慈继阁小说网 > 历史电子书 > 崇祯盛世 >

第474章

崇祯盛世-第474章

小说: 崇祯盛世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中国人能忍,崇祯皇帝朱由检在平息江南官绅们的怨气当中。也运用了高超的政治手腕,提拔了田建章和田贵妃的父亲田弘遇。让他进入以史可法为首的江苏方面权力上层,田弘遇的人脉光,可以起到一个缓冲的作用,再恢复了被罢职的原内阁大臣钱谦益的工作,也让钱谦益进入了江苏权力上层,这对缓和江南学子的抵触情绪是有很积极的作用的,江南不同于江北,崇祯皇帝朱由检的目的也只是为了要钱,并不想将江南富户都逼向对立面,他相信,这帮衣食无忧之辈,也就是嘴巴叫嚷下,真的敢动刀动枪的跟朝廷明着干,没有人敢出来牵头。
  事实证明皇帝是正确的。田弘遇可以对商人们的抵触情绪进行缓冲,钱谦益可以对官场的抵触情绪进行缓冲,钱谦益是东林党仅存的大佬了,恢复钱谦益的工作,又让读书人都看到了一丝希望,他们还在盼着皇帝能够向大明的历任皇帝一样,重新重视儒学,重视文官集团。
  江南门阀在周延儒停止了继续清查徐宏根和徐宏基余党案之后,竟然就这样接受了周延儒对南京,扬州,苏州,以及这周边县城的大规模经济掠夺,这是赤露露的掠夺,不带任何技巧,抓人抄家,将这中华大地最为富足的一块,给弄得像是被大水洗过了一遍一般。
  皇帝可以犯错,但绝不能什么事情都亲自出面,而他重生之后,这一点也做的很好,这一世,他就像是一个幕后黑手,这样的感觉很好,他什么事情都让别人去做,无谓成为舆论的焦点,老百姓对皇帝的印象,都停留在大明纸币的头像的印象。
  两亿多两白银,让崇祯皇帝朱由检至少在三年内都不再要为银子的事情发愁了,虽然这次的洗剪吹,对江南经济的破坏力是毁灭性的,是灾难性的,至少让长三角一带的经济倒退了十年以上,但崇祯皇帝朱由检却并不担心,他要的是大明的京畿地区的富强。朱由检已经看到了曙光。
  崇祯皇帝朱由检和曹化淳,和王承恩曾经多次讨论过老福王手里到底有多少银子,按照王承恩的估算,老福王手中至少有大明十年的赋税,而曹化淳的估算则更多,认为老福王手中至少有大明十五年的赋税,不管是那种算法,老福王都至少有五千万两白银到一亿两白眼等价的财富,这也是为什么在大明倒台之际,李自成在拿下了洛阳后,一举具备了推翻大明,挺进京师的实力,财富永远是支持军事行动的最有力保障,甚至要凌驾于政治之上。
  崇祯皇帝朱由检并没有褒奖周延儒,而是当作什么都没有发生,只是在悄无声息中,就将周延儒的首辅大臣的位置给扶正了,在大明报上面出现的官员排序当中,周延儒甚至排在了孙承宗的前面。这是周延儒要的,也是崇祯皇帝朱由检需要的,他要将这次的名誉损失都转嫁到周延儒的头上,人们恨一个权臣,会恨之入骨,恨一个领袖,却不会这样,顶多是十天半个月,会认为领袖是站在全局的角度,会有不为人知的苦衷。
  然后就是读书人当中的正反两方会无休止的进行辩论,当然站在皇帝一方的总是嗓门大一些,因为他们是合法的,而站在反皇权一方的就要偷偷摸摸了,否则要被抓去坐牢。
  商业开始繁荣,修路建桥,高楼大厦,黄河大桥,长江大桥,在有了直升飞机和钢铁工业发展了之后,加上崇祯皇帝朱由检从现代带来了足够的技术资料,这些都不是问题,唯一的问题是时间,崇祯皇帝朱由检是一个跟时间赛跑的男子。
  “皇上,您让老奴弄的那个橡胶树,老奴办成了,这是样品,先运了五百桶子来,您说在海南和广东,云南种植,老奴都让人去安排了。”王承恩跟崇祯皇帝朱由检汇报着。
  朱由检非常的高兴,橡胶太重要了,橡胶,煤炭,钢铁,石油,都是工业命脉,橡胶的使用比率都能够跟钢铁形成一比五,可想而知橡胶的用途。
  “好!终于弄来了,这就好了,克服了种种困难,也一定要使橡胶树在大明大面积种植成功。要让我大明的天然橡胶产业蓬勃发展,形成以云南省、海南省、广东省为主的三大橡胶种植基地和较为完善的产业体系。这天下只有朕知道这玩意是做什么用的,朝廷出钱,广泛种植,建立收购和种植的专用渠道。”朱由检兴致勃勃道。
  王承恩有些不解,“皇上,这种树木,就只能在这三个地方种植吗?既然要的量这么大,干脆就拨出一部分皇庄,直接在北直隶种?”
  朱由检有些不耐烦,“你忘记了,朕不是跟你说过,这东西就只能在朕说的地方种植?就按照朕标出来的范围,让人赶紧安排,要快!朕这段时间都会去大明军械制造局搞科研,没有什么大事,既不要来打搅朕了。”(未完待续。。)


第0924章 活着就好

  王承恩点点头,忽然又想起了什么事情,“皇上,京畿地区暂时没有什么事情,中原的剿匪也很稳定,并没有向京畿地区运动的迹象,江南也逐渐稳定,但北边并不太平,林丹汗已经多次来信请大明出兵增援。”
  王承恩知道皇帝跟那林丹汗拜过安达,本来这蒙古人有事,王承恩并不是太过放在心上的,可以说整个大明,也就是朱由检一个人成天惦记着蒙古和朝鲜两地的局势。
  朱由检知道,如果让皇太极完成了对这两个地方的全面控制,则后金伐明就再无后顾之忧了。朱由检本人也并不是如何在意林丹汗的死活,政治上面的事情,都是互相利用,况且一个连妻子都能够拱手送人,用来设局的男人,又怎么配获得大明皇帝的信任?
  “你这个态度就有问题,朕不是跟你说过外交的重要性?唇亡齿寒知不知道?尤其是蒙古方面的局势,对大明有不可估量的影响,即便是目前没有能力出兵,也要密切注视后金的动向,尽可能给与帮助。”朱由检有些说大话,他其实自己也不知道该怎么帮助林丹汗,自己的御林军在大明腹地都还有点作用,出了长城,就是建奴的活靶子啊。加上林丹汗已经撤到青海附近,自己想接济些粮食都十分的困难,后勤援助也不现实。
  王承恩被皇帝一阵数落,哪里敢顶嘴,一个劲的自我反省着。
  崇祯皇帝朱由检说归说。说完便展开地图,跟王承恩一起商讨现今的蒙古局势。
  成吉思汗的后裔在他第十五世孙达延汗时有了大的发展。达延汗,名巴图蒙克。六岁即汗位。他的父亲巴延蒙克,和其叔满都鲁,结成联盟。满都鲁即大汗位,巴延蒙克为济农(相当于辅政、副汗)。后来,因部族之间的纷争,二人同败,相继而死。满都鲁汗的遗孀满都海福晋扶立巴图蒙克即汗位。尊称达延汗,并同他结婚。这年,一说满都海福晋三十三岁。巴图蒙克汗只六岁。满都海福晋辅佐年幼的达延汗,执掌政事,发誓报仇,维护黄金家族统治。满都海福晋率军出征。驰骋大漠。打败枭雄,消灭仇敌,巩固统治。达延汗年长后,亲自执政,厉行改革,强化汗权,重分领地。达延汗分封诸子,建左右两翼六个万户——左翼三万户为察哈尔万户、兀良哈万户和喀尔喀万户;右翼三万户为鄂尔多斯万户、土默特万户和永谢布(哈喇慎、阿苏特)万户。左翼三万户由大汗直接统辖。大汗驻帐于察哈尔万户;右翼三万户由济农代表大汗进行管辖,济农驻帐于鄂尔多斯万户。
  布延彻辰汗(林丹汗之父)时期。大小哈喇慎部首领们,同蒙古大汗及其察哈尔万户的关系亲密,相依为命。但到林丹汗时期,双方因部众归属和争夺在张家口同明朝的互市利益而反目成仇,几乎导致武装冲突。万历四年年。小哈喇慎宿德盖台吉逝世时,其长子满五素尚未成年,遂被布延彻辰汗收为义子。彻辰汗对满五素精心养育,使之成为一员将才。同时,布延彻辰汗派察哈尔万户的巴都前往小哈喇慎驻守,代管其部落和属众。林丹汗即位后,满五素带领其住察哈尔万户期间所组建的军队和部众返回哈喇慎部,投奔其伯父青把都(即巴雅思哈勒次子,按家族辈分,为满五素之伯父)。察哈尔万户各部首领地不满。林丹汗遂向哈喇慎部的白彦台吉提出要他们归还彻辰汗派驻小哈喇慎的巴都所统领的军队和部众。白彦台吉拒绝归还。林丹汗传檄抽调各部军队十余万骑进行威胁,并遣使明朝,说明张家口一带系察哈尔万户故地,不准他部在此冒领互市赏赐。白彦台吉等人联合土默特卜石兔济农与林丹汗对抗。
  天启七年林丹汗亲率十万大军西征,与哈喇慎西部首领白彦台吉在红山口(今乌兰察布)大战,进而克归化城、夺银佛寺,白彦台吉兵败,西部哈喇慎溃散,白彦台吉仅以身免。
  崇祯元年三月,林丹汗再掠上都开平。清理哈喇嗔余部,是年三月,林丹汗覆灭永谢布,杀顺义王卜失兔的最强有力支持者老把都之孙、永谢布首领那木儿台吉。右翼永谢布万户建制从此消失。哈喇慎东部首领苏布地为反抗林丹汗的征讨,与顺义王博硕克图汗(卜石兔)、鄂尔多斯济农、同永谢布余部、阿索特、阿巴噶、内喀尔喀组成十万联军大战于土默特的召城,斩杀林丹汗部众四万余众,又回师在张家口歼敌三千。但是接连两站的结果使得两败俱伤,察哈尔伤亡一万多蒙古军兵。林丹汗最后惨胜,虽然损失了四万精锐。但占据了大片土地。土默特和哈喇慎部分崩离析。被哈喇慎部吞并的兀良哈部只剩下一系据守朵颜卫一带。顺义王卜石兔战败,其拥有的元朝传国玉玺被夺。其他部落多溃散。这宣告了林丹汗对右翼蒙古之战失败,但却使强大富足地右翼蒙古被劫掠一空,而且伤亡残重。
  在林丹汗摧残右翼蒙古的时候,察哈尔本部的乌珠穆沁、苏尼特、浩齐特等部却因不堪满州蚕食又不愿加入对右翼的摧残,而向外喀尔喀逃亡。
  此番大战对当时明朝来讲可谓损益各半:明朝的九大边镇外都有蒙古部落,林丹汗西迁,并和蒙古诸部混战,确实削弱蒙古,减少边镇隐患。但是长远来看,蒙古在这一次大战中实力被消耗,林丹汗也人心尽失,从此走向衰退,这个时候后金崛起之势已经锐不可当,甚至在与大明几次大战中都没有吃过什么大亏,因此战后,更多的蒙古部落倒向了后金。
  虽然上次的遵化城大战,崇祯皇帝朱由检用武装直升飞机和轰炸机高爆炸弹将多尔衮的精锐铁骑给重创了一次,但是对于建奴整体来说,并没有多大的影响,建奴对大明顶多是没有占到什么便宜,但是对朝鲜和蒙古则是连战连捷,加上蒙古不少部族的归附,人员补充的速度是很快的。
  现在的八旗军队体系中,蒙古八旗和汉族八旗的作用越来越重要,这都是皇太极成功的地方。
  1932年四月,科尔沁、札鲁特、巴林、奈曼、敖汉、喀喇沁、土默特、阿鲁科尔沁、翁牛特、阿苏特等部的部长台吉会于西拉木伦河岸,总兵力约10万。
  “情报如果说是十万的话,实际可能还不止,因为林丹汗的内部统治并不稳,看来,林丹汗此次凶多吉少了。”崇祯皇帝朱由检皱了皱眉头,刚刚从京畿地区到南京地区的道路全部扫清了障碍,就等着通高速,海陆陆路共同连通南北,等着开始自己的富国强兵计划的时候,建奴却并没有消停。
  崇祯皇帝朱由检难以想象一个人竟然有如此强大的意志力,他是当着皇太极的面那啥的啊,一个男人连这份屈辱都能够忍受?还是皇太极已经将大玉儿给杀了?
  朱由检满腹疑问,不敢相信一个人的信心可以这么快的恢复,有些后悔在锦州城的时候,不如索性就把皇太极给干掉,也许对于大明来说会更有利一些,他开始了微微的后悔。
  但这后悔并不像是以往一般压的皇帝喘不过气来,只有活着,什么都能解决。(未完待续。。)


第0925章 蒙古不能不管

  “皇上,别多想了,咱手里没有铁骑,想帮也帮不上啊?加强三边防务,小心蛮族叩关进犯便是了。”王承恩看见皇帝的样子忧心忡忡的,小声的在一旁劝慰。
  朱由检没有说什么,“你下去吧,朕再想想,你立即联络青海马世龙部,让他做好援救林丹汗的准备。他是地方军,没有无线电,要让锦衣卫密探尽早的将消息送过去,发密旨。”
  王承恩微微的叹口气,直言道,“皇上,这些地方军连帮着打反民大军都是出工不出力,又怎么可能去漠南援助蒙古人,我汉人跟蒙古人的关系是世仇,并不比满人好多少。”
  王承恩怕皇上有些理想化了,最主要的是,王承恩担心皇上又脑子一热,想要亲自飞蒙古大漠,那就更让他担心的,自从有了那啥石油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1 2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