慈继阁小说网 > 历史电子书 > 崇祯盛世 >

第290章

崇祯盛世-第290章

小说: 崇祯盛世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郑芝龙大骇,“那今后谁还敢降了啊?”
  崇祯皇帝朱由检看见了这一地人头,心中说不出的舒畅,不管怎么说,这次南下没有白跑!“郑大人,朕……”崇祯皇帝朱由检惊觉说漏了嘴,急忙掩饰道,“真的不需要有人降!杀光,统统都杀光,律法之威严。就是需要用人头去捍卫的!他们跟你们不一样。你们是主动来降!你们是大明的功臣。他们是走投无路来降,这样的人,今后一有机会就会开小差的!”
  郑芝龙叹口气,事已至此,他也没有必要再说什么了!崇祯皇帝朱由检又让人对岛上进行了地毯式搜索,将粮食和钱财都搜了出来!
  这下子检荀楼和郑芝龙算是捡到了宝藏了!许心素手里有上百万银子和丰厚的粮草储备,这岛上甚至有一个养牛场!
  “检大人,这些东西?”郑芝龙刚才见识了检荀楼的冷酷嗜杀!已经胆寒了。无谓为了这些东西去跟检荀楼争夺!
  崇祯皇帝朱由检一反常态的慷慨了一回!他生性小气,但是精通官场的处事方法,轻轻松松的就将球给踢回了郑芝龙,“郑大人,这些东西,皇上都是有交代的,全凭郑大人处置,该让我带什么东西回京师,你郑大人自己安排!我带着的这三百水师,就是搬东西用的。”
  郑芝龙连忙推辞。“不行,这可不行。理当检大人安排。我就留些粮草,银子我不要,其他的都给检大人吧!”
  崇祯皇帝朱由检摇摇头,“你既然拿不定主意,我帮你拿主意吧!所有东西都给你,记住,这些是赈济灾民,并让你运送闽地灾民去琉球的!我就带着十艘战船回去,其他的东西,统统都给你,这上百万两银子,就算是给弟兄们的打赏吧!你给我分出来二十万两,我带去扬州给郑芝虎和史可法,也算是对扬州的那帮救灾官兵的打赏,你看怎么样?”
  郑芝龙颇为感触,朝廷居然不要这些东西,对检荀楼是说不出的感觉,只觉得这个人为皇上,为朝廷的忠心程度,都已经到了有些死板的地步了!杀人,不拿好处,这是什么人啊?“全凭检大人的安排!”
  崇祯皇帝朱由检微微的一笑,“邹维琏,你就接任俞咨皋留下的空缺,要跟郑芝龙大人合作好,将民众的交流事务处理好,虽然是移民琉球,但是要心系大陆!”
  邹维琏点头答应,郑芝龙却知道,这是让邹维琏从物资上面控制自己,成为了朝廷的人,不可能跟以前那样,自己能够控制自己的粮饷了,一切都被人卡在手里,一个邹维琏卡着后面,身边还有一个颜继祖来回联络,他就像是被皇帝牵着线的风筝。
  闽南大旱,饥民甚众。郑芝龙在熊文灿支持下,招纳漳、泉灾民数十万人,“人给银三两,三人给牛一头”,用海船运到台湾垦荒定居。在台湾历史上,郑芝龙是组织大规模移民的第一人。
  崇祯皇帝朱由检并不休息,带着没有参战的三百多水勇和西厂的武装太监们连夜往回赶!崇祯皇帝朱由检不但带着银子,还带着许心素连同手下人的上万人头!
  史可法和郑芝虎都还在浙江赈灾,崇祯皇帝朱由检兵马没有去跟两个人靠拢,而是赶到了扬州大营!
  当高德猛知道了朝廷剿灭了许心素的消息后,大为惊喜!“太好了,这是天大的好消息,从此就可以少担心一些海贼了,刘香他们的人,应该不会到上边来,大明的中部海防就要安定的多!”
  崇祯皇帝朱由检赞赏的点点头,“你老练的多了,不但关心整体局势,还有自己的主见,这是好的,扬州方面的防务,你要多用心一些!”
  高德猛对于检少爷夸奖自己,也是一喜,但当他看见那上万人头的时候,禁不住一阵反胃,当时就吐了很多!
  “把这些人头,连同上次斩了的那帮贪官,给我一起挂在扬子江对岸去!让南京的人,让整个大明的人都看看,跟皇上做对,跟朝廷做对,当反民的下场!”
  高德威和杨启聪这才知道他带着这么多的人头回来是做什么的,原来是示威的啊!都禁不住内心发麻。
  崇祯皇帝朱由检在扬州待了一个晚上,秦淮河边本来是风月圣地!现在多了上万个人头,让很长时间都没有人敢再到河边来,无数的花船都不敢笙歌!
  崇祯皇帝朱由检并不算是一个真的很狠的皇帝,他这样做,实在是一种无奈,他暂时还没有办法对付这些江南的士绅和权贵们,也没有办法扭转整个大明的局势,他就是要用这种极端的方式告诉所有人,自己是一个很狠的皇帝,得罪了自己,反对了大明,你等着将来人头示众!
  一万多个人头!(未完待续。。)


第0566章 嫉恶如仇

  南京守备魏国公徐宏基看见这样的惨景,吓得浑身发抖,这上万个人头也对那些趁着大灾想要囤积居奇的商家们以极大的震慑作用,这威力,比任何的圣旨都管用,让那些徽州商帮们不敢将事情做的太过火,皇权虽然暂时不能对江南产生极大的作用!
  但谁敢想象哪一天皇权真的重新夺回整个江南的时候,要死多少人啊?每个人还是要为自己打算的!
  当然,狗改不了吃屎,这一万多个人头的作用,也仅仅是震慑!不单单是震慑江南,甚至是震慑了整个大明,这是崇祯皇帝朱由检继位以来所取得的第一场大捷!郑芝龙的名号响彻江南!响彻大明!只有官场中的人知道这事跟检荀楼之间的关系,王承恩也在无形之中提高了声望,但这一切却跟崇祯皇帝朱由检的关系不是很大。
  崇祯皇帝朱由检并不算是一个爱出风头的人,他以检荀楼的身份做事,不管做好做坏,对皇帝的名声都没有影响,做好了是底下人的功劳,做坏了也是底下人的事情,而且将上万个人头挂在秦淮河畔,对于一个当皇帝的人来说,也并不是什么德行。
  嫉恶如仇的崇祯皇帝朱由检就是一个眼中揉不下沙子的人,他想过这事的后果,他很贪官,恨反贼!即便是到了后期,整个大明都民不聊生,经济完全崩溃,这上亿的百姓中,真正造反的,也不足两百万。不到千分之二!可就是这千分之二的人。让大明完了!
  五百个人里面有一个造反的人。这个比例,对于大明这么强大的封建帝国来说,都吃不消,更何况现在通过一系列的铁血手段,崇祯皇帝朱由检的大明反民,这个人数是绝对要比上一世要多的多的!
  但崇祯皇帝朱由检一点没有怕,他不怕杀,他要杀杀杀。杀尽天下坏人!
  崇祯皇帝朱由检在临走之前,将他从现代带回来的水稻种子交给高德猛,“你让人单独屯田种植这种水稻,要推广!就用军队的屯田种植,记住,这件事情很重要,办砸了,我要拿你问罪的!”
  高德猛一惊,高德威也一惊,没有想到检少爷会措辞这么的严厉。高德威急忙对弟弟道,“少爷安排的事情。你千万要上心啊!”
  高德猛也急忙点头,“少爷放心,我立刻安排几个老农,将他们招到扬州大营中专门负责这事,让这些老农管粮仓,管屯田,等春耕一到,立刻种植!”
  崇祯皇帝朱由检点点头,“记住,这很重要,我明年要吃到你们的大米,皇上也要吃到这种子种出来的大米!还有,你不但要让这些种子都种下去,还要推广出去,最好是整个扬州的百姓,整个江南的百姓都种植这样的水稻!”
  高德猛听检少爷说的严肃,认真的点头应承下了!
  等这十艘许心素的战船被检荀楼和那些天津港的水勇们开回了天津港的时候,整个京畿地区也为之振奋!大明的确是需要一场胜利,而这海上的胜利,对于整个海路的发展,都是至关重要的,长期以来,海路因为被海贼们控制着,让商业无法繁荣,就算是国家禁止海上贸易,但归根结底也是因为海贼猖獗!
  禁止海上贸易,也应该重视水师啊!没有强大的水师,怎么可以保证渔民们的安全?
  得知了检荀楼一行凯旋归来后,袁可立,徐光启带同俞咨皋来海边迎接。
  俞咨皋见到了十艘战船,心里却是酸溜溜的,这三百多水师这次虽然没有机会亲自上场打仗,但是经过了这么一场大型的海战,每个人都受益不浅!
  崇祯皇帝朱由检看出了俞咨皋的失落,微微的一笑,“这一仗,具体经过你可以听他们说一说的,但是我要告诉你,你是朝廷的嫡系!如果这一仗是你去打,在打之前,我不用跟郑芝龙多说什么,而且在打的中途,也不会反复磨蹭。”
  俞咨皋心中一暖,“是的,我训练出来的人马,都敢为朝廷赴汤蹈火!只可惜不是我亲自率领水师!”
  崇祯皇帝朱由检微微的一笑,“会有机会的,如今郑芝龙的人都撤出了京畿地区,就看你在天津港练兵了,水师在精不在多,我给你的编制是三千人,你根据天津的粮食情况慢慢的增补吧,具体的步骤,你跟袁可立大人商量着来。”
  袁可立和俞咨皋都有些奇怪,不知道为什么检荀楼说话的时候,会给他们一种熟悉的感觉呢?但这些意思都跟皇上的意思想吻合,他们也都答应着了。
  崇祯皇帝朱由检又让人将自己从现代带回来的一堆高产作物拿出来,“徐大人,这些都是从许心素那里缴获的,应该是来自西洋的高产作物,具体是什么特性,怎么种植,我都有记录,你自己对照一下,尽快的推广,争取在三年之内,让京畿地区和皇权控制的所有地区都能够推广种植这些作物!”
  徐光启大喜,他并不留心检荀楼说话的神态,他只关系科研方面的事情,没有想到还给他带东西了!
  徐光启拿过崇祯皇帝朱由检递过来的说明,“小麦本来就有,适合在大明北部,中部广大地区种植,这个玉米和土豆,我也早就有心要培植了,只是没有朝廷的支持,我一直没有做这事,检大人你这次算是力了大功了啊!”
  崇祯皇帝朱由检微微的一笑,交给老头办事,他还是放心的!虽然只是一袋种子,但就算是他拿来的种子再多,也还是要慢慢推广的!不是说拿来什么,就马上能够怎么样的!推广是一个方面,而且,他每次顶多那五百斤,都拿种子的话,太二了一些,性价比也不高,有这么一袋就足矣!
  真的要是能够在三年内,让整个京畿地区都种植这种高产的作物的话,那么京畿地区就不用在担心粮荒的问题了,至少大明的京师是再也不会粮荒了!崇祯皇帝朱由检已经被粮荒的问题给弄怕了!(未完待续。。)


第0567章 什么都可以输

  崇祯皇帝朱由检有理由相信,如果这些高产作物在南北都得到了推广之后,大明的粮食压力,会减轻很多!等他将来再将化肥农药那些技术都弄过来的时候,将农业制造机械的技术都学会,在大明推广,以现在的人口,以大明这个时代的人的消费观念,足够整个大明都没有粮荒!没有了粮荒,谁还造反?
  就在崇祯皇帝朱由检美好的憧憬着未来的时候,皇太极于沈阳会盟归附的蒙古诸部,会盟的目的就是为了征讨林丹汗的察哈尔部,这也是第一次形成满蒙联军。
  整整一个正月,就在崇祯皇帝朱由检的两次秘密南征中度过了!
  “皇上,您可算是回宫了啊!”当崇祯皇帝朱由检刚刚回到王承恩的府邸,早已经得到了消息的王承恩就在内院中等着了。
  崇祯皇帝朱由检心中一惊,以为又出什么大事了?他都有些神经过敏了,反正在北京城中,他就没有听见过任何的好消息!“怎么样?”
  王承恩将皇太极于沈阳会盟附属的蒙古诸部的情形说了,“估计开春就有大的战事啊!据关外的锦衣卫密探来报,皇太极很有可能是要两面同时出击,有大规模的军事行动,甚至有可能像上次那样直捣我京师!”
  崇祯皇帝朱由检点点头,“这个事情,上次不就是已经知道了,朕心里有数了,天要下雨,娘要嫁人,准备迎敌便罢。”
  王承恩叹口气。“不光是这事。宁远又兵变了。宁远兵变,辽宁宁远军中四川、湖广兵因缺饷四个月,发生兵变,其余十三个营起而应之,总兵官朱梅、通判张世荣、推官苏涵淳于谯楼上。这是奏报。”
  崇祯皇帝朱由检拿过奏报一看,眉头深深的锁了起来,“你看,这是真的。还是说祖大寿他们又在玩什么花样,想让朝廷拨银子?朕不是让袁承焕去裁撤军队数量了吗?朝廷每个月都给他们拨发十万人的军饷啊!”
  王承恩压抑着,又是轻轻的叹口气,“皇上,他们哪里会裁撤军队的数量?一方面说关外局势吃紧,连续招到建奴的袭扰,一方面说官兵都不肯被裁撤,怕会生出事端,发了许多的奏报,您不是说都压着吗?”
  崇祯皇帝朱由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1 2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