慈继阁小说网 > 历史电子书 > 大宁国师 >

第194章

大宁国师-第194章

小说: 大宁国师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丁老吓了一跳,赶紧道:“陛下,万万不可啊!”

    黄瑾知道,丁老是在告诉他,他羽翼没有丰满,现在就和太后做对,下场肯定会很惨!

    可是他实在无法眼睁睁看着如此大的功绩,被太后得到,那样,他更无法在朝堂上抬起头了。

    朕算什么?

    每一次上朝,黄瑾心里都在默念这句话,别看太后只是垂帘听政,可人家汇报时,面对的是他,报的,却是给他旁边的太后听的!

    “听闻,这件事是董策所提!”黄瑾忽然说了这一句。

    丁老大惊,皱眉道:“陛下怎知?莫非您……”

    黄瑾挥挥手,道:“丁常侍不用担心,朕没有怀疑过你,只是他们也不敢违逆朕,希望丁常侍不要怪罪。”

    丁老心中是苦笑无比,他知道,黄瑾或许真的开始怀疑他的用心了,因为他一直叫黄瑾忍耐,说了不知多少句:“时机未到!”

    久而久之,黄瑾岂能不怀疑他的用心,可他真是为了黄瑾着想了,否则他有更多的办法,让黄瑾一辈子也拿不到权力!

    “的确,此法是太后请教了董议郎!”丁老点头道。

    “果然!”黄瑾却没有愤怒,反而嘴角露出了一丝笑意,道:“丁老上次回来,便在朕面前几次提及此人,说此人的学识如何料到,起初朕还不信,不过如今看来,丁常侍还夸小了,此人远远不止学识了得啊!”

    想了想,黄瑾又兴奋的道:“丁常侍和董议郎关系莫逆,不知可否……”

    丁老闻言苦笑,道:“董议郎为人陛下不是不知道,他这样的人,可以说到了无欲无求的地步,很少有什么东西能打动他,至少,老臣从没见过他眼里的光彩!”

    “难道他不想加官进爵?”黄瑾不信道。

    丁老苦笑更深,道:“衍教中人不能当官,他作为教主,岂能不以身作则!”

    黄瑾郁闷了,他实在是没想到,这世界上还有无欲无求的人!

    以前,或许他信,可是自从上次偷偷和丁老出宫去看看外面的世界时,他所遇之事,所遇之人,皆为一个利字,没有钱,不办事,如他要渡河,明明有个渔夫在船上睡觉,让他载一程而已,立即就索要好处,否则你还是绕到十几里外的渡口吧。

    所以他坚信,董策肯定是有所求的,只要自己能给予他,他还有什么理由不帮助自己呢?

    科举是他提出来的,那么,他一定有办法,把科举置办得更好,而非只说一个骨架,让那帮老臣大儒争论不休,白白浪费时间!

    这可是天大的好事啊,黄瑾是恨不得立即下达诏书,让地方官府和儒林联手置办院试,给他挑选人才,而他自然也得到盛名!或许,因为此举,被天下才子所歌颂,千百年后,搞不好,他便会被歌颂成千古一帝!


第三百三十一章 日忙夜忙

    “不行,完全不行!”董策摇着头,抬眼看着强占他课余时间的学生,很不耐烦道:“这样的笔记过于表面,也只有你能看得懂,他人未必懂。”

    “可先生不是也懂了吗?”许光烽感觉董学士有些刁难的,他的记录只限于给他自己做专研,又不是与人分享,用得着专门写好给别人一眼便看明白吗?

    董策轻叹一声,道:“我能懂是因为我知道你们在做什么,但我衍教学术,乃是要与人分享,相互探讨,否则很难有进步,即便不想与人分享,也要将每个阶段的研究成果发表出来,这不仅让学院知道你在专研什么,从而更好的帮助你,同时,将你的成果记录在案,然后通过学报发表,让院内所有学生都知道你这个领域的成就,有这方面兴趣的同学还能向你咨询,在我这里,没有教会徒弟饿死师父一说,只有学术探讨,更让人后人知道你在这方面做出来的贡献。”

    “所以你这样的记录资料完全没用,应该记录时间,地点,乃至天气,参与者有谁,这是这几次实验?取得那些成功,又有那些方面需要改进,而改进所缺乏的是什么?这些你这里都没写,只是记录了你和同窗三人做了一个大风筝,把狗送上天,但给摔残了,因绳子太细所致,真是太片面,当时的风力有多大?是阴是晴?风筝详细的体积,绳子是什么绳,有多粗,需要多大的力量拉扯,这些都没有,更别提最重要的结论与下一步计划,如,风筝框架可否减轻?绳子可否用丝线编织?如何才能使狗平安降落?不过我看你们还是别用狗了,怪可怜的。”

    许光烽听得愣愣发呆,等董策说完后,他很是尴尬的问道:“敢问学士,这风要如何测啊?还是记录大风、小风?”

    “怎么就不能测了呢?”董策没好气道:“得,这件事,明日我在与你说,现在手里没东西,说了你也未必能懂,不如明日直接尝试。”

    “有劳先生了!”许光烽咽了一口口水,他还因为,把自己的记录资料给先生看后,必然得到赞许,但结果却适得其反,不过也因此,他必然能从先生这里学到更多!

    现在天香学院的学生是一个比一个有意思,胡乱的搞实验,有人想飞的,有人想跑的,有人还想潜水的,都是被董策提出的奇思妙想给骗的!

    但其实他并非骗人,只是很多事情,在这个年代做不到而已,可难道做不到就放弃了?

    看看今天这些人交的笔记,董策不得不在下一颗上,把如何记录研究的方式交给学生,也为以后能减少许多麻烦,可是当他说完,面对的则是最直接的麻烦啊!

    风力测试,动力测试,这些都没有一个标准,更没有仪器,而董策的说法,他们也无法理解,故此只能延后。

    白天教这帮丫的,晚上董策还要帮他们做仪器,真是累啊!

    虽然董策不是理工男,可知道原理,加上做魔术道具的手艺,要自己做出来并不难,也不会要求多先进,只要能有一个标准测量出结果即可。

    从放学忙碌到三更,董策终于把风杯种出来了,这东西也简单,虽然没有电子测量,但可以用肉眼看,为了方便数清风杯转动的圈数,董策将一个酒壶底部打破,将风杯的中心轴放入瓶口,再在风杯轴下横插一根火柴般的小木锤,而小锤前放置一个小巧铃铛,如此一来,每次风杯转动一圈,小锤便会敲打铃铛一下,这便可以简单的测出风力了。

    当然还需要一个公式,将风力划分等级,这可绝非一日之功,不过也能让学生参与进来,更重要的时,董策知道这玩意根本无法测出大风,不过,这样才好,之后让学生自己想办法改进,才能促进他们的热情。

    方淑蔚看着董策忙了大半夜,就弄出这么一个稀奇古怪的东西,她也没好奇的询问,因为她知道董策说了她也不会动,就如同董策做三球仪时,董策给她解释半天,她不仅完全不懂,还感觉头疼无比,之后干脆再也不问了。

    “董大哥,水烧好了,你什么时候沐浴?”方淑蔚笑道。

    董策伸个懒腰,正要点头便去,忽然,六子急忙来到门口,对着里面的董策道:“东家,有个老者要见你!”

    董策不让六子叫教主,而叫老师,结果这家伙更不习惯,最后就称呼东家算了。

    董策不会亏待身边任何一个人,他很像教六子一些东西,如柳福一样,专研自己的喜好还能自食其力,可六子脑筋就是转不过来,董策都不知道他有什么喜欢,或者不喜欢的。

    “老者?”董策眉头一皱,便猜到或许是丁老了,因为在这里他认识的老者,除了北市帮助董元昌的柳三重,便只有丁老一人,至于王鸿煦,六子岂能不认识。

    “董大哥,要不再添把火?省的凉了。”之前董策没人叫出去过几次,每次都花费很长时间,可这天气冷,热水不等人啊。

    “无需,我去去就回。”董策说完,便急忙走出后院,到了前堂,看到果然是丁老正在注视他画的杜老先生。

    察觉董策出来,丁老是目不斜视道:“董议郎,你还欠老夫一幅画呢!”

    上次因为炒高物价,董策东奔西跑,没有时间给丁老作画,而等有时间后,丁老便已经回到中都了。

    “回头,在下便抽取一些时间为丁老作画。”董策淡笑道。

    丁老微微一笑,点了点头,转身过来看着董策,道:“里面说话吧。”

    “请!”

    董策和丁老进入了院里,丁老似乎对这学院的布置很感兴趣,自己提着灯笼一间间逛着,嘴里还不断和董策述说这什么,让董策明白,因为他给太后提出的科举,究竟引起了多大的风波!

    如今朝廷几乎硬生生被扳成了两半,相互攻击着。

    董策不知道,当初杨坚弄科举时,朝廷中是什么景象,或许因为他是开国之君,铁血的很,没有多少人敢有异议吧,可是大宁建国都三十年了,皇帝都换了两位,现在又是太后执政,科举想要开启,困难不可谓不大啊!


第三百三十二章 拉人入队

    朝廷里,大臣们为了科举争论不休,而同时,皇帝也想和太后一争,这就有些过了!

    毕竟科举得利最大的是黄瑾,他有何必横插一脚呢?

    别看董策那夜,在太后面前,左一句为陛下,右一句天子门生,实则他也不得不这样说,因为虽然太后执政,可若你说为太后,而非皇帝,且不说她心里如何想,光是这句话,也足够让董策掉脑袋的了!

    太后地位看似稳固,实则已经开始动摇了,毕竟黄瑾长大了,他要拿回属于他的权力,也有许多老臣在秘密帮助着黄瑾,即便不说这些,在明面上,不论任何人,都要看似向黄瑾马首是瞻,实则心里多数都偏向太后,因为黄瑾实在是没有什么拿得出手的东西。

    连董策心里都很看不起这家伙,不是因为他年少无知,而是因为他没赌品,欠自己一万两黄金什么时候给啊?

    董策哪里知道,上次黄瑾输给他的金子,全是江南士族孝敬的,之后的一万两,则是丁老打包票说一定能胜,结果被董策钻了空子,弄的是哑口无言。

    “董议郎,如今事态变成这样,可都是你一手造成的,你若不出面,还有谁能站出来说话?”

    “我疯了都!”董策看着丁老的眼神,似乎在说,你丫的真当我笨啊,虽然科举是我自己提出的,可不过是当茶余饭后的胡侃,让太后一笑了之而已!

    虽然,他很清楚,太后不可能一笑了之,反而更要慎重对待,从而让儒士为了科举能开启而奔波,忽略了衍教的存在,给他争取发展的时间。

    事实上他也的确成功了,现在儒士们为了科举几乎都要疯了,不仅列出了科举数百种好处,还联名万儒上请朝廷开启科举,当然,这是很要时间的,现在他们就为此奔波。

    不过只属于不对付他,不是抽不出人,而是觉得没有必要了!

    科举靠的是儒学,又不是你衍学,只要大儒们开的题目到了一定深度,不接触儒学十几二十年的人根本考不过,如此一来,学了衍学的家伙,还有什么时间去学儒?

    不学儒,你有拿什么靠科举,当不了官的人,又有什么话语权?

    不得不说,董策这个提议,无疑是扼杀了衍学啊,可只要想想,随着事态发展,笑到最后的,还不是资本主义!

    而资本怎么来?靠商,商与科研的发展是相互的,没有钱,你拿什么搞研究?

    当然,如今能看破这一点的,除了董策没有任何人,大家都为了眼前的利益的疯狂,真就认为,科举开后,百家学术必然黯淡无光,再难有出头之日。

    其实董策也在走钢丝啊,因为搞不好,儒家思想便会控制一切,届时,宁朝会走向宋朝,还是明朝,甚至清朝,董策都不知道,但是,科举要展开,又一个至关重要的人是不可忽略的,那便是他这个提出者!

    “陛下是想要自己下诏,举行科举?”董策皱眉道。

    “不仅如此!”丁老似乎明白,董策在打马虎眼,立即又道:“陛下要一手操办科举,更是想让他认为有能力的人去做!”

    言下之意,便是黄瑾想让董策参与进来,帮他推广科举!

    “丁老又不是不知道,光是在下这个学院,也有够忙了,真没时间帮助陛下,不过……”说到这,董策话锋一转,笑道:“若是陛下需要,在下也能想想办法,看是不是写一本计划书!”

    “就是你写那些什么商业计划的计划书?”丁老见识过董策写的计划书,可以说是事无巨细,很完善,他还曾给黄瑾提议,让一些人到衍教学习,如何书写这些计划书呢。

    “嗯,在下能做到的只有这一点了,说句心里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