慈继阁小说网 > 历史电子书 > 大宁国师 >

第311章

大宁国师-第311章

小说: 大宁国师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看来,得让他们开个神话剧场,战争剧和爱情剧最好也区分一下,否则我一堆剧本过去,一部最少反复演一个月那要演到何年何月?”

    董策拉着二胡,心里想的却还是生意!

    一个年节,董策在锻炼,喝茶,写作,拉二胡和调戏老婆中不知不觉的度过了。

    新的一年,所要面临的事情可谓是堆积如山。

    如今万三钱庄一共接了十二个项目,董策负责八个,陈彰负责四个,已经把他们忙得不可开交了,饶是如此,单靠口碑广告的万三钱庄,还是不断吸引想做生意的人。

    “驳回,驳回,这也驳回,靠,这是什么?写得哪国的甲骨文?驳回……”

    董策飞快的看着厚厚的申请档案,是看一遍,丢一份,不是他不懂尊重人,而是想要让他尊重,对方最起码要先尊重他!

    这些申请,虚假的,骗钱的,写的不清不楚的,字体潦草如狗爬的,纯属在浪费他的时间。

    可是这些也只能他来做,不是陈彰不够格,而是这家伙堆的档案比他还多。

    “不看了不看了,先存着,说说关于招人这一块,陈掌柜你也要抓紧,我不论你用什么办法,用计骗也好,挖也行,那怕是你昔日的弟子,伙伴,总之,一定要具备生意头脑,眼界要宽,出色的学徒也可以,从多方面笼络人才。”

    听到董策的话,陈彰立即停下手中工作,抬头看着董策道:“说到人才,属下的确有一个人想要推荐给东家。”

    “哦,谁?”董策突然有了兴致。

    陈彰立即道:“于汇坚。”

    “于汇坚?听着有些耳熟啊……”董策想了一会,忽然一笑道:“哦,记起来了,和厉近山一起,负责运送山河社财物的账房先生吧。”

    “东家好记性,正是被你最先招安的山河社账房先生。”这话说出来,让陈彰万分感慨。

    “行,让他从郢州过来,底薪每月十贯,提成看他的项目收益,年终发奖。”董策说完,便听陈彰道:“其实,他已经到余杭府了,并且,是与属下一同过的年。”

    “基情满满啊。”

    陈彰明显听不懂这番话什么意思,继续道:“他来,也是收到我投奔国师的信件,这主要也是我想了解山河社现在的情况……一步错,真是满盘皆输啊!”

    如今山河社虽然没有被完全毁灭,却名存实亡,这从百里霜,不,在陈彰看来,应该是董策进入郢州,甚至可以牵扯到山河社建立之初,便决定了如今的结局!

    陈彰无数次试图改变,结果,始终无法得到多数人的支持,这主要还是眼光狭隘啊,为了眼前的利益,亦或好高骛远,觊觎那超出能力范围之事,能不输吗?

    于汇坚第二天就来万三钱庄了,这个人的能力,怎么说呢,董策感觉很有个人风格!

    于汇坚做账房先生时,他会用自己的方式提高计算速度,当然,他的方式和董策的算盘完全没有可比性,来到这里看到这玩意后,于汇坚都懵了,同时也是满满的惊喜!

    他对数目很敏感,比如,报数从不向别人说一百多,两百多,而是一百三十七点五,两百九十六点八,精确到每一个数,毫厘的偏差也要矫正。

    除此之外,接受新的事物很快,这点比陈彰还强,陈彰还要跟董策学了好几天才开始接手项目,而且每个入手项目都要询问董策建议,但于汇坚不同,只是一遍,什么都是一遍过。

    人才啊!

    董策不明白,准确的说是无法理解,为什么这样的人才会混到账房先生的地步?

    但就是有这样的人,平时看起来就是一块普普通通的石头,直到某一天,被人捡起来轻轻一擦,发现是金子。

    “岂有此理,气死我了,愚蠢,简直是愚蠢至极!”于汇坚气愤的回到万三钱庄,一屁股坐在他的专桌椅子上,把一份文件往桌面一扔,扶额道:“国……东家的评估资料写得没错啊,那步大郎就是贪得无厌,开玩笑,一万贯,就他的本事一千贯都无法运作,账目弄得乱七八糟,这次居然还想让我们投资一万贯,望向自己建个艺苑,东家能耐啊,他那样的人您居然还帮他把生意给做活了!”

    “师父喝茶。”于汇坚刚收的弟子急忙恭敬将茶水递上。

    于汇坚喝了一口茶后,仍不爽道:“这家伙不愧是说书的,忽悠了我半天,我仍是没回归神来,如果不是他那一句一万贯把我浇醒,偷偷翻看项目资料的人品评估,我恐怕现在还陪他喝酒呢!”

    “他怎么又来了?”董策放下资料,起身伸个懒腰,捧着紫砂壶抿了一口。

    这步大郎是一个说书的,但不是普通的故事,而是奇闻异事,他没有固定的位子,哪里需要去哪里,没有需要就乱找,去年十一月份时董策遇到了他,给他投资一百贯,建了一个二十人的小剧场,专说鬼故事,当然,是董策写的短篇,一时间的确吸引了很多喜欢刺激的年轻人,场场爆满,特别是夜间三场,不少人买票进来站着听。

    后来,他求董策加大投资,扩建招人,讲不同的故事,董策也许了,直接加投九百贯。

    结果,这家伙不仅徒弟教不好,账目也是乱七八糟,明显吃了董策不少钱,被董策警告一次后才老实一点,的确用心教弟子了,但账目乱的毛病还是没改,董策也没时间处理,只告诉他三个月后如果没成效立即撤资,交不出精确的账目和资金司法院见。

    而今,这家伙居然趁董策不在,找了于汇坚,也是于汇坚刚来没多久,对他不了解,跑这一趟白白浪费半天时间。

    现在万三钱庄已经有十人了,不过只有董策、陈彰和于汇坚可以接项目,其余七人是以邝石乙为首的学徒弟子,目前还跟在后面跑腿学习。

    这也是董策无法事事顾及的后果,对步大郎的一千贯投资,恐怕要打水漂了,如此打脸的投资,董策都忘记多少年没遇到过了,在未来,如果还没有足够的人才,不知还要出现多少这样的事。




第五百零四章 有喜

    “石乙,把这张招工贴出去。”董策将一张纸递给邝石乙后,后者立即跑去拿浆糊,既而一溜烟就冲出了门外。

    “怎嘛,东家要涨薪了。”陈彰学着董策,捧着一个小茶壶笑眯眯的走过来。

    “高兴吧。”董策也是被逼得没办法了。

    想要人才,那就要开出一个足矣让他们震撼的价!

    以前,董策倒不会如此急切,只是最近,他们已经接到了四个士族的项目,虽然不大,但这是一个开始,只要有合作的机会,董策就能将他们牢牢绑在船上。

    另外,于汇坚的能力让董策明白,不知有多少如于汇坚这样的人埋没在历史尘埃中,他现在想的是能挖就尽全力的挖!

    一个月十贯不动心,好,二十!还不动心,五十!

    董策给得起。

    “东家是一如既往的狠啊!”于汇坚斜挎厚厚的布包,笑着从门外走进来,继续道:“高额的月薪代表了年终奖的缩水,而且我咋没瞅见有关年终奖的一个字,莫非,完全没有?”

    陈彰听后一愣,对董策笑道:“这办法好,没有到咱们这里共事的人,怎会对年终奖有了解,还不如实打实的高额月薪来得吸引人,我们一直请不到人,大概就是因为这个缘由了。”

    陈彰和于汇坚现在都是月薪十贯,但奖金却高得吓人,虽然董策没有时间细算,但就目前从他们手里几个项目看来,如果没有突发情况,这一年他们不接项目,多用心辅助这些项目的盈利,上千贯的年终奖是跑不了了。

    于汇坚走到董策面前,低声道:“今天路过兰扇坊时,我进去看了一眼,发现他们在售的所有商品,的确因为国师您不在,样式不是过于单调,就是过于华丽,剩下的就是吃老本,都不怎么好卖了。”

    董策捧起紫砂壶抿了一口,点点头道:“生意就是这样,有上升期便有下跌期,兰扇坊已经面临饱和了,市场就这么大,需求是固定的,他们还疯狂的推出新商品,用户能不厌倦吗?”

    董策刚说完,邝石乙和几个弟子就偷偷围了上来,一个个竖起耳朵。

    于汇坚丝毫没有理会,认真想了想,问道:“那为何当初国师在艺苑时,给了他们如此多商品建议?如果慢慢的推出,效果是不是更好?”

    “不,只会差,因为人不仅喜欢舆论,喜欢攀比,还喜欢模仿,新商品久久才推出一项,你明白要面临什么吧?”

    “竞争!”于汇坚是一点既透。

    “对,看你的东西卖得好,我也能做,那我为什么不做?但是,突然的狂轰滥炸,大量的新商品投入,会把他们打个措手不及,而且没有经过学习培训的他们,根本不知道市场调查一事,这就导致他们不懂什么卖得更好,单凭猜测去模仿,最终很可能会是血亏。”

    说完,董策喝了一口茶后,又道:“当然,这招只适合冷却很久的战场,另外,最重要的是风向,言论的焦点,兰扇坊能瞬间崛起,这是至关重要的一点,我没把人调走前,艺苑就是风向,所有有关艺苑戏剧的,都能激起百姓的热情,那怕是这杭州也有很大市场,这也是梅娘子派人过来建作坊的原因。”

    “原来如此,受教了。”于汇坚拱手作揖。

    “相互学习。”董策回礼后,道:“不过,这些都是小手段,真正把握命脉的是政策!再拿兰扇坊来说,如果现在他们慢慢的推出新商品,就不会有以前的烦恼,因为国安文化院的成立,便是用来惩戒盗版的,只要在商品问世前,拿一份到文化院备案,申请专利,别人仿制出售就是犯法,并且不是一模一样,是九成相似度,另外,如果你想黑兰扇坊,现在把他们的商品都买一套,去中都国安文化院申请专利,那兰扇坊不仅一夜之间倒闭,还得赔你钱。”

    这什么人啊?

    这人的心得要多脏?多黑?才能干这样的事啊?

    众弟子无不心凉之。

    于汇坚却呵呵一笑,道:“国师必然是早已提醒过梅娘子了。”

    “毕竟是我们是一条船上的,不仅她,所有宁商都知道,并且已经开始为此奔波了。”

    “难怪,我们的所有项目合同中,标注一年内必须派人去把专利申请了。”于汇坚这会才想到这茬。

    “非也。”董策却摇头道:“我给步大郎写的鬼故事就先一步申请专利了,署名还是我的,如果他不与我们合作,还想继续说就要给我版权费,否则我把他告得倾家荡产,敢坑老子的钱。”

    董策说完,就对邝石乙和几个弟子道:“你们给我盯紧了!”

    邝石乙等人那敢不应啊!

    黑,师尊大大的心还是一如既往的黑!

    几乎每隔两三天,董策都像这般给众人讲解一些生意上的事情,大家听得都很认真,有些当时记录,有些记忆好的回头也记录下来,当然,不认真学的董策也不会要。

    人的成长的确很恐怖,特别是邝石乙,在二月出头时,他终于接了一个项目,石板作坊,而且计划得不错,让董策都为之惊讶了一会。

    这家伙的想法对董策而言,没什么特别,但在这世代是绝无仅有的!

    水磨石板,有些人不知道,但做建筑的几乎没人不知。

    当然,目前给邝石乙的材料只有碎石和水泥。

    这也算是给董策的水泥找生意。

    全用石头建足球场,没水泥董策可不敢下手,只是他的水泥没后世厉害,只不过是普通的石灰与粘土的混合物经过烧制后,如磨豆腐般磨成粉即可,而且不需要人力畜力推磨,而是用水车。

    但即便如此,其粘性,硬度,都超过现在的糯米配石灰。

    邝石乙与创业者把石头的边角料打碎,混合水泥放入木框后,铺平,晾干,拆框打磨,便出成品了。

    经过他们尝试后的几块成品董策见过,丑,但当下而言,不错了,只是邝石乙对销路的想法太局限,或许没啥信心,仅仅满足于球场需求,对整个杭州市场,甚至全国市场连想法都没有,别说铺垫了,被董策当面敲打驳回后才添加上去,但也是步步为营,董策也只能许了,谨慎点也不是不好,只是真正的投资,必须要有长远的目光,甚至要凌驾于创业者之上。

    就目前而言,邝石乙还是可以的,反正赚人家一桶金就撤。

    因此,邝石乙终于正式荣升掌柜,有自己的办公桌,可把另外六个弟子羡慕坏了。

    日月交替,时至二月中旬,董策刚看完球场的地基挖掘情况,还没回到万三钱庄,就看到方淑蔚骑着马向他跑来。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