慈继阁小说网 > 历史电子书 > 大宁国师 >

第140章

大宁国师-第140章

小说: 大宁国师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一句话,听得张大贵几人魂魄都快出窍了,立即一改幸灾乐祸,苦着脸凑过来求饶。

    “表妹!”忽然酒肆门口一声惊呼,方淑蔚的表哥此时才回过神,急忙的向着方淑蔚背影追去。

    陆可轩摇头一叹,走到董策身边道:“唉,是我考虑不周了,忽略了董议郎和方捕快的家世,弄得……唉!”

    “行了,别昧着良心说瞎话了,你现在心里美着呢!”董策白了陆可轩一眼,简直离去。

    陆可轩立即跟上,忙不迭的道:“唉唉,董议郎这话可是冤枉陆某了啊,我是真心为你们感到……”

    一场小风波并不能阻挡董策的计划,道别方淑蔚后的他,立即投入到了生意上,一天下来,又谈成了两单生意,一单是粮食,一单则是皮裘,而且量不少,质量更是不错,让他很是满意。

    因为徐州和江南不同,大彭府晚上宵禁,董策只能早早回客栈。

    而此时,大彭府西城陈府中,方淑蔚表哥陈鸣宝此刻站在两名妇人面前是唾沫横飞,口落悬河,把今儿个中午的事情绘声绘色的描述了一遍又一遍,听得两位妇人是眉头大皱,暗道不妙。

    “妹妹怎可如此不注意,让蔚儿喜欢上一个商人,这事传出去,咱们马家颜面何存?”一位身材明显比方夫人都要壮了少许的妇人面无表情道。

    “姐姐这话让妹妹真是心寒啊,当初蔚儿想做捕快时,你不是也同意了吗,如果她不做捕快,会认识这些不三不四的人吗。”方夫人冷笑道。

    陈马氏仍旧是毫无表情,跪坐在踏上一动不动,只是张嘴道:“不论如何,一定要断了蔚儿的念头,就算要找上门女婿,也要找个儒林的,商人绝不可!”

    “妹妹也想啊!”方夫人苦笑一声,道:“只怕我这女儿和我一个性子,会义无反顾啊!”

    当年方牧追踪一伙逃犯一路到了肃州,不仅在抓住了逃犯,还顺手帮当地刑捕房解决了一件重要案子,因为这案子中牵连了当时的方夫人,两人就此打上了交到,而后方夫人被方牧办案手段和一身正气所吸引,便义无反顾的跟着他回江南了。

    不过,方牧当时年纪轻轻就已经是捕头了,属于大宁的九品小官,手底下也有几十号人,还是很有前途的,马家考虑再三后也就同意了。

    而董策,不过是一介商人,虽说年纪轻轻就当了府议,连金陵府令对其都刮目相看,但他同时还是那什么鬼衍教的教主,不仅如此,这此教之人还不可当官,这可让人无法接受了,毕竟拿国教太平道来说,国师乃当朝一品,虽没实权,但也属于大官了!

    其门中弟子若名声享誉一方的,也会被当地官府选为祭师,主持当地的大型祭祀活动,在宁朝这也算是官,而且即便是县里祭师,也属八品,不仅有俸禄可拿,听闻还能捞到许多油水,更重要是地位高尚,比商人不知强了多少倍。


第二百二十五章 知难而不退

“娘,你找我?”方淑蔚进入偏厅,一眼便见表哥陈鸣宝对她憨憨一笑,方淑蔚点了点头,随后向姨母、母亲到表哥依次欠了欠身。

    “蔚儿,阿宝说,你今天竟与一个商人在大街上拉拉扯扯,可有此事?”陈马氏算先开口道。

    方淑蔚一愣,扫了一眼一脸歉意的陈鸣宝,既而转向姨母,目光忽而坚定道:“确有此事,蔚儿喜欢他!”

    “胡闹!”方夫人一张拍在案几上,瞪着方淑蔚道:“你的婚事自有我们这些长辈做主,岂能由你胡来,以后,不准你再与他见面,可听明白!”

    方淑蔚只感觉一颗心沉入冰窟,可她依旧是不甘示弱的与母亲对望着,张口道:“我与董大哥早已定情,不论娘亲说什么,蔚儿都非他不嫁,还望娘亲能成全!”

    “你!”方夫人没想到一项很是听话的宝贝闺女,居然敢顶撞她了!

    陈马氏双眼一眯,抢在方夫人发作前对方淑蔚道:“蔚儿啊,既然你如此喜欢这个男子,姨母可以代你娘答应你,将你许配与他。”

    “真的!”方淑蔚没想到姨母居然如此开明,早知如此,就应该早点儿来徐州求她帮忙啊。

    “姐姐!”方夫人扭头看向陈马氏,眼中不满毫不掩饰。

    陈马氏没有向方夫人解释,而对方淑蔚微微颔首,浅笑道:“姨母何时骗过你,不过,你毕竟是马家外孙,马家怎么说也算大宁有头有脸的士族,以你的条件,最次也能嫁个县令,唯此才不会辱没马家名声!”

    “可是……”方淑蔚听后便是大急,正要解释董策的情况,陈马氏已经挥手示意她闭嘴,神情平静道:“那儿郎身份姨母清楚。你无需再解释,我既然答应了你,便不会反对,不为官。也有很多条路走,正好,黄桑峪有伙贼人,占道观,挟坤道。让你姨父很是头疼,若你能让他到你姨父帐下做几天幕僚,专解此事,成功之后我亲自为你们做媒!”

    厅内其余三人闻言,都是大吃一惊。

    黄桑峪那伙贼人有多凶狠他们都清楚,不过区区百人,便能从鲁州一路逃到徐州,沿途杀了两百多名卫军和乡兵,最后更是在大彭府卫军的包围中,杀进了黄桑峪。用着祥云观里的道姑逼着卫军不敢进山。

    如今大彭府对此事的处理,是等朝廷命令,主要是国师的态度,毕竟被劫持的可是他的弟子,你想救,那就派人过来和他们谈判,这个黑锅也就无需大彭府来背,反之更简单,直接攻入道观,至于道姑的性命。只能听天由命了!

    方夫人也明白了,姐姐想让女儿知难而退,这个计策用得甚妙,由姐姐口里说出来。还不会让母女关系闹僵,想必蔚儿这丫头铁定会断了心思,就算她还想赌一把,董策呢?且不说他敢不敢应下,就说他有这能耐吗?

    然而,方淑蔚的反应却大大出乎方夫人的预料。只见她忽然兴奋无比,喜滋滋道:“姨母此言当真?若董大哥真能解决了黄桑峪里的贼人,你便能做主让我嫁给他?”

    “嗯,前提是不可害了观中坤道性命!”陈马氏附加一句。

    “好!那我现在边去找董大哥。”说着,方淑蔚便笑着正欲离开,忽然,方夫人一拍案几,冷哼道:“女儿家半夜私会男人成何体统?况且这里是徐州,不是江南,滚回你房间去,明日为娘自会派人去通知他。”

    方淑蔚这才想起大彭府晚上是禁止出门的,而且娘亲还不让她再见董大哥,这无疑是一桶冰水从头浇下,把她冷得不行。

    但想到董大哥的足智多谋,方淑蔚便安心了,她只要静静的等待,等待董大哥凯旋归来的消息即可!

    当方淑蔚离开后,她表哥陈鸣宝急了,看着娘亲陈马氏道:“娘,你为何答应表妹啊?”

    “回你房去。”陈马氏岂会看不出这个儿子的小心思,对此她绝对不会答应,倒不是说近亲问题,因为这年头世人都认为,子女身上的血脉乃是继承父亲,只要不是堂兄妹便可,但是,不论马家还是陈家的儿郎都是武人,娶的媳妇也多是将门之女,一个个只会舞刀弄棒,实在是太缺乏一些知书达理的大家闺秀了。

    而且方淑蔚做过捕快,少不了和男人动手动脚,那名声能好到哪去?若在西北也就罢,因为大宁建国之初和突厥战事导致男人死了太多,很多女子小孩被俘虏,同时云州也被遭突厥攻打,可谓是两面夹击,让当时还没稳定的大宁摇摇欲坠,宁太祖一怒之下,下令边疆不论男女老幼,宁可战死,不可受辱,旦有一人苟且投敌,其族有人灭人,无人挖祖坟!

    一国之君居然被逼到公开挖人祖坟的地步,可见当时的局势有多凶险,虽然这道圣旨让许多人不满,甚至有人直接反了去投靠突厥,但更多的是被胜利的奖赏所诱惑,只要有敌军人头,加官进爵,赏钱封地都不是问题,于是当时不论男女老幼,只要能拿得起扁担柴刀的,即便你一开始不敢下手,但目睹自家男人、父亲、儿子,一个个顶梁柱倒在突厥人的屠刀下时,害怕便会转为愤怒,恐惧将被复仇所替代,全民彪悍也就此养成了!

    可彪悍能在乱世称雄,但在太平世道里敌得过唇枪舌剑吗?西北不知多少将门就是因为彪悍狂妄,被一支支笔杆子给写死,故此陈马氏自然希望后辈子嗣中多出一些读书人,特别是她的未来孙儿,若让方淑蔚这丫头来养育,结果会养成什么,陈马氏想都不敢想!

    翌日一大早,董策穿戴整齐,正准备和昨天一名商量好的药材商谈生意,可刚出门,迎面险些就撞到了客栈掌柜子。

    “唉,对不足啊客官,险些碰着您了,您出来也正好了,这位陈府的管事说找您有事相谈,若是二位没有什么吩咐的,小人这边下去忙了。”掌柜子点头哈腰道。

    “陈府?”董策初来驾到,自然不知道陈府。

    “阁下找董某有何事?”董策好奇道。

    来人年过四十,方脸短须,身着披袍,看起来很是儒雅,实则气质却一点儿都没有儒雅的味道,反而有点武人那种不怒自威的气质,让董策心中冒出了一个很糟糕的猜测!

    “你便是董策?”来人一句话便认定了董策的感觉,说得那叫一个干脆,连礼节都省略了。

    “正是,不知阁下是要与董某谈生意呢?还是另有要事?”董策皱眉道。

    “跟我来吧。”说着,中年方脸男子转身便向楼下走去。

    董策这下可真恼了,但转念一想,对方既然能找到他,那在大彭府的人脉铁定很强了,犯不着去招惹,且看他到底要玩什么花样吧,如果是昨天那事,自己何不去解释清楚呢。


第二百二十六章 我没把握

当董策跟着中年人到了客栈前厅时,张大贵等人立即围过来,没等他们开口,董策先道:“你们在这里等我,如果一个时辰后我没回来,你们就去找陆员外,让他帮我谈成那笔药材生意。”

    “唉,属下明白!”张大贵立即点头应道。

    董策这才跟着中年人到了门外,此时外面已经有马车恭候,中年人招呼一声,两人便一同进入马车中。

    一路上,董策没有问一句,这让中年人很是惊讶,暗想这小子就不怕自己把他卖了?

    大彭府可不小,马车跑了半个时辰才到达目的地,等董策下了车,发现并不是到陈府,而是一处茶楼。

    “董公子随我来。”中年人提醒一句,便领着董策到了茶楼二楼的一处雅间外,中年人只是开了门却没有进去,而是摆出一个请的姿势。

    董策眉头微微一皱,便踏脚进入雅间,没等他看清楚里面的布置,一扇被轻帘遮挡的圆门内忽然传出一个妇人的声音。

    “董公子,妾身陈马氏,就问董公子足智多谋,此番请你过来,是希望你帮个忙。”

    董策眉头微皱,冲着隔门里拱手道:“陈夫人请说。”

    “你连问都不问,便答应了?”陈马氏的声音显得有些意外。

    董策笑道:“在下之前的言语之中可没答应二字,希望陈夫人不要误会。”

    “好一张能说会道的嘴,你就是靠着这张嘴,把马家外孙女给骗到手里的吧!”陈马氏语气忽然冷了下来。

    “马家外孙女!”董策心道一句,顷刻便明白这陈马氏说的应该就是方淑蔚了。

    “果然和那妮子有关系,如今这陈马氏摆出此等排场,显然是要给我下马威了,如此也说明她不想方淑蔚嫁给我,正好也合了我的意。”想罢,董策摇头一笑道:“我与方捕快并非陈夫人所想象那般,或许方捕快确实对在下有点儿意思。但在下还是有自知之明的,从未妄想要高攀什么。”

    隔门里沉默了许久,陈马氏的声音才再次传来。

    “你能这样想很好,但蔚儿那丫头却是铁了心的要跟你。妾身实在是不想蔚儿和我们的关系因为你一个外人而闹僵,所以我想让她知难而退,于是答应她,只要你能解决了黄桑峪的贼人,便让她下嫁与你。现在,你的意思呢?”

    “竟是这事!”董策惊讶了,脑中立即开始盘算其中关系。

    他不清楚黄桑峪里那伙贼人的实力,但听闻他们能从鲁州一路逃到徐州,看起来比府卫军只强不弱,可转念一想,这又显然不同寻常啊!

    大宁建国才三十几年,军事这块就算不是颠峰时期,也差不了多少,而对方居然能轻易突破重重包围。死伤还不到十分之一,这要有多精锐?

    可这样的人,却是草莽之辈,可能吗?

    并非说草莽之中无能人,而是太少,如北宋末年的军事如何就不说了,方腊虽然是选择防守,但也算和他们对钢了,结果还不是一败涂地。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