慈继阁小说网 > 历史电子书 > 大宁国师 >

第165章

大宁国师-第165章

小说: 大宁国师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现在水车的订单越来越多,董策需要很多人手挖掘渠道,建造水车,面对如此多的灾民涌入,这无疑是减了他的燃眉之急。

    与董策不同,白莲教、山河社与五火堂这些,却是大传教义,广招教徒,都是忙得不可开交。

    而董策对此丝毫不上心,虽然谁都知道,他们这些教派早晚要被取代,整合,但现在他们还是一致对外,和太平道争夺教徒,只有等太平道离开了江南,他们才会展开一场内斗,故此现在教徒越多,对以后的帮助自然越大。

    这让衍教九流堂的新堂主孔梨灿看在眼里,急在心里,为此特意找上了董策。

    “你操心这些干什么?”董策看着孔大是摇头苦笑,想想如果不说明白点,他就算在聪明,恐怕有些事情也难想通啊。

    “招收教徒虽然很重要,但齐心更重要,林子大了什么鸟没有,可千万别让一颗老鼠屎坏了一锅粥,我们的教义是学,只要想学,即可到学子庙一试,我们不仅要教他们习字、手艺,还要教会他们道理,唯有明事理之人,才可成为我衍教弟子,迂腐之人要来自会给自己添堵!”

    孔梨灿听后思考了良久,确定教主的话有道理,但似乎有没什么道理,因为如今他们好像不是在传教吧,只是教人如何为生而已。

    刚想到这一点,孔梨灿忽然豁然开朗了!

    如何为生?这说起来简单,一份工作即可,但实际上却是很复杂,每个人的追求不同,有人喜欢安逸,有人则希望得到更多,都是因人而异,而衍教,就是在挖掘这些人的能力,让他们在某个领域发光发热,最求人尽其才,物尽其用的最高领域!


第二百七十四章 动向不明

    秋日高悬,金陵府郊外的田地中,佃户正赶牛耕田,忙得不可开交。

    择优而种的感念在府令秦麒大力推广下,使得如今许多田地都建了一片培养秧苗的沃土,特别是见识过秦家春稻的人,自然把重心都投入到上面,希望也能种出如秦家田地那般丰盛的稻谷。

    对此秦麒十分满足,他不仅小丰收了一把,还得到了偌大的好名声,自然高兴了,但对董策而言,这还远远不够。

    秦家的稻谷看似丰盛,但只限于这年代,对后世来说差了何止千里。

    如果说,如今普通的一亩地收成平均是百斤,那经过董策的法子,让秦家一亩地平均收了两三百斤,可作为后世人的董策很清楚,一亩地随随便便就上千斤,而大宁的一亩地和后世差别不大,由此可见,稻谷还有很大的提升空间。

    只是董策不知道怎么杂交水稻,但不代表他不懂找人去尝试!

    正在视察的董策转头对身边的一名中年男子道:“渠道目前只能先计划修道这里,至于接下来,则要考虑供水量的问题,届时就有劳毕府丞让人多多勘察了。”

    这中年男子是今年刚调来的新府丞毕治盛,与曹庵一样,他以前是儒林的教书先生,虽说人到中年,阅历丰富,毕治盛为了能当上官,也学了许多治理之法,不过一直是纸上谈兵,没有实际操作过,可以说还是一个初生的牛犊。

    一开始,毕治盛不明白,府令老爷为何让他跟着董策来视察,但结果董策的讲解后,他才明白,眼前这董议郎别看年纪轻轻,到做事却有板有眼,滴水不漏,而且十分博学,并且为人实在,不懂的就直接说不懂,不会打肿脸充胖子。

    “董议郎放心,回头我会安排人过来勘察,倒是有一件事我很疑惑,不知董议郎可否讲解?”毕治盛好奇道。

    董策笑道:“毕府丞大可言明。”

    毕治盛点点头,道:“为何接通水车的竹槽,要每日断流?不能多分渠,让流水更加细腻,如此也不用担心水多或干燥了,还能不用浪费佃户时间。”

    董策没想到这家伙居然问这样的问题,不由苦笑道:“虽然这样的确能减少麻烦,但所谓天气无常,遇到下雨怎么办?或者干旱又如何?这都需要人来观察,从而决定是放流还是截流。”

    “原来如此,看来还是我考虑不周了。”毕治盛苦笑一声,有些脸红。

    与毕治盛转了一圈,董策又回答了他几个问题后,便称艺苑有事,要先走一步。

    毕治盛也不挽留,毕竟他也不希望被一个年轻人指手画脚。

    回到艺苑,董策先是转了一圈,主要看看他的廊桥何时能完工,河对岸的作坊改建得如何了。

    经过连日施工,这两处的骨架已经彻底搭建完毕,剩下的就是丰满骨架了。

    董策看了看新进来的材料,确定没有问题后,顺路走向茶楼。

    刚到茶楼里,董策就看到朱大山和涂小果正在说着什么,似乎还隐隐有些争论的味道。

    “我说侄女啊,这帘子岂能用桃色,咱们这是茶楼,不是青楼!”

    “朱伯伯一点都不懂,桃色才漂亮嘛,能吸引很多顾客呢!”

    “是啊,都把嫖客给吸引来了!”朱大山撇撇嘴道。

    涂小果气急,很是不满,正好看到师父进来,赶紧跑过去道:“师父,你说嘛,这茶楼的帘子用什么色的好?是不是桃色最好?”

    “教主,千万不能用桃色啊,那有损咱们艺苑的形象!”

    董策苦笑一声,道:“桃色的确不适合,但也不能不用,毕竟女孩都喜欢这类颜色,而怎么茶楼可不仅是男人的天地,而是分为两块,一边是男子,一边是女子,至于如何修饰,你们分开来做不就成了。”

    一听这话,两人便没了争论的意思,直接表明各自负责的地方,谁也不能插手。

    茶楼开业在即,同样的,奇幻堂也是如此。

    说起来奇幻堂拖到现在,都是因为最近事多,不适合开演,这让周琮很是不满,他已经把台风与道具练得出神入化,虽然在董策看来,他更像个小丑,而非魔术师,可既然他追求这些,自己又何必拒绝呢。

    如今谁都在忙,但正因如此,他们才急需要减少疲惫的地方,加之秋收之后,百姓都有些钱了,来艺苑的人自然更多了,乘此机会,把奇幻堂推出去,必能吸引很多顾客。

    董策忙于生意一直被人观察着,特别是山河社与白莲教这些家伙,他们很不明白,衍教为什么不乘此机会,广招教徒,反而把重心放回到生意上,难道他不知道,当太平道离开江南的时候,他们的联手也将告破吗?

    “奇怪!”白雪蛾听了汇报后,眉头紧皱,看着黑三道:“你确定,董策没有任何举动?”

    “的确没有啊,他只是忙着扩建他的艺苑,哦,还有今天与新的府丞去了一趟郊外,除此之外,没见他去过别的地方。”

    “孟峰呢?此人是他的得意助手,不可能没有任何举动吧!”白雪蛾有不可置信。

    “孟峰先前日子去了姑苏,想必也去管理那边的艺苑吧,不过白娘子放心,我们已经派人也将他监视起来了。”

    白雪蛾凝眉思索,久久想不出一个可能,董策怎么不会乘此机会,广招教徒啊?这太奇怪了,如果他是怕人多不好管,可为何之前他没多少钱时,却收留了如此多灾民,现在有钱了,却反而不收留了!

    白雪蛾真的不明白,别说她,连同样监视董策的龚庆也是疑惑万分。

    他与白雪蛾不同,白雪蛾一直在想董策有什么动作,而龚庆,想的是董策为何要这样做,这其中必有深意!

    “你去查清楚,务必要弄明白,衍教为何不在收留灾民。”

    “属下遵命。”许怀躬身应诺,立即去安排人继续调查。

    这时候,没人敢大意,因为这决定了谁将会最先被吞并的可能!

    在龚庆看来,白莲教与山河社不足为虑,因为他们是知根知底,但唯独衍教,这是个另类,没人知道他的底子有多厚实,故此龚庆正在考虑,是否要联手白莲教与山河社,先把衍教给吞了!


第二百七十五章 甜头都不给

    衍教的出现十分突兀,是所有人都没预料到的,但他们都坚信,这个教派是确确实实的存在!

    因为它让一个纨绔公子,摇身一变,成为了衍教教主,成为了艺苑东家,成为了府议郎,成为了商会会长!

    无论是那个身份,在当今都不可小视,更别提整合在一起了!

    商品层出不穷,戏剧华美实际,稻谷丰收,商会的惊天之举,在他们看来,都不是一个人能干出来的,那他背后必然有庞大的组织在协助!

    衍教动作越大,越是令人担忧,因为没人知道他们背后有多大的力量,但他又是眼中刺,不除不行啊!

    可是在一系列的大动作过后,衍教突然什么都不做了,只是专心的经营艺苑这个小地方,难道这地方对他们真的很重要吗?要知道,不说别的,光是借这上次涨价风波,董策赚的钱,比艺苑一年的收入还要多,最重要的,还是他的商品很好,而且提出的新作坊流程,也是令人感慨,现在以他的财力,这些他都可以做,而且必然能做的更好,但为何要与人分享?他真的有这么好心?

    还是他在蛊惑人心?但他也没有要求商人加入他的衍教,只是一种合作,而同为商人出生的龚庆,很明白,别看现在一个个商人去巴结他,但只要衍教受到朝廷的制裁,那么不用半刻,所有人的商人必将远离他而去。

    商人之中,没有义气可言!

    重重迹象都表面,董策没有扩大衍教的意思,这让龚庆等人怀疑,他是不是在明修栈道暗渡陈仓?

    可是一连几天,他们查到的消息都是衍教没有扩大的意思,倒是艺苑扩大了!

    本因灾民放弃了太平道后,这些邪教可以安心了,可衍教的动作却让他们没发安心,奇怪,太奇怪了,董策究竟在做什么啊?他还是一教之主吗?整就一个生意人嘛!

    相比于他们的担忧,太平道此时更是担忧!

    灾民都走了,虽然不在成为太平道的负担,但也没有给他们带来什么好处,太平道也一直在查,只不过他们没有调查董策,而是查这些灾民是否有在帮他们传道。

    结果,灾民都在为生活而奔波,为了月钱而奋斗,根本没有闲情逸致去给其他人传道,反而,现在大家讨论的是,他们太平道究竟想要干什么?

    若说之前的谣言,让灾民离开太平道,逼着他们吃了一个哑巴亏,而最近的谣言,则是把他们逼到了死胡同啊!

    新出现的谣言,都在说太平道利用灾民帮他们修建道观,然后等他们去送香油钱,这些话自然让许多人不信,不过不信不要紧,你可以观望啊,如果太平道沉默的离开,那就表明,他们对灾民以后的香油钱不在乎,人家太平道在济世,不求回报。

    如此一来,太平道要怎么办?不派弟子去传道,随便收点香油钱,那他们如何立足?

    新建的道观很是清冷,所有的道士都是一脸死相,更有许多道士想回北方,想回家乡,因为在那里,他们德高望重,受百姓拥戴,都不用废话,便有百姓给他们送钱花,那日子别提多安逸了,可是在江南,本来还想着能过上比以前更好的日子,结果,却是热脸贴人家冷屁股啊。

    正虚子自然不会放弃,他还在期待,希望过了一两个月,等那些灾民手底下有余钱时,能给他们送香油钱,那怕一人每日捐一文,一天也有百贯收入啊,况且一文钱,你好意思出手吗?我们可是养了你们一年啊!

    可是便在正虚子期待的这段时间,忽然一则消息传入他的耳中,让他整个人如遭雷击,彻底的绝望了!

    这个损招太狠,也不知是谁想出来的,简直是要让他们未来几年也别想拿到香油钱了!

    这个消息是从金陵开始传的,说是许多作坊的东家,发现招手的灾民没有真正的家,便提议,在郊外建立新的作坊,同时,准备花大价钱买一块地,在作坊附近建立个小村,好安顿灾民。

    当然,这笔钱不是作坊东家一人出,而是需要大家的帮忙,共同出钱建立新的家园,为了得到官府的支持,又宁州商会集体人邀请了府令老爷秦麒到新建的商会基地去讨论,之后立即得到秦麒的支持,而且地就由秦家出,如此一来,商会旗下的作坊员工们,集体沸腾了,除了生活所需,剩下的钱全部攒下来,就是等到新村建立后,能立即买上房子,届时,大家都有家了!

    家在人的心中,是至关重要的,可以说它胜过一切!

    如今,官府与商会合作,不仅解决了灾民家的问题,而且只要购房后,还能改新户籍,如此一来,你有什么理由不存钱?

    “疯了!这商会和秦麒真是疯了,他要和我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