慈继阁小说网 > 历史电子书 > 回到三国当皇上 >

第375章

回到三国当皇上-第375章

小说: 回到三国当皇上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荆州兵就有十万,他都不怕,何论只剩下五千?再过得一阵,削掉他的所有兵权,易如反掌。

    四月间,律香川又要对冀州的袁绍动手,袁绍在律香川剪除曹操,刘表等辈时,一直犹豫不决,这时看到律香川终于还是向他动手了,他这才是决定要起兵了。

    袁绍的实力,还是不错的,但是这个时候,律香川这边的实力,却是比他不知是强了多少。

    荆州豫州青州之兵,尽入其手,甘宁黄祖,乐进于禁,这些原来各地手下的有名武将,都是到了他的麾下。

    如此兵强马壮,后勤保障充足,用了七个多月,终于是又击破袁绍,平定了河北。

    将这天下最大的几家势力,各个击破之后,律香川就是暂时休兵养马,不再征战了。这些大的州境,都已经被平定了,其他各州,也就不一定要再用武力了吧!

    但是就在这天下已经快要平定之时,兴平七年十二月初一日,律香川带兵入宫,胁迫献帝让位。

    此举当然是让天下一片大哗,声讨之声,甚嚣尘上。异常的激烈。

    律香川也毫不手软,对于反对的人,纷纷是给予了高强的镇压。杨彪韩融,董承胡邈等辈,纷纷下狱。

    而一班武将,却是反对的声音渺茫。其中林异柳直何才等人,自不必说,于禁乐进,黄祖甘宁陈洪,此皆收服于律香川之手,不反也就算了。

    徐晃是之前就跟随于献帝的,当律香川谋反之时,亦是并不发一言,这就替律香也背了很大的骂名。

    ps:本书首发,请大家到来支持。谢谢!




第七百一六章 新 元年

    但是任世人如何笑骂,徐晃此时,却就是没有做任何的动作,让律香川是如此轻松容易地,就把皇帝给废除去了。

    其实想想,这事也不难理解。徐晃从来就不是皇家真正的亲信。虽然他从来都不曾从属于律香川,但是他能够有今时今日的地位,权倾一时,这里面也还多亏了有律香川。

    帮皇帝,他未必还能再往上升多少。和律香川作对,里面还有很多不可测的风险。

    真正了解了律香川的为人后,徐晃可是不会愿意和律香川去作对的。还是合作对他来说更有利。

    徐晃不愿意动,这时候天下英雄,还有何人呢?刘备在外面,还在四处流浪!

    想到荆州徐州各地混饭吃,拉起队伍,打出反对律香川的旗号,人家知道他的意图,都没人愿意搭理他,也已经没有人再愿意,把地盘主动出让给他了。

    历史已经改变了,各地都得了律香川的好处,怕失去。得罪不起。

    律香川的粮种,早在两年多以前,就暴露出问题来了,莫名其妙地,粮食就会减产。

    之前那些和律香川置换土地的豪族们,这一回也是又吃了一个大亏,被律香川把他们给坑了。

    律香川这次,又是要让他们用土地去换粮种,不换,也行,律香川是从来都不强迫别人做任何事情的。

    不过既然你不换,那粮种也就没有了。你们要种这种没有产量的粮食种子,随你。

    这点谁受得了呀?已经尝到了甜头,过去的苦日子,就再也回不去了。想闹事,此时的律香川,实力已经不再是之前的那个律香川了。大家都谁敢乱动?只能是老老实实的呆着。

    而且,此时换种,还有好处的,并不是说他们这些豪强就全部吃亏。地里的收成,算起来还是有很多。

    况且社会稳定下来,其他的地方,这些豪强们还有许多的收入来源,真要由此又跟律香川翻脸闹起来,他们能得到多少好处,还是另说呢!

    这事厉害就厉害在,豪强们虽然觉得自己吃亏,到但所得的利益,还有很多。这就让他们下不了决心,反对律香川。

    日子其实已经比过去战乱时候,好过了不少,现在的一些大户们。又能够玩姬狎妾了。

    这个时候,让他们放下平安日子不过,去和律香川搞刀光剑影,是脑子被什么夹过了?

    所以这本来是一件还会起大风波的事,到了最后,竟是什么事都没有,就这样的过去了。

    而这时候刘备张飞等人,想到各处去招义兵反律香川,有谁会理他们呢?

    不但下面没有人理,上面还有人赞成律香川呢!皇帝的亲家伏家,就是第一个倒向律香川的,这这一点虽然为人们所不耻,不过,随即人们看到,律香川把伏皇后给收了,做了自己的侍妾,连两个儿子,都是好生看待,人们也就渐渐明白其中的关窍了。

    原来如此!

    而人们也终于是知道,律香川其实已经到了不得不反的时候了。这律将军,和小皇后孩子都已经几岁了,要是还不反,只怕是就会被面临着满门被抄家的命运了。

    这一段狗血剧情,又被人们谈论了很久。各地的反对声,随着社会的日趋稳定,终于是自动地消失了。

    兴平八年,二月,新皇律香川在安邑登基,改国号大圙,定年号为建宁。此一年,流为建宁元年。

    新皇登基,各地大赦,律香川皇帝还没坐稳,就把韩融杨彪胡邈这一干反对他的中坚力量都给赦免了。

    伏寿对于律香川此举,是大感忧心,这些人在士林间还是大有声望,民间影响力也很大,律香川就这么把他们放了,会不会造成不可挽回的后果?

    “皇帝,您对于韩融胡邈等这些老臣的政策,是不是太过于欠考虑了?”

    这些担心,伏皇后不好和律香川亲口去说,就说动了乔志玲,来和律香川说清楚,想让律香川,对杨彪韩融的处置,再做考虑。

    律香川看乔志玲平素并不太考虑这些事情的人,这时候也是说起这些朝堂上的事情了,他便知道这里面有曲折。不过他也不说破。

    纵是其他人让她过来传话的,也是为了他考虑,并不会是想害他。于是他便对乔志玲说道:“韩融胡邈,文官尔,有何可虑?之前天下大乱,这些人有什么作为?让他们治理乡愍,这些人或许有些能耐,此外,有何可虑?你们也不必太担心。”

    乔志玲听得律香川说到你们,便知道他已知道自己这话,是别人让她传的,她也就不敢再隐瞒,而是对律香川说道:“但是伏姐姐说,这些文人别的不行,惑乱国家,他们最拿手,皇帝现在天下并未平定,便是将这些不稳定因素,释放到外面去,恐当今天下,又从此纷纷。”

    果然是伏寿这丫头从中怂恿的。律香川心想。她倒底在朝廷里面呆得日子多些,见惯了政权里面的尔虞我诈,所以对这些事比较敏感,会对他的举措,感到担心,这真的是很正常的。

    但是,她经逢的只是乱世,以为天下纷纷,是由宫廷政变所起,其实哪里是这么回事?

    宫廷政变,各怀鬼胎,只不过是庸人自扰而已。若天下能得太平,这些文官的风言风语,便是一无是处。历史上,在改朝换代之际,最无用的,便是文官。

    文官嘴巴子能说,让他们上阵拿刀子和人拼命,他们就不行了,所以改朝换代之际,他们就想用嘴巴去和别人讲道理,但是武将们谁和他们讲道理?

    耳朵里觉得听得不耐烦了,一刀过去,文官就得咔嚓了。所以这时候,文官总是死得最多的。

    但在过去,在这种时候,文官死得最多,不是大家认为文官真有多大能量,而是别人是否对文官们能够容忍。

    以前对文官们大开杀戒的人,怕的大多都不是认为文官们能对他们有威胁,而是觉得文官在耳边絮絮叨叨,骂得他们发烦,所以对文官,大开杀戒的。

    ps:本书首发,请大家到来支持。谢谢!




第七百一六章 放人

    以前对文官们大开杀戒的人,怕的大多都不是认为文官们能对他们有威胁,而是觉得文官在耳边絮絮叨叨,骂得他们发烦,所以对文官,大开杀戒的。

    毕竟谁也不喜欢别人,在耳边对自己所做的事情,指指点点,大声漫骂,甚至是喷血污蔑的。武人修养有限,脾气当然不好。当他们能对别人生杀予夺的时候,随便杀几撮文人,那便是家常便饭了。

    但是,这些人的取死之道,不是他们真有什么大作用,对新政权有什么威胁。而只是,他们让别人觉得心里厌烦了。

    在一个人命不值钱的年代,他们就很容易大面积的死亡了。

    但律香川对他们可是并不以为意。他对乔志玲说道:“你别听她们胡说,她们懂得什么?你可看见有人能用嘴巴,做酿成大祸患的?谁有兵权,谁就能得到政权,谁能让天下人吃饱饭,谁就能让天下太平。其他的,都是放屁。”

    乔志玲听得律香川说话,虽然很是粗鄙,但道理却还似乎真是如此。文人在这时的天下,永远都只能做谋士,为一方霸主的,多是武人。

    而天下纷纷,只是因为大家没有饭吃,为了活命,只能四处去掠夺,如果有人能给他们饱饭吃,谁真会天天没事拿着刀,去跟别人拼命呢?这些事,从历史上也能看得出来呀!

    历史上人民安居乐业的时代,那是太平盛世。还不就是人们都能吃饱饭吗?如此而已,也没有什么特别的。

    因此她一时不说话了。

    律香川看她不再说话,知道她心下不再忧虑了,他便又对她说道:“而且呀,以后我让天下人都娶上媳妇,那些傻男人每天搂着媳妇生孩子都来不及呢,哪有时间去做别的事情?你说是不是?你看,我有了你们,每天都不想去做正事呢!”

    说话间,律香川就抓住乔志玲,想将她往怀里拉,乔志玲扭身想抗拒,看强不过,最后是满面含羞地,顺从了他。

    杨彪韩融下在狱中,律香穿给了他们特别待遇,让他们是共处一室。这三四个月来,发生了很多事,让他们是始料不及。

    律香川的忽然直接废帝,让他们是措手不及,这时天下几股大的势力,都已经被平灭了,律香川此时起事,虽然反对声一浪高过一浪,但律香川竟然全然不惧,还是我行我素。

    这可太凶悍了。

    “想不到律香川竟然是这样的人啊!”韩融一想到律香川竟然会反,就有些痛心嫉首。

    杨彪倒是早觉得律香川并没有那么简单,所以律香川废帝,他也并不太意外。韩融的这种感叹之言,并没有激起他的共鸣。

    两人相对默坐,忽然有人高声喊道:“陛下驾到。”

    两人正枯坐,听的这声音,俱都吃了一惊,随后就是听得脚步声响,两人转过头来,就看到律香川是迈着大步,走进了这牢房里来。

    两人对他都是不大待见,而且都是先朝老臣,对他可没有什么敬意,因'看到他进,都是仍然端坐,并未起身,更未迎接。

    “大胆……”

    看到他们俩这样,有人就对他们俩大喝,要让他们俩站起来迎驾,律香川一摆手,制止了出声的人,然后,他走到了两人的面前。

    “你们可以出去了,两位的后人,可以出来做官。”

    只对他们说了这么两句话,律香川就没有再在他们这里停顿,转身又出去了。

    这两个老头子,中前朝的毒已经太深了,律香川可不指望他们会归顺他,他也不想在这里,听他们两个骂他。

    这些年老的文官,反正也活够了,这时候如果因为骂他而死,历史上还能留有美名呢!他可不想成全他们。

    虽然知道骂,这两个人是一定会骂他的,但是,只要不当面骂,那就随他们去吧!谁背后没有人骂呢?

    律香川早看出来这一点了,凡是一个人,他就难免不被人骂。孔子,尧舜禹汤,都有人骂,何况是他?

    但是,他现在当了皇帝,只要把皇帝该做的事情,都做好了,就没事了,以后他在历史上,就算名声不会太好,但也不会太坏。

    这两个人,虽然是放出去,一定会反对他,骂他的。但此时天下骂他的人何其多,也不多他们这两个,就让他们骂去吧!他也不在乎。

    他杀了他们,能阻挡他们两个人骂,但是天下其他的人,只怕会骂得更凶。怕担骂名,他当初就不该乱来,不废帝,不就行了?

    韩融杨彪两个人看他来了就走,绝不停留,心里有些诧异。两人以为自己是文官之首,律香川怎么也是会来劝降他们的,或是杀了他们。这两者都有可能。

    或者是,劝降不成功,最后杀了他们。这也是正常的套路。

    但是,律香川这对他们,什么都没有做呀!他只是一兵变,就对他们直接下狱,关了他们一阵,然后,什么话都不说,又把他们给放了。

    这套路,让他们看不懂啊!两人心中,一时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1 1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