慈继阁小说网 > 历史电子书 > 大宁国师 >

第102章

大宁国师-第102章

小说: 大宁国师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也好,这是就交由我去办吧!”王捕头说完,便离开驿站,开始安排人行事。

    这边是忙得热火朝天。而远在金陵府的艺苑,也陷入了一片繁忙!

    “什么,你说票没了?”

    “最近艺苑夜剧不是没什么人看的吗?怎么突然就没了?而且还是之后五天的票都没了!你如果不给我道个明白,我就站在这里不走了!”

    一旁,看着售票亭吵闹的人群,朱大山白眼一翻。走过去故作恭敬的施礼道:“这位客官,不是小苑不肯售票,而是事实如此,票真的售空了!”

    “胡说八道,往日我来的时候,这夜剧根本没坐满过,怎能说没就没的!”

    “是啊,我们也是因为知道最近天冷,艺苑晚上的生意不好,才不急于买票的,再说了,没你们这样演戏的啊,你当说书呢,还欲知后事如何,请待明夜知晓,我呸!”

    售票亭火了,但火的却不是抢票,而是哀声再造啊!

    这一个月来,一是因为前段时间的命案,二是天气也越来越冷,故此艺苑夜剧少有人看,既然当外面的巨幅布画换成了刘关张三兄弟,惹得不少人瞩目和询问,但一听只在夜间表演,便让许多人失去兴趣,这么冷的天,在被窝里抱着媳妇岂不爽哉,谁会来这里挨冻啊!

    即便想看,过几天再看看又有何妨?

    然而令人意想不到的是,夜剧三国居然不是一场过,而是被分为了一百二十场啊!也就是说,错过一场,想要再看时,那就要等整部三国大剧播完了,也就是四个月后才能看了,如果错过了结局,想要再看,便要苦等八个月啊!

    想想,就令人崩溃!

    一位公子对着朱大山恳求道:“朱管事啊,通融一下吧,今天演的是第三回,议温明董卓叱丁原馈金珠李肃说吕布,在下很想知道,董议郎口中的人中赤兔,马中吕布究竟有多威武不凡,说起来我和董议郎时常喝茶闲聊,你如果无法准许,不如给董议郎提个信!”

    “唉唉,我说这位兄台,和董议郎喝茶的又不只是你,我也与董议郎喝过茶,他泡的茶清新淡雅,回味无穷,要说也有我一份,朱管事,劳烦你去报个信,就说广园严守义前来摆放,我也不要最近的票,我要看的是第八回王司徒巧使连环计董太师大闹凤仪亭!”

    一听这话,几乎所有人都急了,第八回意义有多非凡,是个男人就很清楚!

    想想当日见过董策十美图的公子们,对里面的貂蝉那是垂帘三尺啊!虽然卧薪尝胆里的西施他们见着了,但毕竟那是卢清所演,大家对卢清也比较熟悉了,没有什么惊艳的感觉,可如今得知,卢清和一些名角都去了姑苏,如此貂蝉的扮演着自然另有她人了!

    如今的戏票已经卖到第七回,故此这第八回现在争还有机会,这如何不让他们急切!

    然而,朱大山却苦着脸,指着售票亭外的告示栏道:“不好意思,刚才是售票亭的人弄错了,这告示上写的前十回,其实刚才已经卖完了!”

    “什么!”

    朱大山这句话,险些让人把售票亭给拆了!好在周琮带着一帮闲汉站在一旁,虎视眈眈的盯着他们,才避免被砸的下场!


第一百五十章 周边商品

艺苑以三回夜剧,便将生意推到曾经一票难求的地步,可不同的是,曾经顾客对艺苑抱有好感,看不到就算了,反正等戏演久了看的人少了,自己再去也不迟。

    然而,谁能想到艺苑居然玩了这一出,以连续剧的方式吸引客人,而且还只限夜剧,每日一回,惹起一时哀声再造,怨气冲天!

    “东家,客人和周管事对持起来了,还吵着要见您呢!您要如何平息呢?”甄琬推开阁楼的房门便笑道。

    董策却不答反问道:“合作商来了吗?”

    甄琬也没有继续顾客不满一事,点头应道:“快到齐了。”

    “嗯。”董策起身,将案上厚厚的计划书递给甄琬道:“等会儿将这些发给他们。”言罢,便走出阁楼,往会议室而去。

    甄琬翻看几页后,不由感慨一叹,暗道董策的赚钱手段果真厉害!

    这里面记载的都是一种名为“周边”的商品,有字画、铜像、木雕、刺绣、屏风、画扇、乐器等等,除此之外,连糕点食品都有涉猎,什么关公一品笑,孔明祭天包等等,看得甄琬暗暗咋舌,不明白东家的脑子究竟是怎么长得,这看似没联系的东西也被他揪着来赚钱!

    当然,这些都是董策提供给合作商的产品计划,除了这些,甄琬昨日还见过董策写了另一本,是有关于艺苑副产业的商品,这里面包含瓷器,漆画和棋牌以及什么“华容道”的小玩具。

    艺苑副产业赚的钱自然全是艺苑的,而董策提供给合作商的新商品,也要抽成,当然只限于艺品街,如果合作商拿出去卖,赚的钱则是他们自己的,在这年头可没有版权一说,为了不让人人效仿。他只能任由合作商在外贩卖,打击山寨。

    但即便如此,艺苑的商品还是有了许多山寨货,特别是金陵府境内的县里。不仅学着艺苑弄了小剧场,盗版了他的戏,还弄了许多周边小商品,而当地百姓没看过正版的自然也看得津津有味,还当这戏就是这样演。一时间到也火得很,殊不知,在艺苑看过戏剧的人,对于这些盗版有多不屑一顾。

    不论是唱腔,服饰,剧情,人物的刻画演绎,这些山寨与艺苑相比何止差之千里,但还是被他们吸引了许多客人,这要怪。也只能怪这年头没什么好消遣的地方吧!

    当甄琬把计划书按照各家合作商分发下去后,这些员外和掌柜都如获至宝般,少不了一顿马屁下来,一具具“大师”说得董策郁闷无比,暗叹这哪是什么开会啊,简直是马屁大会!

    “董大师,这铜像铸造恐怕无法短时间摆上摊啊!还希望董大师到名剑轩指点一二!”名剑轩的东家陆可轩还没回金陵,故此则由一名管事代替他来开会。

    董策闻言立即道:“我恐怕没这没多时间,不过你看仔细下一页,里面写了做法。先用蜡塑型,再以泥浆浇之,烧土裹之,等泥土干后。将蜡烧融,再把铜水倒入,等铜水定型后,再用锉刀修整,湿沙磨光,等出了第一个成品。便可以制作烧石模具了。”

    “董大师的办法的确很妙,可是这说来简单,但做法极难啊,特别是这尊关二爷铜像,他手里的大刀如果用蜡……”不等名剑轩管事说完,董策便抢先道:“刀是另外做的,只要掌握铜像握刀的手孔与另制的刀柄契合便成,之后用铜水固定即可,还有许多复杂地方也需要用此法拆分制作,最后才融合。”

    “嗯,如此一来倒是轻松不少,对了,还有这点,里面写了马匹与武将也要分,那马鞍……”名剑轩管事说到这,忽然察觉了什么,他急忙看了一眼四周的商家,顿时大为后悔,暗想这可不是商量这些的地方啊,否则董大师给他们的技术还不得让这帮家伙学了去了!

    想到此,名剑轩的管事立即干笑两声,说了句“没事”后便赶紧坐了下来,心里盘算等会议结束后再找董大师密谈!

    众人岂会不是名剑轩管事在想什么,的确,他们对于最近名剑轩精美的铜艺和铁艺是如何做出来的都很好奇,今日有幸听闻,自然个个竖起耳朵,虽然没听完,但也知道一个大概了!

    这也是名剑轩管事初来驾到,不明情况,否则换做是陆可轩,或者名剑轩的老掌柜,这两个家伙贼精着呢,绝对不会在这里询问的!

    不过虽然知道一些大致做法,但在座的也没人去横插一脚,毕竟一来他们自己也有新商品要忙着做,二来这可是门技术活,而且上手很难,普通的铁匠根本做不出,也唯有名剑轩才有这等实力。

    但话虽如此,谁乐意将技术与人分享啊?也就董策这位横空出世的衍教大师!

    继续与一些合作商商讨了产品大致情况后,众人才退去,不过和往常一样,会议结束后,这些员外管事们都找时间和董策秘密商谈一番,等彻底了解新商品的制作后才满意离去。

    “东家,快去看看吧。”甄琬等合作商都走了,这才进屋对董策道。

    “看什么?”董策一愣道。

    “售票亭啊!”甄琬提醒道。

    “还在对持?这都快过两个时辰了!”董策看了一眼步入黄昏的天际。

    “唉,已经不是先前那批人了,前面几波倒是能劝走,可是现在来的却不能推拒啊!”甄琬苦笑道。

    “来人是谁?”董策皱眉道。

    “是上次竞得东家两幅画的那位木员外!”

    “是他,他不是有票了吗?”董策真不解了。

    说起这木员外,也算得上他们艺苑的天字号大粉丝,三天两头就来艺苑看戏,是百看不厌,而且每次都坐在头排贵宾席,连艺苑独特的唱腔也学得有模有样,经常跟着台上的戏子一起轻唱。

    但至于这位木员外究竟是做什么生意的,董策却没听问过,更没特地与他交流,只是让朱大山特别留意此人,当然,除了木员外,所有时常来艺苑的客户董策都让手下人多多留意,等逢年过节好送些周边当礼品回馈顾客。

    “他这次并非是一个人,而是带着一位老者一同来的。”

    听了甄琬这话,董策想了一下后,便点头起身走出茶厅,前往售票亭。


第一百五十一章 木员外和丁老

来到售票亭,董策一眼便见售票亭外围满了人,顿时他就感觉一个头两个大!

    “咦,董议郎来了!”

    “董大师您终于出来了!”

    “哎呀董大师啊,你这出新戏了,怎么也不先通知一声啊?在下早已对三国痴迷无比,甚至自己撰写过一部三国说本,本想拿来给董大师指点一二,却没曾想董大师早已写有剧本,只观前二回便令在下百感羞愧,将之前所写尽焚之,并发誓重写一部传世之作,还望董大师开恩啊!一票,就一票!”

    董策汗颜了,这家伙说得未免太直白了吧,明显是想把戏曲写成说本靠此赚钱,还说得如此慷慨激扬,简直比自己都不要脸!

    “无规矩不成方圆,诸位贵客想看戏先买票吧,至于没买到的,恕董某也无能为力,不过诸位贵客放心,等三国一百二十回演完后会从头再演,现在看不到,可以等下次看嘛!”

    董策这句话说了等于白说,现在谁不知道,你丫的纯属在害人啊!一夜一回,一百二十回下来那四个月都过去了,到时候有没有票还是另说呢!

    只能无视了吵吵嚷嚷的客人,董策走到一位中年儒生面前,拱手笑道:“木员外又来捧场了!”

    “呵呵,董议郎可是大忙人啊!”木员外笑了笑,便开门见山道:“木某本来是不想打搅董议郎的,奈何我这位老友难得归乡过年,他平日里也没什么爱好,就喜欢看戏听曲,方才得知咱们金陵艺苑戏剧后,便想过来目睹一番,但似乎怕要遗憾了啊!”言罢,木员外扫了一旁被周琮带人拦住的激动人群。

    董策则看向了木员外身边那位身材微微佝偻的老者,这个老者面白无须,看起来不过五十左右。但却已白发苍苍,不过却一丝不苟的梳理成髻,带上金玉冠,显得气度非凡。身上一袭黑蓝绸缎绣有繁琐金花,做工精美无比,一看便知贵不可言。

    而混迹于各行各业的董策竟然也看不出这身布料出至哪里,要知道,丝绸自是江南最好。染布和绣坊最多,做工也最为精美出色,可比起老者身上穿的明显差了一筹,特别是那繁琐的绣花,即便让刺绣速度最快的绣娘,绣一年也绣不出老者这一身啊!

    足可见,此人地位的非凡!

    董策立即对老者作揖道:“在下董策,敢问老先生尊姓大名?”

    “呵呵,老夫姓名实在不好透露,董议郎随意唤我一声丁老即可。”老者淡笑道。

    “原来是丁老。丁老先生以前可是金陵人?”董策说着,便作势邀请木员外和丁老往苑内走去。

    这两人也不想在此地久留,故此点了点头,便随董策往茶厅而去,路上丁老笑道:“说起来,老夫只能算是半个金陵人,老夫祖籍在湖州,不过自幼便在金陵长大,但也有好些年没回来了!”

    “呵呵,丁老上次回金陵。好像是十二年前吧!”木员外笑道。

    丁老对木员外似乎很恭敬,说话前还拱了拱手,笑道:“还是木员外的记性好,上次来事。金陵正在翻倒坊间,当时可谓是一片狼藉啊!说起来那些家伙对此事一直不满,认为坊市一倒,江南即乱,可你看看后来这些年,天下一半税收尽出咱江东之地。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