慈继阁小说网 > 历史电子书 > 九龙夺嫡 >

第58章

九龙夺嫡-第58章

小说: 九龙夺嫡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晴儿。”

一番折腾下来,天都已是快亮了,三爷的精神自不免有些疲惫,然则却并未去休息,一回到驿站,便即屏退了左右,只留下弘晴与李敏铨二人,但见三爷皱着眉头端坐在文案后头,默默地沉思了片刻之后,突然开了口,声音沙哑地点了弘晴的名。

“孩儿在。”

今儿个蹊跷事儿一桩接着一桩,三爷显然有些疲于应付,心中的疑惑定然如山般多,这一点,弘晴自是心中有数得很,也早就在等着三爷开口发问,这会儿听得三爷点了名,自不会有甚惊慌,缓步从旁行出,恭谨地行礼应了一声。

“对今儿个之事,尔有甚解释么,嗯?”

三爷静静地盯着弘晴看了好一阵子之后,这才不动声色地发问道。

“父王可是想问孩儿为何阻止您出示皇玛法的密旨么?”

三爷虽不曾明说,可弘晴却是一听便知三爷真正要问的是甚,也没隐瞒,直接便道破了出来。

“嗯哼,说说看。”

被自家儿子看破了心思,三爷不免有些尴尬,不过么,这当口上,三爷实是没心情去计较那么许多,也没去否认,只是淡漠地点了下头,示意弘晴接着往下说。

“父王明鉴,孩儿之所以如此行事,实是不得已而为之,今,赈灾一事大局虽定,可后续手尾尚多,此乃要务,断不容有半点闪失,至于汝福一案,虽也重要,却尚在其次,若同时而为,纵父王英明过人,却也难免有兼顾不及之时,故此,孩儿以为当以大局为重,只消赈灾能确保无虞,父王便可立于不败之地,再者,汝福一案先不揭破,也可使山东诸官不致有鱼死网破之心,至少在摸不清父王底细之前,他们并不敢妄动非为,于赈灾大局而论,实有百利而无一害。”

早在当初看破杜默良进逼之用心时,弘晴便已将轻重缓急都已算了个分明,此际道将出来,自是条理清晰得很。

“嗯,赈灾固然要紧,可案子若是不破,皇阿玛那头怕是交待不过去罢,晴儿对此可有甚说的么?”

三爷本是精明之辈,弘晴所言的那些道理,他自是也已想到了的,自是不会有甚异议,然则对汝福一案却并不想放过,不止是因着密旨在身,不得不为之故,更多的还是想借此案给八爷一伙一个沉重之打击,只是两全之道极难,三爷都已想了良久了,却依旧找不到甚合适的应对之策,此际见弘晴分析起局势来如此之精辟,自是将希望全都寄托在了弘晴的身上,却浑然忘了弘晴眼下只有八岁这么个事实。

嘿,老爹这还真是将咱当甘罗使唤了,也罢,左右迟早要见真章的,既然瞒不过去了,那就露上一小手也好!

若是可能,弘晴其实不想这么早在三爷面前太过露峥嵘的,奈何此番事发突然,还真就找不到跟李敏铨私下勾连的机会,加之三爷显然已是起了疑心,再多行掩饰的话,反倒会令三爷犯猜忌,与其如此,自不如大大方方地显露出自己的才能,以便于将来能更好地托三爷一把,有鉴于此,弘晴也就没再有甚隐瞒,微微一笑道:“父王,两全之道虽难,却也不是办不到,化明为暗可也!”

“化明为暗?”

一听弘晴此言,三爷的眼睛立马便是一亮,可闪了几下之后,却很快又黯淡了下来……

第八十五章化明为暗(二)

化明为暗固然是好计策,问题是这策略并非无条件可行,而是须得有强大的力量来配合,若不然,只是个天大的笑话罢了,这一点,以三爷的智商,自是不会看不出来,只是看得破归看得破,真说到力量么,三爷却就不免有些束手无策了,不是三爷没力量,实际上,三爷既有志于大位,自然不会忘了暗底势力的重要性,平日里也确实着力收罗了些人手,尽管不多,却也还算是勉强可用,奈何此番办差却并未带来,这一时半会要用人,却又哪能够得着,再说了,山东不比京师,那帮人手就算到了,人生地不熟的,能派上多少用场还真是个未知数来着。

“晴儿既是提出此策,想来该是有了心得才是,且说说看,为父听着呢。”

三爷皱着眉头反复盘算了良久,却始终找不到实施化明为暗之策的底气,没奈何,只好将目光又移到了弘晴身上,立马便惊异地发现弘晴居然是一副从容自信的样子,心中的好奇心顿时大起了,这便沉吟着发问道。

“回父王的话,孩儿以为此事可分成明暗两道来走,简而言之便是明面上施压,暗自细查根底,所谓的明则是官面上须得给对方以足够的压力,只是此事父王却是不便直接出面,以防对方鱼死网破,彻底搅乱赈灾一事,至于暗么,也简单,不瞒父王,早在当初知晓了汝福等人盗卖储粮之际,孩儿便与李先生商议过暗查之事,已派出了李先生之族弟等人暗中收集证据,眼下已是有了眉目,待得证据齐全之日,便是父王出手擒贼之时!”

三爷没看错,弘晴还真就是底气十足得很,早就已将事情的方方面面都已算得个透彻无比了,此际娓娓道来,自是慷慨激昂得很。

“王爷,小王爷说得不错,如此行了去,大功当不至旁落也!”

一听弘晴话里提到了李敏铨的族人,三爷的视线立马便投到了李敏铨的身上,虽不曾开口,可眼神里的探询之色却是明摆着的,一见及此,李敏铨自是不敢怠慢了去,赶忙一躬身,笑着帮衬了弘晴一句道。

“嗯,晴儿既言为父不便出面,那官面施压之事又当如何为之?”

三爷对李敏铨还是有着足够的信任的,这一听李敏铨出面帮弘晴作证,自是不疑有它,也就没再在大方向上多问,而是问起了具体的操作手段。

“回父王的话,山东巡抚阿进泰其人当可用也!”

父子相处了一年半,弘晴对自家老爹已是有了足够的了解,自是清楚三爷虽说在大局观上有些欠缺,可本身的能耐还是不差的,也有着足够的精明,此时一听三爷问话的口吻,弘晴便已知三爷其实心中早已有了算计,自是懒得多费唇舌去详细解说,这便言简意赅地点了一下便不再多言。

“嗯,好,晴儿若是觉得可用,那为父也就不妨用用好了,只消我父子同心,何愁大事不成!”

一见弘晴表现得如此之出众,三爷当真是心情大好,这一拍案而起之下,夸奖的话里可就带有了别样的意味。

“能为父王分忧,实孩儿之幸也。”

弘晴精得很,又怎会听不出三爷所言的大事究竟是何等大事,当然了,弘晴自是不会傻到去点破的地步,而是一躬身,恭谦万分地逊谢了一句道。

“嗯,忙了一宿,晴儿也该是累了,道乏罢。”

眼瞅着弘晴表现得如此谦逊,丝毫没半点居功自傲的样子,三爷眼中的欣赏之色顿时更浓了几分,可也没多留弘晴,而是和煦地下了逐客之令。

“是,父王,孩儿告退。”

一天一夜没合眼了,弘晴还真是困得很,这一听自家老爹叫了去,自是不想再多逗留,这便行了个礼,自行回转卧室去了。

“子诚,你看晴儿如何啊?”

弘晴去后,三爷并未急着离开书房,而是默默地沉思了良久,而后突然抬起了头来,目光炯然地盯着李敏铨,语义含糊地问了一句道。

“甘罗之才,曹冲之智。”

身为谋士,李敏铨对弘晴那妖孽一般的智算之能可是打心眼里佩服的,当然了,要说嫉妒么,其实也有不少,错非他早已被弘晴彻底收服,此际一听三爷这等有些诛心的问话,只怕还真就会忍不住上些谗言,不过么,李敏铨到底不傻,自是不会去干这等蠢事,再者,他也不想引起三爷猜忌之心,这便作出一副中肯的样子,言简意赅地回答道。

“嗯,去罢。”

三爷并未对李敏铨的评价加以置评,只是不置可否地吭了一声。

“属下告退。”

李敏铨虽是好奇三爷是如何看待弘晴的,然则理智却告诉他,此事断不是他可以随便乱问的,这一听三爷叫了去,自不敢多加耽搁,恭谨地行了个礼,便即退出了房去。

“有子如此,福兮祸兮?但愿福大于祸罢!”

三爷静静地坐了良久,也想了很多,对弘晴一向以来的表现么,虽是满意居多,可也有着不少的担心,倒不是担心弘晴会给自己招灾惹祸,而是担心他自己驾驭不了弘晴这匹千里马,一念及此,三爷不禁便苦笑了起来,内里满是自嘲之意味……

“下官叩见王爷。”

阿进泰已是有些岁数的人了,昨夜忙了一宿,到了辰时,方才得了空,本想着补补觉,却没想到还没睡上多久,就被传唤到了驿站,这会儿双眼红得有若兔子一般不说,脸上的皱纹也深得有若沟壑似的,整个人憔悴得简直不成样子,可再怎么乏,到了三爷的面前,阿进泰也不敢有一丝一毫的失礼之表现,一个大礼行将下来,当真无甚可挑剔之处。

“免了,来人,给阿大人看座。”

三爷同样是没怎么休息,不是不困,而是担着心思——别看在大方向上已是有了主张,可具体操作上却一样容不得半点的差池,为了能顺利压服阿进泰,三爷可是反复推演过不知几回了,到了此际,自也同样是双眼泛红不已,只是到底年轻,精神上显然要比阿进泰强上不老少,言语间的中气也显得充沛许多。

“谢王爷赐座。”

阿进泰尽管精神不是太好,可毕竟是宦海老手了,虽说心中一直在猜测着三爷此番相召的目的何在,却并没打算直接问将出来,谢过了一声之后,也就大大方方地落了座,摆出一副恭听训示的样子,显然是等着三爷自己道破用心。

“嗯!”

三爷这段时日可是没少跟阿进泰打交道,自是知晓此人老奸巨猾,不是等闲可以降服者,此际一见其一上来便摆出这般模样,心中的谨慎之意顿时更重了几分,只是如今箭在弦上,已是不得不发,三爷也实是没时间跟阿进泰兜圈子,这便面色一沉,扬手冷哼了一下,将房中所有人等尽皆屏退了出去,一见及此,阿进泰的脸色虽淡定依旧,可眼珠子却是不受控制地乱转了起来,但并未开口,而是将躬着的身子更压低了几分。

“阿大人到山东任上已是近一年了罢?”

众人退下之后,三爷并未直奔主题,而是拉家常般地问了一句道。

“回王爷的话,下官是去岁六月底到的任,至今八月有余了。”

阿进泰本是等着三爷暴出甚惊人之语的,却没想到等来的竟是这么句平淡无奇的问话,心中难免有些疑惑,只是疑惑归疑惑,他却是不敢表现出来,也就只能是老老实实地应答道。

“八个月么,时间倒是不短了,阿大人,你说呢?”

三爷笑了笑,意有所指地接着往下问道。

“这……,呵呵,是不短了,不短了。”

阿进泰能爬到巡抚之位,虽说是太子一系在背后运作的结果,可其本身还是有着一定能耐的,此际一听三爷的话有些不对味,心中的警惕之意顿时大起,哪敢胡乱应答,眼珠子转了转之后,就事论事地敷衍了一把。

“嘿,既如此,阿大人想来也该是能安治地方才是了的,本王没说错罢?”

三爷又是一笑,不紧不慢地又问了一句道。

“王爷说笑了,下官素来勤勉,万不敢有甚行差踏错之处,不知王爷您……”

一见三爷笑得有些阴,阿进泰的心可就不免有些慌了,赶忙试探着问出了半截子的话来。

“好一个勤勉,哼,看看,好生看看,这就是你阿大人治下的山东,贪官横行,上下勾结,盗卖储粮,置灾民生死于不顾,尔等的良心都被狗吃了么,嗯?”

阿进泰话音未落,三爷的脸色已是瞬间阴沉了下来,重重一拍文案,狠狠地训斥了阿进泰一通,而后一挥手,十数张状纸已是飞进了阿进泰的怀中。

“啊,这,这……,下官,下官……”

阿进泰一目十行地将状纸看了一番,越看头脸上的汗水便淌得越凶,到了末了,脸色煞白不已,吃劲不住之下,已是一头跪倒在了地上。

“圣上有旨在此,阿进泰听旨!”

没等阿进泰回过神来,三爷已是一翻手,从宽大的衣袖中取出了份黄绢蒙面的圣旨,高高地举过了头顶,此动作一出,阿进泰的身子立马便是一僵,头脸上的汗水顿时淌得更凶了几分……

第八十六章各自谋算

“奉天承运,皇帝诏曰:山东大旱,朕心尚忧,却闻通省糜烂,盗卖国库存粮,实丧心病狂,朕既惊且疑,安有罔恩以致斯者,着诚郡王胤祉彻查,以明真相,宁枉毋纵,钦此!”

三爷也是一夜未眠,声线难免比平日要黯哑了不少,可此际宣起圣旨来,却是洪亮已极,杀伐之意溢于言表。

“微臣遵旨,臣自当竭力协助王爷,以明真相,不负天恩!”

一听旨意竟是如此,阿进泰微松了口气之余,心弦也不禁更紧了几分,不为别的,只因这圣旨的最后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1 2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