慈继阁小说网 > 历史电子书 > 帝国的觉醒 >

第133章

帝国的觉醒-第133章

小说: 帝国的觉醒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现在这情形……部队已经被冲散了!”王双双手托刀架住哥萨克骑兵凶狠的当头斩击,他大喝一声,猛一发力将敌人拖下马背,干净利落地一刀抹了脖子。“得找到各千户军官,让他们聚拢……聚拢士兵!司号兵呢?司号兵!”又有两名骑兵冲上前来,马刀残缺如锯的锋口上殷血滴淌。指挥使身子一矮,趟地一滚从刀锋下闪过,反手在马腿上各斫了一刀。俄国骑兵向前余势未消,直冲出十数步后方才连人带马扑倒在地。

几名亲兵抢上前来护卫在指挥使四周,他们历经苦战衣甲残损,战袍上雪水、泥水和斑斑血迹混成一团,以致看不出原本的颜色。一名头盔上缀着殷红马尾的亲兵在王双身侧半蹲下来,将满是裂口和刀痕的塔盾往地上一靠,从背后取下一尊黄铜号角用力吹响。片刻之后,战场的不同方向应和着连续传来几声急促的哨声。

“一、二、三……四……”副官心中默默数着,忍不住叹了口气,“看来已有一位千户殉国了。”

“千户殉国,副千户便当接过旌旗军哨!副千户殉国,第一百户便当接替。”王双喘息着断续回答道,接连不停的战斗令他无暇集中精神说话。“司号兵!命令他们立刻收拢部队,组织有效抵抗!”

号角再响。千户们用系在脖颈中的铜哨短促地连吹三声,召唤周围的士兵彼此靠拢。原本结成小团各自为战的明军很快从慌乱中醒过神来,少则数十多过百人聚成方圆之阵,长枪大戟在外拒住罗刹铁骑,强弩硬弓居*杀敌军。哥萨克虽然个个骁勇善战,可在这攻守有度的精兵锐卒面前也讨不去便宜。

“叶尔马克到底在干什么?这头哥萨克蠢猪!”罗曼诺夫公爵远远望着火光四起的战场,右手不耐烦地用马鞭敲打着靴帮。“花了这么长时间,竟然还没能夺下中国人的阵地。他这是好让苏伊斯基他们等着看笑话吗!混蛋,可不能白白便宜了他们!”他满怀烦恼,用手使劲整了整军服,放开嗓门大吼道:“把步兵都给我派上去!别管那么多!全都上去!”

在旁的军官不由愣了一愣,“公爵阁下,按照先前的计划,步兵作为预备队应该……”

罗曼诺夫公爵毫不迟疑地打断了他的话:“别管那什么该死的计划了!既然单靠骑兵不能冲垮中国人的防线,那就把剩下的步兵一起派上去!要快!不能给苏伊斯基的射击军甚至奥斯曼人任何抢功的机会!”

“那老家伙疯了!”苏伊斯基大公恼怒地握紧拳头,指甲深深掐进肉里,扭曲的脸庞看上去就像马上要破口大骂起来。“就他那群泥腿子杂兵,莫非还真想和中国人正面干?他,他这是违令争功!要坏了大事,那可全是他的责任!”

“我看,事情倒也没那么糟糕。”买力克穆罕默德捻捻胡子,有些出神地看着肩上扛着长矛和火绳枪的耶尼沙利士兵。他们排成整齐的纵队迈步前进,很快超过了一队扛着阿巴斯炮的工兵。“我这有一万五千名士兵,您手下的射击军也差不多是这个数。只要我们抓紧时间,一个小时之内就能全部投入战场。”

“没那必要!”苏伊斯基如释重负地哼了一声,仿佛战场上的大事小事与他再无关联。若不留心,几乎看不出他脸上依旧扭曲僵硬的肌肉。“就让那老疯子去和中国人拼命吧!等到他们两败俱伤的时候,我们再上去捡个现成的便宜!不用担心,北线有沃罗滕斯基大公率领的一万三千贵族兵,后方还有沙皇特辖军的六千精锐骑兵押阵。”

“十二万对五万。”买力克未置可否地说道:“莫斯科这次可狠下了血本啊。”

“那是当然。”苏伊斯基大公有些沾沾自喜,得意地回答道:“这一次,我们要给那群猪猡一般卑劣的明国人一个惨痛的教训,让他们从此再不敢和大俄罗斯沙皇作对!”

“那是当然。”买力克心中好笑,嘴上却连声应道。“这么说,我们是等天亮之后再发起新一轮进攻咯?”

“没错!”苏伊斯基轻蔑地朝西边火红的地平线瞟了一眼,“这个晚上就留给米哈伊尔那蠢东西过过手瘾。等到明天,再看我们大显身手吧。”

第八节 山崩于前

一鼓作气,再而衰,三而竭。

——《左传》

西元1589年4月1日,清晨,斯摩棱斯克。

激烈的战斗已经持续了整整一夜,纷乱的足迹踏碎了点点残雪,泥泞的荒原上刺眼地支楞着柱柱黑烟。彻夜鏖战,帝国军队人疲马乏,抵挡不住俄国人一波波无休止的进攻,防线上被接连撕开多处缺口。

一支哥萨克骑兵团首先从帝国府军右卫的侧翼成功突破。短短几个时辰之内,便有超过两万士兵涌入这个防御缺口,这一成果甚至超出了大多数俄军将领原本的构想。现在,哥萨克勇士们长驱直入,兵锋直指明帝国泰西远征军大本营。

在大多数哥萨克看来,打仗只不过是生活中稀松平常的一部分,与喝酒、睡觉或者抱女人都没什么分别。战斗是哥萨克与生俱来的灵魂,就如血管中流淌的伏特加一样炽烈滚烫。他们并没有沙皇军队的制式装备,哥萨克人只相信自己的甲胄和武器,哪怕在别人眼中简陋得如同玩具一般。他们是天生的豪勇武士,并不以坚甲利兵为恃。

此刻,这样一群狂野如狼的武士正奔行在离离莽原之上,他们仅仅用粗糙的皮甲勉强防护要害,手里拿着弯刀长矛乃至五花八门的各色兵器。哥萨克的脚步震撼大地,犹如万兽奔腾势不可挡。

突然之间,便若一个生涩刺耳的音符插入其中,原本激越高昂的雄壮乐章戛然而止。冲在最前列的俄罗斯士兵迟疑地停下脚步。他们彼此推搡,左右张望,有些不知所措地看着前方地平线上出现的赤金色朱雀军旗。

战鼓隆隆,两千名帝国火枪兵分为四个编队齐步迈进。他们头戴无檐雉羽熟铁盔,金红色的棉布斗篷贴身斜扎在左腰,并肩接踵以每丈五人的紧密间隔排成齐整如削的四列横队,每列间则相隔五尺距离。兜鍪上插着红色马鬃冠饰的鼓手不紧不慢地打着拍子,火枪手们踏着鼓点迎向前方的敌人,每三个正步之后便有个稍慢的大步,以便调整队列步伐整齐划一。

其时哥萨克军队中装备火器的数量亦不为少,这些旧式火器大多是西班牙穆什克特火绳枪的仿制品,枪体笨重射速缓慢,实战中往往要和长矛兵混编方阵。因此,帝国火枪兵的四列阵在俄军看来相当陌生。

“都给我冲!不要害怕那些中国小子!他们没有长矛的保护,横队也过于拥挤,一点燃火绳就会把身边的人炸上天去!”来自顿河的哥萨克骑兵团长,独眼的波尔金柯夫大尉高声叫喊着,“给我冲!把他们像蚂蚁一样踩在脚下碾个粉碎!”在他的带领下,一团哥萨克骑兵率先加速脱离阵线,以百人为一列展开宽大的冲锋队型恶狠狠地扑上前去。

“停止前进!”军官的黄铜哨子发出尖利嘶鸣,鼓手打出两个急促的节拍,指挥火枪方阵停下脚步。士兵们不慌不忙,从肩头取下燧发枪,解开腰间的鹿皮弹药袋,往枪口倒入一小封精炼火yao和药垫,用通条用力填紧后再搠进铅子。整个动作沉稳平静,与日常的无数次训练别无二致。

“将军,我们的炮兵已经进入阵地,请下令攻击。”

尹成浩心情恶劣地干咳了两声,却不忙回答,先朝着雪隼师师长张先声瞪了一眼,“敌兵势大,而我们的大本营却只有两个军团护卫。尔等务必将士用命,坚守阵地不得退缩。”

“将军请放心,”张先声握起右拳在胸前一擂,“虽只两个神机军团,已足可当夷兵数万。况且我师第三军团也正在侧翼迂回,罗刹军马虽众亦不足为惧。”

“是么?”尹成浩不置可否地摆了摆手。“传令下去,任意开火。”

一骑军使飞马驰向炮兵阵地,片刻之后,上百门虎蹲炮同时向数百步外的广阔平原上倾泻弹雨。这种不经定标的弹幕掩射的精度和杀伤效果都不为理想,但对于人马皆不被甲的哥萨克骑兵而言,同样不啻于穿越一场死亡之雨。

霰弹飞扬,受伤的战马连声嘶鸣不绝。不少哥萨克骑兵翻落马背,更多的则挥舞战刀纵马冲过弹雨。他们色彩艳丽的战袍和披风在疾驰中猎猎舞动,三尺弯刀在晨光下映出寒光。

“第一列,举枪!”战场对面,帝国军官高举马刀,目光紧锁前方奔流而来的哥萨克骑兵集群,全神贯注地估算着距离。“第一列!预备!开火!”

一片硝烟从明军的阵地上升起,横队中的第一列火枪兵一起扣动扳机。他们顾不得察看齐射效果,用通条包着麻布的一端在枪膛里掏擦了几下,随即将另一封火yao倒入枪膛。与此同时,后三列火枪手在军官的指挥下依次举枪射击。

明军燧发枪有效射程约一百五十步,相当于哥萨克骑兵三十秒的冲锋距离。在这短短的时间内,明军火枪横队一共发起六次齐射,密集的铅弹穿透了哥萨克骑兵的身体,将他们连人带马成排打倒在地。

“第一列!上枪刺!”第二次射击之后,排在首列的帝国火枪手不再装填子弹,而是纷纷倒转枪身,从腰间取下两尺长的木柄短剑,将木柄插入枪尾肩托处的凹槽,扣紧三个黄铜插销。如此一来,他们手中便出现一柄六尺余长的短矛,足以正面迎击骑兵手里的马刀。

两军交锋间不容发,转眼的功夫哥萨克士兵已纵马来到跟前。然而火枪兵们单膝半跪,用手中的刺刀挑击战马的眼睛和胸口,迫使它们受惊后退。这是一场危险的战斗,任何一匹失控的怒马都有可能在横列上撞开缺口,进而造成毁灭性的混乱和灾难。

“记住你们的训练!不要让它们靠近!”军官的喊叫声在战场的喧嚣中略显飘渺,火枪持续射击的硝烟令眼前的景象也恍惚起来。战雾当中,火枪手们用枪刺彼此掩护。只看那哥萨克骑兵悍勇无比,手中军刀挥砍如电,扬缰驱马上前欲要践出血路。然而马刀长度毕竟不及枪刺,骑手间左右十英尺的宽大间距在近身肉搏战中也相当不利。这使得单独一名哥萨克骑兵需要同时面对四到五把明晃晃的枪刺,更不用说这钢铁樊篱之后还有十多把燧发枪接连攒射。

于是战斗最终变成了一场屠杀。刺鼻的硝烟和致密的枪炮声令战马心惊胆寒,它们在明军的枪刺面前踯躅不前,甚至扬蹄直立将背上的骑手摔下地来。哥萨克武士们徒劳地挥舞着马刀试图挑开枪刺,费尽力气却根本触不到敌人寸衣片甲。枪声此起彼落,俄国骑兵如潮水般一排排拥上前来,又如镰刀下的麦丛被一排排刈倒在地。人马扑地的惨叫声笼罩了整个战场,横陈血泊的尸体阻挡了骑兵迅疾的脚步,很快令得哥萨克马队阵势大乱。

“别再和他们纠缠了。”尹成浩没好气地指着战场,恶狠狠地朝张先声喊道:“罗刹兵太多了,我们不能这样耗下去!让骑兵营马上开始进攻!”

“是,将军。”张先声恭敬地点点头,他两腿一夹驱马上前几步,对手执骑兵旗的军使喝道:“传令,第一军团所属枪骑兵,侧翼回旋突击。”

战鼓擂响,千余名帝国骑兵立刻从火枪队的左翼掩杀直出。这支部队是朱雀军团最为显赫的精锐,士兵们配备着清一色的淡灰斑点安达卢西亚马,大红斗篷下穿戴着样式华丽的明光胸铠,用黄铜镀成金色的骑士盔顶矗着红色马尾头饰。十二年式燧发马枪比步兵使用的标准滑膛枪形制更小更为轻便,后膛装弹设计使骑兵能在颠簸的马背上迅速装填弹药,高射速也部分弥补了射程和威力的不足。除此之外,火枪骑兵还配备一把锋刃略弯的突击剑,用以对缺乏长矛保护的轻步兵直接冲锋。按照帝国近卫军作战条例,火枪骑兵可以自行采购三眼铳或新式手铳以加强近身火力,每把仅需三到五个银币。因此,待遇优厚的近卫军士兵们往往配有数把防身手铳,挂在鞍桥两侧特制的枪套当中。

火枪骑兵奔驰如电,转眼间便已袭至哥萨克骑兵的侧翼。迫近到百步距离之外,首排的火枪骑兵一个漂亮的急停,向左拉转马头,齐齐举枪向敌骑开火。一轮排射过后,骑兵们拍马折向左方退去,把射击位让给后面的袍泽。这些死亡的使者如精灵般优雅轻捷,他们一面用双腿控马急行,在广宽原野上奔行如飞;一面撕开引火封纸把弹药包放入枪膛,关上火门闭锁做好下一次射击的准备。

不到一盅热茶的时间,俄罗斯骑兵便已溃不成军。然而他们的后续部队源源不绝,步卒与骑兵混编的军团如若灰蓝色的海浪接连前涌,看上去数量根本不见半点减少。明军猛烈的炮火流星似的坠入方阵,残肢断臂连着炸碎的衣甲高高抛入天空,霰弹恶毒的破片四里横飞。尽管伤亡大得惊人,哥萨克们好像根本毫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1 1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