慈继阁小说网 > 历史电子书 > 崇祯盛世 >

第298章

崇祯盛世-第298章

小说: 崇祯盛世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给事中祖重晔等人先后上疏,提醒崇祯帝,指出温体仁是在借钱谦益一案,图谋进入内阁。温体仁再次坚决请求辞官罢归。
  左都御史曹于汴等官员对温体仁的栽赃诬陷深为不满。他们联名上疏,共同揭露温体仁的丑恶嘴脸:“臣等亲自审理田千秋一案,观听者数千人,不是一个人能够随意掩饰歪曲的。温体仁信口雌黄,是对皇上的欺骗、愚弄。”
  这是铁定的事实。温体仁觉得再深究下去于己不利。于是见风使舵。将矛头对准曹于汴,攻击他是在党护钱谦益。崇祯帝觉得没有必要再争论下去。于是草草收了场。
  不久,周延儒、温体仁两人先后入阁。温体仁任礼部尚书兼东阁大学士。
  在这第二次的京察大计中,崇祯皇帝朱由检很好的控制了局面,显示了卓绝的政治才华,但这个国家已经如同朽木,不是单凭政治手腕就能够力挽狂澜的!而且崇祯皇帝朱由检并不喜欢周延儒,温体仁和薛国观之流,只是要借助这些人削弱东林党人的影响力,因为这些人一旦离开了皇权,就什么都不是了,不想东林党人在天下都有影响力!
  周延儒,温体仁和薛国观之流,就只能够围在皇帝身边,他们就像是皇帝的指甲!离开了皇帝,他们什么都不是!
  崇祯皇帝朱由检在决定去北边暗中视察之前,再次召见了群臣,询问锦州和宁远等地兵变的问题!
  周延儒机智敏慧,分析问题透彻。驻守在锦州的士兵哗变,督师袁崇焕请发军饷。崇祯皇帝在文华殿召集大臣商议,大臣都请求动用国库。
  周延儒猜测皇帝的心思,独自进言道:“以往边关守兵防止外敌入侵,而今要防士兵了。宁远士兵哗变,发军饷,锦州士兵哗变,再发军饷,这样下去,镇守边关的部队都要学样了。”
  崇祯皇帝朱由检问道:“你说怎么办?”
  周延儒冷静应对,“情况紧迫,不得不发,但得想个长久之策。”
  崇祯皇帝朱由检听了,认为周延儒说得有道理。
  过了几天,崇祯皇帝朱由检又问周延儒,周延儒说:“粮饷以粟为最好,山海关不缺粟,唯缺银子罢了。士兵为什么闹事,其中必有内情,这无非是骄横的武官煽动闹事来威胁袁崇焕罢了。”(未完待续。。)


第0583章 钱谦益被罢免

  崇祯皇帝朱由检听了周延儒的一番话,认为十分中肯。
  因为崇祯皇帝朱由检原以为士兵哗变是边将对皇上进行要挟而感到不安,听了周延儒的话则放宽了心。
  从此,崇祯皇帝朱由检对周延儒更为器重。也认同了让周延儒来辅助王承恩,并且让王承恩通过周延儒来理政,这一步棋是没有走错的!
  大明的问题在于整体,而不是在某一个人的身上,对某一个人的罢免与任用,其实对整体局势不造成多大影响!而崇祯皇帝朱由检很重视的京察大计,很重视的惩治腐败官员的立志革新,也仅仅是强化了京畿地区这么一个小范围的官场,对全国的局势,起不到立竿见影的效果!
  崇祯皇帝朱由检更加关心的是察哈尔部和朝鲜的局势!还有中原反民们的情形,前两处如果完全归于了皇太极的掌控之中,那么大明的京畿地区就将完全暴露在皇太极的面前了啊!中原反民一旦势力大到控制不住,殃及中原以外的地区,整个大明的经济能否承受符合,也是崇祯皇帝朱由检忧心忡忡的地方!
  完成了对京畿地区的全面控制之后,崇祯皇帝朱由检开始着手于大明北部的防御!
  “恩师。”郑鄤带着郑月琳给钱谦益送行。
  钱谦益为官不厉害,人品也不怎么样,但是确实是一个老浪子,对于这样的被赶出朝廷,倒是看的蛮开的,“无须为老夫担心。能够有这么一天。老夫早就料到了。但愿你能够在朝廷好好干,将来有出人头地的那么一天,老夫虽然人走了,但关系还在,会托付王大人他们照顾你的。”
  郑鄤听见钱谦益这么说,更是伤感,“但愿老师能够平安喜乐,常葆乐观。”
  钱谦益点点头。“对了,老夫这里有封书信,是呈给皇上的,你替老夫转交一下,皇上这次虽然罢了老夫的职衔,却没有追加处罚,也没有将老夫赶出皇党,老夫看的出来,皇上还是念着些旧情的。”
  郑鄤从钱谦益手中接过了书信,郑重的放入怀中。又跟钱谦益说了一些保重之类的话,带着郑月琳跟钱谦益拜别。
  钱谦益就这么走了。跟仍然被双规在家的孙慎行,比起来,他觉得自己还是不错的!
  “爹,看看写的是什么啊?”郑月琳很好奇那书信。
  郑鄤正色道,“老师说了是要呈给皇上的,我自然是交给王公公,我们自己怎么能够看呢?没有规矩,爹以前是这么教你的吗?”
  郑月琳吐了吐舌头,她却不知道,这书信跟她有关,是钱谦益保举郑月琳为御前女官的!
  崇祯皇帝朱由检从王承恩那里看见了钱谦益临走留下的书信,也暗道这老头也算是有些想法的人,居然还留着这么一个后招?当即在书信上面,批了一个准字,又还给了王承恩,“朕想好了,去巡视察哈尔部和三边,朝鲜,朕不以检荀楼的身份去!朕是大明皇帝,何必要暗访?朕就是要堂堂正正的去!就让郑月琳御前侍驾!”
  崇祯皇帝朱由检还是想着他跟郑月琳和张慧仪三个人之间的事情,他并不想让三个人永远的这么耗着,他不信,以自己帝王至尊,没有办法超越自己当一个七品小旗的自己?
  崇祯皇帝朱由检要用帝王的身份来掳获郑月琳的芳心!
  王承恩可不在乎皇帝有掳获谁的芳心,紧张道,“皇上,这三个地方都很不太平,您这样去,万万不可啊!”
  崇祯皇帝朱由检微微的一笑,早知道王承恩会这么说的,“你说说,什么地方不可?”
  王承恩叹口气,“都不可,如今御林军仅仅万人,况且还要守卫京师,察哈尔部虽然已经跟皇上结盟,但是这些蛮人心思,谁说的清楚?三边就更不用说了,如果三边的那帮人忽然发难,皇上怎么办?至于朝鲜,离着京师这么远,比三边就更加不稳当了,所以,皇上如果是要以检大人的身份,可以去察哈尔部和关宁锦看看,但是以何种身份,都不要去朝鲜的。”
  崇祯皇帝朱由检哈哈大笑,“你说的,跟朕猜测你要说什么,几乎是一模一样。首先,朕不会带着一万御林军到处跑,朕只带三千御林军护卫便可!其次察哈尔部跟皇太极不共戴天,而且林丹汗为人刚直,他不死的话,察哈尔部是万万不会反了大明的!这你不用担心,至于关宁锦防线,朕可以很铁定的告诉你,他们绝对不敢把朕怎么样!朕想通了,朕就是要亲自去巡视!让这些人知道朕的胆量!让关宁锦的边军们知道知道他们是谁的人,他们还都是我大明的人!至于朝鲜,就更不用担心了,朕并不是要整个的转一圈,朕就到山海关的边上,跟满桂见个面,召见一次朝鲜的李倧!不会有事的。”
  王承恩知道皇帝决定了的事情,他说也是白费口舌,陷入了深深的忧虑当中。
  崇祯皇帝朱由检宽慰他道,“放心,关宁锦的人不敢反,他们比谁都怕朕有事的,朕一旦有事,大明就不在了,没有了大明,他们就如同野狗一般。朕这次去,就是让他们看看朕的胆色!让他们知道这天下是谁的天下!朕不会跟他们对着干的!而且,朕如果亲自去,必定有忠于朝廷的将领会想着跟着朕回来!朕不信,这关宁锦的三十万将士都是他祖大寿的人!朕倒要看看,谁敢杀皇帝的?”
  王承恩差点没有急哭了,知道再劝也没有用,先遵旨下去了,然后找心腹太监杨四庆过来共商对策。
  杨四庆也叹口气,“皇上决定的事情,从来不改的,要么,去找周皇后?”
  王承恩摇摇头,“不可,皇上要是知道了我们去找周皇后,必定怪罪!皇上最是疼爱周皇后,加上皇后现在有孕在身呢!”
  杨四庆点点头,“那就只能找袁贵妃和田贵妃了。”(未完待续。。)


第0584章 太监们做局

  王承恩在杨四庆的肩膀上面用力一拍,“你少跟我这打马虎眼,上次你跟徐国伟两个人在除夕安排皇上跟懿安皇后坐一处的事情,以为老夫不知道啊?”
  杨四庆赔笑的点点头,“原来王公公早知道了啊?找懿安皇后容易,懿安皇后那个人就是嘴硬,其实心软,我早看出来她对万岁爷也有意思,就是抹不开面儿,这事好办,交给徐国伟去!他有办法的!”
  王承恩稍微放心了一点点,老眼还是红了,王承恩跟皇帝的感情是亲如父子的,“速速去办,但愿懿安皇后能够让皇上回心转意吧,我也知道皇上亲自巡视,是很有效用的,但是皇上毕竟是万圣至尊啊!而且如今这北边的局势如此堪忧,老夫怎么放心让万岁爷出关?”
  杨四庆赶紧扶着王承恩坐下,又是端茶又是轻轻的捶背,“干爹切莫操心,我马上就去跟徐国伟说。”
  王承恩舒服的闭上了眼睛,“你听话,懂事,这些老夫都知道,但是老夫要提醒你,不要蹦,谁蹦的高,将来都摔的重。”
  杨四庆跟王承恩的年纪相差不到一点点,却一直是以干爹之礼对待王承恩,太监们之间的尊卑辈分,比外间更严苛百倍!
  徐国伟听杨四庆将王承恩的嘱咐说了一遍,顿时就来了精神,他虽然是在皇上身边的人,还是承乾宫的大太监,但跟王公公还是差着十万八千里呢!难得有能够取悦王公公的机会,更是极为卖力的,“杨公公。您跟王公公说。交给我徐国伟去办。你们就放心晴好,懿安皇后身边的王忠进已经被我给降服了,我要他怎么样他就得怎么样,嘿嘿。”
  杨四庆点点头,“不可大意,这对我们来说都是一次好机会!”
  徐国伟点点头,“正是,只是这事。有些技巧,既要让懿安皇后劝皇上,但是我估计皇上也不太会听,皇上的性子我最清楚了,皇上的以国事为重的,别说是懿安皇后,就是懿安皇后跟咱周皇后两个人一起劝,估计都没有什么用,最好是弄点机巧。”
  杨四庆哦了一声,赞赏的点点头。“你小子学出来了啊,还懂得用机巧。那你说说,用什么机巧?你别跟我说那些个下三滥的鬼主意,这必须要两个人都愿意,否则皇上诛你九族。”
  徐国伟嗯了一声,“这个自然,您想哪儿去了,肯定不能用药啊,这个我还不知道吗?您还记得上回除夕,咱给懿安皇后和皇上往一块凑的事情吗?皇上和懿安皇后不是都接受了啊?而且我看的出来瀛国太夫人似乎也乐于促成呢,咱啊,都找一个机巧!”
  杨四庆一听也来了精神,“说你长进了,你还真的是长进了,快别卖关子了,你赶紧跟我说,看看我能帮什么忙吗?”
  徐国伟嘿嘿一笑,“还真要您帮忙的,这事我已经琢磨了一段时间了,您先说通瀛国太夫人,咱把皇上和懿安皇后都引到瀛国太夫人那里,这不难吧?”
  杨四庆点点头,“不难,嘿,你小子,你能一次性说完的吗?”
  徐国伟嘿嘿一笑,“您别急啊,等引到瀛国太夫人那里呢,我先找个由头,将皇上引去瀛国太夫人那里泡澡,这也不难吧?”
  杨四庆,点点头,“不难。”只是听见泡澡两个字就有些想笑的。
  徐国伟嘿嘿一笑,接着道,“皇上先泡,然后我再让王忠进将懿安皇后也引到瀛国太夫人那里去泡澡,您看?”
  杨四庆大喜,“嘿,你出息了啊!还真有你的,只是,这样说不好万岁爷要怪罪啊?”
  徐国伟也沉吟着道,“我一直没敢跟您商量,不就是顾及着这个点儿的吗?”
  杨四庆点点头,“不怕,咱给他们造个局,他俩自己要不要,就不关咱的事情了,只是你这个顺序应该倒一下,不是应该先是懿安皇后泡澡,然后将万岁爷引去吗?”
  徐国伟点点头,“这也可以,其实都差不多吧?”
  杨四庆在徐国伟的肩膀上面打了一下,“差多了,如果是万岁爷先泡澡,那懿安皇后去了的话,肯定转身就走啊,但如果是懿安皇后已经脱了衣服在泡澡的话,那万岁爷就说不清楚了,而且瀛国太夫人最是疼万岁爷,指定愿意让懿安皇后劝咱万岁爷别亲自北巡了啊。”
  徐国伟大喜,和杨四庆俩人又乐滋滋的商量了半天具体细节。
  杨四庆说动了瀛国太夫人,徐国伟说动了王忠进,瀛国太夫人和王忠进也跟杨四庆和徐国伟是同一个看法,这个局做下,成不成是他们俩人的事情,与旁人无干,加上这局中有瀛国太夫人参与,也就让三个大太监的胆气都壮了不少!
  “娘娘,瀛国太夫人说想请您去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1 2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