慈继阁小说网 > 历史电子书 > 我是傀儡皇帝 >

第6章

我是傀儡皇帝-第6章

小说: 我是傀儡皇帝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等一会,我自己学,不用靠你个家伙。〃杨吉儿傲娇道。

杨侑也有些意外,愿意为自己使用后世常见的数学知识,应该没有什么人能够认出来,没有想到的是现在大兴的朝堂上了竟然早有人认得,

骨仪不远千里而来,能够得到杨广的赏识,很大的程度上就是得益于它的算学知识,骨仪第一次进入杨广的视线,就是在查出一个贪腐案时的神奇表现。

他用自己的天竺算学知识,在最短的时间内,查出了问题,得到了杨广的大加赞赏。

一不做二不休,骨仪又一次将天竺的算学知识呈给杨广,从而得到杨广的欢心,从此青云直上。

但是不知道什么原因,杨广却将这个算学知识束之高阁。

这一次杨侑使用阿拉伯数字,很快的就被众臣看穿,都以为他得到了骨仪的算学折子,并没有对他有别的怀疑。

其实他们不知道的事杨侑使用的可是一千四百年以后的知识,可比现在的天竺算学高明的多了。

唯一有疑惑的就是骨仪,因为就是他自己也不可能在半个时辰内算出来,这些疑问他是不可能说出来的。

身在异国他乡为官的骨仪,在这片神奇的土地上,他多年为官的诀窍就是,最大可能的抱紧皇家的大腿,为皇家服务。

不一会,一个宫女急急忙忙的冲了进来。

〃公主殿下,这是您要得天竺算学。〃宫女手中拿着一个薄薄的书册,擦拭了一下,呈给杨吉儿。

杨吉儿急切的将书册拿到手里,就迫不及待的看了起来。

这本天竺算学的书册已经泛黄了,但是整本书却保存的完好,,很显然没有多少人用过。

看着一边翻书,一边小声嘀咕的杨吉儿,杨侑知道做什么事情都是几分钟热度的杨吉儿,根本不可能在这本天竺算学中学到什么有用的知识。

上次一门心思的使用孔雀翎写字,没过一个时辰就拿着孔雀翎就全部毁在了她的手里,反而杨吉儿学成算学杨侑这才让惊奇。

杨侑突然觉得皇家的藏书阁自己很有必要多去几趟,作为曾经的帝都,大兴宫的藏书阁里面肯定藏有大量的精品孤本。

自己平时肯定会使用出一些和这个时代迥然不同的知识,到时候皇家的藏书阁到时一个不错的借口。

〃这是什么鬼东西。〃

果然,才过一会,杨吉儿发现自己实在是对那些鬼画符没有一点办法,将书册扔到一边,不由得生气闷气起来。

其实这很显然,数学这门高深的学问只有自己会了以后,才会感觉其中无穷无尽的奥妙。但对门外汉来说那简直是如听天书一般。

〃好吧,还是我来教你。〃杨侑不得已只得亲自上阵。

杨吉儿虽然绝不承认杨侑比她聪明,但还是竖着耳朵听了起来。

〃其实这是有很大的诀窍的,最为重要的就是背会乘法口诀。〃杨侑得意的拿着自己的孔雀翎笔,在纸张上写下一到十的汉字和阿拉伯数字。

〃一一得一,一二得二。。。。。。〃

看着一本正经跟着他念前世儿童启蒙知识的杨吉儿,杨侑心中暗自的得意的同时,总有些感觉到不太对劲。

忽扭头看到在窗外偷听的姚思廉,杨侑突然意识到自己也沦落到了教启蒙知识的后尘。

现世报啊!

第九章赈灾

早朝,是杨侑最不习惯的地方,每次上早朝,总能让杨侑想起当年上早自习的痛苦经历。

那时候杨侑一直在羡慕别的学校只上早读,不用上早自习。可惜一直到高中毕业,这个愿望意志没有实现。

前世的悲剧一直蔓延到今世,不过唯一区别的是这次他在睡觉的时候不用担心老师将自己叫醒、

不,他错了,还是有人会叫醒了他的。

揉揉眼睛打个哈欠,很不满的看了王喜一眼。

王喜叫醒杨侑之后,也知道被打扰清梦的代王殿下心情不好,早已经识趣的在自己位置站好。

“请代王殿下过目。”

这个时候大厅里的大臣早已经结束的争论,整个朝堂恢复了平静,一个接一个,将自己的折子递上来。

“砰砰”大力的盖章声在大厅里回荡。

一份份折子很快的盖好,发回。似乎还是老样子,代王殿下依然和原来一样。并不关注折子的内容。

“请代王殿下过目。”颜君成硬着头皮递上户部的折子。

大厅里所有的官员刷的一下全部精神抖擞,一个个目不转睛的看着颜君成。。

“有好戏看了。”不少人心中暗道。

这是颜君成第四次递上折子,要是这次再被驳回,那他在户部将再也没有威信了,更成为了众人耻笑的对象。

在众人的注目下,杨侑接过折子,轻轻打开,看了一眼,拿起印章盖了下去。

砰地一声,在偏殿内回荡,期待看好戏的人不禁错愕,这就通过了。

原以为代王殿下还会有神奇的表现,没有想到就这样轻飘飘的过去了。

卫文升则是眼睛微微一眯,心中暗叹:高明。

这已经是第三次了,想必颜君成已经将账目做到极致了,甚至会下一些陷阱来应对代王殿下的责难。

但是代王殿下这轻飘飘的一盖,就将颜君成的努力化作流水。顺便也敲打了朝堂上所有的大臣。

卫文升可以肯定,这次朝会的折子将是今年最为干净漂亮的。

颜君成心在滴血,的确,这一次他的月度结算的总额是二十五万贯,整整压缩了五万贯,仅仅换来了代王殿下的一眼。

看出猫腻的不止是卫文升,骨仪、阴世师、屈突通都收敛眼神若有所思。

很快,一大摞的折子,就盖完了。

通常这个时候就是散朝的时候了,杨侑揉了揉眼睛,伸了一下懒腰。

王喜知道这是散朝的信号,上前两步准备宣布结束早朝。

“微臣有本上奏。”一个声音打断了王喜的动作。

“卑职大兴县令苏升有事上奏。”一个大官员越众而出躬身行礼道。

苏升大约三十多岁,在这个年纪升到大兴县令这个位置已经算是年轻有为了。

“苏县令请讲。”杨侑有些诧异的说道。

“近期大兴附近涌现出大批的流民,而且日益增多。如果不加以控制,万一流民受到大荔县的孙华盗匪的蛊惑。”苏升吞咽了一下口水,有些艰难的说,“恐怕大兴危也。”

大厅里的众臣一片哗然,都对这个消息不敢置信。

“禀告代王殿下,其他各县也来快报,大兴各县都有大批的流民进入,就各县统计,目前大兴地区大约有两万名流民,而且这个数字还在不断增加。”苏升又抛出了一个重磅炸弹。

“怎么回事,大兴地区怎么会无缘无故的出现如此的流民,在此之前为什么没有禀报。”

卫文升满面怒火,对着苏升呵斥道。

“启禀卫尚书,这两万名流民大部分都是最近半个月进入大兴地区的。”苏升回答道。

“荒谬,半个月之内怎么会增加这么多的流民。”

“这……”

苏升似乎有点为难,欲言又止。

“还不快说。”卫文升喝道。

其他大臣也都好奇的看着苏升,不知道他葫芦里卖的什么药。

“代王殿下半月前从洛阳归来,路过潼关的时候,见到流民凄苦,下令开关,允许流民入关,”苏升咬咬牙道。

大臣们的目光刷的一下又全部集中到杨侑身上。

杨侑也是一头雾水,怎么绕了一圈,最后又落在了自己头上了。

仔细想了想,似乎前任的自己好像在潼关的确开关了。尼玛,我那仅仅开的是潼关,似乎那里的流民也就五千人左右,怎么会又两万人。

其实杨侑错怪了别人,杨侑作为京兆大兴的名义上的统治者,下令在潼关开关允许流民入关,其他各县当然也不会在背负麻木不仁的恶名,也开始允许流民进入境内。

而且大兴地区本来就富裕,历来是逃荒者的首选之地,听说大兴地区允许进入,整个关中地区的流民几乎都往这里赶了。

“都是帝国的子民,本王当然不会放任任何一个国民饿死。”杨侑有些干巴巴的说道。

既然前任已经做了,这个时候自己怎么说也无济于事了,只有尽量的将自己打扮的光鲜一些。

“代王殿下所言极是,代王殿下能为百姓着想,实在是大兴百姓之福呀!这也是卫尚书教导有方”

果不其然,一贯习惯紧紧抱住皇家大腿的骨仪,第一个跳出来为杨侑解围,同时也不忘记恭维卫文升。

“代王殿下仁义。”群臣纷纷附和,有些老臣也点了点头,虽然代王殿下造成了大量流民聚集大兴,但是出发点是好的呀!

“苏县令,现在流民的情形如何。”杨侑问道。

“启禀代王殿下,关中地区历来民风淳朴,大兴各县的百姓对流民很是同情,遇到流民都会接济一些,但这毕竟只是权宜之计,流民增多,百姓能力有限,到时候出现流民得到不到接济,恐怕会出现人间悲剧呀!”

“卑职请求代王殿下下令赈灾。”苏升悲声道。

“请代王殿下下令赈灾。”卫文升走到前方,向杨侑行礼道。

“请代王殿下下令赈灾。”

霎时间一大半的大臣,出列躬身道。

骨仪从一开始就觉得诡异,但是他知道苏升是有名的固执,在朝堂上并不投靠哪一方,这个时候卫文升出列他才知道原来幕后的黑手是他!

但是卫文升这样做的目的又是什么呢?这时候由不得骨仪多想。

“请代王殿下下令赈灾。”骨仪一站出来,整个朝堂都出列了。

大势如此,由不得杨侑多想,只好下令

“赈灾。”

第十章户部没钱了

“骨郡丞。”

“微臣在,”骨仪起身朗声道。

“立即派遣各衙门的衙役,时刻关注流民的动向,以防有变。”

杨侑想起了后世的名言:稳定压倒一切。这个时候他当然不会犯同样的错误,不让流民有闹事的机会,才能更好的救济这些流民。

“屈将军、阴将军。”

“末将在”屈突通和阴世师起身道。

“即日起,军方加强戒备,严防大荔孙华的渗透。”杨侑下令道。

“代王殿下放心,大兴十数万精兵,孙华等人一定不敢打大兴的主意。”屈突通高声道。

杨侑又接连下了几个稳定流民的政令,这才将目光投向卫文升。

“代王殿下请放心,老臣一定会催促各县尽快救灾,不会让一个流民挨饿。”卫文升一脸肃穆的保证道,他是京兆内史,大兴各县归他管辖。

“有劳卫师了。”

杨侑满意的点了点头,这个时候没有哪个朝臣推诿,毕竟安定大兴地区对他们来说没有坏处。

杨广走了之后,将大兴留给了众位大臣打理,走之前富足安康,才走不久就饿殍满地,就算你有天大的理由也交代不过去。

“代王殿下英明,那些流离失所的百姓一定会记得代王殿下的大恩大德。”苏升哽咽道,“微臣最近统计得知大兴地区流民大约两万三千名,但是大兴城附近的就有近万名,就大兴城附近赈灾所需要的花费就要近千贯钱。

近千贯,也就是说,整个大兴地区一个月光赈灾就要两三千贯。

“而且流民的数字也在不断的在增加,估计这个月底,流民的数目将超过五万。”苏升又加上一句。

那也就是说这个月光赈灾就要花费五千贯。而且不光是这个月,至少也要等到明年开春的时候,流民才能慢慢的散去,而且随着时间的推移,大兴赈灾的消息向外传播,到时候会越来越多的人像大兴聚集。

“到时候十万贯估计也不止。”一个官员嘀咕了一句。

十万贯可不是一个小数目。不少人不由自主的看向颜君成,他是户部侍郎,大兴的潘库由他负责。

“这……”感受到众人的注视,颜君成不由的暗骂一声倒霉。十万贯要让自己从哪里变出来。

“这个潘库没钱了……”颜君成硬着头皮说道。

没钱了,大兴的潘库怎么会没钱呢?朝堂一片哗然。要知道大兴可是出了名的富裕,是丝绸之路的起点,每年富商云集,商税超过农税,每年的赋税也就仅次于洛阳,位居第二。

“户部原来确实有不少的积蓄,但是近年来大兴地区每年向洛阳缴纳大批的赋税,上个月陛下刚刚下令在永丰仓筑城,更是耗费了大量的潘库。”

颜君成将大兴目前的窘困直接挑明,引来了不少官员的附和,的确最近花费却是大了些,光是永丰仓这一项都让大兴吃不消了。

“目前大兴潘库仅剩七万贯钱,而大兴的赋税还要两个月之后才能交上来。”

颜君成悲愤的说道,其中的五万贯还是这次自己吐出来的。

七万贯,看似一个很不少了,但是光是下个月大兴各官员的俸禄估计就占了大半,如果现在把这七万贯用了,下个月大兴的官员都要喝西北风了。

颜君成一脸幽怨的看着苏升,要不是这个家伙多事,自己怎么会如此的倒霉,刚刚从代王殿下手中逃脱,才轻松一刻钟又落入了这个泥潭。

所有大臣都沉默的起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