慈继阁小说网 > 历史电子书 > 江山美人志 >

第643章

江山美人志-第643章

小说: 江山美人志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以薄近尘崔文秀康建国舍内为首的攘外派主张不介入中原战局,而全力进攻目前处于困境的卡曼人,利用柏因人在北方牵制卡曼人,西疆则抽调主要兵力发动攻势,夺取卡曼人控制的北原三府,这样一来可以为西疆赢得一个相对良好和战略环境,关西河朔这两个较为富庶的地区都能够处于一个安全的环境中全力发展经济,为下一步进入中原奠定良好的基础,而这样既可以避免内战的恶名,也可以让司徒泰和司徒彪自相残杀,相互削弱,最后西疆军在行卞庄刺虎之法,一举东进夺取中原。以梁崇信和木力格为首的中庸派主张有限度的介入中原之战,扶植势力较弱的一方对抗较强的一方,使任何一方都无法取得绝对优势而进入胶着状态,待双方都消耗得差不多时在全面介入中原战事,一鼓作气统一中原。
除开这两派之外就是赫连勃呼延虬和温拿为首的南进派,他们在不介入中原战事的态度上与攘外派相同,但他们认为马其汗人的威胁性已经超过了卡曼人,如果放任马其汗人渡过这一段消化休整期,马其汗人的实力将会有一个更大的飞跃,这对今后的西疆将会产生极大威胁。所以他们主张应该首先消除马其汗人的威胁,主张用部分兵力拖住卡曼人,而利用目前南洋联盟态度有所转化而与马其汗人关系出现的裂痕这种有利形势联合米兰和三江林家,从三江和罗尼西亚发动攻势,彻底打垮马其汗人,待中原战局各方消耗得差不多得时候,再大举进入。
虽然几方在目标和态度上不尽相同,但有一点看法却是大体一致,那就是目前的西疆不宜大规模介入中原战局,而应当采取旁观和助力的态度,促使中原内战尽早消耗掉参与各方的力量,使得西疆一方能够成为最后的获利者。只不过三方在方式以及近期西疆需要采取的对策上又各有侧重,是否介入内战和谁才是目前西疆最大的敌人成了论战的两个焦点。
要推荐票呐,投票啊!

第二篇 气吞万里 第四章 逐鹿 第八十二节 大计(5)
“鉴于目前我们西疆的经济和财政状况并不充裕,我觉得我们可以把更多的精力花在建设和发展上,至于司徒泰和司徒彪的争斗,我想我们如果能够坐山观虎斗应该是一种最理想的情形。”薄近尘与紧埃着自己入座的木力格对于在是否介入中原战局上态度并不一致,二人都能够保持着一种平常心态来探讨这个问题。
“呵呵,薄兄,莫非您也认为以司徒彪现在的力量能够的当得住为争夺这个皇帝宝座而倾尽全力得司徒泰?兄弟可不这样看,司徒泰第一第二军团的战斗力丝毫不亚于我们西疆的几个主力军团,实事求是的说我们第四军团在对上司徒泰的第一第二军团时恐怕也要落下风,司徒彪手中仅仅有一个第六军团勉强称得上是一支劲旅,但与司徒泰的第一第二军团任何一个军团相比,都还有一定距离,现在卡曼人处于困境,而多顿人又与司徒泰结成了联盟,姑且不论倭人会不会加入,光是司徒泰手中的第一第二两个军团就足以横扫五湖了。这样的结果恐怕不是我们西疆所愿意看到的吧?”木力格黝黑的脸膛上浮起一丝笑意,能够在这种场合下和同僚们探讨一下各自对战局的看法,的确是一个难得的机会,木力格很是喜欢这种自由辩论的方式。
“木兄,你太高估司徒泰手中的实力了。诚然,司徒泰手中第一第二两个军团是帝国军队中的精锐,但以本人看法,这两个军团的战斗力与我们西疆军的第三第四军团也就在伯仲之间,比起我们西疆的第一第二军团,他们都应该还略逊一筹。而考虑到如果司徒泰的第一第二军团要想南下五湖,五湖地区河网密集,陆军的作用将会受到一定限制,这一点从司徒泰大军南下江南就可见一般,如果不是司徒元的两个军团战斗力太过稀松,换了帝国第五第六两个长期驻扎南方的主力军团应战,司徒泰未必能够如此轻松就占得这么大一片土地。”
“现在司徒彪有五湖各方势力的支持,新建的那个军团经历巴陵一战后甚至击败了马其汗人的防守军队,这也证明司徒彪手中还是有些人才,能够在这么短时间里就把一支新建军团打造成这样,足以说明司徒彪在军事方面下的功夫并不比司徒泰小多少。至于您和梁大人好像都认为我们西疆应该支持司徒彪吞并司徒峻的力量,但想一想,司徒彪一旦吞并了司徒峻,其实力将会得到一个实质性的飞跃,也许你们会认为即使吞并了司徒峻的力量,司徒彪在军事力量上也顶多与司徒彪相若,但我觉得木兄和梁大人可能忽略了另外一支力量,他们之间的成大猷!本来司徒彪在经济实力上已经远远强于司徒彪,现在从军事力量上也有了与司徒泰平分秋色的资本,那一直在那里首鼠两端的成大猷会不会投向司徒彪呢?一旦投向了司徒彪或者说成大猷站到了司徒彪一方向东海和江南发动攻击,那司徒泰的势力必将遭到大幅度削弱,那我们期望的平衡就会遭到破坏,甚至出现一边倒的局面,这样的结局恐怕同样是我们不愿意见到的吧?”
薄近尘的口才在这个时候得到了充分展现,虽然是文人出身,但一直对军事有着浓厚兴趣的他自小就酷爱阅读军事方面的书籍,曾经报考帝国军事学院落榜后的他并没有消沉,反而更加热心于对军事战略战术的研究,对帝国腐朽没落的吏治失望透顶的他最终接受了好友尤道方的邀请加入到了推翻唐河帝国统治的起义浪潮中,只可惜在政治眼光上的短浅使得尤道方未能给薄近尘一个充分施展军事才华的机会,短短几年间由盛而衰的太平教就变成了过眼云烟,葬身于历史的尘埃之中,但却让薄近尘重新找到了一个展示自我的舞台,对于本人来说,太平教的败落究竟是不幸还是幸运连薄近尘自己一时间都难以说清。
不过战争经验丰富的木力格却也非弱者,从城卫军基层军官到庆阳警备师团的中级军官,最后成为李无锋麾下第一支纯高岳步兵师团的师团长,进而发展成为名扬中东大陆的重装步兵师团领袖,最后成为第四军团的军团长,木力格走过的道路也可谓坎坷不平,无数次战役也锻炼成就他坚忍不拔百折不挠的性格,对方口才虽好,但就凭这些就像说服他显然不大可能。
“薄兄,我认为我们在对司徒泰的第一第二军团战斗力上看法有些差异,另外对于第一第二军团假设进入五湖的战事发展也同样有着不同看法,在老木看来,第一第二军团在战斗力上绝对远远强于司徒彪手中那两个军团,如果不是卡曼人和普尔人还牵制了司徒泰的另外一个军团,以老木的看法,司徒彪根本没有任何资本和司徒泰叫板。第一第二军团长年戍边,面对的是卡曼和普尔人的虎狼之师,这么多年来,几乎每年都会与卡曼和普尔人交锋,只有经历了无数次战争考验的军队才能称得上一支真正的军队,反观司徒彪手中第六军团,在与马其汗人的多次交锋中也是胜少负多,至于那个新建军团,薄兄也清楚,如果没有我们西疆军的策应,那巴陵城岂是那么容易就能拿下的?至于五湖地区地理情况对陆军发挥有所限制这一点兄弟也承认,不过司徒泰手中至少有两个军团已经在东海和江南进行了适应性的训练,并参与了东海和江南争夺战,兄弟不认为五湖地区的地理状况会对司徒泰军队战斗力产生太大影响。”
“呵呵,看来你我两兄弟很难在这个问题上达成一致看法了,不过我也赞同木兄和梁大人的看法,那就是中原战局各方保持一种平衡态势对我们最为有利,这样不但可以充分消耗各方的有生力量,也可以为我们赢得不少发展和准备时间,在这段时间里我们还可以做许多事情。”薄近尘抚掌朗笑道,他已经很久没有开怀一笑了,西疆军中这种宽松而又自由的讨论气氛在太平军中是从来没有过的,自己麾下曾经也有不少将领,但他们很少能够就战略或者战术上进行讨论和探究,更多是服从上级的命令和指挥,缺乏这里所拥有的那种昂扬向上的活跃氛围。
“也是,薄兄你瞧瞧殿下和凌大人都还未就这个问题上表示出倾向性,不知道他们是已经有了决定呢还是希望能从咱们的争论中选择出一个更符合他们心意的意见呢?”木力格也笑着回应,在他看来这位出身太平教的高级军务参谋十分健谈,与自己也十分合得来,根本无法让人相信他曾经是显赫一时的太平教武相,给自己的感觉倒更像一位军事学院的高级教员。
作为西疆军中的两大巨头的争论听上去似乎给人的感觉更像是两位老友的促膝谈心。崔文秀对梁崇信保守的意见颇不以为然,扶植弱者抗衡强者维持平衡这样的方略崔文秀并不反对,但对于强弱之间的看法他与梁崇信就有着明显区别。
梁崇信认为的司徒彪相较于司徒泰处于绝对弱势这一看法崔文秀就难以接受,在崔文秀看来,军事实力受制于经济实力,司徒泰控制的军队虽然在训练和战争经验上强于司徒彪的军队,由于一年来的粮食危机以及司徒泰的财政拮据难题使得司徒泰军队的后勤补充和粮饷发放上已经出现了严重的危机,虽然多顿王国的财政贷款解决一些问题,但军队士气已经受到很大影响,而且根据情报显示司徒泰军中的欠饷现象依然存在,只不过比起获得多顿王国贷款之前有所缓解,后勤物资仍然有相当大的缺口,而这些因素将会对战争产生深远影响。
而在是否对卡曼人发起大规模进攻这个问题上崔文秀与梁崇信的看法也是大相径庭,梁崇信虽然也认为卡曼人现在陷入了困境,但他不认为现在就是解决卡曼人的最佳时机,他认为采用目前的方式也就是在南方利用游骑兵扫荡卡曼本土,摧毁卡曼南部经济,北方要求柏因人同样发动一定规模的攻势,利用这种低投入高产出的手段来拖住卡曼人,使得卡曼人经济实力持续损耗,无法维系现在的军事力量。梁崇信还对那种认为西疆目前可以集中军力与柏因人联手就能够彻底打败卡曼人的看法持怀疑态度,他认为卡曼人状况并非情报部门所反映出来的那么糟糕,作为利伯亚诸国的头号军事强国和拥有近两千万人的大国,一旦进入全面战争状态,其爆发出来的军事潜力绝对不能小看,他更倾向于在彻底解决中原问题之后再来对付卡曼人。
投票啦,^_^

第二篇 气吞万里 第四章 逐鹿 第八十三节 大计(6)
“崇信,你难道不认为现在是解决卡曼人的最好时机么?中原内战司徒家的要想打就让他们打去吧,咱们正好可以利用这段时间对付已经陷入困境的卡曼人。卡曼人现在被后勤问题和在咱们游骑兵的袭扰之下弄得疲惫不堪,士气低落,正是痛打落水狗的好时机,眼下北原三府的卡曼驻军数量已经下降到了不足二十万,在清河和平陆的驻军更是降至十万人左右,这也是迫于后勤压力卡曼人不得不采取的措施,在前线摆放的兵力越多,他们的后勤压力的就越大。现在他们战线扯得如此之长,而兵力却日渐单薄,你看看现在的清河和平陆,如果咱们能集中兵力从墨灵顿东出,从这里拦腰斩断清河和平陆与北面榆林凡林的联系,这十万卡曼人岂不是成了瓮中之鳖?”为了说服自己这位同僚老友兼竞争对手,崔文秀特地缩印了一版北方小型地图,拿在手中倒是方便无比,一手摊开,指点江山,显得挥洒自如。
梁崇信的目光也落在了崔文秀手中的地图上,从墨灵顿东进清河北部与榆林南部交界地区,从表面上看来似乎应该是一个大胆的想法,不过榆林到清河之间全部都是平地,卡曼人的归路被截,肯定要拼死抵抗,而北面的卡曼人也决不会坐视不管,必定会倾尽全力南下,这等一马平川之地正适合卡曼人的重装骑兵发挥其冲锋陷阵的优势,西疆军能否抵挡得住这卡曼重装铁骑的冲锋呢?
“文秀,你考虑过榆林和清河之间的地形特点没有?这一片地域地势平坦,无险可守,且地域宽阔,倘若卡曼人固守清河府城待援,北面卡曼敌军南下,我们如何防御?若是被卡曼人突破我们的防线,那我们这一战岂不是功亏一篑?而我们在野地中防御作战的艰巨性恐怕也需要考虑进去,卡曼人重装铁骑的威力我们已经见识过,以高岳重装步兵的战斗力依然损失惨重,我们能否守御得住?”
早已料到梁崇信会有如此一说,崔文秀胸有成竹的回击道:”不错,榆林与清河之间的确无险可据,但如果我们把这里拦腰截断,辅之以柏因人在北方发动攻势牵制,另外我们在凡林和嘉峪关再施加压力,以卡曼人目前的能够腾得出手来的实力,他们能抽得出多少兵力来南下增援?他们南下增援兵力有限,游骑兵可以有效阻截和削弱他们中的步兵部队,虽然他们在重装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