慈继阁小说网 > 历史电子书 > 崇祯盛世 >

第249章

崇祯盛世-第249章

小说: 崇祯盛世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皇后,朕亲自接你去看戏,你开心吗?”崇祯皇帝朱由检睡了个饱饱的,显得神采飞扬。
  周可儿知道大明的处境,以为皇帝是强颜欢笑呢,有些担忧道,“皇上以往不是最反对这些节庆活动的吗?臣妾还以为皇上今天也不会来了呢?还是去转一圈就走?”
  崇祯皇帝朱由检微微的一笑,“朕不走,朕今儿要看三出戏,等你要走,朕才走。”
  周可儿轻轻地拍了拍巴掌,马上惊觉举止过头了,又恢复了皇后的端庄,微微的一笑,“这就好,可能瀛国太夫人已经到了,臣妾这就更衣跟皇上去迎。”周可儿知道皇帝最重视外婆,皇帝的长辈中,也就剩下外婆和舅舅 ,还有一个在河南的皇叔,除此之外,都是远亲,这有这三人是直系亲属。
  崇祯皇帝朱由检多日未见外婆,也有些想念,想着国事一团糟,没有任何起色,倒是让自己身边的这些人都过的郁郁不欢,真是家事,国事,天下事,自己没有一个是能够处理好的!
  “好。”崇祯皇帝朱由检说着便去架子上取过一本书,随意的翻着。
  周可儿看的出来皇上今儿的心情好,不是装出来的,也暗暗替皇上开心。欢欢喜喜的去寝宫更衣。
  崇祯皇帝朱由检的一生都在皇后的耳濡目染之下,崇尚节俭的生活,这一世,偶尔放纵了几次,却也发现奢侈并不能够带给人任何的快乐,便也回归了过去的生活习惯,有时候,活的简单一些,也挺好的,他已经打定了主意,今日就放下包袱,好好的陪一陪皇后和外婆,过个祥和的除夕。
  等到周可儿从宫中出来,崇祯皇帝朱由检的眼前一亮,最美,美不过自己的周皇后,虽然才十七岁的少女,却已经很有母仪天下的范儿了,小腹并没有恨凸起,崇祯皇帝朱由检走过去将周可儿轻轻地抱着,摸了摸她的肚子,“还不是很大啊,有点硬邦邦。”
  周可儿嫣然一笑,“才四个月呢,晚上还去承天门看烟火么?皇上这是第一年作为皇帝的身份跟大明百姓们共度除夕呢。”(未完待续。。)


第0476章 承天门

  崇祯皇帝朱由检笑了笑,“当然,朕要带着朕的周可儿接受京师的百姓们的观礼,让天下人都知道朕有个美绝天下的皇后。”
  周可儿的粉脸微微的一红,轻轻地嗔道,“皇上,有这么自夸的吗?臣妾哪里有懿安皇后好看?”
  周可儿刚刚说完这话,便有些后悔起来,其实从那次皇上病了不醒,直到懿安皇后张嫣来了,皇上才醒的,那一次开始,周可儿就已经很清楚皇帝对懿安皇后的心思。
  崇祯皇帝朱由检的心里一动,也刻意的回避了懿安皇后张嫣的这个话头!
  崇祯皇帝朱由检听见周可儿说起承天门,微微的有些不开心,“承天门说来话长了,还得从本朝的洪武元年说起,元朝统治被推翻,太祖在南京称帝,建立了我朝。同时,大将徐达统率军队攻克元大都,更名为北平。此时,明朝统治者对元大都进行了毁灭性的破坏,尤其是将元大都的精华……元故宫尽行拆除,以消除前王朝的“王气”,致使当年金铺朱户、丹楹藻绘、辉煌至极的元宫城荡然无存。
  其后,太祖驾崩,建文帝继位。这时,在大明内部发生了一场争夺皇位的战争。太祖的四子、燕王起兵北平,夺得皇位,登上皇帝的宝座,从燕王变成了明成祖,并于永乐元年正月将北平改称北京,暂称“行在”。
  成祖爷爷就位后的第一件大事,就是决定把首都从南京迁到他的“龙兴之地”北京。他之所以要迁都北京。主要原因是由于北京“左环沧海,右拥太行,南襟河济,北枕居庸”,“关口不下百十”,“会通漕运便利,天津通海运”的优越地理位置。此外还在于为了控制北方和东北地区,以维护全国的安定。
  大明永乐十五年,准备将都城从金陵北迁的成祖爷爷,征召全国各地能工巧匠。开始大规模重建北京城。其时。江苏省苏州府吴县香山人蒯祥奉命设计建造皇宫,第一项任务就是负责设计和组织施工作为宫廷正门的承天门。”
  崇祯皇帝朱由检想着北京的历史,想着承天门的历史,便感觉肩头的压力很大。祖辈的丰功伟绩。在自己的手中。败落成这副光景了,想着承天门前面破破烂烂的大街,更是一阵黯然。
  周可儿大概猜到了皇上想说什么。不想让皇上伤感,急忙接着皇上的话道,“当时,有一位名叫马可。波罗的意大利著名旅行家来到大明,看到“大汗之城”元大都那富丽堂皇的宫殿和景色优美的花圃后,大为赞叹道:城是如此美丽,布置如此巧妙,竟是不能描写她了。他后来写的《马可。波罗游记》,因有大都城的记述,而使这座古城得以传播,名扬世界。
  蒯祥是典型的子承父业。其父蒯富因技艺高超,当了总管建筑皇宫的“木工首”,后来蒯祥也出任此职,并官拜工部左侍郎。承天门属皇城中的重要建筑,当时形制为一座黄瓦飞檐的三层五间式的五座木牌楼,正中高悬“承天之门”匾额。”
  崇祯皇帝朱由检点点头,“不错,皇城的中门,根据大明南京城的名称改称承天门,承天门内仿照南京城布局建造端门。宫城南移到紫禁城的位置,正门由元代的灵星门改称午门。在营建紫禁城的同时,又利用午门前方的中心御道左右两侧,按“左祖右社”规制建造了太庙和社稷坛两组严格对称的建筑群。此外,在承天门前开辟一个宫廷广场,广场东、西、南三面都修筑了宫墙,使广场封闭起来,并在东、西两翼和南端凸出的一面,各开一门即长安左门、长安右门和正南方的大明门。”
  周可儿见皇帝的思路被自己给转移了,轻轻地靠着皇帝,握着皇帝的手,边走边说道,“承天门属皇城中的重要建筑。承天门在永乐十八年建成时,只不过是一座黄瓦飞檐的三层楼式的五座木牌坊,牌坊正中高悬“承天之门”匾额。承天之门寓有“承天启运”和“受命于天”之意,喻示封建皇帝是“受命于天”的,替天行使权力,理应万世为尊。
  到了永乐十八年方告完工,永乐十九年,成祖爷爷颁诏正式迁都北京。承天门的历史,也是我大明的历史呢。”
  崇祯皇帝朱由检也接着道,“到了大明天顺元年,承天门遭雷击起火被焚毁;时隔8年,即成化元年,才由工部尚书白圭主持重建为面阔五间、进深三间的门楼,也奠定了今日承天门的形制。可惜,到了朕的手里,大明不贫,朕却无力整修整个京师,甚至是这承天门,还有整个皇宫,都到了该重新修缮的时候了,朕的粮食不够,整个京城,甚至是整个京畿地区的百姓的温饱都无法解决,朕又如何下令整修皇城?”
  周可儿握紧了皇帝的手,“皇上,没有关系的,您才上任头一年呢,等过几年,皇上一定有能力让京城,让紫禁城都变个样的,臣妾相信皇上,再说,大明这样,也不是皇上造成的,不能怪皇上。”
  崇祯皇帝朱由检并没有因为周可儿的安慰,而心情好一些,他原本还想让今天的心情,始终保持着从客巴巴那里刚出来的时候的心情呢,但事情,总是这么的事与愿违,外面的世界,太现实了些!一旦回归到这些残酷的现实中,心情如何会好?
  周可儿一看皇上说变脸就变脸,急忙道,“对了,皇上,听说袁贵妃和田贵妃,都准备了才艺呢,等会,都会唱上一段取悦皇上和瀛国太夫人的。”
  崇祯皇帝朱由检唔了一声,并不是很感兴趣,还在想着危机重重的大明国运!但他知道,今天,他不能够在宫中,更不能再臣民们面前表现出不开心!他的心情必须保持好!这是一个帝王的基本素养!(未完待续。。)


第0477章 目光

  崇祯皇帝朱由检握着自己的周皇后的小手,在两宫的宫女和太监们的跟随中,步入龙辇。
  周可儿今天很开心,她已经很久没有跟皇帝一起去什么地方了,一路上都小声的跟皇上说着宫内的一些趣事,崇祯皇帝朱由检时不时的点点头,虽然不是很感兴趣,却不忍扫了周可儿的兴致。
  等见到瀛国太夫人的时候,宫中所有的嫔妃,懿安皇后,以及有等级的宫人都到齐了,足有上百人之多。
  因为崇祯皇帝朱由检并不是很热衷于男女之事,或者说是他将大部分的精力都用在了大明的国事上面,自从重生之后,他也仅仅是招幸过袁贵妃和田贵妃,其余的宫人根本无缘得到皇帝的宠爱,所以没有途径晋升,即便是袁贵妃和田贵妃这样的身份,也仅仅是各自被皇帝招幸过一次而已。
  崇祯皇帝朱由检确切的说,也只对着周可儿的时候,才会多说几句话,即便是对着袁贵妃和田贵妃,除了在床笫之间,其余的时候,也是一副公事公办的样子,不容易亲近。他的性格,天生就不属于热情类的。
  “皇帝。”瀛国太夫人一看皇帝的御驾过来,好不欢喜,在几个宫女的搀扶下,迎了过去。
  崇祯皇帝朱由检赶紧带着周可儿过来,松开了周可儿的手,握着了瀛国太夫人的手,“外婆,朕本来和皇后要去接你的,你怎么自己先到了啊?”
  瀛国太夫人笑道。“我老太婆,哪里有你这么忙碌?晌午过了,我就已经入宫了,一直在袁妃的宫中坐着呢,是我不让下面的人去找你的。”
  崇祯皇帝朱由检点点头,这才注意到老太太身边的袁妃,对着袁妃微微的点了点头,却没有说什么,老太太去拉着周可儿问长问短,叮嘱些女人怀孕的忌讳和一些女人之间的悄悄话。
  崇祯皇帝朱由检从来了之后。虽然刻意回避。但他的目光,始终有意无意的在注意懿安皇后,这样的机会,每年只有一次呢。如果没有特别的庆典。他和懿安皇后张嫣是没有机会见面的。当然,他们中的一个人是可以去找另外一个人的,只是两个人都不可能会这么做。
  懿安皇后张嫣是大明历史上。甚至是整个中国历史中最美的皇后,因为在全国范围中层层选拔皇后,还是在汉人的族群,这么庞大的族群,通过两年时间,不分贵贱,只问家世清白!这样的标准,古今罕见!到了大明王朝,也正是汉人的封建王朝到了顶峰的阶段,所以,这最终被选拔出来的懿安皇后张嫣,自然是中国历史中最美的美女了!
  自古以来,不论多厉害的资质,都一定是出自民间的,海选的范围越广,出来人才的机会就越多,这是一定的。不光是美女,科学家也是同样的道理,中国的人口基数大,出来天才的机会自然比外国多,只是封建王朝持续的时间太长!很多年都没有发动民间的科学天才,像是徐光启这样的人才,那是凤毛麟角,因为这是地主阶级自己产生的人才,在没有国家推动,没有朝廷号召,没有皇帝的意思推行的情况下,要出来几个像是徐光启这样的科学家,非常难能可贵!
  明朝还好,到了清朝,就更是被蛮族给弄得科学完全断层了!秦汉不争气,唐宋更不争气,到了明朝,再不争气,中国就被蛮族给彻底拉成了蛮荒之地了!汉族的文明是博大璀璨的!就是被胡人不断的乱化!将璀璨的文明败坏殆尽!
  周皇后的选拔途径跟懿安皇后差不多,只是到了崇祯皇帝朱由检登基前夕,大明的国力已经远远不如天启年间了,因此周可儿稍稍的逊色一点点,也不足为奇。
  崇祯皇帝朱由检的心里并没有将懿安皇后张嫣放在周皇后之上,只是这是一个情结,每个男人都有的情结,因为那一年,他第一次见到懿安皇后张嫣的时候,她将近双十年华,是女人一生中最绚丽的季节,他少年初长成,是男人一生中情窦初开的季节!
  崇祯皇帝朱由检看见懿安皇后张嫣今天穿着一件深蓝色的宫装,淡妆薄粉,丽质天成的懿安皇后张嫣怎么看都是雍容华贵,虽然张嫣今天已经不再是这样的庆典的主角,却依然非常的抢戏,她就是这样一个再最角落,世界也会围着她转的女人。
  崇祯皇帝朱由检看了懿安皇后张嫣一个正眼,便不敢再看,虽然只是一个正眼,但他的余光一直没有离开过张嫣的身上,他很清楚的知道,张嫣当然知道自己来了,却一眼都不会看自己的,虽然贵为帝王,这一份失落,对他而言,比天下十之八九都不在自己的掌控之中,更让人难受的。
  杨四庆和徐国伟的目光始终围绕着皇帝,皇帝的举止,都落在两个人的眼里,两人不由自主的对望了一眼。当然也不只是他们两个人,其实所有人的目光,都没有离开过皇帝。
  杨四庆微微的一笑,徐国伟难得见杨公公跟自己笑,顿时也来了劲,轻声道,“杨公公,万岁爷……”
  杨四庆忍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1 2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