慈继阁小说网 > 历史电子书 > 晚清风云之北洋利剑 >

第180章

晚清风云之北洋利剑-第180章

小说: 晚清风云之北洋利剑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这时,前方的人群攒动,坐在后面的人知道,今天的压轴戏来了,华夏政府总统唐健正举着一杯酒站在台上准备发言。

第三卷 战火远东 第七章 发行纸币

唐健站在台上,轻咳一声,说道:“感谢在座的各位能够赏光,参加华夏建国以来首次召开的全国工商会议。”
台下的所有的富商都忐忑不安,空举着酒杯望着唐健,每个人都知道唐健此次召开全国工商会议绝不仅仅是邀请众人来喝酒赴宴那么简单,其中的目的不言而喻,在场的每一个人都心知肚明。
在来武汉之后,各地富商都暗自商议了一次,决定在众人之中选出一个代表,如果唐健有什么过分要求的话,这个代表就要和唐健谈判,维护自身利益,绝不会如此轻易的就将辛苦积累数代的财富拱手让人。
由于山西晋商乔家这几年在晋商中一直是执牛耳,而且晋商在全国富商中的财富都是数一数二的,所以众人推举乔家的乔老爷子为此次谈判的代表。
乔老爷子觉得此时自身利益和在场的每一位富商都息息相关,再加上他年纪最大,在众人中德高望重,所以在众人推举之后,乔老爷子欣然同意,出任此次的谈判代表。
唐健继续说道:“不知道众位觉得此次款待的菜肴是否满意?由于大家来自全国各地,菜肴口味也是仓促准备,其中不足,还请各位见谅则个!”
众富商纷纷举杯,表示客气。不过唐健越是这样不说明此次让众人前来的真正原由,众人的心中就越是不安。
乔家二公子按捺不住,挽起衣袖,大声问道:“我们都普通商人,人微言轻,不知道总统阁下让我们前来有何要事相商啊!”
二公子的话刚刚说到一半,乔老爷子一个眼神制止住了二公子接下来想要继续说的话,二公子被自己的父亲这么一瞪,也立刻意识到了自己的唐突,遂低头沉默下来。
唐健不以为意,微微笑道:“刚刚说话的那位是山西乔家的二公子吧!二公子性格果然直爽,说话不绕弯,唐某佩服,既然二公子如此直接的问,那我也不妨直言了。”
听到这里,众人纷纷屏气凝神,紧盯着唐健,猜测唐健接下来要说的话。
唐健放下酒杯,缓步站到台前,说道:“众所周知,华夏初建,各地百废待兴,急需用钱的地方数不胜数,华夏财政紧张,一些新的举措根本无法实施,所以,我决定召集全国各地富商到武汉商议接下来的经济举措,另外还有很重要的一点,那就是……借各位手中的钱用用!”
唐健的话一出,台下一千多富商一下子像炸开了锅一般,纷纷交头接耳。一些人义愤填膺,表示死也不会将手中好不容易积累的财富就这样平白无故的交出去,另外一小部分人则愁眉苦脸的直叹气,自古民不与官斗,看来这次唐健是铁了心想要抢夺他们的财产,再怎么放抗也是徒劳了,人家可是有好几十万的军队呢!
严复对唐健笑了一下,随后站出来,严复看了看下方想蜜蜂炸窝一般的富商,大声道:“大家不要无端猜测,也不要心急,我们总统的话还没有说完呢!”
就在刚刚众人议论纷纷的时候,乔老爷子也被一部分给推到了最前方,他们都指望乔老爷子能够代表他们和新政府的人谈判,要是就这样平白无故的强征了他们的财产,每个人的心中都会不服的。
乔老爷子拄着一个拐杖,来到人群中的最前方,质问道:“我们的商人的财产都是经过自己的勤劳所得,每一两银子上都有我们的血汗,总统阁下说拿走就拿走,未免过于蛮横了吧!虽然总统手握重兵,但是想要让我们对自己辛苦积累下来的财产就此拱手相让,哼,怕是没有那么简单!”
唐健微笑不语,严复解释道:“大家误会了,总统说的只是借用一下,并不是想要武力强夺大家的财产,不然也不会如此大费周章请诸位来到武汉,大家说对不对?”
听严复这么一说,部分人开始微微点头,的确,唐健要是真的想要他们的财产的话,绝对不会如此麻烦的!
严复说道:“我们华夏政府的财政之所以如此紧张,想必大家都听说了吧!那是因为前不久政府决定大力发展教育,引进西学,聘请国外师资,在全国各地建立大中小学的教舍,并且开办了免费教育,从六岁开始入学到十五岁中学毕业之前,凡是适龄儿童青少年都可以免费入学。由于兴建教育事业耗资巨大,所以政府财政吃紧,需要民间的闲散资金支持,当然,这种支持绝对不是无偿的,是具有一定收益的。”
听严复这么一说,在场的一千多位富商都肯定的点了点头,他们中的大部分人都念过私塾,接触西学较早,明白西方教育的优越性,就拿乔老爷子老说,他的大儿子就曾留学日本,接触过新式教育,对于政府前些日子颁布的新式教育法很赞同。
这种大力新建教育不仅可以提高国民的素质,开化民智,还可以为国家输送许多新式人才,是利国利民的大好举措。
乔老爷子语气稍微变得好了一点,他问道:“请问总理阁下,刚刚您所说的我们提供资金支持不是无偿的,有一定的收益,请问具体有什么收益啊?”
严复呵呵一笑:“乔老爷子问的好啊!政府之所以想要大家的资金支持,是因为在接下来,政府决定在全国各地修建铁路,兴建工厂,大家可以利用手中的闲散资金入股,由政府修建,在兴建成功之后,铁路工厂开始盈利,大家就可以按比例得到收益。”
严复挥挥手,几个卫士拿出一幅巨幅地图展开,只见地图上画着几道显眼的红色长线,严复指着从山西到天津港口的一道线路说道:“我来举个例子,就拿山西晋商来说吧,山西的煤炭举国闻名,可是由于道路不便,从山西运煤到天津的话不仅耗时良久,成本也相当的高,间接的导致了利润的下降,就算出口到了外国,收益也是极其低下。但是有了铁路就不一样了,不仅快捷,而且运费又低,不用花更多的前请镖,不用担心匪患,可以在短时间内获取最大的收益,这样一举多得,何乐而不为呢?
严复的话一说完,下方的富商们又开始积极的议论起来。
“投资修建铁路,利国利己,一旦投资建成之后,靠着股份的收益,子孙几代都可以吃穿不愁了!”一个大腹便便的富商说道。
“不错,我也同意,铁路一旦修成,我们省的一些货物都可以很便捷的运出去,不用专门请镖师,成本低廉,利润空间大了不知几倍,简直可以用一本万利来形容啊!”一个白胡子老头说道。
严复示意众人静一静,继续说道:“对于资金不够的,也可以用土地入股,总之,兴教育,修铁路是华夏政府势在必行的两大国策,希望大家能够多多支持。”
在一千多富商里面,大部分是同意用资金入股修建铁路和兴办工厂的,不过仍有一小部分是不愿意用自己名下的土地来换取股份,摇头表示不满。
不管是那个时代的中国人,都有重重的黄土情节,他们宁愿买地囤地也不愿意投资实业,不过对于这一点,唐健的心中早已经有了计策。
这时,唐健站出来,说道:“呵呵,既然大家没有什么意义,等晚宴散了之后,大家回去商量一下,第二天早晨大家就可以去政府大楼商谈入股事宜,到时会有早已经准备好的合同,希望大家能够勉力支持,我在这里敬大家一杯了。”唐健说完,一口白酒仰头而尽。
众人心中疑惑已解,纷纷释怀,一扫之前的阴霾,开始频频举杯,开怀畅饮,大声讨论着接下来的入股事宜。
唐健敬完酒之后,和众人打了一个招呼,便和严复两人出了会场。
武汉的街头华灯初上,唐健和严复两人漫步在武汉借口,他们的身后跟着几个随行保护的卫士。
严复拱手赞道:“总统好计策啊!我还以为这些富商是死活也不会同意,没有想到在总统的计谋之下,将这些富商制得服服帖帖的啊!”
唐健笑道:“只要他们面前画出一幅巨大的蓝图,他们自然能够看出其中的厉害关系,能够成为富甲一方的巨贾,自然不是酒囊饭袋,只要稍稍提示一下,他们就会明白,在修建铁路、兴建工厂后会产生怎样巨大的收益。商人嘛,利益为上,赚钱的买卖自然会做!”
严复由衷的叹道:“总统高明啊,这样一来,民间闲散的资金就会涌入财政部,有了资金的支持,接下来的工作就好做了。”
唐健问道:“严先生,你知道刚刚那个为富商们出头的那个乔老爷子么?”
“略知一二!是山西乔家。”严复答道,“虽然乔家在晋商中排不上第一,但也可以排的的上前五,特别是他的大通票号,遍布大江南北,控制了大量的白银。”
唐健点了点头,说道:“你明天就去拜访一下乔老爷子,让他在武汉多留几天,我还有要事和他商量,另外,要通知一些巴肥特,让他准备一下发行华夏纸币的事情。”
“好的,总统,我这就去!”严复爽快的答应道。

第三卷 战火远东 第八章 想不想成为国家首富?

“爹爹,总统留在我们这里干什么?现在入股的合同也已经签了,其他各省的富商差不多都已经各自返回了,可是我们都留在这里好几天了。”乔家二公子有些不满的说道。
几天前,各省富商中大部分人还是是都比较赞同出资入股兴建铁路和创办工厂的建议,所以在那天的晚宴结束之后,第二天一早便有很多人立刻都到政府大楼签署了入股合同。
当然,乔家也在其列,其中乔家愿意出资二十万两白银兴建由山西通往天津的铁路,并且还愿意独资创建山西焦煤加工厂。
不过,乔家在签订合同之后,内阁总理严复亲自来告知乔家,让他们在武汉多待几天,待唐健忙完身边的事情之后会有重要的事情他们商量。
可是乔家在武汉都待了两天了,却迟迟不见唐健来找他们,这才引起了二公子的不满,所以这一天闲来无事,二公子便在乔老爷子的面前抱怨。
乔老爷子用力点了点拐杖,责怪道:“老二啊,你说叫我说你什么好呢?三个儿子当中,就数你性格最急躁,你就不能学学你大哥么?”
二公子摸了摸头,不好意思的笑道:“爹爹,我这不是心急么?你看,总统说让我们留下说有事要商量,可是你看,都过去两天了,却一点动静都没有,怎么能让人不着急呢?哎,爹爹,我想问一下,你觉得这个唐健总统怎么样啊?”
乔老爷子沉吟了一会,便说道:“如果还是帝制的话,他算的上是一代明君了!”
“真的?”二公子似乎很有兴趣,问道,“爹爹是怎么看出来的?”
乔老爷子抚了下银白的胡须,说道:“先不说唐健总统之前力挫日本联合舰队,收回台湾的事,就说现在华夏建国,你看建国之后,政府办的哪一件不是利国利民的事情。首先是这个大兴教育事业,从小学到中学的九年是免费教育,这比前清的时候可好多了,前清的时候有几个穷人家的孩子能读得起书,识得几个字啊?可是你看现在,不仅免费办学,引进西学,而且律法中还规定了,凡是适龄儿童没有按要求送到学校的,做父母的是要受到惩罚的。”
“嘿,这倒是个新鲜事,不让孩子读书还要罚款坐牢的!”二公子饶有兴趣的说道。
乔老爷子白了二公子一眼,说道:“不是我说你啊,平时叫你多关注一下新闻,这件事报纸上都登出来了。”
二公子呵呵直笑,又问道:“爹爹,除了这个还有那些呢?”
乔老爷子拄着拐杖在房间里踱来踱去,说道:“其次呢,你也看到了,我们出资,政府出力修建铁路,兴办工厂,这些都是富国民强的好事,对我们这些做生意的好处最大,我们做生意的最担心的就是货物的安全了,修建铁路之后就不一样了,我们山西的优质煤矿就可以很便捷的运出来,带动山西的经济发展,这还不是好事一件啊!”
“听爹爹这么说,似乎爹爹对这个新的政府和总统很满意啊!”二公子说道。
“呵呵,简直是非常满意!从这次的工商会议就可以看出,咱们商人的地位得到了大大的提高,我怎么不满意呢。你也知道,从商人这个职业一出现便处处受到压制,还时常被人看不起,前清的时候虽然有过洋务运动,不过大清的政策还是重农轻商,现在就不一样了,新政府对商人很重视,将来咱们商人的日子也会好过很多的。”乔老爷子感叹道。
“看来我们之前都误会总统了。“二公子由衷的说道。
就在乔老爷子和他的二儿子闲聊的时候,突然,唐健带着一行人走了进来。
唐健热情的握住了乔老爷子的手,亲切的说道:“乔老爷子,不知道在武汉这几天待得还习惯么?”
乔老爷子喜逐颜开,说道:“承蒙总统关心,这几天我们待得很习惯,厨房还专门请了山西的刀面师傅,总统有心了!”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