慈继阁小说网 > 历史电子书 > 君临战国 >

第442章

君临战国-第442章

小说: 君临战国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但是要等诸侯与齐大战之后,如果能借诸侯之手,灭掉齐国,也等于去了秦国东方的头号大敌,而秦国的战略,依然不变,就是先近后远,重兵对付魏、赵、韩,这三晋之地,韩国弱小,虽然最好攻打,但是却最容易引起魏赵的援助,演变成盟军抗秦。”

“所以秦国出兵,必先是对魏和赵两国动武,这样三晋就不会联合,攻魏国,则韩、赵会乐于旁观,借秦之手削弱魏国;攻赵国,则魏、韩同理,因此老臣以为,看中原大战之后,魏国与赵国谁损失的厉害,秦国就可以猛攻哪一国,同时派人与燕国暗中夯实盟友关系,互不干涉,彼此没有利益冲突,却最容易拉近关系!”

魏冉、芈戎、嬴显、嬴悝这秦国四贵,看着樗里疾,心中都暗自佩服,王稽、白起、蒙骜等人,更是推崇备至,难怪被称为秦国智囊,名不虚传!

宣太后嫣然一笑,频频点头,转而对白起道:“白将军,哀家给你二十万大军,就在河西之地练兵,给哀家打造一支精锐王牌之师,等到诸侯与齐战乱结束,就兵出河西,与赵或魏,决一成败,洗了前辱!”

二十多岁的白起,脸色刚毅,目光坚定,浑身透着一股凌冽的军伍雄壮杀气,拱手道:“臣鞠躬尽瘁,当为秦国,杀出一片大大的疆土!”

宣太后看着壮志满怀的白起,心中安定,都说秦国缺名将,但是她在白起身上,似乎看到了中原那孙武、吴起、孙膑、庞涓等名将年少的英伟之姿,不久将来,秦国也会出现一个战国名将!

第0870章 偷袭未成

齐国兵分三路,进攻宋国,以迅猛的攻势,夺取边境要塞,大军已经进入了宋境,步步紧逼,要以泰山压顶之势,摧垮宋国的防御和抵抗。

中路大军,正是齐上将军匡章统领,虽然在点将会上,看似粗犷傲慢,但是带兵之时却很谨慎,并不急进,稳扎稳打,一步步推进,缩小宋军的防线,同时派出数百斥候,游散在营地方圆百里内,时刻查探情报。

谋士仲桦奇怪问道:“上将军前些日子不是对宋军不屑一顾吗,为何作战进军反而又谨慎起来?”

匡章笑道:“未战之前,要有傲气,不把对手放在眼里,作战之时,却要谦虚谨慎,任何对手,不论他是草包还是名将,谨慎总是对的,本将军行军作战二十年,大小不下百战,虽然没有吴起孙膑那样成为列国名将,但是在齐国,孙膑军师之后,本将军还是能排上名次的,你以为,我真是一个莽夫之将?”

“这,属下不敢!”仲桦赶忙赔礼。

匡章冷哼道:“在点将会上,田单那小子,不过是初出茅庐,仗着在临淄反击战中,以火牛阵大破盟军,还真以为自己是名将出师了,不知进退,在帅帐中,尽管指点我们这些老将,不给他一点颜色,让他收敛,就凭他的年轻性子,以后不是好事!”

仲桦劝慰道:“其实田单也是一片好意,只是初次行军入仕,对军伍中的规矩,还有仕途中的尊卑,还不了解,全凭一股热血而已,并无傲慢之意,上将军不必与他一般见识。”

匡章摇头道:“这种人,年少多才,往往心性磨练不够,以自我为中心,不敲打敲打,在年轻时候知道进退和火候,不利于成长,以后尽管能成为一方名士,但也难有大成就,这个乱世,并非有才华,就一定能施展,取得丰功伟绩的,需要机遇,个人的心性,对官场人心的把握,何尝不是关键?可惜我没有治国之才,注定马革裹尸在疆场之上,做个只懂带兵的武将了。”

仲桦没想到上将军能说出这番话来,心中多出几分敬意。

“上将军,听说宋王偃天生神力,武功超群,麾下有一支三千武者组成的利剑,如果他出动,神出鬼没,偷袭营盘。怎么防范?”

匡章淡然笑道:“我在方圆百里,散出明哨、暗哨、游哨,成百上千,一旦有异况出现,立即焚烧狼烟或山林报信,只有提前预知,偷袭就没有用处了,正面交锋,三千人,能挡过二十万大军吗?”

仲桦点了点头,觉得也是这个道理,又问道:“上将军觉得宋王偃如果出动,会偷袭那路军马?”

匡章微笑道:“所料不错,当是我这路主军,以宋王偃的高傲,肯定认为,只要把主路统帅击溃,其它两路自然不战自溃了。”

仲桦佩服起来,还未等说话,就看到远方三十里,火光冲天,有军情发生。

匡章面色沉重,想不到宋王偃这么快就来到前线了,而且已经冲进一半才被发觉,果然厉害,他看着远方,喃喃问道:“你知道本将军与名将的差距在哪吗?”

“属下不知!”

“那些名将,能转被动为主动,化腐朽为神奇,以少胜多,把不利因素规避,依然能战胜强大的对手,而我只能在客观条件,强出对方将军的情况下,或着实力相当时,才能保证不输,如果客观实力,如粮草军力高出对方很多,能保证稳胜,不会阴沟翻船,这是一国砥柱将军的所必须具备的,如果孙武、吴起、孙膑这些人是将帅天才,那么庞涓、伍子胥就是地才,我充其量算得上人才,就像上次,五国伐齐,我无法阻挡,因为我不是天才,只是一个人杰而已,没有力挽狂澜的能力!”

仲桦也是深深一叹,能做到将帅人才的,诸侯国内又有几人呢?能保证在实力相当的时候不输,在客观条件高于对手时,稳定战胜,这已经算是一个了不起的将军了。

毕竟天才名将,自古以来,数百年才聊聊一二人而已!

“来人,击鼓,长枪手、盾牌手、弓箭手就位,由冯冰将军统领作战,辎重队、轻甲兵、骑兵、重兵队后撤二十里!”

“喏——”令鼓手开始击鼓,很快,各军营按照事先匡章将军制定的计划,准备迎敌的就位,撤退的开始悄然退走,到二十里外的第二防线保存实力,以免被乱军袭营,烧毁粮草,冲乱坐骑,相互践踏。

小半刻,宋军的先锋就冲过来了,宋王偃亲自带领,赶到五里之外山丘上,听到营地的鼓声,以及月夜下,夯土壁垒防线上,火把通明,明显提前就准备好了,以逸待劳。

宋王偃再自负高傲,也知道就凭着他带三千多人,难以袭营破敌,还得需要大军配合,于是下令,原地驻守,等待后面的大军赶至,又过半个时辰,宋军的战车队、骑兵队、重甲队赶来了。

大军汇合,足有六七万人,都是宋王的禁卫军,绝对是宋国的主力部队。

“大王,齐军严以待阵,正面冲击,恐怕伤亡会很大!”宋国的将军戴文权拱手进言。

宋王偃摇头一笑道:“你且带兵正面冲杀,我会派三千锐士从侧面进攻,撕破防线,到时候正面与侧面夹攻,大破齐军!”

“臣明白了,这就吩咐下去,准备进攻——”戴文权心中大定,顿时来了精神。

呜呜呜——

沉重的牛角吹起,传的极远,带着一股沧桑感,在黎明之前,好像要吹破黑暗迎接光明。

“进攻——”

战车出动在前,哐啷啷车轮碾压着地面,朝着生前方冲杀过去,战车后面就是弓箭手、刀斧手掩护尾随,主力铠甲重装军殿后,气势如山一般在移动。

这时齐军一方,匡章看着宋军集结在数里之外,知道一场大战在所难免了。

“全军准备,宋军开始进攻了!”

“破风、破风——”齐军最前线盾牌手,用长剑敲打着盾牌,发出铁戈铿锵的声音,带动着全军士气,迅速拧成一股,一般情况,原地驻守停顿的军队,士气容易受到敌军冲杀气势的影响,所以这种剑敲盾牌,吼着整齐的号子,壮大声威。

第0871章 齐宋之战

宋军对齐军的阵营发动攻击了,战车率先冲锋,意在冲破敌军的防线和阵脚,掩护战车后面的甲士。

车兵、骑兵、重甲兵、弓箭手,一波一波接踵杀去,数万人的气血和杀意凝成一股,瞬间笼罩着方园数里的空间。

“杀——”

宋军疯狂冲上来,呐喊声、马蹄嘶叫声、车辘压地的轱声,弓箭破空之声交织在一起,自有一番威势。

锵锵锵……

大地为之颤抖,风云为之变色,整个旷野散发着金戈铁马的军魂戾气和阳刚血气。

“准备——射!”

齐将冯冰下令射箭,齐军弓箭手拉满弓就开始射击,顿时漫天的箭雨,笼罩了天空,密密麻麻,上万箭矢划破半空,发出嗡嗡嗡破空的响声,带着雁翎,发着尖啸的声音,落射下去。

嘭嘭嘭——

大部分箭矢射在了战车辕木和框架上,一阵颤动,小部分射在战马和宋军甲士上,人仰马翻,惨叫连连。

宋军的大将戴文权,亲自带兵冲杀,身披铠甲,上裹赤缙,横仗一条长戟,坐骑花鬃马,指挥数万大军,不断前移,以无坚不摧的气势向前拼杀!

双方的弓箭手都在互射,但是齐军以逸待劳,结成方阵,三人一轮,反复射击,要比宋军冲杀过程中,准确度、迅捷度都要高出不少。

不过此时军令如山,宋军依然冒着疯狂的箭雨,坚定向前。

这是战场,没有任何仁慈可言,几轮箭雨过后,宋军死伤数千人,不过大军已经靠近了齐军的防线,战车冲撞过去,齐军长矛手在分成三列,有的蹲地,有的半蹲,有的站直,三层枪锋如山林一般。

一排盾牌手紧紧挡在长枪这钱,成一定的坡角,这样战车冲上来,也会歪倒翻飞。

接近了,两股气血在刹那间交锋,惨烈的血腥气随之爆发。

哐啷——

砰砰砰——

战车撞击在枪林上,战马被刺出无数血洞,顿时砸落在地,把盾牌手砸死当场,车上的驽手也被长矛刺死,不过前线的阵脚随之晃动,后方宋军的长戈手跟上,与这边的长矛手兵戎相见。

杀,是战士永不停的使命!

死,只是眼中的寒光一闪!

无论杀与被杀者的血都沸腾喷张起来,生命在这一刻显得如同草芥,却又充满了激情澎湃。

从远去望去,就像潮水巨冲击在岸边的礁石上,澎湃地席卷过来,刹那的凝止,然后便是人仰马翻,血肉横飞,不时有人被挑落战车、砍落首级、刺落马下,血肉战场,正在上演。

宋王偃看得热血沸腾,再也忍不住了,憋得太久,眼看天就要亮了,他从王椅上下面,翻身上了赤兔马背,手持一杆纯铁打造长矛,足有一百多斤重,皂角袍下,身穿黄金锁子甲,在火把光的照射下,浑身闪着金光。

“三千铁卫,跟随孤王前去破敌——”

“遵命!”三千铁卫,都是武者组成,在数年前,被辰凌一把火烧死数百人,但是这几年,宋王偃又花费重金培养和雇佣,终于凑齐了三千人,清一色的铁骑,装备都是最精良的,倾全国之力打造而成。

“出发——”

宋王偃一马当先,骠骑而出,绕过主战场,从侧面要杀入敌营。

三千铁卫紧紧追随,朦胧雾气中,只听得马蹄声如骤雨一般,却不见人影。

人如虎,马如龙,宋王偃与三千铁卫雷霆生风,很快就冲到齐军大营的侧面,冲破防线,马踏联营,所向披靡。

宋王偃一声大喝,如天神出世,挥舞长矛,一扫就是七八个齐兵被砸死,普通校尉、都骑将,根本就不是他三合之敌。

“敌军入营——”

营地的守军立即敲锣打鼓,警示着其它驻军和前线将军。

冯冰脸色大变,这里只有他在指挥,匡章将军刚才已经退走了,临行前只交代一句:不可守时,立即撤退!

但是兵败如山倒,一旦撤退,被对方敌军掩杀,那可是九死一生,彻底的惨败啊,即便孙武复生,也无法挽救了。

冯冰调动一万人前往围堵那三千铁卫,但是仍然阻挡不住,宋王偃天生神力,与这些武者和成一股,简直堪为列国最强的一支部队,没有可比肩者。

过了一会,冯冰见形势不对,再不走,恐怕全部被包抄在这,都得战死了。

“立即撤退,放火烧营!”

这里的齐军,听到撤退的信号,全部开始后移,但是并不慌乱,一边撤走,一边倒身交手,这也是提前训练好的,不过在气势上,宋军已经大占上风了,只有齐军撤退中途阵脚一乱,就会变成一面倒的屠杀。

军队就需要铁一般的军律,这样才能让士兵听从统一指挥,上战场不但要勇猛向前,还要知难而退,引兵深入,如果将士们厮杀起来不听号令,坏了大计,即使个人再勇猛,违抗军令也是死罪。

齐军后撤,宋军追击,宋王偃更是当仁不让,冲杀在最强烈,内劲催动,长矛所向无敌,犹如刀切豆腐一般,只要在他五步之内,没有活命的,八阶中期武者的实力,展现无遗。

宋军见到大王如此威猛,如战神一般,士气更涨,掩杀齐军,一路席卷过去。

追杀出接近二十里,齐军八万已经损失了一半,阵型完全打乱了,只顾着逃命的份,就在这时,前方营地忽然敲起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