慈继阁小说网 > 历史电子书 > 孺子帝 >

第39章

孺子帝-第39章

小说: 孺子帝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韩孺子回视左吉,倒想看看自己这件“摆设”是不是真的毫无威慑力。
  左吉没有动手,反而退后了,目光中的凶意也渐渐消失,嘴里哼了两声,表现出的只是虚张声势。
  韩孺子直到这时才开口,“我已经告诉你答案,是你自己没有醒悟。”
  左吉一愣,“答案?你什么时候……”他忽然明白了一点什么,紧张地东张西望,好像屋子里还藏着外人,“你是说……这不可能……不对,很可能,她嫉妒我夺走了太后的专宠,她的目光……”
  左吉停止自言自语,狠狠地剜了皇帝一眼,转身出去。
  这名太监会不会报复皇太妃、怎样报复,韩孺子都猜不出来,他只知道一件事,在所有已经安排好的计划中,他都是最倒霉的那一个,既然如此,就让各方的计划更多、更乱一些吧。
  对于皇太妃来说,一切顺利,傍晚时分她过来一趟,检查屋子里的情况,临走时说:“陛下也算是重回故地,住得还习惯吧?”
  “非常好,谢谢皇太妃的照顾,以后还要给你添麻烦了。”韩孺子恭顺地说,脸上的神情在告诉皇太妃:朕的一切都要拜托您了。
  皇太妃嫣然一笑,“陛下安心休息。”
  韩孺子目送皇太妃离去,感到一阵阵毛骨悚然,同时还有一点幸灾乐祸,真想早点知道左吉与皇太妃之斗的结果。
  宫女进来收拾屋子,服侍皇帝入寝,韩孺子以为自己失去了张有才和佟青娥,遗憾不已,结果上床熄灯之后,侍者退出,那两人又进来了。
  韩孺子一开始不知道,直到其中一人摸到床边,颤声叫“陛下”,他立刻在床上坐起来,“佟青娥……你没事吧,张有才呢?”
  小太监的声音在门口传来,有意压低声音,“我在这儿,陛下,听听外间有没有人。”
  这两人都很谨慎小心,韩孺子更加放心,他现在比任何时候都需要他们,“左吉找你们麻烦了?”
  佟青娥惊魂未定,声音一直在发颤,“他派人把我们关起来,说是晚上才来收拾我们,结果刚才只是问了几句话,又让人把我们送来慈宁宫,我还以为……”
  她说不下去了,门口的张有才小声补充:“还以为我们再也见不着陛下了,陛下,又是您想办法救了我们吧?”
  这话不能算错,可韩孺子挑拨左吉和皇太妃关系的时候,没想到救人,他那时根本不知道这两人被抓,也没有特别关注他们的去向,心中稍感愧疚,嘴上说的却是:“嗯,我将左吉的怒气转到别人身上,此人罪有应得。”
  床前的佟青娥和门口的张有才同时哦了一声,这跟他们预料得一样,在别人眼里,这仍然是一名傀儡皇帝,在他们心中,皇帝的形象却越来越高大。
  韩孺子正需要他们的这股感激与敬畏之情,问道:“你们说过宫里的奴婢自有渠道,我想详细了解一下。”
  张有才不知什么时候也走到了床边,说:“陛下是要来一场宫变吗?”
  小太监的胆子之大有时候会让皇帝也吃一惊,可孺子没有这么大的野心,更不觉得宫变能成功,笑道:“还不至于。”
  张有才却不放弃,又道:“陛下还记得裘继祖和沈三华吗?”
  韩孺子更吃惊了,“记得,他们是刺客。”
  “裘继祖的确是刺客,沈三华不是,我们这些人心里对此都很清楚,而且都想为他报仇,只有陛下能帮我们,我们也愿意为陛下效命。”
  韩孺子大惊,“你们……是什么人?”
  “太监和宫女也得活着,陛下,我们是一群苦命人。”张有才说。
  小太监的话说得太顺,韩孺子不由得怀疑这些话是别人教给他的。


第五十一章 苦命人
  齐王兵败,受到牵连的人每天都在增加,齐国首当其冲,被抓捕的人最多,皇宫也是重灾区,而且受影响最早,皇帝遇刺当夜就有数百人入狱,严刑拷问之下,他们吐出更多人名,几个月之后,入狱者已达一千三四百人,迄今为止,还没有一个被放出来。
  谁也不知道这次清洗会持续到什么时候,更不知道谁会是下一个入狱者。
  “一开始大家还觉得正常,毕竟刺客在皇宫里躲了好几年,的确应该彻底查一下,可现在大家不这么想了,都觉得……都觉得……”张有才胆子虽大,也有他不敢说的话。
  “觉得太后别有用心吗?”韩孺子替他说下去。
  “嗯,皇宫里的外人越来越多,像左吉,快要只手遮天了,可他只是慈顺宫里的一名普通太监而已,连中常侍都不是。”张有才愤慨地说,他最恨的人不是太后,而是左吉。
  “景耀是宫中老人,地位好像还很稳固。”韩孺子经常能看到景耀在勤政殿里一本正经地加盖宝玺,觉得他很受太后的信任。
  “因为他抓的人最多啊。”张有才的声音有点大,急忙闭嘴,听了一会才接着道:“景耀为了保住自己的地位,无所不用其极,拼命在宫里抓人,连跟随他多年的亲信也不放过,他说‘是奸是忠,只有进一两次牢狱才知道’,可他自己一次也不进。”
  韩孺子转向佟青娥的大致位置,“刺客是太监,宫女也受牵连吗?”
  “啊?”佟青娥惊恐地抽泣了一声,“宫里不分太监还是宫女,只要曾经跟裘继祖、沈三华有过交往,哪怕只是说过几句话,都会被抓起来审问,我和张有才也不知能服侍陛下多久,听说……”
  “尽管说,我不是太后。”韩孺子鼓励道。
  “听说太后要从外面的宫馆苑林里调用太监和宫女,说他们不会有坏心,我们这些旧人以后都要被撵出皇宫,去偏远的地方守墓,还有一些人要为思帝殉葬。”佟青娥越说越胆怯,声音低到如同蚊鸣。
  皇宫的生活虽然不怎么优越,可是没人愿意离开,殉葬是真死人,守墓则是活死人,就算被调到外地的宫馆苑林,也跟普通人遭到发配差不多,再难有出头之日。
  韩孺子觉得太后不至于将皇宫里的人都调换一遍,这很可能是太监与宫女们受到惊吓之后的讹言,可这种情绪对他来说没有坏处,他又对张有才道:“说说你们这些‘苦命人’是怎么回事吧。”
  黑暗中只听张有才深吸一口气,“本来我们都发过誓,永远不对外人——陛下恕罪,我说的外人是指……”
  “我明白,你继续说吧。”韩孺子能理解,在宫里皇帝与后妃是主人,也是奴婢眼中的“外人”。
  “请陛下不要误解,我们不是什么组织,连名称都没有,更没有野心,就是一群人互相帮助,分享食物、得病的时候有人照顾、有要紧事传递个消息什么的,有时候也会凑钱让某人孝敬上司,谁要是因此升官,记得从前的朋友就行,我们有一句话——一朝富贵勿忘旧知。”
  “‘一朝富贵勿忘旧知。’”韩孺子念叨一遍,隐约记得某位老先生说过类似的话。
  佟青娥低声道:“张有才,你还真是什么都说,也不怕陛下笑话。”
  韩孺子正色道:“怎么会笑话,这也是我想对你们说的,‘一朝富贵勿忘旧知’,你们就是我的旧知之人。”
  张有才和佟青娥在床下磕头,韩孺子忽然想起一件事,“沈三华招供说,刺客裘继祖曾经向他行贿,裘继祖也是你们的人?”
  “不不,裘继祖不是。”佟青娥急忙否认,“沈三华才是,裘继祖一进宫的时候就比较有钱,和我们这些苦命人不是一路。沈三华是我们凑钱抬上去的人之一,他没忘记我们这些旧日的朋友,平时很照顾我们,可他现在被关在牢里,听说每天都遭到拷打。”
  “你们担心沈三华坚持不住,会将你们这些苦命人招供出来?”
  床下的两人再次磕头,这正是他们最担心的事情,佟青娥本来比较谨慎,可张有才将大部分事情都说了,她也不再藏私,“除了凑钱孝敬上司,我们真的什么都没做过,彼此经常告诫,千万不要惹是生非,就算谁受了委屈,我们也只是过去安慰一下,从来不会帮着报仇。可这里是皇宫,上司太监大都有靠山,跟我们不是一路人,至于太后……”
  佟青娥还是不敢说下去,张有才道:“太后根本不了解我们这些人的苦楚,一旦听说我们的事情,肯定大怒,把我们当成刺客同党,可我们真的不是。”
  这群太监和宫女也是走投无路,否则的话不会求到傀儡皇帝这里。
  韩孺子问道:“你们……就应该叫做‘苦命人’。”
  张有才年纪虽小,反应却快,立刻磕头道:“谢陛下赐名。”
  韩孺子笑了笑,他根本不在乎宫里的奴婢暗藏组织,反而觉得这是一个极好的机会,“你们这些苦命人有多少?”
  “大概……四五十人吧,这都是知根底的人,加上朋友的朋友,数量就更多了,怎么也有四五百。”张有才答道。
  “你这么小就‘知根底’了?”韩孺子笑道,张有才跟他年纪相仿,怎么看都不像是“大人物”。
  “其实我不是,我只算‘朋友的朋友’,直到今天……”
  “我是。”佟青娥说,到了这种时候,没必要再隐瞒什么了。
  “你是?我还以为你跟我一样也是今天才听说的。”张有才先吓了一跳。
  “我是,当初左吉选宫女传授……夫妻之道的时候,大家凑钱孝敬一名管事太监,将我推荐给左吉,本以为立功之后能讨好左吉,可陛下不近女色,左吉指责我无能,我反而将他得罪了。”
  韩孺子哑然,连跟皇帝上床这种事都要靠行贿得来,真不知道是该为此骄傲还是悲哀,“四五十人,应该够了,你们当中有谁会武功吗?”
  “没有,但是我们当中有几个人跟侍卫关系不错。”佟青娥说。
  “朋友的朋友不要,只要你们这些人。”韩孺子不想扩大范围。
  “陛下要我们做什么?”张有才十分兴奋,他今天才被朋友拉进“苦命人”的核心圈,就已经想着要做大事了,“我们不怕死,什么都敢做。”
  韩孺子笑了笑,他可不敢动用一批“苦命人”搞宫变,那不仅会害了他们,也会害了他自己,“还是活着比较好,我不想死,也不会让你们去死,嗯……”他脑子里逐渐生出一个想法,“某一天,这一天可能很快就会到来,我会需要你们的帮助,不是宫变,不是打仗,就是跟我去一个地方,在那里,我要重新登基,做一名真皇帝,到时候——‘一朝富贵勿忘旧知’。”
  两人再次磕头。
  “咱们应该约定一个暗号,只要有人对你们说出暗号,你们就立刻找人,前去与我汇合。”韩孺子尽量将计划制定得稳妥一些。
  “‘苦命人’就很好。”佟青娥说。
  “好,就是它了,向你们传递暗号的人可能不是我,你们相信就是。”
  皇帝居然还有其他可用之人,这让佟青娥和张有才更高兴了,不停地磕头,韩孺子劝止道:“就这样吧,记住,我将要你们做的事情有点危险,但是不会杀人,我在皇宫里不想杀任何人,明白吗?”
  “明白。”两人同声道,张有才毕竟小,有点沉不住气,说道:“陛下一定要快啊,我们每天都胆战心惊,沈三华一松口,我们可就……没办法给陛下做事啦。”
  “嗯,我会尽快。”韩孺子保证不了时间,事情不由他决定,他得等待时机,等皇太妃和罗焕章实施他们的计划。
  太傅崔宏肯定会暗中潜回京城,他一到,罗焕章就会拿出两道圣旨,分别免去南军大司马和皇宫中郎将的官职,转而交给崔家人担任,皇太妃和东海王则在宫内与其里应外合。
  韩孺子发现自己还有一线机会:罗焕章手里的圣旨是他写的,崔家起事肯定也要打着他的旗号,他只要在起事当天躲过皇太妃和东海王的谋害,及时出现在大臣们面前,一切就还是他的,崔家绝不敢当众弑君,至于以后怎么对付崔家,先不考虑。
  问题是他还不知道皇太妃和东海王会采取什么手段。
  韩孺子不急着见太后了,而是迫切希望另一个人的到来——孟娥才是他眼下最需要的人,他有一个计划,只有孟娥能帮助实现。
  “去睡吧。”韩孺子说,心里不再空落落地没底。
  上半夜,寝宫里的三人都没怎么睡着,张有才兴奋得翻来覆去,佟青娥满怀心事,韩孺子总在侧耳倾听,盼着孟娥出现。
  因此,当后半夜突然间地动屋摇、轰轰作响的时候,他们一下子全都坐了起来,一点困意也没有了。
  功成元年七月初三,京师地震,当时,谁也没料到它的影响会如此之大。


第五十二章 地动
  功成元年七月初三丑时三刻左右,京师地震,坏城毁屋,吏民死伤数千,余震持续到天亮才完全终止。在大楚一百二十余年的国史中,这算不上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