慈继阁小说网 > 历史电子书 > 九龙夺嫡 >

第45章

九龙夺嫡-第45章

小说: 九龙夺嫡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账目人人都会算,胤禟当然也知晓这笔买卖从账面上来看,是颇为合算,只是又觉得事情没那么简单,毕竟大家伙都是天家子弟,真要花些心思,整那些文碟并不非办不到,纵使弘晴本人不行,可三爷一旦亲自出马,却是没多大问题的,一念及此,胤禟自不免怀疑起弘晴如此提议的用心之所在。

“九哥问得好,小弟当时也是如此问那小子的,就是没见那小子回话,于来的一路上,小弟倒是琢磨了想头——该不会是那混小子打算建班底了罢?”

老十四表面粗豪,实则精明过人,这一开口,还真就切中了弘晴的真实打算,只不过老十四却并不敢肯定,毕竟弘晴的年纪未免太小了些,此时建班底显然有些过早。

“嗯哼,还真有这种可能,那小子精怪得跟妖孽似的,前番在乾清宫可是狠出了回风头,心野着呢。”

老十四这话一出,八爷与九爷尽皆面皮为之一僵,彼此间飞快地交换了个眼神,却都没急着开口,倒是直性子的胤锇猛击了下掌,出言附和了老十四一句道。

“八哥,您看这事该还是不该,小弟心里可是一点底都没有,若是不该,小弟这就去回绝了那小子。”

虽然奇怪于弘晴此时便开始建班底的用心,然则老十四却显然不是很在意,毕竟他们哥几个不也都是早早便开始了班底的筹谋,若不然,也不会有眼下这等庞然之规模,当然了,老十四不在意归不在意,却是没敢在此事上独断专行,而是再次将决定权交到了一直沉默不语的八爷手中。

“八哥,您说了算,该怎么着,小弟绝无二话!”

老十四话音一落,兄弟几个的目光立马全都聚焦在了八爷的身上,老十更是表忠地一拍胸脯,煞是豪气地扯了一嗓子。

“先生,您看此事可行否?”

按八爷的本心,那是绝不想做这么个交易的——那些文碟所标明的官职虽说都不甚高,可用来培养班底之根基,却是足够用了的,八爷实不想成全了弘晴这么个妖孽般的家伙,再说了,交易做成了,其余兄弟个个有肉吃,独独他本人却是半点好处都没落得,然则,望着众兄弟们那期盼的目光,拒绝的话,八爷却是怎么也不好说将出来的,没奈何,只好将问题转手抛给了闭目沉思状的陆纯彦。

“有得必有失,得与失之间能有个平衡便妥,此事八爷自己定也就是了。”

陆纯彦乃当世之智者,心思自是灵醒得很,只一听八爷之言,便已是八爷的意思是要他陆纯彦出面反对这等交易,只是明白归明白,可陆纯彦却并不想当这个恶人,自也就假作不知状地回了句模凌两可的话语。

“也罢,那就这么定了也好,老十四辛苦一趟,明儿个去回了话,就说依约办了去便是了,过几日备齐了文碟,将此事了了也好。”

八爷见陆纯彦不肯表态,自不好再勉强,只能是独自在心中盘算了一下得失,末了,略显得勉强地给出了个肯定的答案。

“成,此事就交给小弟了!”

此番交易下来,得最大头的无疑就是老十四本人,他自是不会反对八爷的决定,不等其他兄弟开口,他已是紧赶着应了诺。

“哈,成了,咱这就去跑吏部,十四弟去兵部,九哥筹钱去,哥几个加紧办了此事,省得夜长梦多!”

老十也是穷光蛋一个,眼下有了发横财的机会,当然是怎么快怎么来了,不单自己揽了事,顺便给哥几个都派好了任务,那猴急之状着实是有够难看的。

“也好,就按十弟说的办,诸位弟弟且都忙去好了。”

事已至此,八爷也不想再有甚节外生枝的可能,这便吩咐了一声,算是为此事做了个定论。

“八哥放心,小弟这就去!”

“小弟告辞了!”

……

八爷既已放了话,哥几个自是乐得赶紧办好了差使,也好早一步拿到地盘,也可早点往自家怀里搂钱,自是一个比一个积极,一窝蜂便散了个干净,那等匆匆状着实令八爷很有着气不打一处来之郁闷感。

“八爷可是在担心么?”

众阿哥们去后,一直双眼微闭的陆纯彦却是猛然张开了眼,审视了心事重重的八爷一眼,一捋胸前的长须,意有所指地问了一句道。

“嗯,人心齐,山海移,心若不齐,败亡无地也!”

陆纯彦虽没明着说出八爷的担心之所在,可八爷却是知晓自个儿的心思难以瞒得过陆纯彦的法眼,索性便干脆地承认了下来。

“有些事急事急不来的,且再看罢,日久见人心啊。”

陆纯彦早就察觉到了这个小集团里有着不稳定之因素,只是疏不间亲,却是不好指将出来,哪怕此际见八爷忧心于此,他也只能是泛泛地安慰了几句无甚营养的虚言。

“罢了,不说这个了,先生看那弘晴小儿如何?”

八爷默然了片刻,也实在是不愿谈起兄弟不齐心的事儿,这便转开了话题,问起了陆纯彦对弘晴的看法。

“曹公见许劭,三问而不答,怒而拔剑,遂得其评,曰:子,治世之能臣,乱世之jian雄,此虽典故,却未见得不是今人之写照乎?”

陆纯彦没有直接回答八爷的问题,而是举出了曹cao的例子,话里话外的意思便是弘晴就是今日之曹cao,内里讥讽之意不多,倒是重视之意不少,很显然,在陆纯彦的心目中,弘晴的威胁已上升到了一个相当的高度,哪怕这等威胁在目下看来,还只是潜在的威胁,却已是须得引起足够的重视了。

“治世之能臣,乱世之jian雄?唔……”

八爷对弘晴本已是有了些警惕之心,但并未将其摆在重要的位置上,可这一听陆纯彦居然如此评价弘晴,心神不由地便是一颤,呢喃了一声,眉头已是紧锁成了个大写的“川”字……

第六十七章肥差?

冬去春来,转眼间便已是大半年过去了,又到了春暖花开之时,王府后花园里繁花盛开,绿草如茵,碧树成荫,当真美不胜收,然则弘晴却是无心情去欣赏这等美景,只因他这会儿正痛苦无比着,为啥?很简单,跑圈!

大半年都过去了,可老夫子所教的所谓武艺还停留在原始阶段,每日双练,雷打不动,晨间午后各一趟,除了跑圈之外,不是举石锁,就是蹲马步,可怜弘晴的小身子骨又有哪一回不是被折腾得快散了架,纵使是刮风下雪也没个休闲时,更遑论这等春光明媚之时分,那自是得加练再加练。

逃避?那是没可能的事儿,弘晴不是没试过,还试了不止一回,结果么,自然是不堪回首了的,没别的,老夫子就不是个讲理的人,缺课?可以,缺一罚三,今儿个偷了懒,明日等着弘晴的就是三倍的训练量,管你啥理由,那都一概没用,打?就弘晴那小胳膊小腿的,老夫子一根指头就能轻松镇压了去,告状?更是没门的事儿,别说三爷那头不会管了,便是搬出了老娘董鄂氏,那也一样不顶用,老夫子该如何罚,还是如何罚,如此这般地折腾了几回下来,弘晴早学乖了,哪怕心中叫苦连天,可该练的却是一项都不敢落下,当真是天可怜见的!

“小王爷不错哟,瞧瞧,那跑步的姿势还真是俊俏可人得很呢。”

“是啊,是啊,咱家小王爷长大了,绝对是风流种儿,还指不定便宜了哪家的姑娘呢。”

“哟,小妮子发春了罢,这大庭广众之下,都敢说这话,小心王妃娘娘听着了,撕了你的嘴。”

……

这等春日盎然之时分,正是踏青的好日子,只是王府里规矩多,各房各院的丫鬟们却是不能随便出门,能去的地儿自然只有后花园这疙瘩,就这么着,弘晴的倒霉状就全都落在了那一群群在繁花中流连的丫鬟们眼中,被人评头论足也就是难免之事了的,甭管弘晴跑到哪,听到的都是大体上差不多的话题,心火当真是旺得够呛,真恨不得将这一群群花枝招展的小狐狸们全都就地正了法,可惜啊,要命的家伙不给力,也就只能是过几番眼瘾罢了,至于跑圈么,却是还得继续再继续。

“夫子,小王爷,王爷回来了,说是请您二位到内书房议事。”

该死的跑圈终于在弘晴的心猿意马中告了个终了,这才刚回到出发点的凉亭,还没等弘晴喘上一口大气,就见墨雨急匆匆地跑了来,紧赶着禀报了一句道。

嗯?这才几时,怎么就回了,难不成出了甚大事了?不致于罢,没听见有甚风声啊!

一听自家老爹有请,弘晴不由地便是一愣,心中滚过一阵的狐疑,但并未开口,而是拿眼望向了陈老夫子。

“嗯,这就去。”

老夫子的眼中同样有疑惑之光芒一闪而过,可也没甚旁的表示,只是淡然地应了一声。

呼呼,今日的煎熬总算是过去了,没说的,一个字——爽!

议不议事倒没啥,即便有啥状况,大不了水来土掩也就是了,可能躲过今儿个接下来还必修的蹲马步、举石锁等苦活,于弘晴来说,那可就是件不折不扣的大幸之事,虽不敢在老夫子面前有所流露,可在心底里偷着乐上一回却还是要的。

“先练到此处,议完事后,继续。”

弘晴正偷乐不已间,冷不丁就见老夫子侧了下头,一句话便将弘晴从天堂打回了地狱。

厄……,我勒个去的,还练啊,您老也真是的,没完了不是!

可怜弘晴愣是被老夫子一句话砸得个头晕目眩,待得回过神来,却见老夫子已走得快没了影,心下里自不免火大,却又实在是没胆子抱怨出声,没奈何,也就只能是恨恨地跺了下脚,怏怏然地跟了上去。

“儿臣叩见父王,见过李先生。”

方一转过书房门前的屏风,入眼便见高坐上首的三爷正满脸喜色地与李敏铨拉呱着,所说的似乎是山东之事,弘晴虽心中存疑,但却不敢有失礼数,忙不迭地抢到了近前,规规矩矩地行了个大礼,至于老夫子么,则仅仅只是朝着已站起来相迎的三爷颔首示意了一下,便已缓步向左侧的几子行了过去。

“免了。”

三爷的心情显然极好,眉眼都透着掩饰不住的笑意,叫起的声音自也就分外的和煦。

“谢父王。”

一见自家老爹这等乐个不停的样子,弘晴心中的疑惑立马便更深了几分,但却不敢有失礼数,这便恭谨地谢过之后,走到了三爷的身旁,垂手而立,视线却是投向了李敏铨,眼神里满是探询之意味。

“夫子,您还不知道罢,王爷今儿个可是得了个大彩头,奉旨放粮山东,这可是万家生佛之事也。”

李敏铨明面上是三爷的心腹谋士,实则却早已归顺了弘晴,此际一见弘晴视线扫将过来,李敏铨自是不敢有一丝一毫的怠慢,当然了,他自是不会蠢到直接回答弘晴的份上,而是作出一副因欣喜而有些迫不及待状地将好消息告知了方才入了座的陈老夫子。

“哦,那倒要恭喜王爷了。”

奉旨放粮在朝中一向是肥得不能再肥的美差,不单可得名,还能得不少的利,这一点,久在宦海沉浮的陈老夫子自是心中有数得很,对于三爷能得到这么个肥缺,自不免微有些动容,可也没太多的情绪波动,仅仅只是神情淡然地道了声贺。

放粮山东?此事怎会定得如此之快,这味道似乎有点不对罢!

一听李敏铨如此说法,弘晴不单没欣喜,反倒是更疑惑了几分——山东今春大旱之事前天方才报到了朝中,按理来说,该在下一次大朝时议决,算日子,该是三天后的事情,可眼下居然没经过朝议就有了旨意,这显然有悖常规,话虽如此,然则用救灾如救火也勉强能解释得通,可这等肥差落到三爷头上,却不免有些奇怪了,要知道放粮一事可是件极有面子的大好事,油水又足,往年但凡有此等差使,那可是得争得个头破血流的,不止几位成年的阿哥在明争暗斗,朝中极品权贵们也不会轻易放手,又有哪一回不是在朝议时争吵连连方才有个妥协的结果,可此番居然就这么波澜不惊地定了调,若说个中没有蹊跷,弘晴又如何肯信。

“夫子客气了,此番山东灾情严重,皇阿玛心甚忧之,本待大朝时尽速议决此事,今儿个在养心殿里也就此事提了一嘴,却不曾想佟国老竟自上本保荐了小王,皇阿玛从善如流之下,也就准了奏,此事便由小王并十弟一道赴山东赈灾,并诏令湖广总督衙门调四万漕粮至济宁,事关紧急,小王已决议明日便起行,也好早安灾民之心,夫子可有甚教我者。”

说起此番得了大彩头的情形,三爷虽言语尚算平淡,可得意之情却是溢于言表的,显然对此肥差满意得不能再满意了的。

“圣上心怀万民,实圣主也,王爷依旨行事,造福灾民,亦是大功德一件,但使民得安,社稷何愁不能永固,尽心而为即可。”

陈老夫子是个谨慎人,尽管对此番议决之速有所疑虑,可在没证据之前,却是不想多言,也就只是泛泛地给出了些常规性的意见。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1 2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