高估了大明的承受能力啊?3月,张献忠率军自潜山出,连破太湖、蕲州、黄州等地。二十五日,献忠率军与明军大战于太湖之鄷家店。献忠以数万兵围大明军队数重。又遣将统军阻击史可法等援军。时天雨,农民军从四面进攻,短兵相接,斩大明将潘可大等四十余人。大明军队大败,损兵六千余。献忠率军乘胜东取和州、含山、**等地。中原战事已经陷入胶着,此时如果皇太极再招来日本人,皇上如果再增兵朝鲜的话,恐有大患。”
  干旱初期,黄河流域仅少数地区有庄稼受害和人畜饥馑的现象。后来旱区向南扩展到苏、皖等省,个别地区有人相食的现象。到了1640年和1641年,年降水不足300毫米。每年5月至9月旱情加重。禾苗尽枯。庄稼绝收。山西汾水、漳河均枯竭。河北九河俱干,白洋淀涸。这种淀竭、河涸现象遍及各地,人吃人现象严重发生了。1640年,晋、陕、冀、鲁、豫严重干旱还伴随着蝗虫灾害和严重的疫灾,使灾情更趋严重。河南“大旱遍及全省,禾草皆枯,洛水深不盈尺,草木兽皮虫蝇皆食尽。人多饥死,饿殍载道,地大荒”。甘肃大片旱区人相食。陕西“绝粜米市,木皮石面食尽,父子夫妇相剖啖,十亡**”。
  在原本的历史当中,崇祯十二年(1639年),每石米价银一两,崇祯十三年以后,石米涨到银3两至5两。加上沉重的赋役,民不聊生。迫使农民揭竿而起,起义不断,导致明朝崩溃。崇祯时(1628~1643年)外有清兵临境,内有连年旱灾。河北、山东大量灾民弃耕逃亡,很多村庄变成无人村。自然灾害导致了经济的全面崩溃,并激化了社会动荡。崇祯时陕西关中爆发了李自成、张献忠农民起义,很快席卷大半个中国。
  1644年农民起义军攻入北京,明朝灭亡。明朝灭亡以后,气温于1650年后开始快速回升,这才有了满清所谓“康乾盛世”,其实不过是气温回暖后灾情减弱罢了。
  崇祯皇帝朱由检攥紧了拳头,他上一世优柔寡断是因为手中实在是没有对抗的资本,做每一个决定都艰难无比,这一世,他的境界已经升华,人生无论遇到了什么风雨,都不能不要脸面,他怕死,但如果一个国家的尊严都不存在了的话,死又有什么可怕的地方?“王承恩,你的意思,朕很清楚,你说的这些,朕也很清楚,两面打仗,大明打两面,三面打仗,大明打三面!手中的兵马钱粮不足,有多少就拿多少出去打,记住一条,大明就是永不言败!永不放弃,除非是朕死了。”
  王承恩不敢做声,立于一旁,等着皇帝下达圣旨。
  崇祯皇帝朱由检的心思在飞快的转动着,国家大事,并不是计算出来的,也许这世上的很多事情都不是能够靠计算出来的,最好的谋士,往往都是最会洞察人心的人,而并不是那些工于算计的人,否则都找数学家来就可以了,现代会做生意会做官的人,也没有几个是有多么深厚的理科知识。
  看着眼前的文竹,细细的竹竿,似乎能被风一吹就断,却能够支撑气一大片的竹叶,朱由检为那文竹浇了一点水,碰了碰那些翠绿的叶子,眼睛却是瞪着的。
  崇祯皇帝朱由检冷静的喝了一口茶,点上了一根烟,看着地图沉思一阵,“朝鲜暂时不增兵,对于中原反民,洪承畴那点人马是不够的,必须增兵,在年内干掉高迎祥,李自成和张献忠!让孙传庭发兵五千奔赴中原战场支援,一定要咬住高迎祥!”
  王承恩点点头,躬身领命而去。
  朱由检却不清楚,在福建水师将广东的英国人全部吃掉,将葡萄牙人驱逐之后,消息传遍了大明各地,固然是能够让国人振奋,但大部分人实在是对于皇帝的动辄开战,有了抵触的情绪,中国人毕竟是以儒家为宗旨的,儒家可没有哪一条是教人家睚眦必报。而是提倡忠恕之道。
  国内的局势在进一步的恶化,主要是因为皇帝纵然可以用强权将老百姓聚拢在一起,却并不能够改变人心,整个国家在酝酿着一股对崇祯皇帝朱由检的不满情绪,受灾地区的百姓更是怨声载道,认为有打仗的银子,为什么不去赈济灾民?
  而国外,随着郁金香价格突然暴跌,使欧洲无数人瞬间倾家荡产,进而影响到国民经济陷入数年的衰退。荷西英葡四个以殖民起家的国家,为了各自在远东的利益,第一次联合在一起的势头已经形成。
  崇祯皇帝朱由检并不知道他的要跟天下斗的政策,会将自己摆在全世界的刀锋上面,他也不是不知道,即便是知道了,他依然会这样做,他不想做一个一边端着碗吃饭,一边被人往碗里面拉屎拉尿的人。
  三面作战的大环境,正在逐步形成。
  中原反民再起,虽然被剿灭了一股绝对精锐,但是二十多万反民大军的总数,依然让人生畏。
  皇太极在拉来了日本人之后,日本出兵楼船二百艘,兵力五万人进行跨海作战,虽然德川家光主张闭关锁国政策,但是在皇太极提出平分朝鲜的巨大利益召唤下,依然出兵。
  荷西英葡的四国联军,以荷兰人的战船三百艘为主力,西班牙,英国,葡萄牙各自出战舰二百艘,总兵力更是达到五万人,如此强大的一次远东作战,在整个世界历史当中都是第一次!
  大明危在旦夕当中,崇祯皇帝朱由检又收到了一则更坏的情报。
  王承恩跪在地上,“钱谦益反水,逃到广西成立了护法政府,当即宣布自己任总理大臣,提出昏君退位,太子即位的口号,拥护者众。”
  王承恩说到昏君的时候,声音压的很低,紧张的看着皇上。
  崇祯皇帝朱由检的愤怒实在是要让爆发,瞬间就感觉自己体内的纪纲九毁的真气运转的飞快!似乎要将整个人都给烧起来一般,瞬间觉得丹田中的真气达到了一个新的境界,每当一个习武之人的内力得到了一个提升的时候,都是非常痛苦的时刻,因为丹田要有一个适应的过程。
  朱由检将那奏本捏在手中,身子不动,只见那份奏本就这样在皇帝的掌中变成了一堆碎片。
  王承恩吓了一大跳,对皇帝的功力达到了如此匪夷所思的地步,而不敢置信。(未完待续。。)


第0998章 天下第一

  “四国联军的兵力达到了五万,就等于是大明兵力的十万人左右,加上建奴的十万大军,日本人的五万人,再加上中原反民大军二十多万,等于目前大明要对抗的兵力是五十万以上,再加上钱谦益成立的什么狗屁护法政府,会极大的分弱江南的经济,一定有不少的富户跟着去了,或者是将资产往广西转移,这是公然的分裂!这个狗汉奸,朕当初就该杀了他。”崇祯皇帝朱由检这么说,等于是在责怪自己了。
  空空,空空。
  朱由检的耳边仿佛传来战场上士兵们列阵冲击的画面。
  四面受敌,这情形比上一世又要差上了一些,他担心的不是自己,他是怕大明承受不住这样的压力,朱由检对自己很有信心,他没有信心的是大明的官员和百姓。
  王承恩点点头,同意皇帝的看法,却并没有办法在这个时候说话,因为这个时候,自己无论说什么话,都是对皇帝的指责。王承恩心想,也不知道皇上修习的纪纲九毁到了什么地步了?但您就算是练到了天下第一又如何?靠一个人的力量,能打败这么多的对手吗?
  “辽东将门怎么样?那钱谦益组织了护法政府,有招兵买马吗?”崇祯皇帝朱由检很担心这个问题,三面都是对手,千万不能变成了五面都是对手!
  王承恩摇摇头,“没有什么动静,老奴觉得祖大寿和钱谦益公然造反的可能性是不大的,他们都在张望。在等待局势的变化。大明现在虽然处境堪忧。却并未弱下风,十二省之地依然在皇上的手中,他们在观望。”
  崇祯皇帝朱由检点点头,“朕之前说过,来多少敌人,朕就灭多少敌人!眼下的当务之急是南边,只要稳住了南边,就稳住了大明的经济。其他的一切问题都可以迎刃而解,立即发电朝鲜,调回中央水师舰队,让满桂和何可纲坚守在朝鲜,朕要御驾亲征,亲自迎战四国联军!立刻向全国发文,将全国的舆论都给朕调动起来,让天下人都知道朕的决心!向京畿地区发布捐粮令,从今日起,上至皇宫。下至百姓,大家就算是每日只喝一顿粥。也要将洋人给灭了!将钱谦益列为头号卖国贼!跟高迎祥,李自成和张献忠一起上必杀令!”
  王承恩看见皇帝的脸色铁青,不敢再说什么,急着出去安排。心中却暗道,孙传庭被调走之后,京畿地区就只剩下卢象升的五千御林军,五千人能起什么作用?五千可以打五万吗?加上中央水师的一万人和福建水师的五千人,总共也就只有一万五千的水师和五千的步兵,还是不够啊,而且这次的远征的军费从哪里来?孙传庭走的时候,已经将能挤出来的钱都挤出来了啊!
  王承恩是硬着头皮出去执行皇帝的计划的,如此之大的一次行动,皇帝居然直接发圣旨,也不召集一次朝会讨论讨论,让他忧心忡忡。如此不管不顾的去打这一仗,如果要是输了的话,不但是各地受灾地区,就连京畿地区的百姓也必定怨声载道,那将会连根本都没有了,这不是赌博,这简直是在玩命啊!王承恩想对皇帝提出割地赔款,以平复荷西英葡四国的怨气,但这个谏言,他是无论如何不敢说的,非被皇帝当场给活劈了不可。
  整个京畿地区都在紧锣密鼓的筹备着即将到来的大战,天下震动,已经不能用来形容所有人看着皇帝的用兵计划的时候的心情了,崇祯皇帝朱由检让王承恩在大明报上面发布的是同时对三面强大之敌用兵的计划,虽然没有透露具体的细节,但这么一份宣战,仍然让所有人感觉到强大的恐惧和茫然。
  从崇祯皇帝朱由检以下,所有的朝臣和百姓,在和平时期,不乏大喊要如何如何的抵御外敌,加强大明帝国荣耀者,但真的到了出来一个崇祯皇帝朱由检这样的铁血皇帝,所有人都吓的半死,说打就打,来了就打,不死不休,这样的国策让每个人都无所是从。
  郑月琳一直默默的守着皇帝的办公室外面,她已经在征得王承恩的意见之后,将自己的官厅移动到了皇帝的办公室外面,她直到皇帝目前的压力,但是皇上没有召见她,她也不能求见。
  事实上,崇祯皇帝朱由检知道郑月琳一直都在外面等着被他召见,他没有心情,他的心并不惧怕,却不得不感受着这巨大的压力,他只有三个月左右的时间,为什么说只有三个月的时间?中原反民先放在一边不去管,向民间发布征粮令能征集到多少粮食,他心中有数,顶多是半年的用度,还必须分派给朝鲜驻军!自己就必须在三个月之内,将四国联军给击败,同时将广西的什么狗屁护法政府给剿灭,大明现在就像是一个正负重,还要剧烈奔跑的病人,这个病人什么时候会倒下,崇祯皇帝朱由检自己也并不清楚,说三个月,但真的能挺住三个月吗?他并不清楚。
  深夜了,崇祯皇帝朱由检将办公室的门,开了一小点点,外面的宫女和太监们立刻跪下,“皇上万岁万岁万万岁。”
  皇帝没有说话,看了一眼郑月琳的办公室还亮着灯,将门打开,做了一个不要说话的手势,走了过去。
  郑月琳正在聚精会神的查阅着各个衙门的报表,她的职务升了,所要处理的事情也更多。
  崇祯皇帝朱由检微微的叹口气,“你如果你是这样做事的话,朕真的后悔让你进入内阁。”
  郑月琳一惊,抬起头来,看见皇上关门,随即一笑,“我也不困啊,我每日睡的时辰其实不短,至少有三个时辰,您每日才睡一两个时辰,还说我?”
  崇祯皇帝朱由检走到郑月琳的身边,示意她不要起来,拿过她的那些报表来看,知道她是再看看,如何能够筹集更多的粮草。
  “别看了,不差这么一点,大明只有一战的粮草,多多少少就是这么回事,打赢了,打哪里都是差不多的。”崇祯皇帝朱由检淡淡道。
  郑月琳摇摇头,“臣妾可以提出一个不同的观点吗?皇上您现在是不是想让满桂他们在朝鲜坚守,想先去将广东驻扎的四国联军舰队给击败?”
  崇祯皇帝朱由检点点头,“是。”
  郑月琳微微的一笑,站起身来,将皇帝拉着坐下,自己则站在皇帝的身边,“不应该先打洋人,广东离着远,大军南征,即便是大胜了,将四国联军击败了,赶跑了,或者吃掉了,这一战也很难从中取利,而如果将这唯一的一次机会用到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1 2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