慈继阁小说网 > 历史电子书 > 孺子帝 >

第330章

孺子帝-第330章

小说: 孺子帝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比如匈奴人攻到京城,或者朕面前有猛兽扑来,急需勇士挺身而出时,还要分贵贱吗?”
  “唉,老臣明白陛下的意思,可尊卑之别终归得有,否则的话,保下来的大楚江山该归谁所有呢?老臣斗胆说一句,真要事事论功,只怕韩氏未必能长有天下,所谓功高盖主,陛下不得不防。论尊卑贵贱,先从宗室开始,然后才可推行至朝廷以至天下。”
  说起固执,年老的韩踵不比年轻的韩息差多少,只是目标不一样。
  韩孺子笑道:“老大人过虑了,宗室子弟十几万,论家族之大,天下无出其右,难道还选不出几名能保江山的人才?也请老大人对朕有几分信心,朕不怕有人‘盖主’,只怕谁也不想建大功。”
  韩踵慌忙起身行礼,随后坐下,说:“陛下固然不怕,可陛下今日的一言一行都将为后世法则,万一主弱臣强,再无尊卑贵贱的礼制,又该如何呢?老臣浅陋,只望陛下事前三思,事后无悔。”
  韩孺子想了一会,“朕已明白,老大人且回,朕自有安排。”
  韩踵起身,恭敬地行礼,“陛下英明聪睿,百世无一,大楚复兴近在眼前,老臣昧死进言,请陛下不要只看一时得失,也要想着千秋万代、后世子孙的福祉。”
  韩孺子笑着点头,实在不愿与宗室长辈争论。
  韩踵一走,他喃喃道:“千秋万代,真有千秋万代吗?”
  武帝在世时,大楚实力达到巅峰,随后急转直下,不到十年,就已衰落得不成样子,武帝的威风连一代都没传下来,何况千秋万代?
  这样的想法韩孺子只能藏在心里,没法对任何人说。
  狩猎队伍的将官已经任命完毕,不可能再改,韩孺子还是做了一点妥协,任命五名诸侯王的嫡子或嫡孙担任左右中前后护军,这五人在之前的文武选中都没有出色之处。
  次日一早,皇帝拜别太后、皇后,在千名宿卫军的护送下出城,与城外的一千北军、一千南军汇合,前往京北山区,那里是皇家园苑,地方广大,地势多变,正适合练军。
  至于另一支两千人的“子弟军”,提前一天就已出发,安营扎寨,等候皇帝检阅。
  正事不能忘,韩孺子到达园苑的第一件事还是亲自扶犁耕田,众多大臣随后撒种覆土,史官将时间、地点、官职等项详细记录下来,归档收藏,以备后世编纂史书时采用。
  耕田结束,大部分官员回城正常办公,史官也走了,对皇帝接下来的“任性”之举眼不见心不烦,当作没发生过,不予记录。
  虽然只是一场演练,韩孺子总算又回到军营中,一切按军法便宜行事,不用讲那么多的礼仪。
  次日一大早,他在东海王、崔腾等人的簇拥下,前往“子弟军”营中检阅,这两人地位稳固,不想抢立功劳,因此宁愿留在皇帝身边,不愿加入军中,免去了文武选中技不如人的尴尬。
  军营布置得井井有条,颇具老将风范,只是将士们的盔甲不太整齐,许多人自备甲衣,样式上与普通将士没有多大区别,材质却贵重得多,非金即银,阳光下奕奕闪光。
  检阅军容之后,将士们演练各种陈形,随后是比武,分马上、步战两类,将持续整整两天,然后才是“狩猎”。
  韩孺子很满意,记下不少人的姓名,与东海王等人争论谁的骑术更佳、箭术更好、枪法更强。
  军营里基本上全是年轻人,最大的也不超过三十岁,十几岁的少年占据多数,正是争胜好强的时候,因此比武进行得非常热闹,场外发生了若干起私斗,韩孺子不管,只看将领们的反应。
  这天傍晚,皇帝宴请了数十位表现出色的将士,虽然喝酒不能尽性,可是一想到未来的美好前途,所有人都是耳红心热。
  韩孺子上次出行的时候,曾经利用行军考验过一批勋贵子弟,这些人大都仍在,表现依然出色,更让韩孺子感到满意。
  入夜之后,韩孺子回宿卫军营中休息,与宫室相比,帐篷虽然简陋,却更让他觉得舒适。
  两天后的上午,云梦泽匪首栾半雄被押来了。
  这是韩孺子在城里就传下的旨意,栾半雄一到,立刻送到皇帝军中,韩孺子想看看这位匪首的模样。
  这样的要求不太合乎规矩,刑部、兵部都表示反对,最后各方妥协,栾半雄的囚车不进城,在城外就由北军和金纯忠接管,直接送到皇帝面前,过后再按正常程序交给有关部司。
  对此安排,韩孺子并不恼火,反而感到有趣,他有点摸清规矩与惯例的脉络了,许多事情其实可以通融,但是不会形成新的规矩与惯例,自然也就不存在韩踵所担心的效仿问题。
  通融手段必须精巧,韩孺子正在学习,没有老师,只能自己领会。
  不少人想方设法挤到皇帝所在的大帐里,希望先睹为快。
  栾半雄可谓是声名鹊起,一名强盗头子,竟然能与大楚对抗,差一点成功刺杀皇帝,这种事情历朝历代可不多见。
  将近午时,囚车进入军营,金纯忠先进帐,向皇帝行礼,“匪首凶悍,口不择言,帐中不宜留太多人。”
  赶来看热闹的人都很失望,只有韩孺子明白,金纯忠不会随便做出建议,必然是有别的原因。


第四百三十九章 一本书
  与许多声名显赫的人物一样,传言听得多了,真正见面时不免会觉得失望,韩孺子对栾半雄就有这样的感觉。
  在他的先入之见里,栾半雄应该是一个十分高大的壮汉,坐着就和别人站着差不多一样高,神情凶悍,令人不敢直视,即使被俘,也像是一头掉入陷阱的猛兽,只要还有一丝力气,就不肯屈服。
  这样的一个人才值得皇帝接见。
  可是被带到帐中的犯人却让韩孺子大失所望。
  那是一名中年男子,身材不高不矮,肩膀倒是宽厚,年轻时估计很强壮,现在却被一身赘肉所累,显得浮肿,貌不惊人,倒还镇定,进帐之后冷冷地打量皇帝。
  栾半雄脖子、手、脚戴着枷锁,被押送的卫兵推了一下,不肯跪下,两名卫兵齐推,还是不跪。
  韩孺子示意不必勉强,金纯忠命令卫兵退下。
  一共四名卫兵,退后两步,仍然盯着犯人,帐中还有四名侍卫守在左右,另有两名太监护在皇帝身边,帐外还有更多士兵,一声令下就能进帐救驾。
  金纯忠侧身站在皇帝与犯人之间,正要开口审问,栾半雄自己先说话了,“你和我想象得不一样,令人失望。”
  韩孺子忍不住笑了一声,这正是他的感受,“彼此彼此。朕在你的想象中是什么样子?”
  栾半雄目光移动,四处看了一遍,同时说道:“听说皇帝最受冒险,胆子奇大,数次出生入死,我以为该是怎样的一名奇男子,今日一见,不过是一名还没长大的孩子,离开这些士兵,你什么都不是。百闻不如一见,一见又不如百闻,江湖传言多有不实之处。”
  “阁下常在江湖,今天才发现这个问题吗?”韩孺子并未动怒。
  栾半雄扭了扭套在枷锁中的脖子,好让自己舒服一点,然后定睛看向皇帝,“本来你是打不过我的。”
  “嗯。”韩孺子示意帐中其他人不要干涉,他倒要听听一名强盗头子的看法。
  “本来我们应该撤往海上,云梦泽地势险恶,官兵在里面支撑不了多久,等官兵一撤,我们再回家重操旧业。云梦泽属于我们,只有我们能在那种地方活下去。都是因为杨奉,我才会上当,没有及时撤离。”
  前方的战斗情形由军吏详细记录,送往兵部,再转交至皇帝面前,文官卓如鹤也按规矩定时呈送公文,唯有杨奉那边,只是偶尔写来一封信,将进展说得清楚,对其中的细节却从不多写。
  韩孺子微笑道:“斗勇,阁下败给朝廷军队,斗智,阁下输给了杨奉,还有什么不服气的?”
  栾半雄长叹一声,“淳于枭真是没用,还以为有它相助,斗智时必不会输给任何人,结果全是骗人。”
  “淳于枭在你身边?”韩孺子感到惊讶,云梦泽众寨皆破,淳于枭断无逃亡之理,可是在兵部转送的公文中,却从来没见过有关此人的记载,只有杨奉说过他即将拿获淳于枭。
  栾半雄点头,“它不在我身边,在我身上,被官兵拿走了。”
  韩孺子莫名其妙,金纯忠路上已经审问过一次,小声提示道:“淳于枭是一本书。”
  栾半雄大笑数声,“当然是一本书,专记奇谋妙计,唉,我被此书所误,读书果然害人。”
  “书呢?”韩孺子问。
  “被杨公拿走了。”金纯忠代为回答。
  虽然相隔遥远,韩孺子却立刻明白了杨奉的用意,“有书就有写书之人,杨公在找这个人。”
  栾半雄冷笑,随后大笑,“没错,有书就有写书之人,这是最正常的想法,所以杨奉要循书找人,最后落入陷阱。我为书所害,可是也能用书害人!”
  韩孺子一惊,随后安下心,“小瞧杨公是你犯下的大错,还要一错再错?他不会掉入任何人的陷阱,很快就会返京,亲自审问你,朕会将你的命留到那个时候。”
  栾半雄突然变得面目狰狞,“老子不用你留命,狗皇帝,快杀了我吧,无论生死,我栾半雄都是好汉一条!”
  这样的栾半雄才有几分符合想象,韩孺子不由得微微一笑,向帐中众人点头,“所谓大盗豪杰不过如此,一朝战败,求死不求生,自以为勇敢,却不知求死难,求生更难。”随后又向犯人道:“栾半雄,大楚怎么得罪你了?你非要刺驾、造反,甚至与外族勾结?”
  在兵部转送的公文里,有这方面的内容,韩孺子却想听听栾半雄亲口所言。
  栾半雄的神情慢慢恢复正常,这是他离皇帝最近的一次,可是受枷锁束缚,身边没有兄弟与手下相助,这也是他离皇帝最远的时刻,再无法靠近一步。
  “报仇。”栾半雄傲然回道,头颅扬起,“武帝杀了那么多英雄豪杰,自以为是皇帝,就不会遭到反抗,我要证明他是错的。云梦泽一败涂地,但我们毕竟树立了一个榜样,告诉天下人,皇帝根本不是什么‘天子’,只是一个普通人,甚至是一个孩子,谁都能杀死他。”
  栾半雄舔了舔嘴唇,目露凶光,似乎要扑上去撕咬皇帝,卫兵与侍卫立刻人人握刀。
  栾半雄没有移动脚步,他的脚踝上也套着锁链,迈不开大步。
  “你逃过一劫,狗皇帝,可是不能总这么幸运,云梦泽败了,今后还会有其他人效仿我们,总有一次,有人能斩下你的狗头!”
  栾半雄的说法与公文里差不多,只是多了几个“狗”字,执笔写公文者想必是给删去了。
  “朕的头颅就在这里。”韩孺子平静地说,“朕能保住头颅靠的不只是运气。带下去吧。”
  韩孺子觉得没必要再问下去,兵部、刑部阻止皇帝见犯人或许才是更正确的做法。
  士兵押着犯人出帐,栾半雄在外面突然又吼了一声,“皇帝也是人,你逃不过去!”
  金纯忠留在帐内,说:“狂人一个,口无遮拦,陛下还要再审吗?”
  韩孺子摇摇头,“尽快押进城吧。”
  “是,陛下。”
  韩孺子沉吟片刻,“关于淳于枭,你相信多少?”
  金纯忠仔细想了一会,“微臣对淳于枭了解不多,只听说他是望气者,似乎许多地方都有他的身影出没,最后却都证明并非本人。栾半雄声称淳于枭是本书,倒是很可能,等杨公带回书,就知究竟了。”
  “朕见过望气者,他们的手段全在四个字上——顺势而为,栾半雄或许也是这四字的受害者。你也回京吧,再去审问圣军师。”
  “是,陛下。”金纯忠等了一会,问道:“要提醒杨公吗?”
  韩孺子摇摇头,“栾半雄敢说出实情,意味着提醒已经来不及了,杨公绝不会轻易上钩。”
  韩孺子相信杨奉,追捕望气者这么久,杨奉比任何人都熟知他们的手段。
  金纯忠再不多言,突然又想起一件事,“匈奴那边回信了,说是大楚要小心提防,神鬼大单于的大军总是跟在使者身后,要不了多久就会杀到。”
  金纯忠自己对这种话都不太相信,隔着西域与草原,任何一支军队都不可能从万里以外突然杀到楚界。
  “兵来将挡。”韩孺子也没特别当真,最近从西域传来的消息比较多,甚至有王公贵族和商人从极西之地逃亡过来,众口一词,都说神鬼大单于的确征服了极其广大的领土,但是只要他和军队一离开,被征服地往往发生叛乱,他正忙于四处平乱,没有余力东征大楚。
  金纯忠退出帐篷,立即带着栾半雄前往京城,明天就能将重犯交给刑部,剩下的事情就简单了,匪首不会得到宽赦,将被当众处斩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