慈继阁小说网 > 历史电子书 > 江山美人志 >

第952章

江山美人志-第952章

小说: 江山美人志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组织地攻击节奏,尤其是排成阵形的攻击波,连齐柏林也没有想到这种例行的拒马坑能够起到这样大的效果,而如果换成了游牧民族的游骑兵或者轻骑兵的话。这种效果就会大打折扣。

但是数量不多的拒马坑起到的作用也是有限的,适当调整了攻击方向和顺序地铁甲骑兵很快就冲过了这个陷阶区域,撞到了拒马沟面前。拒马沟是唐军布设了第一道防线,这同样也是东大陆军队扎营必备的沟壑,但是在克尔曼行省这片土地上,沙质土壤并不适合挖掘拒马沟,往往挖开两旁的沙土又会倾倒下来。事实上也就成了一道梯形沟。汉森同盟军对于唐军的这一防袭措施是有所了解的,第一波的攻击骑兵大多以轻骑兵为主,他们和身后的铁甲骑兵有一定地距离,马鞍后沉重的土袋证明他们并非只会愚蠢鲁莽的蛮攻硬撞,他们集中力量分别在环统在营栅外的拒马沟上投下土袋,然后迅速散开,这种集中投放很快就让拒马沟多处被填平失去了效用,而在旗令兵的指引下,汉森同盟的铁甲骑兵很快就集中起来向这几处地域发起了疯狂冲击。

先遣轻骑兵并不是没有付出,在营寨和哨楼上弓箭手的洗礼下,汉森同盟的轻骑兵几乎十不存一,三千轻骑兵最后能够存留逃脱的不足三百人,但是他们的牺牲为身后的重骑兵换来一条条攻击通道,可以让重甲骑兵集中力量对唐军的最后一道屏障发动冲击。

齐柏林站在哨搂高处,目注前方,血腥而又狂暴的气息扑鼻而来,自己站在哨楼上的感觉就像是在呼啸而来的暴风雨中一叶孤舟那般无助。黑压压的铁甲骑兵如同潮水一般一层层成波次席卷而来,结实的铁长矛轮番打击冲撞之下,结实的营栅很快就开始出现了松动的迹象,汉森同盟骑兵们的职业操守足以令人前然起敬,即便是从马上跌落下来,骑士们仍然坚持不懈的用手中长矛和铁铲挖据着营栅,意图最快完成突破。

弓箭手虽然对轻甲骑兵相当有效,但是对于重装骑兵来说显然隔靴搔痒难以起到实质作用,真正能够对重甲骑兵造成伤害的出了营栅和鹿砦外就只有投枪兵了。投枪兵并非高岳人专利,但是一个混成师团配置的投枪兵相当有限,多也不过两三个大队,但是即便这样,运用到恰到好处的投枪兵每一波投掷仍然给蜂拥而上的铁甲骑兵们造成了巨大伤害。只是这种伤害并不足以阻档住汉森同盟一方凶猛的攻势,舍生忘死的冲锋很快就在第五师团的营寨上撕开了裂缝,而这种裂缝一旦绽裂开来,那便是致命的。

最尖端的堡垒和哨搭很快就在汉森同盟铁甲骑兵的轮番攻击下破损倒塌,这里是第五师团最坚固的所在,但是也是最先被打垮的。多达三千的铁甲骑兵条中力量对这里进行猛攻,第五师团只有两个大队驻守在这里、其中就有一个投枪兵大队,当铁甲骑兵背负着伤亡千人的创口终于将营栅摧毁时,在重甲步兵的掩护下,投枪兵投射完最后一波投枪后开始稳步撤退,借助两翼尚未被冲垮的营栅,第五师团在师团长齐伯林亲临一线的指挥下以不大的代价完成了这次战术撒退,而在撒退之前齐柏林已经安排利用运输车在自己营寨内布置了第二道防御线。

截至目前,苏沃洛夫对于这一场突袭获得的效果说很不满意,显然唐军对于这次突袭并没有充分的思想准备,从前期唐军的应对乏力就可以看出这一点,但是唐军的日常准备出乎寻常的严密,反应也相当敏捷,很快就组积起了有效的防饰体系,虽然在已方强力冲击下获得了多处突破、但是想要迅速扩大战果的意图未能实现。唐军表现出来的坚韧顽强和迅速敏捷与这个地区的印德安人军队完全是两个概念,这也难怪唐人能够如此迅猛的成为印德安地区的老大。

M状的两处尖端都已经被汉森同盟军队突破,双方事实上已经处于全面缠战状态,随后跟进的汉森同盟步兵迅速在两处大型突破口突进,和已经组织起了第二道防御线的唐军步兵展开全面激战,双方在每一个营垒每一处哨塔都展开了空前惨烈的战斗,这个时候骑兵已经退出了主要战场,步兵成为当之无愧的攻守主力。

展伯涛在发现敌人骑兵并未向凹陷处挺进就意识到对手的的狡猾,对方也察觉到了自己布阵方式具有极强的反击能力,汉森同盟选择了优先攻击自己两处犄角的战术,这样一来可以避开两翼向中间夹击的危险。他没有多作犹豫,因为他清楚在敌人的重点关照下,直属师团和第五师团的前锋营肯定很难坚守住敌人的疯狂冲击,而第二道防线甚至第三道防线才会是决定战场胜负的所在。

第二师团迅速分成两部向两翼增援,有了第二师团的增援,展伯涛相信这一场缠战最终会让汉森同盟军认识到唐军的强大,他现在还不准备将第一师团投入,这是他最后的王牌,运用到关键时刻,也许就将决定整个战役的命运。

直属师团的情况和第五师团相差无几,尖端处的要塞式防御固然给了汉森同盟骑兵以沉痛的打击,但是在优势铁甲骑兵的冲击下、这种简易要塞式堡垒并不足以成为决定因素,杜青云甚至比齐柏林更清楚这一点,在利用工事有意杀伤对方有生力量的同时,他也就已经在构筑第二道防线,为第二阶段防御作准备了。

第三篇 横扫六合第一章 金戈初举 第二十八节 全面爆发(1)
  双方就在这距离克尔曼城几十里处的沙砾地上展开了疯狂的对杀,应该说苏沃洛夫的快速突袭占据了一定先机,没有意识到汉森同盟军会来取夜袭手段的唐军一开始完全是依靠着自己固有的本能在进行防御,所以在一开初遭遇了相当惨痛的损失,但是当他们清醒过来后立即就在各自师团组织起了凌厉的反击。

作为两个主力混成师团,又在北疆戍守多年,直属师团和第五师团的战斗力勿庸置疑,虽然在敌军铁甲骑兵的冲击下损失惨重,但是那也只是一开初布置在前哨堡垒处为确保后方能够及时布置而不得不付出的代价,而且投枪部队也给敌军铁甲骑兵造成了令人难以置信的损失,再一次让汉森同盟军的统帅意识到铁甲骑兵并不是无敌的。

尤其是在进入第二阶段的防御作战后,唐军步兵借助营区壁垒步步设防,展开了顽强的狙击战,而唐军的配置优势也开始逐渐展现出来,狙击部队超水平的得到了发挥,狙杀了大批汉森同盟军军官、尤其是中

低级军官,这给汉森同盟军的进攻造成了相当大的麻烦。汉森同盟军是一支组织纪律性极强的军队,其进攻体系主要就是依靠中低级军官组织发动,而唐军狙击部队有针对性的杀伤他们军官,使得汉森同盟军的组织体系被破坏,进攻节奏被打乱,上级军官的意图无法通过中间坏节地军官去组织贯彻实施,这也导致了汉森同盟军在攻下了前锋营垒后反而现任了困境。局面无法打开。

而与此同时唐军借助步兵优势不断展开渗透和反击攻势,采取诱敌深入策略将敌军各部分步有入,然后在局部集中优势兵力聚歼对方过于急进的汉森军,取得了相当好的效果,而汉森军在遭受了几处重大损失后,也意识到了这一仗并不像将自己一方想来的那么容易解决,甚至可能发展成为混战的可能性,也开始有意识的放慢攻击进度。战局开始向胶着状态发展。

苏沃洛夫没有想到在这种情况下,唐军依然能够组织起有效的反击,而唐军正规完备的防御体系也让他再一次见识了唐军纵横东大陆地实力。从拒马沟、拒马坑到鹿砦、营栅,从绊马索到运输车围栏,唐军几乎是在很短时间内就能够成功的组建起一道道防线,让汉森同盟军每推进一步都需要付出相当代价。双方的缠战从凌晨一直持续到天明,苏沃洛夫也清楚现在自己也是骑虎难下,双方纠缠在一起,士气可鼓不可泄,唯有拼死向前,但唐军地防御线相当坚韧。即便是汉森同盟军集中优势兵力突破一处,但是唐军很快就能够在其后方构建起一道更厚实的防线,这让汉森同盟军也是欲罢不能。

展伯涛同样是投鼠忌器,虽然自己手中还将还有一个高岳师团的兵力未曾投入,但是这是自己南线集群唯一的预备队,而他也发现对手并未用尽全力,尤其是敌人骑兵力量在这种缠战中无法彻底发挥出来,但是一旦要想达到彻底击溃对方的话、只怕敌人的骑兵力量便会不顾一切的加入进来,来一个玉石俱焚。而现在似乎还没有走到这一步,何况这种缠战对于己方来说似乎更有利,至少自己一方已经成功的吸引了对方预备队的投入,这对于在克尔曼行省东面地第十军团两个师团和捷洛克军团第三第四师团来说,这就是一个值得庆贺的消息了,而这也是崔帅之所以采取这种漂移不定的攻击锋指向的主要原因,这样可以随时调整主攻方向、那里虚弱那边便可能是犯下致命错误的地方。

就在克尔曼南部地区燃起漫天蜂火之时,唐军也终于暴露出了他们这一次的真实目的。印德安军团在帕梅行省边境地区突然向德信行省的汉森同盟军发起进攻、负责德信行省防脚的是图林根公国银狮兵团、在对方兵力大大超过自己一方的情况下,银狮兵团充分展现了作为汉森同盟军队中几大主力地风范,包括重装骑兵在内的各兵种在银狮兵团得到了一个很好的表演。银狮兵团连续几次击破了印德安军团发起的进攻,甚至还有一次动用了重装骑兵从侧翼强行突破,迫使应建明不得不动用了预备队方才化解了这一危机,但这也让印德安军团第一次看到了西大陆军队表现出来均匀协调的综合战斗力。

印德安军团虽然未能在德信行省取得突破,但是这确打破了苏沃洛夫希望从德信行省抽调一定机动兵力充实到克尔曼一线的企图,虽然银狮师团力量强悍,但是毕竟在军力上他们已经逊了一截,如果在要从这里抽调兵力、就显得有些强人所难,所以苏沃洛夫不得不从呼罗行省的守军中抽调了两个万人对作为机动打击力量,而这支力量虽然在打击唐军南线集群时立下了大功,但是却也为呼罗行省带来了巨大危机。

呼罗行省对面原本是第十军团两个师团摆在正面,但是崔文秀频繁的调动加上严格的管制,使得汉森同盟在这一带地情报系统作用更到了很大限制,他们对唐军频繁调动的目的以及各师团位置变动也有些掌握不准,当第十军团两个师团悄悄从前线撤离与捷洛克军团第三第四两个师团合兵一处悄悄下潜至克尔曼东部边境潜伏时,取代他们的是从南部地区调来的第七军团四个进入了攻击位置,事实上崔文秀已经完全放弃了对吕宋人地兴趣,全心全意的把目标摆在了汉森同盟身上,只留下了一个师团象征性的牵制着吕宋人。

大陆公历700年5月15日,崔文秀准备的另外两记铁拳同时发动,第七军团四个师团在呼罗行省东面强行突破,汉森同盟军汉诺威第一兵团三个万人队虽然全力反击,但是面对三倍于己方的唐军,他们仍然显得有些力不从心,不得不在唐军强大的攻势下稳步向西后撒,而第七兵团四个师团也是兵分两路,采取从南北两面包抄呼罗行省孝府马什给德,形成包夹态势,力争一举歼灭这支己经在唐军全面攻势展开之后得不到任何援助的孤军。

同一日,捷洛克军团第三第四军团和第十军团两个师团也同时发动攻势,从克尔曼东部地区横向西扫,遭遇了汉诺威第一兵团三个万人队的强烈阻击,双方在克尔曼东部重镇巴姆古城附近平原地区展开激战,汉诺威第一兵团凭借他们的重装骑兵频繁突破第十军团两个师团构筑起的步兵方阵使得东进集群企图包剿对方的策略屡屡受挫,最后还是邱子诚亲率直属部队硬扛对方一个万骑队的冲锋,才算勉强抵挡住了对方凶猛的攻势,但这也为捷洛克军团两个师团从两翼包抄打下了良好的基础。

正是由于第十军团两个师团防线屡屡被突破使得汉诺威第一兵团认为唐军战斗力不过如此,加之情报信息也误导了汉森同盟军认为对面只有第十军团两个师团兵力,因此并未预留退路,而在遭到捷洛克军团第三第四师团包围之后、汉诺威第一兵团士气大打击,从刚开始的企图击溃唐军变成了退却,但是这个时候唐军包围圈已经全面收拢,第十军团两个师团也在军团长亲自披挂上阵的激励下爆发出了热血激情,死死封住了汉诺威第一兵团企图突破正面防线逃脱的想法,最终将整个汉诺威第一兵团主力锁在了巴姆古城中。

克尔曼南线的战事仍然进行得异常激烈,在苏沃洛夫亲自指挥下,汉诺为第二兵团集中全力想要击破对面唐军防线,但是唐军在守御上表现出了高超的水准,几乎是每损失一处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