慈继阁小说网 > 历史电子书 > 崇祯盛世 >

第206章

崇祯盛世-第206章

小说: 崇祯盛世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在大明,不是重要人物或者特别情况的话,一般府邸的中门是不开的。
  崇祯皇帝朱由检驾驶着汽车直接开进了外院!阶梯虽然大,但他的这种车子跟越野车差不多,这种台阶可以上的去!
  在外院停好,崇祯皇帝朱由检下车,“给郑家和张家分别安排一个院子,妥善安置,出了岔子,拿你是问!”
  他的话也不知道是对谁说的,说完便不顾这些人,直往内院而去,内院中的内院,是他那条通往皇宫的密道。
  郑月琳想说什么,爱了一声,检荀楼却没有回头!
  高德猛和一众亲兵同声答应着,算是回答了检荀楼刚才丢下的那道命令,王承恩的府邸,那级别比皇宫大内也不遑多让!服务是很周到的!
  郑月琳和张慧仪都暗自不忿,好大的谱子!在外面跟回家是两种人,她们都感受到了,回来这里的检荀楼,跟在外面的时候,好像变了一个人一般。
  其实从进入王承恩的府邸开始,崇祯皇帝朱由检就已经回到了他的帝王身份当中,只有这个身份,是他最熟悉的,历经再多的折磨,他也只有对这个身份是情有独钟的!这是他的命,这是他的指责,每一个人都有自己天生的定位!
  崇祯皇帝朱由检知道王承恩一定不在府中,所以他也没有去问,在自己的内院中赶紧换上自己的龙袍,马不停蹄的转密道,进入皇宫中的庭院。
  徐国伟和杨四庆都在焦急的等待着,显然皇帝一进去就是七八天,这是从来没有过的事情,跟王承恩打听,王承恩只是不说,让他们也无可奈何。
  “皇上,您要先用膳,还是先沐浴?”徐国伟乖巧的扶着皇帝的一只手。
  崇祯皇帝朱由检将徐国伟的手甩开,“朕,自己会走,马上让王承恩和曹化淳到上书房来,朕要先处置公务。”
  杨四庆急道,“万岁爷,王公公和曹公公都在中书院呢,他们让老奴在这里等着,说您一到,马上跟他们说来着。”(未完待续。。)


第0382章 古代的事还要古代办

  崇祯皇帝朱由检大踏步的走着,皇宫内的雪被清理的很干净,走在这整洁的皇宫中,让他的心却并不平静!“你跟朕说说看,京城雪灾的情况,这才刚入冬,为什么有这么大的雪,钦天监是怎么说的?路上的灾民们为什么没有安排救治?”
  崇祯皇帝朱由检的心中很沉重,他做了这么多,始终都是徒劳无功的,粮荒并没有解决,现在又碰上了雪灾!瘟疫,粮荒,加上雪灾,那京城还能够有人吗?没有人,拿什么去振兴大明,他不断的在脑中回荡着过去百万农民军的大军进北京城的情形,如果当时北京城里面也有百万民众的话,何以会被反民活活逼死?
  留住京城的百姓,这是当务之急,这是重中之重!但,他有什么办法解决吗?
  自从这次从现代回来之后,他就已经没有过多的依靠现代的念头了!解铃还须系铃人!古代的问题,还是需要他在古代着手解决,关键还是人的问题,现代的现代化科技,只能够锦上添花,并不能成为他的救命稻草,他一次性也只能搬运四百斤的东西,并不能够靠着他一个人的力量,从现代弄来赈济灾民的粮食,更无法依靠现代来收拢已经溃散的大明帝国的人心!
  杨四庆几乎要跟不上皇帝的步伐,年轻的皇帝步伐稳健迅捷!谁也看不出他有内伤在身!
  “万岁爷,应该安排不出人手,而且从京城取消戒严之后。许多老百姓还是要闹着往外地逃荒。他们并不信朝廷会解决粮荒。也不信朝廷会真的发粮食。加上一些不尊皇命的学子在中间煽动,世面上的人心不稳。”杨四庆不管三七二十一,将知道的情形说了一个大概,他知道皇帝不喜欢下面有事瞒着,而且想瞒也瞒不住,皇上的眼线众多,还勤于国事,不是好糊弄的。
  崇祯皇帝朱由检恩了一声。并没有说什么,嫌弃走路慢,上了车轿!“赶紧用最快的速度去上书房!”
  徐国伟松了一口气,看见皇上上车,不是自己走路,这让他很欣慰,他可舍不得皇上自己个儿走路的。
  上书房中,几日不见皇帝面的王承恩和曹化淳都心中稍宽,尤其是王承恩,皇帝要是再不回京的话。他都要撑不住了!这大明少了谁都可以,万万少不得皇帝啊。
  “别说废话。京城的粮食还够几日维持?山东的漕粮有没有到?让你们去南方购粮,有音讯了吗?魏忠贤那边监视的有结果了吗?考选令准备的怎么样?”崇祯皇帝朱由检噼噼啪啪的问了一大堆。
  曹化淳看了看王承恩,并没有说话。
  王承恩知道该当自己说话,这里还轮不到曹化淳先开口的,急忙道,“路被封上了,派人催问了多次,山东也在闹粮荒,南直隶的漕粮怕是指望不上了,那边听说京察大计逮了很多高官,已经乱起来了,不少人都在准备着最后捞一把,然后回乡归隐,整个大明除了京师地区,其他地方都乱了!魏忠贤还是老样子,没有任何动静,考选令早已经准备就绪,只是生源素质低下,多为首穷苦人家,稍识的几个字的占多数,那些秀才们阳奉阴违,很多人更是早就离京了。不过周延儒跟老奴说,完成皇上布置的一万名官员的名额,问题不大。”
  王承恩也知道皇帝不爱听假话,更何况,他清清楚楚的知道皇帝成天出宫,什么事情不清楚啊?也没有必要说谎。
  曹化淳暗暗心惊,没有想到王承恩将根底挖的这么深,真的一点都没有隐瞒,按赞王承恩跟皇帝之间的关系真的是匪浅!什么都敢据实上奏啊?
  崇祯皇帝朱由检闭着眼睛想了想,马上睁开眼睛,睁得很大!“不管了,一切以补充新晋官员为优先!一日考试,一日批改遴选,大后天朕要统一训示,然后让官员们和所有的衙役都去帮着老百姓修葺房屋,马上传朕的旨意,立刻让孙承宗的御林军都入城帮着疏通道路,尽快恢复京城秩序!把你们手里的外宫太监和宫女们也都派出去,把太医院的太医们也都派出去,都到街上去帮助老百姓!不能让活人都在街上受冻,民房倒了不少,是因为不够坚固,都是木质的,官署不是大都完整吗?让老百姓都先去官署安置!卢象昇的伤养好了吗?”
  “卢象昇的伤好的差不多了,好像已经回孙承宗那边去了,满贵的伤也好了,御林军都忙着训练和修葺城墙,这都是万岁爷事先安排好的,老奴马上让他们变通一下?”王承恩和曹化淳两个人将皇帝的话一一记录着,这都是崇祯皇帝朱由检要求的。
  崇祯皇帝朱由检点点头,“别废话了,朕说的还不清楚吗?马上去办,对了,让周延儒和史可法立刻进宫见驾!”
  王承恩和曹化淳不敢耽搁,急忙跪着行礼,然后出去!皇帝一在场,他们也好像找到了主心骨了!只是觉得皇上现在好像比以前又跟果决了一些!照理来说,这些事情都是要通过内阁往下面传达的,但好像,这些都已经是老黄历了!不知道从什么时候开始,北京城,乃至整个北直隶,就是皇上一个人说了算!
  崇祯皇帝朱由检并没有停歇,一边喝着茶,一边吃着点心,一边在黄绢上面奋笔疾书!
  党章是以皇帝位中心,故称之为皇党!皇党的下层阶梯是皇青团和皇少队!
  结合党的建设的实践而制定的党的生活准则和行为规范,是加强党的建设的强有力的武器。皇党的党章反映党的学说发展状况,反映革命、建设和改革事业发展的进程,反映党的建设成熟的程度。研究党章的产生和发展,可以深入地了解皇党学说的发展,更好地总结党的建设的经验教训,加强党的建设,推动革命、建设和改革事业不断向前发展。(未完待续。。)


第0383章 资本主义萌芽

  年满十八岁的大明工人、农民、军人、知识分子和其他社会阶层的先进分子,承认党的纲领和章程,愿意参加党的一个组织并在其中积极工作、执行党的决议和按期交纳党费的,可以申请加入皇党。
  皇党是最忠诚于皇帝和大名的有觉悟的先锋战士。
  皇党党员必须全心全意为皇帝服务,为大明服务,为大明的老百姓们服务!不惜牺牲个人的一切,为实现振兴大明而奋斗终身。
  皇党党员永远是劳动人民的普通一员。除了律法和政策规定范围内的个人利益和工作职权以外,所有皇党都不得谋求任何私利和特权。
  崇祯皇帝朱由检将他记着的一些基本的内容复制了一下,这对于他这个在现代当了八十多年的老党员来说,都是滚瓜烂熟的。
  只是崇祯皇帝朱由检将一些基础性的内容稍加更改,他在现代已经想的很透彻了,在古代,在大明现在这个时代,不管是将社会往哪个方面引导,一步到位的去封建社会,是不可取的!必须走封建社会和资本主义社会相结合,跨度到更高级一级社会的这么一个阶段!
  君主立宪制才是他的最终目标,否则就是要推翻皇权了,在这个时代,推翻皇权显然就是将千千万万的汉人弃之不顾,不但不可能,而且愚蠢!
  这个时代的国家,不允许没有一个帝王来带着大家走出困境!为什么满人可以白白的捡到大馅饼,很简单,汉人已经没有能力走出困境了!
  汉人被自己拖垮了!
  崇祯皇帝朱由检奋笔疾书的。一切对于他来说。他都很明白!并不需要思考什么。这些在他脑中都已经成形已久了!自从重生古代之后,他就一直在思考这些基础性的施政纲领!直到今天,虽然在一片废墟上面开始重振朝纲!他也依然是斗志昂扬的!
  等他将这五页纸写完,迅速交给杨四庆,“马上让人誊抄百份!这很重要,并迅速下发各级,从今天开始,恢复检查司。仍然叫做锦衣卫,改组调查司为东厂,东厂人员和锦衣卫的人员依然是原先的那些人,这两个组织的党组织,由朕直接负责,其他的各级衙门,要建立相应的党支部!”
  杨四庆稀里糊涂的接过皇帝写好的黄绢,应了一声,并不是很懂,崇祯皇帝朱由检也不去跟他解释什么!
  现在就是在规划他的政体。他已经放弃了用现代名词来让自己适应的观点了,一切就用大明的官称!他要在老政体的基础上。增加党派来管理,来制约,从而让老政体按照他的思路完全转变过来!从而让大明皇党成为大明的灵魂!没有党,一切都是空谈!崇祯皇帝朱由检的这套方法,在政治上,已经让大明领先世界三百年!
  等到周延儒和史可法过来的时候,崇祯皇帝朱由检已经将杨四庆让人誊抄出来的几份党章拿在手中观赏了,这些内容,对于他来说,的确可以称之为观赏,没有什么让他更比现在兴奋的了!就跟看到了一堆美女般兴奋,大明就是他最大的美女,有大明,有大明的强盛!整个天下都是他的!
  “你们来了啊?拿去看看。”崇祯皇帝朱由检并不废话,将黄绢递给太监。
  徐国伟给了周延儒和史可法一人一份,周延儒瞧不起史可法,不知道自己为什么跟他一起被接见,他现在已经有些飘飘然了!三十出头,已经能够主持考选令,这本来应该是孙慎行的差事!
  史可法虽然才二十出头,只是一个小吏,但崇祯皇帝朱由检知道他的为人,知道他可以跟大明共存亡,可以为大明殉葬,这些都是他从后世的史书上面知道的!这样的人很适合搞党政!而之所以选择周延儒,是因为周延儒这个人够铁血,够狂热!敢想敢做!没有周延儒这样的人,就没有办法让他的想法推行下去,不管怎么说,他需要狂热的人,狂才总比庸才要好!
  崇祯皇帝朱由检很讨厌满嘴大道理,却什么都不去做的人!大明太多那种人!他需要神经病!大明也需要神经病,与其等着国破家亡,等着被命运摆布,倒不如大家都做神经病的为好!
  人,始终要靠自己!在这样的一个社会背景下,强行走党派路线会造成什么样子的后果,崇祯皇帝朱由检比谁都清楚,很可能会让他被天下人所唾弃!不能说天下人,应该是说被天下的读书人所唾弃!被地主阶级给唾弃!将使得他丧失根本!
  崇祯皇帝朱由检要创造的是一个有着资本主义倾向的新兴地主阶级来替换旧的,传统的地主阶级!这是要跟现在的社会抢夺人才,抢夺资源!为了他那振兴大明的美梦,他愿意粉身碎骨!
  而且,大明本来就不缺乏心向资本主义的人,大明的资本主义萌芽早已经见了雏形,如果不是国家危难重重!如果不是明末的这几十年动荡不安,早就要完成原始资本的跨度了!
  周延儒和史可法都是聪明人,两个人看了一遍,再看一遍,谁也不敢抬头,两个人都是满头大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1 2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