慈继阁小说网 > 历史电子书 > 武唐第一风流纨绔 >

第308章

武唐第一风流纨绔-第308章

小说: 武唐第一风流纨绔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不是!”没想到武则天首先问此事的贺兰敏之微微有点惊愕,但也坚定地摇摇头,“姨母。敏之今日所说,只是以事论事,并不针对任何人,无论何人提出这样的说法,敏之都会批驳!我大唐领军出征的大总管,以保敌酋不死来招降对手。敌酋因此来降,要是朝廷不顾远征军大总管的意思,执意要处死来因这样情况来归降的敌酋,于情于理都说不过去,以后没有人敢财许这样的诺,也没有敌酋敢来降了!”

贺兰敏之瞄了两眼武则天,看她并没有什么不悦的神色,继续道:“姨母。敏之也是曾率军出征过的人,当日曾答应保归降的赞婆等人平安,要是有人在朝会中提出杀了赞婆,敏之会非常气愤,也坚决不同意!信义两字重千斤,朝廷要真如此做,那就是陷许下谎言的领军将领于不仁不义,这样的事,敏之肯定不愿意看到,因此今日即使裴炎不是和裴大总管起冲突,也会站出来说这样的话的!敏之原本就血气方刚,不能容忍背弃信义的事发生!”

“如此就好!”武则天略略松了口气,声音变得温和了,“你这样说,想必也知道裴行俭和裴炎之间的私怨了,裴行俭也肯定和你说过这事吧?”

贺兰敏之摇摇头:“姨母,裴大总管并不曾和敏之说过这事,敏之只是从其他地方了解到的,了解的也不是很多,具体的情况也不知晓!”

“哦?!”武则天略略有点意外,“裴行俭不曾和你说过他与裴炎之间的私怨?”

“没有!”贺兰敏之摇摇头,非常坚定的回答:“裴大总管不曾和敏之说过任何关于他与裴炎之间私怨的事!”

“看来裴行俭还真是胸襟坦荡之人,不在人面前诋毁中伤他的人,这一点裴炎就远不及他了!”武则天说着微微地叹了口气,看着贺兰敏之道:“如今非常时刻,姨母不希望你和裴炎起争执,也不希望任何朝中大臣间有争执起来!裴炎和裴行俭有私怨,但现在不是泄私怨的时候!”

“姨母,据敏之所知,他们之间有私怨是因为裴炎妒嫉裴大总管的功绩及职位,要真是有这样事的话,那裴炎的心胸也就太窄了,”贺兰敏之有点气愤地说道:“裴大总管立下的功绩远比一般人都要大很多,放眼如今朝中,有他般功绩的绝无仅有,他如今任现职才是名至实归,裴炎他凭什么嫉妒裴大总管?要说辈份,裴炎也是晚了一辈,对长辈理应尊重,而不是恶意中伤!”

逮到大好的机会贬裴炎挺裴行俭,又没看到武则天有恼怒起来,贺兰敏之如何会放弃,他毫不犹豫地表明了自己敬重裴行俭,不喜欢裴炎的观点。

在听贺兰敏之说完后,武则天想了一下,才说道:“敏之,姨母也知道他们两人的品性不在一个层次,但他们事忠程度还是有差别的,当初裴行俭曾不满意让姨母当皇后,与其他人私议,并因此被贬至安西,但裴炎这些年可是一直支持姨母的,姨母也需要他的一直支持,所以你不能有任何针对他的举动做出来,除非他有异心起来,明白吗?”

听武则天如此说,贺兰敏之只得答应:“敏之明白!”

见贺兰敏之有点讪讪,武则天似乎不忍心,上前捉住他的手,柔声说道:“敏之,你想也该明白,如今朝中支持姨母的人并不占大多数,任何一个支持姨母的人,都必须要争取过来!姨母也不希望支持的人相互争斗,今日的情况就是如此,裴炎想挑起事端,姨母就阻止了……万不能起乱,你更不能参与进去!”

“敏之非常赞同姨母此说,如今万不能起乱!”贺兰敏之高兴于与武则天说话语调和内容的改变,马上拍起了马屁,“姨母,敏之觉得你所做的决定非常正确,要是顺从了裴炎的主意,杀了阿史那伏念,那裴行俭的名声就扫地了,我大唐的信义也会被毁,阿史那伏念已经被俘,没有了任何的威胁,你只要把他流放到外地,再不让他回草原,他怎么也没能力闹腾,要表示对叛乱者的惩诫,杀了阿史德温傅等人就可以达到这个目的!”

“阿史德温傅等人自不可留,总要拿一些人祭一下阵亡的我大唐将士!”

“姨母,其实敏之一直觉得裴炎这个人心机很重,待到某一日,他很可能会不满姨母所做之事的!”贺兰敏之有点不甘心地又把矛头针对了裴炎,想借机再贬几句,却被武则天打断了!

“好了,此事就这样过去了,不必再提,姨母会训斥一番裴炎的!”武则天说着,露出点嗔怪的神色,“你啊,也不要这样争强好胜,在朝会时候这般不留情地批驳裴炎,裴炎心胸狭窄,定会让他心生怨恨的!姨母还有许多事要仪仗他去做,不希望你和他闹僵,明白不?以后的事,姨母自有决断,敏之啊……以后姨母可以不管任何一人,有你就足够了,一切事你都能帮姨母处断的!”

武则天说着,用双手拉住贺兰敏之的手,一副温情款款的样子!

“敏之明白了!”贺兰敏之马上答应,并拉紧武则天的手:“多谢姨母厚爱,敏之感激不尽!”

武则天伸手替贺兰敏之理了下他额头稍稍有点散乱的头发,再轻言道:“敏之,陛下昨晚醒过来时,要求让太子监国,令几名大臣辅佐,他也提了几个人的名,姨母答应了,也建议了几个人相辅,你是其中之一,陛下也同意了,待会姨母再斟酌一下其他事儿,要是陛下醒过来,再和他商量一下,明日一早就会有诏令发布,到时你要负起事儿!”

“哦?”贺兰敏之有点好奇,但看到武则天的神色,忍住没问,答应道:“敏之一切都听从姨母的吩咐,不会做错任何事的!”

“姨母知道你不会让我失望,所以才把最重要的事都交给你!”武则天说着,再压低声音,“敏之,姨母最信任的人是你,最依仗的人也是你,陛下……驾崩前后这段时间,姨母得呆在陛下身边,许多事没办法处断,都需要你来帮忙,今日的奏本还有很多没批阅,一会你带过去批阅吧,你不能决断的事再来问询姨母就是了,要是你觉得自己能处断的,就不要来问姨母了!”

“是,姨母!”贺兰敏之闻之大喜过望,武则天又给他一个甜枣了,而且这颗甜枣不是一般的大!RQ

   第一百十六章 李治驾崩

“敏之,你在处理朝事时候可要小心谨慎,万不可出差错,”武则天再叮嘱道:“要是有不明白的地方,你也可以问询姨母,不过姨母相信,你会处断好的!”

“一定不会让姨母失望的!”贺兰敏之努力让自己保持镇定,不将心里的喜悦流露出来。

武则天再次给予自己更大的权力,贺兰敏之当然没来由的惊喜,想必监国的太子都没他这个权力吧?更不要说其他大臣了!现在李治根本没办法处理国事,太子刚刚被委以监国之务,还没具体负责起事来,国事全由武则天处理,而他协助武则天处理国事,都相当于小半个皇帝了!权力总是给人以极大的成就感,超然于众人之上的权力更加有诱惑力,贺兰敏之已经完全沉湎于其中,比前些年更加年掌握更大的权力了,他知道这种**是不好的,但还是忍不住沉湎进去。

权力的进一步增大,对更高权力的渴望也不可遏制地产生,后面每走一步都是关键的,他必须小心谨慎,不可有任何差错!

“好了,你去忙事吧,左、右羽林军的帐中再去转一下,但不要出宫去了,姨母要守到陛下身边去了!”武则天说着露出点担忧的神色。“今天陛下的气色更加的差了,唉……敏之,让谢瑶环也呆在宫中,随时为陛下诊查吧,能让陛下多……活几天也好,你放心,即使她无能为力了,姨母也不会责怪她的,姨母知道,她的医术比宫内任何一名太医都好。她都说没办法了,那真是没办法了,姨母只希望能多延续几天陛下的生命,以方便我们做更充足的准备!”

“是,姨母!”贺兰敏之再次答应,“姨母使人去传就是!”

武则天这样说,已经让贺兰敏之非常放心了,他如何还会拒绝让谢瑶环再进宫来呢!

武则天点点头。也没再说什么,就走出了密室,贺兰敏之也跟着出去,并随即出殿,再去忙自己的事,并把武则天交付的那些奏本带过去处理。晚上他依然宿在宫中。坐镇左羽林军大帐。

左羽林军大营位于左银台门近,大明宫这个方向通往外面只有这一个城门,所需要镇守的兵力比右银台门方向少,左羽林军主要的防守区域并不在左银台门附近。

左、右羽林军共有一万四千人,左羽林军人数比右羽林军要多。有八千余人,这么多的人马驻屯在大明宫北面,当然不能吃闲饭,把大明宫右侧方向的一些重地也掌管了过来,玄武门、重玄门等几座大明宫北面最重要的城门,全由左羽林军掌管。

坐镇在左羽林军的大营。可以说就控制了大明宫北面最重要的进出通道,连睡觉都很安稳。

贺兰敏之抵达左羽林军大营内那个归属他的大帐后,先带着手下的将领去巡查了一遍各城门,并对诸将训话后才回营,再把要批阅回复的奏本处理了!

这一个夜,他不会睡的安稳,他要留神宫内传来的任何消息,因为皇帝李治可能随时驾崩。武则天也会在任何时候派人来传……一宿无话,第二天一早,武则天所拟的一份以李治名义发布的诏令下达了,诏令中命太子李显监国,主持朝会,以裴行俭、贺兰敏之、刘仁轨、薛元超为同东宫平章事,辅佐太子处理朝事。

看到同东宫平章事的名单,贺兰敏之感觉挺解气,我和裴行俭都名列其上,裴炎没在列,这是一个好现象。可以说,在上午朝会中两裴的争持中,武则天还是站在裴行俭的这一面,裴炎想借机抹黑裴行俭的打算没可能实现。同东宫平章事是个新的名称,但其包含的意思却不寻常,可以说这些人是皇帝李治驾崩后托孤的大臣。

心情大好的贺兰敏之在布置了新一天的防卫任务后,准备再去兵部衙门,先将事儿处理好再到武则天那儿去。但他刚出了营帐门口,武则天派来传的人已经过来找他了。

在他随着来人匆匆跨进金銮殿时,他就感觉到了气氛异常,宫人们来往忙碌,数名太医在为李治诊治,但没有什么声响发出来,谢瑶环也在一边,只是她并没做什么事!武则天坐在李治的病榻边,紧紧地抓着李治的手,还不停地替他擦着脸上和嘴角的异物,看到贺兰敏之进来,只是微微地点点头,并对谢瑶环使了个神色。

看到贺兰敏之进来,从昨天下午到现在一直呆在这里的谢瑶环迎了上来,轻轻地告诉他,皇帝李治命悬一线了,随时都可能归去。

从谢瑶环的轻言中贺兰敏之才知道,昨天晚上后半夜也就是今天凌晨开始,李治的病情出现了恶化,有呕血出现,大小便也失禁,气息都曾断过,不过还是在谢瑶环的施治下恢复了回来,但她也已经无能为力了,可以说没什么药可以施救,李治断气只是时间问题,随时可能发生,就看他自己的精气能支撑到什么时候了。不过太医还是有药方开出来,武则天也马上命令宫人准备药物。

贺兰敏之并不清楚李治究竟患什么病,他也问过谢瑶环,只是谢瑶环说的含糊,加上他对医学知识也不太懂,中医上的术语更是一头雾水,只大概地知道,李治患了多种疾病,主要是心血管方面的,还有,肝、肾都不太好,出现呕血应该是体内什么动脉硬化后破裂出血了。

贺兰敏之进来时,李治的情况还算暂时稳定下来,气息也均匀,沉沉地睡去了。

看到李治暂时无忧,武则天也从榻边起身,将贺兰敏之唤到一边,小声地吩咐了一通话,并让他将此情况告诉裴行俭一声,也没多让多呆,就让他走了。

贺兰敏之也马上去做布置,令他所统领掌握的左、右羽林军及左右千牛卫全部应值人员到岗,守卫住大明宫北面各处宫门,并让中郎将张虔勖率一千余羽林军将士,在金銮殿、仙居殿外围驻守,刘冕、李敬猷的左右千牛卫所有军士在这两殿外近处值守,无关的任何人员都不能私自进出这两殿。

同时传令左、右武卫的程务挺和黑齿常之,还有几名金吾卫的将领,率手下人马,执武则天的命令接管太极宫的防卫,并让自己所令的太子左卫率,也全部戒备,控制好东宫!狄仁杰、张柬之、骆宾王等人也将情况通报给他们,让他们在府上随时候命,以备传唤!

武则天在贺兰敏之走后也唤李显、李旦、太平公主等人到金銮殿,侍候在李治身边,因李显不在东宫,东宫并不会有乱事起来,但为了防万一,还是要让太子卫率提高警惕!

贺兰敏之自己身处左羽林军大帐,随时掌控局面。

宫中一片紧张忙碌,戒备森严,但宫外还是没什么动静,百姓依然如平常一样生活,百官也差不多,除了少数几个人知道外,谁也不清楚宫中将有大事发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