慈继阁小说网 > 历史电子书 > 君临战国 >

第403章

君临战国-第403章

小说: 君临战国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燕京皇宫,文渊阁。

辰凌邀请了范雎一起饮茶赏秋景,以聊家常的口吻,谈论着战国形势。

驭人驭心,辰凌明白这个道理,以君王的姿态,高高在上,虽然能震慑住这些肱股大臣,但是无法让他们真正敞开心扉,缺少认知感,拉近了距离,让这些有才学、有傲气的名士,真心臣服,才是用人的上道。

彼此对饮茗茶,气氛轻松下来,范雎感到受宠若惊,心中激动万分,皇恩浩荡,如沐浴春风一般,觉得自己备受重视,对燕王的追随效力之心,难以释怀,不禁感到自己遇到了明主啊!

“范卿,你对中原六国的状况,怎么看待?”辰凌抿了一口茶,漫不经心地引入话题。

“君上试问强弱,还是问应对策略?”范雎细心问道。

辰凌眼光一闪,道:“皆有!”

范雎可是个智谋型的名士,他不同于乐毅有治国大才,不同苏秦外交手腕,但是他工于心计,善于朝政的谋略,对人、对事看的极准,属于幕后智囊型的那种人。

“回君上,论中原诸侯强弱,自然是秦、赵、楚、魏、齐、韩,目前燕国励精图治三年,国力提升,隐隐与韩不相上下,特别是击败东胡之后,风头已经盖过了韩国,成为七雄第六位,甩脱了末位的头衔,不过要吞六国任何一个,还都有些困难。”

辰凌点了点头,不动声色地问道:“困难在何处?”

范雎押了口茶,恭敬回道:“军力、人口、粮草、车道、储备等等,五年之后,有称霸的资格,但要大举南下,对中原诸侯用兵,还嫌过早。”

“卿之担心,正是寡人之忧困也!”

范雎进一步道:“君上,恕臣直言,统一大业,非一朝一夕便能成功,除非五年内,国力能再翻两倍,人口达三百万以上,关内与关外官道通常,运粮方便,军队能达到六十万,可以考虑先对齐用兵!”

辰凌并不透露自己的想法,而是尽可能从臣子身上听取更多的建议和策略,这样视野会更广一些,淡淡道:“范卿也觉得应先对齐用兵?”

“不错,赵齐两国,与燕接壤,堵住南下的大门,燕国要有所作为,陈兵南移,必然要扫除这两国的障碍,但是赵国有赵雍这位英主在,国力强盛,民风彪悍,推行胡服骑射之后,又进行一些军制改革,赵军的战斗力,已经超过魏楚,与秦相当,如果燕国数年后率先与赵对敌,牵一发而动全身,弄不好与赵陷入僵局,甚至有可能引发秦、魏、楚、齐联合,北上抗燕,非常被动危险。”

范雎越说越有精神,侃侃而谈道:“所以,要先撇开赵国,对齐动武,巩固齐地之后,然后再掉过头,南北夹攻,对赵下狠手!”

辰凌说道:“寡人也考虑过这个问题,即使对齐用兵得手,燕国还得借助其它几国合兵,到时候肯定不是燕国独自霸占齐国,有赵、楚、魏也会占便宜,那时候,如何挑起燕赵之争,是个难题,要出师有名,还不能引发其它五国的反感;而且赵军勇猛,硬碰硬对燕也不利?”

范雎嘴角挂出一丝笑容,客气道:“微臣有一计,可削弱赵国元气!”

“什么计?”辰凌狐疑问道。

“祸乱赵政!最近赵雍溺爱他与吴娃所生的次子赵何,有废立太子之心,赵国朝政因此还形成两大党派,相互倾轧,田不礼和李兑,各拥护太子赵章,和次子赵何,如果我燕国能援助赵何,暗助赵后吴娃一派,不但能和赵国王后派获得交情,还能趁机弄乱赵国的朝政,一旦赵雍废立之后,咱们再暗中挑起太子赵章权欲之心,重新夺太子之位,势必引发宫变,只要赵王赵雍一死,赵国王室剩下孤儿寡母,这时候,再出兵,事半功倍!”范雎一点点道出,计策不可谓毒辣。

辰凌微微皱起眉头,这与历史还真有点巧合,赵武灵王的确因为废立太子之后,却因两派宫变,使得他自己被困围在沙丘行宫内,活活饿死了。

“若五年后,赵雍一死,剩下年纪弱冠的赵何,那时赵国大权旁落,的确会元气大减,到那时,燕国若进攻,胜算大了不少!”辰凌点头赞同。

这时范雎又摇头一笑道:“君上,即便如此,赵国文有蔺相如、平原君赵胜等,武有马服君、廉颇等,仍是块难咬的骨头,微臣还有一策,叫做‘驱狼逐虎’之计,等赵武灵王一死,燕国暂不出兵,而是暗中挑拨秦赵的关系,秦国要东进,赵与魏韩首当其冲,而且自魏国衰弱之后,秦国就一直把赵国视为眼中钉,得知赵国王室衰落,秦国必然会大举出兵,让这两大军事强国对抗,让秦赵拼个你死我活!”

辰凌越听越心惊,这范雎可不是一般的老谋深算啊,用计也太狠了吧,事事都在坑别人!

“倘若秦国大胜了呢?”辰凌不禁想到了赵惠文王时期的长平之战,不就是赵何当赵王时期发生的吗?白起对廉颇,提早要发生了吗?赵国还会惨败了?

“如果秦胜,魏、楚、韩定然惊恐,担心秦壮大后,统一六国,那时候燕国可连横,与四国盟军合力击秦,秦国经过与赵大战,元气大伤,必然经不住盟军攻打,等秦退回函谷关,燕国立即对赵用兵,占领赵境,同时做好与魏、楚、韩抗衡的准备,那时候,以黄河为线,把黄河以北,太行山以东,都划入大燕境内,真正的统一大战,才刚开始!”

第0790章 强化改革深度

辰凌听完范雎的进言,越来越感到一丝寒冷之意,此人计谋颇深,而且比较诡诈,最适合搞垮对手阵营,瓦解敌国内部。

看来自己有先见之明,对当世一些历史人物比较忌惮和器重,提前一步,把范雎引入了燕国,不但削弱了本属于秦国的一位重量级权谋之士,会影响秦国发展的轨迹,同时,强化了燕国的实力。

辰凌把范雎的一番言论权衡一番,对着他道:“范卿,对赵瓦解之事,就由你全权负责,回府之后,你再仔细制定一个计划,到时候,我会派人听你安排,去赵贿赂大臣,进行间谍活动,当然,不用急着见成效,燕国需要五年的稳定时期,巩固自身发展,所以这五年,不能挑起事端,赵国的强大,在一等程度上,可是为燕国挡住了诸侯的进犯,唇亡齿寒,这几年自身发展是最重要的。”

范雎一拱手道:“微臣明白,请君上放心!”

辰凌点首示意,勉励道:“去吧,等拟定的计划,需要联络分化的人名单,还有预计拨款等都详细注明等……”

“喏!”范雎起身行礼,然后退出了宫殿。

辰凌望着他的背影,心中暗想:做君王也不是那么容易的事,没有大智慧,大魄力,很难能驯服麾下那么多大智若妖的谋士和重臣,一旦君王智商低,性格柔弱,就很容易大权旁落,被权臣把持朝政。

知人善用,首先是清楚了解臣子们的才能和品格,然后加以恩威并重地引导。

用人还真是一门学问,辰凌越来城府越深,对这些重臣们,也不能随意表露心迹,要善于听取他们的建议和进言,综合考量,发挥他们的长处,避开大臣们的争权夺势,相互攀比,懂得平衡之道。

秋风扫过,万木萧萧,黄叶遍地,整个郊外,草木开始枯黄,又是一年的春秋轮回。

燕国今年依旧是个大丰收年,三年改革计划完成,农民有了存粮和农具,开始变得富裕一些,由于黄河决口,西北干旱,导致赵、魏、齐受灾,朝廷救济不及时,以致难民无法生活,陆续北上,向燕国边境逃难。

按照燕国的救济方案,把这些难民分别划到不同的地段,大部分迁徙到了关外,也就是辽西之地,安顿下来,分放土地也要进行了。

乐毅在丞相府中庶子们讨论之下,拟定了燕国第一个五年计划,重点在经济、坊市、贸易、土改、政令方面,进行强化和加深,一共十二大项,每项有二三十条规定和目标。

计划拟定完成,乐毅兴致匆匆进宫求见燕王。

“君上,新策十二项,制定完毕,请君上过目——”乐毅恭敬呈递上去。

辰凌仔细阅览,大半个时辰后,逐条阅下来,有点头,有摇头,有皱眉,有微笑,合上规划书后,目光一闪,紧盯着乐毅道:“十日之内,就能把规划书你定好,丞相府的效率还是很高的。”

乐毅有些忐忑问道:“君上,是否可行?”

辰凌说道:“嗯,大致可行,有些地方和条款,还需要改动,这次变法,重点在土改、经贸、福利、基建四个方面。”

“首先,土地改革,就是重新按照三年来人口的变动,有嫁娶的,有生育的,有老逝的,深秋之后,进行一次人口普查,登案入册,做好统计,每个地区的百姓,都有身份代号,按照人口多少进行分地,实行土地国有,但家庭承包,要求大家族必须要分家,独立门户,解放传统落后的家族制,实行县镇乡里的基层制,一切权力从朝廷发出,各家族酋长、老顽固们没有指挥本族年轻人的生死大权!”

“其次,经贸,是经济与贸易,包括赋税、朝廷国营大厂,军工企业等,还有私营商贩,对这些不同工坊征税,采取工商法,要求不论大小工坊,都要在官府注册登记,按照规模大小和产值,进行不同层次的征税,划分几个档,防止资本过多集中在少数家族手中,也防止对小行贩压制过恨,此外,加快对外贸易,垄断秦、楚、齐、魏等诸侯国的商品,逐渐控制诸侯国的经济命脉。”

“福利方面,对于医疗、教育方面加大福利政策,但凡有燕国户口的百姓,每年按时交纳赋税的,可享受医疗九折,军人八折,伤残军人要多分地,给予一定的照顾,七十岁以上老人要有一定津补,使得燕国民风,变得‘老有所养,少有所管’,崇尚道德……”

“基建方面,兴修水利,开垦荒田,建一些乡镇工坊,乡野的百姓忙完农活,可以去打工,港口、道路、边疆防御等,都要投资……”

辰凌按照自己的想法,进行补充和扩展,把这些在后世几乎人人皆知的一些道理,讲述给乐毅,开拓他的跨时代思维,最后由乐毅这位治国能臣,结合本时代的思想和方式,进行有条理的改革。

如果让辰凌自己亲自操刀,大刀阔斧地改革,估计就像汉代王莽改制一样,弄得太超前,超出了这个时代百姓接受能力,会导致‘大跃进’‘浮夸风’冒进主义,反而会破坏稳定。

治国不能像烈火,猛烧炽烈,而要想水流,潜移默化,水到渠成。

乐毅听完之后,茅塞顿开,心中对燕王许多新颖的观点,以及一针见血地指示,感到惊奇不定,本以为自己读书万卷,有经天纬地之学,不亚于秦商鞅、楚吴起、齐管仲等治国名士,但每次与燕王交谈完,都觉得他更不亚于齐桓公、秦孝公等,霸主明公!

“臣知道如何做了!”以乐毅的才能,几乎举一反三,一点就通。

辰凌微笑点头,文有乐毅,武有秦开,谋有范雎,外交有苏秦,的确为他分担很多国家大事。

这时宫外有侍卫禀告,洛才女殿外求见。

辰凌听到洛语嫣来了,心中一热,对着乐毅道:“乐卿,回去再校正一番,早日弄好,入冬前,就开始推行,赶在民年春耕前,完成初步改革。”

“喏,臣告退——”乐毅很识趣地退出殿外,出宫去了。

辰凌站起身,舒展了一下,就看到殿门再次开启,一个天香国色的佳人,婀娜袅袅,丰姿如玉,步步踏莲一般,如同从画卷中走了出来的仙子,向他走近。

第0791章 何时群芳聚

洛语嫣盈盈走来,端庄清纯,莲步款款,袅袅娜娜,一身春水绿的罗裳,外罩杏黄色的缦衫,窄腿宽口的紧腰裤裙,纤腰一握,长腿错落,樱口瑶鼻,姿容婉约,头发梳的是堕马髻,加上她妩媚的神采,折腰的步姿,确是仙子一般。

尤其是与辰凌在燕宫相认以后,不定期入宫幽会,身体被辰凌彻底开发,非常的成熟丰腴,火辣挺慢的完美身形,看上一眼都能撩拨心弦。

原本饱读诗书、学富五车的洛大才女,身上多出成熟女性那股风情韵味,越来越让人着迷了,到现在,辰凌才明白为何洛语嫣在战国红颜榜上,能名列第二,除了才学和文采横溢外,光她的容颜和娇躯,也胜过了天下万千美女。

她的美,文雅中,透着几分诗情画意,浪漫情怀。

她的神色,犹如一卷水墨画,淡青妙笔,难描绘出那万种的风情。

她的身躯,比例匀称,集所有古典仕女图的完美,来点缀衬托,增一分嫌肥,减一分嫌瘦,恰到妙处。

如果说天下女子中,还有略胜她一丁点,可能只有鬼谷宗的圣女澹台清儿。

不过,澹台清儿毕竟跟辰凌不熟,还没有那股情热似火,刻骨铭心的爱恋和缠绵,所以,在辰凌看着洛语嫣一步步走近,似乎掩盖了所有的芳华。

“语嫣,你来了。”

“拜见君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