慈继阁小说网 > 激情电子书 > 漂泊家传奇--漂魂 >

第19章

漂泊家传奇--漂魂-第19章

小说: 漂泊家传奇--漂魂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东京、名古屋和九州等地,这些城市的某些街区已被夷成平地,为保本土安全,日本在华空军的主力已被调回。



  无疑,欧洲盟军的胜利,也对需要提升中国国际地位的蒋中正来说,这也是来自正面不小的压力。蒋中正喃喃自语:“现在是应该打几个像样的胜仗的时候了,不然,我中正领导的中国将毫无国际形象了。”

  蒋中正决定任命国民政府陆军总司令何应钦全权规划这次战役。何应钦在国民党内的资格相当资深,处事稳重老道,他的才干不仅表现在军事上,而且在政治和外交方面也是国民党内的一流人物。

  何应钦命令国民政府军第四方面军王耀武部担负正面防御作战。王耀武国民党军队中少有的杰出将领,八年抗战,几乎每役参与指挥,是中华民族最为杰出的抗日将领之一;第三方面军汤恩伯部担负桂、穗路防务;以第九十军为战役机动兵团,控置于雪峰山地区的靖县、绥宁一线,以策应第四方面军右翼作战;第十集团军王敬久部接替湘北防务,原防守湘北之第十八军调湘省沅陵、辰溪集结,作为第四方面军的机动兵团;何应钦特地从云南空运国民政府军新六军到芷江机场,为总预备队,以防万一。

  “何应钦为什么要“以防万一”呢?”听到肖骁霄强调这个“以防万一”,细心倾听的刘梅还是禁不住插话问了一下。

  肖骁霄看了一眼刘梅,但是刘梅发现,他的眼里充满了一种深遽而不可测的情感。他说:“廖耀湘是雪峰山地区新邵人,是国民党军队中的一员虎将。他对中华民族最大的功勋就是一九四一年成为中国军队进入缅甸、印度抗日的‘中国远征军’第五军第二十二师副师长。一九四二年八月初到达印度的迪不鲁加尔,编入中国驻印军。”
 电子书 分享网站
漂泊家传奇--漂魂(11)
李辰钰这个时候问:“那么,廖将军有那些抗日战绩?他本人又有那些特别的能耐?而且,还有什么传奇的故事吗?”

  肖骁霄当然是有备而来,侃侃说道:“应当说,我还是比较丧气的,毕竟廖将军最终是国民党军的败军之将,所以历史对他的记载还是比较少的。我在阅读‘中国远征军’的一些故事的时候,才知道了他。当然,一开始中国远征军奔赴异国他乡抗日,人生地不熟,吃了不少苦头,也吃了不少败仗,牺牲了无数的中国军人,拿真是令人咬牙切齿的牺牲啊。也就是说,在远征前期,中国远征军基本上都是吃了败仗的。”

  一九四二年八月,远征军大部退至怒江东岸,一部西撤印度。退入印度的部队改称中国驻印军,由美国的史迪威任总指挥、罗卓英任副总指挥,统辖郑洞国的新一军和廖耀湘的新六军。退入云南西部的部队,连同后续部队,于一九四三年春重新成立中国远征军司令长官部,由陈诚任司令长官、黄琪翔为副司令长官,统辖第十一、二十集团军及第八军。

  一九四三年八月,魁北克国际会议决定向缅北日军发动进攻,军事行动由中国驻印军和中国远征军承担。驻印军总指挥史迪威,副总指挥郑洞国。十月下旬,中国驻印军为掩护中印公路,沿公路向缅北推进,经十个月的苦战,于一九四四年八月攻占缅甸北部重镇密###。

  一九四四年五月,中国远征军由云南向怒江以西日军反攻。一九四五年一月二十七日,两军在缅甸芒友会师,打通中印缅公路,至三月遂将日军全部赶出缅甸北部和云南西部。此后,中国远征军返回国内。

  在滇西收复战中,远征军经八个月的英勇奋战,以伤亡六万七千余人的代价致日军伤亡二万一千余人,完成开辟中印公路的作战任务,使大批物资输入国内,为抗日战争取得胜利做出了贡献。不过,肖骁霄说,他从一些数字中分析出来,单单从廖耀湘的新六军来讲,廖将军部伤亡近七千人,但是取得歼灭日军一万二千人的重大胜利。为此,美英政府分别 授予他‘自由勋章’和‘十字勋章’。

  肖骁霄介绍道:“在这样的战役当中,付出的代价当然是很惨烈的。但是国家那么羸弱,民族那么软蛋,总之还能够战胜‘日本猪’,实属不易了。”

  大家没有表示反对,因为国家太弱,个人再强,作用也是非常绵薄的。霄骁霄的眼睛有点湿润,补充说道:“廖将军在胜利后,立即至电蒋中正,兴奋地谈告诉蒋中正。”霄骁霄背诵当时廖将军发给蒋中正的电文:

  “此次敌重武器及军用车辆遗失之巨,人员死伤疾病转于沟壑者之众,狼狈溃散惨状,有甚于两年前国军野人山之转进。追昔睹今,因此痛雪前耻,官兵大奋。”

  大家王雪峰山西部往去,仿佛看见当年雪峰山的倔强汉子廖将军金戈铁马,从容指挥,奋力砍杀倭寇的壮烈场面。

  而关于廖耀湘将军抗日前世后生,霄骁霄比较简单地说道:“一九二一年,廖耀湘进入长沙私立岳云中学求学。一九二五年到湖南陆军第三师叶开鑫部第三旅教导总队当学兵。一九二六年七月考入黄埔军官学校第六期,一九二八年毕业。一九三零年以上士军衔公费赴法国留学,学习机械化骑兵,一九三六年毕业回国,在南京桂永清教导总队骑兵连任少校连长。一九三七年升该队旅部中校主任参谋,并参加南京保卫战。同年十一月,‘日本猪’攻陷南京,赴武汉任军官训练总队上校大队长。”

  肖骁霄说:“这个时期内,廖蒋军曾经蒙难,遭遇了一场传奇经历。当时廖将军承担的是守护南京城的责任,南京失守后来不及撤退的他从马群搭一个农夫的马车躲过日军搜索,藏进栖霞寺。他是当年十二月十三日当天进寺的,还带着五个士兵。他就这样一直在寺里藏身,直到栖霞寺的和尚和当时江南水泥厂难民营的辛德贝格和京特联系后,偷偷地将他用小船送到江北为止,才算脱险。一九四五年抗战胜利后,廖将军曾经重游栖霞寺感谢救命之恩,并且题下了‘凯旋,与旧友重还栖霞’,据说至今还留在栖霞寺内。”

  不过还是细心的刘梅敏锐地发现了问题,她说:“南京大屠杀就是这个时候的事情啊,廖将军不知道有没有尽力了。”

  肖骁霄无奈地说道:“鬼知道,中国军队当中肯定有不怕死的,但是为什么还是发生了这样的悲剧?真是只有鬼才清楚其中的内幕了!”

  廖耀湘脱险以后,一九三八年初,国民党政府军事委员会成立机械化师(番号二百师),廖耀湘任少将参谋长。此后,他就参加了中国远征军,入缅甸和印度作战。接下来,中国远征军完成使命以后,雪峰山会战即将开始。

  这个时候,作为陆军总司令,何应钦深知廖耀湘对日本鬼子的仇恨,以及廖耀湘杰出的作战能力和令日本鬼子惧怕的顽强作战风格。准备在万一敌人进入到芷江之后,还有这个令日本鬼子心惊肉跳廖将军歼灭“日本猪”。这一点令蒋中正十分赞赏。

  肖骁霄补充说道:“廖耀湘在法国学习三年法语后,再进入法国的圣西尔军校学习一直到毕业。回国后一路高升,任第九兵团司令。国民党有六个军是美式装备,蒋介石给了廖两个军,可见蒋对廖耀湘的器重是特别大的。”

  至此,何应钦调兵遣将完毕,布防摆阵,严阵以待。一场惨烈的战役终于在雪峰山脚下、长河大地上开始了。英勇的长河人和中国国民政府军一起,书写了中国抗战史上最后一场会战!

  日本鬼子按照战略部署,首先发起了都梁城、溆浦城战斗,全线进攻,但是受到长河人们和中国国民政府军的迎头痛击,日本鬼子死伤惨重,没有达到他们的作战目的。最后,日本鬼子集中全部兵力,对江口发起总攻。

  二十世纪,公元一九四五年五月一日,江口地区阻击战开始。全长河人们自发奔赴江口前线支援中国国民政府军,他们主动帮助自己的军队搬运炮弹、装备。但是,在赶往前线的路上,不少长河人也被日本鬼子截获,他们在日本鬼子的刺刀下被迫修筑工事。

  但是这时候,刘梅明显感觉到肖骁霄更加悲愤了。原来,肖骁霄的爷爷也是在这个时候随着支援大军奔赴江口前线,半路上被日本鬼子截获了。爷爷誓死不从,操起随身扁担,奋力与日本鬼子搏斗,但是寡不敌众,最终英勇牺牲。据后来知情者告诉奶奶,爷爷身中几十发子弹,全身都是窟窿,鲜血染红了大地。

  由于日本鬼子的淫威,同行的人无法安葬爷爷,至今,肖骁霄的父亲一直还没有真正寻找到爷爷的坟墓。但是,没有大炮飞机的长河人还是用智慧进行了有效的抗日,他们在日本鬼子的工事上偷工减料,几乎是不堪一击的“豆腐渣”,有力地配合了国民政府军的军事行动。

  江口镇阻击战,从当年五月一日开始,一直持续到五月八日。江口镇这一带,战火纷飞、硝烟弥漫。天上有盟军的飞机轮番轰炸各地“日本猪”,地面国民政府军红着眼睛死命杀敌,更有英勇的长河百姓挑担支援。八天里,天上地下,峰顶谷底,森林深处,茅草铺上,“日本猪”血肉横飞,鬼哭狼嚎,溃不成军。中国士兵亦壮烈牺牲,长河百姓也前赴后继,但是却越战越勇,越勇越凶……

  雪峰山大地,流传着各种可歌可泣的抗战故事。


()免费TXT小说下载
  最为神奇的一个就是,话说国民政府军的一个连队被日军一支主力部队围困在一个山包上,树密林深处,他们顽强作战,坚忍不拔,死死拖住日军主力。眼看就剩下少部分弹药武器,而物资补给已经空空如也,看来尚未战死,也要饿垮一直到无力杀敌而亡了。

  连长非常镇定,命令生存下来的战士们挖草根、摘树叶充饥。可是,连日的炮火,大地已经变成焦土,树叶近乎枯燥,何以能食?危机之机,突然一个仙风道骨一样的老人不知道从那里冒了出来,挑着一担用花布覆盖着口子的谷箩(当地收割稻谷的时候用的一种容器),笑嘻嘻、飘飘然就到了战士们的面前。战士们大骇,待他们还没有反应过来,老人就放下担子,指指谷箩,点点头,翩然消失在密林深处。连长反应得快,立马掀开花布,哇,原来是金红质感的窖藏桔子。

  真乃神人相助也!连长命令大家马上进食桔子。战士们发现,这桔子真是皮厚质脆,握在手中,稍稍用力一捏,就开了。馅一进口,轻轻一咬,清甜无比,汁水丰盈。一入腹中,顿觉肠胃舒畅无比,饥饿疲劳之状立马消失,精神抖擞,体力倍增。当然也有不少战士饥饿难耐,连皮都没有剥,就像啃桃子一样连皮带馅一块吞下去,激动得泪流满面,场面令人动容。战士们立马斗志昂扬、勇敢无比。在连长的指挥下,依靠剩余的少量武器弹弹药,再次杀死不少日本鬼子,并杀出一条血路,带领战士们顺利突围。

  此事后被共和国总理周恩来得知,亲调长河桔子招待外宾。周总理看长河桔子色泽鲜艳,外形美观,果肉香甜无核,鲜美可口。并且通过技术员了解到雪峰山的桔子抗逆能力强,且结果早,产量高,耐储藏。遂欣然亲自命名为“雪峰蜜桔”,以彰显英雄长河之伟大功勋。从此,雪峰密桔,造福长河子孙,生生不息!

  有关流传故事这样描述江口一九四五年五月八日的:战斗异常激烈,双方打得地动山摇,中国境内的盟军飞机一批接着一批地轰炸“日本猪”,山上到处都是被炸得血肉横飞的“日本猪”尸体。下午四点以后,苟活的“日本猪”象潮水一样溃败了……

  至此,雪峰山会战最后一场战斗也算是中国抗体最后一次战役在这里胜利结束了。雪峰山傲然耸立,芷江机场平安已久,而陪都重庆蒋中正的山洞林园官邸依旧宁静……

  一九四五年五月九日,日军下达了终止“芷江作战”的命令,正式宣告了“日本猪”侵略中国的罪恶战争终结。中国国民政府军和长河人们奋起抗日,阻击敌人进攻。据统计,中日双方参战总兵力达二十八万余人(其中“日本猪”八万头,中国国民政府军二十万),战线长达四百余公里,历时五十五天,终以“日本猪”彻底溃败而告终结。

  在这场战争中,国民政府军和长河人们宰杀“日本猪”一万二千四百九十八头,伤二万三千三百零七头,活捉四百四十七头。

  国民政府军也付出了巨大代价:英勇牺牲七千七百三十七人,伤一万二千四百八十三人。

  而长河人们更是付出了惨痛代价,亡八千五百六十三人,伤一千一百七十五人。一千八百五十名妇女惨遭“日本猪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1 1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