慈继阁小说网 > 历史电子书 > 武唐第一风流纨绔 >

第148章

武唐第一风流纨绔-第148章

小说: 武唐第一风流纨绔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淘唬河嫜糗惫墓兀巳站跣医I剑疽兹舴晟较鹿恚洞舜υ峤鸹贰 

“道长…你…你所说是…是何意?”贺兰敏之听罢不由的从座上站了起来,他真的有点被吓住了,如果说刚刚李淳风前面所说那段可以从现在武则天参预朝政的气势上推断出来这个女人有君临天下的那一天,那接下来这段所说,却是没有任何可以解释的理由了!

安史之乱,渔阳鼙鼓过潼关,还在和杨玉环讨论乐理的李隆基差点被叛军围困,仓皇逃跑,最后杨玉环死於马嵬坡……截断竹萧者肃宗即位,而安史之乱平……这几句简单的话,几乎将安史之乱的大概过程都讲述出来了,要知道现在离安史之乱发生的年代还很远,盛世大唐没有任何动乱的迹象,根本没办法从现在的事上上推断出来,李淳风竟然在所著的《推背图》中论及这件事,除了他是个穿越人,抑或他是个能未卜先知的仙人外,还能有何解释?

“想必贫道所说公子已经明白其中的意思,呵呵,公子有所悟,那贫道再说一些公子一定知道的事:谶曰 :马跳北阙,犬嗷西方,**数尽,日月无光!颂曰:杨花落尽李花残,五色旗分自北来,太息金陵王气尽,一枝春色占长安,哈哈哈……黄河水清,气顺则治,主客不分,地支无子……天长白瀑来,胡人气不衮,藩离多撤去,稚子半可哀…”

李淳风脸上满是让人看着恐惧的笑容,在贺兰敏之脸色发白中,继续在那里念咒语般说道:“数百年后的某年,斯时人皆得志,混世魔王出焉。一马常在门中,弓长不肯解弓杀人,其势汹汹,其时文士家中坐,武将不领人。越数年,乃丧国家。有八旗常在身之主出焉,人皆口内生火,手上走马,头上生花,衣皆两截,天下几非人类矣。越二百余年,又有混世魔王出焉。头上生黄毛,目中长流水,口内食人肉,于是人马东西走,苦死中原人。若非真主生于红雁之中,木子作将,甘口作臣,天下人民尚有存者哉?然八十年后,魔王遍地,殃星满天,有之者有,无之者无,金银随水去,土木了无人,不幸带幸,亡来又有金。越数年后,人皆头顶五八之帽,身穿天水之衣,而人类又无矣。幸有小天罡下界,扫除海内而太平焉…”

听了此言,贺兰敏之吓的几乎全身冰凉了,李淳风所说,不正是明天清初,李自成、张献忠作乱,及至满清八旗入关,还有满清时候所发生的一系列大事吗?甚至有八国联军入侵的讲述!面前这个李淳风,难道真的如他一样是个穿越人,不然怎么会知道这些事?要是真的是他的推测预知,那也太可怕了?能预知后事到这个程度,比他这个穿越人还可怕百倍!不过他还是强压住心头的恐惧,露出一个还算自然的笑容:“道长所说,更让在下一头雾水,若此是道长的推测,那在下深感敬佩,只是在下鲁钝,真的没完全明白道长话中所说的意思!”

贺兰敏之这样说,李淳风没一点意外,笑呵呵地说道:“公子如此说,贫道更是知道天机不可泄了,贫道知道公子明白,但贫道也不能再说,不然定要遭天谴了!哈哈哈……刚刚贫道也说了,有几句话要送给你!天色阴暗,大雪将至,贫道要告辞了,贫道告辞前,也把话儿给你说了:公子先知先觉,凡事都能超然度之,但千万不能大意,凡事要十二分小心,呵呵,现今世上,唯一能对公子构成威胁的,就是你身边至亲的人…还有,千万别迷恋于**,那只会让你蒙上慧眼,看不清面前的一切,做不出正确的决断,哈哈!想必因公子的来到,贫道所著《推背图》中大部的推断都不可能成为现实了,此是幸事,幸事,哈哈哈…”

“道长…你…你是如何知道这些事的?”贺兰敏之心中的惊恐到了极致,他从来没有如今日这般,感觉到自己心内的一切完全被一个陌生的人洞悉,没有一点**留存,这李淳风到底是个什么样的人物,他真的是穿越人?抑或是神仙,是天庭派到凡间来的人?要是他只是一个修道的凡人,如何会知道这些的数十年,及至千百年后发生的事?

“万万千千说不尽,不如推背去归休!”李淳风站起身,哈哈大笑了几声,向满脸惊异的贺兰敏之抱抱拳,“贺兰公子,贫道告辞了!贫道所说的几句话,希望公子能牢记在心!天机不可再泄,再泄必遭天谴,以后公子有任何不明白的地方,皆可以来找贫道言,哈哈哈…”

贺兰敏之快步追出屋去,看到冒着大雪迎风而去的李淳风,他真的不知道如何来形容他现在的心情,他在现实中遇到神仙了…

   第一百八十五章 朝议

二月初一,是例行的大朝会日!

大唐刚建立时,皇帝李渊及随后即位的李世民为示勤政,每日都临朝,处理政事,称之为常朝。及至贞观十二年时,宰相房玄龄以天下大安,没有太多要处理的政事为由,劝谏皇帝李世民不必每日临朝,李世民接受了房玄龄的建议,常朝改为三日举行一次。李世民驾崩,李治继位为,这位小九皇帝为示勤政,再次将朝会改为每日一临。显庆二年,众宰相上奏,天下无虞,请隔日示事,李治允之,朝会改为隔日一次,这一规定延续至今。不过虽然规定常朝隔日一临,一些特定的日子,是必须要举行朝会的,而且还是规格极高的朝会,比如元日、冬至等!

除了这些特定节日规模盛大、在含元殿举行的大朝会外,每个月的初一和十五,也是一定要举行朝会的日子,而且还是规格很高的朝会日,即是朔、望大朝会,这两个在月初月中举行的、不能以什么理由废的大朝会规模远比常朝大,在京所有五品以上的官员必须要临朝!

不同的朝会举行的地点也不相同,常朝大多在紫宸殿举行,偶尔会放在其他宫殿,但如元日这样的大朝会,必定是放在含元殿举行的,而朔、望大朝会也不是在紫宸殿,都是放在宣政殿!

初一当日,所有必须要临朝的官员很早就来了宣政殿等候了,几乎每名大臣都是一脸严肃的神色,没什么人窃窃私语,他们知道今日朝会要讨论一件大事,而这件大事很必定震惊天下!

一脸倦容的李治亲自主持朝会,皇后武则天坐在李治后面,以帘子相隔,垂帘听政!

不能少的礼仪过后,皇帝李治宣布朝会开始!

今日的朝会有点特别,朝会开始后皇帝李治并没问询诸臣有没有大事上奏,而是直接开始议事!

“诸位爱卿!朕刚刚收到传自营州的消息,高丽莫离支泉盖苏文病亡,接替其莫离支职的泉男生不被高丽王高藏及泉盖苏文二子泉男建所容,被逼远走!泉男生令其之泉献诚入营州,上表于朕,请求我大唐出兵救援,”李治环看着殿下肃立的诸臣,“今日朕想问问各位爱卿,我大唐要如何决断!”

在年前,高丽权臣泉盖苏文病重的消息已经传到长安,许多大臣因此提出奏议,请求皇帝同意出兵讨伐高丽,趁高丽乱事将起时候,一举将其平灭,不过因为将过年,再加上皇帝李治的身体不好,皇后武则天对军事方面影响力有限,这件事讨论了几次,却没得出一个具体的结论,一直拖着。

收到高丽莫离支泉盖苏文病逝的消息,其长子泉男生又归附请援,这事可万万不能再拖了,肯定要在最短时间讨论个结果出来。是战还是调停,必须得有个决断了,这是今日大朝会最主要的目的!因此朝会刚开始,李治马上就问询诸臣有关高丽的事了!

李治话音刚落,站在武将班列最前的司空李勣马上站了出来,禀奏道:“陛下,娘娘,高丽国内生乱,泉盖苏文诸子争权夺利,高丽实力必定大大受损,此正是我大唐出兵的最好时候,因此臣恳请陛下下旨,举大军讨伐高丽,以竟先皇未尽之功!”

李勣中气十足的声音在大殿内回荡,让偷偷在观望诸臣反应的贺兰敏之很是惊喜,他想不到会是李勣这个现今大唐朝中最德高望重的武将站出来发表意见,而且是表示主战的意愿!

“陛下,娘娘,臣附议!”李勣话音刚落,马上就有一名大臣跟着站出来,表示同意李勣的观点。贺兰敏之抬眼看过去,却是太子少师、右相、同东西台三品许敬宗。这位武则天最为倚重的元老级大臣不紧不慢地从文臣班列中走出来,在殿前站定,向李治行了一礼后,再大声说道:“陛下,娘娘,先皇时候,曾御驾亲征高丽,以为报中国子弟之仇,但无功而返,这些年我大唐与高丽兵事不断,如今高丽国内生乱,正是我大唐攻伐高丽,将其降服的最佳时候,臣请奏陛下,举一师讨伐此东海跳梁小丑,以此宣慰先皇在天之灵!”

看到李勣和许敬宗站出来,发表建议出兵讨伐高丽的奏言,端坐在御座上的李治那原本有点冷俊的神情明显缓和了许多,帘后的武则天也明显松了口气,他们是怕刚讨论有关高丽事时候,先有大臣站出来反对,那今日朝会上,可能就会起争执,身体不好的李治不一定能坚持主持完朝会。

要是李治不能主持完朝会,对军事不甚在行的武则天是无法在朝会上摆服朝中武将的,如果她做出逆武将心思的决定,那肯定会遭到许多大臣的明言反对!今日倒好,武将之首的李勣率先站出来支持,那支持出兵的力度就非常大了,李治原本有点摇摆的心思也定了下来。

不过这样的结果却是在李治和武则天的预料中,因为李勣在年前就上奏提议,在年后举大军讨伐高丽,趁泉盖苏文病重,不能料理朝事,群臣有异心起来之时,将高丽攻破!

不过李治和武则天刚刚松了口气,马上有大臣站出来反对了!

“陛下,娘娘,臣有不同意见!”东台侍郎、同东西台三品李安期站了出来,“臣认为此时并不是讨伐高丽的最好时机,高丽莫离支泉盖苏文病亡,若是我大唐趁此机会攻击高丽,定会落个不好的名声,诸藩认为我大唐趁火打劫,因此臣以为,待高丽国内局势平静了,再讨伐不迟!那样诸藩都会觉得我大唐仁义尽致,不会做出趁人之危,落井下石之举!还请陛下和娘娘三思而后行!”

“陛下,娘娘,臣反对!”西台侍郎、同东西台三品戴至德站了出来,批驳李安期所说:“高丽并不是亡了国君,只是其一大臣病亡,高丽王高藏还健在,依然掌握着高丽国政,我大唐在此时出兵讨伐,并不是趁火打劫!泉男生继任莫离支,但其两弟不甘莫离支职落入泉男生手,起兵作乱,高丽王高藏被泉男建、泉男产所迫,出兵攻击泉男生,泉男生向我大唐求援,央我大唐派兵求其国主,高丽乃我大唐藩属国,其王有难,其大臣向我大唐求援,作为宗主国的我大唐,岂可袖手旁观?”

“陛下,娘娘,臣附议!”西台侍郎、同东西台三品杨弘武站了出来,支持戴至德的提议,“高丽王遣使向我大唐求救,我大唐岂能袖手旁观,臣以为,我大唐必要快速发兵,讨伐谋逆的泉男建、泉男产,以平高丽百姓的民怨!”

听了戴至德和杨弘武所说,李安期没了话语,没再站出来发表见解。

接着又有一些大臣站出来发表意见,如东台舍人、同东西台三品张文瓘,司列常少伯兼正谏大夫、同东西台三品赵仁本,他们都以各种理由,支持朝廷出兵,干预高丽事务,或者提议遣大军趁此机会,一劳永逸地解决辽东事务!

站出来发表意见的都是宰相级的人物,这差不多就是大唐朝中诸势力态度的反应了!除李安期外,没再有大臣站出来反对!

此番朝议,反对出征高丽的少很少,这是极难得出现的情景,以往时候,无论哪次朝廷讨论是否要举兵事时候,总有不少的大臣站出来,以各种理由反对出兵!

依贺兰敏之所想,这次朝议反对的声音很少,可能与李治抬出他的老子李世民有关系,以完成李世民未竟之愿来要挟诸臣,没有什么人敢顶着对先皇不敬的指责站出来反对了!

当然,前隋时候近百万中国子弟命丧辽东,高丽人在辽东以他们的头颅尸骨筑成了数十里的京观,这是件让人无法容忍的事,不报此仇很说不过去。再加上这些年大唐一直对高丽采取疲兵战术,差不多拖垮了高丽的国力,使的高丽国内将大部财富用于军事方面,百姓的赋税加重了,民怨四起,乱事不断,如今一手遮于的泉盖苏文死了,他的几个儿子又为了争夺权力彼此争斗,这肯定是出兵攻击高丽的最好时候,而且现在又有借口,以应泉男生求援的要求为名出兵,可以说师出有名了!

闻听了诸大臣的一通奏议,脸上有笑容浮现的李治在和帘后的武则天小声地商量了一番后,坐直了身子,压压手示意众人平静,在所有人都静下声来后,李治站起了身,用他那所能发出的最豁亮声音宣布道:“既然诸位爱卿都建议讨伐高丽,以正高丽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