慈继阁小说网 > 历史电子书 > 我是傀儡皇帝 >

第115章

我是傀儡皇帝-第115章

小说: 我是傀儡皇帝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洛阳一旦开放。立即大批的洛阳显贵,秘密派人在大兴城购置家业,所有人都相信,如果天下还有一个安全的地方,那就只有一个地方,那就是京兆郡大兴城。

鱼塘台田再次热销起来,据杜如晦禀报,七万亩台田已经卖出去四万亩。赈灾司又收益了一千二百万贯,不过这些钱刚一到手,就立即被赈灾司各种巨大的消耗抵消。

再加上洛阳开放。所有的作坊都在大肆招工。大兴城劳动力已经出现在紧张的局面。

“李尚书此言差亦,如今砖道对于运输的便捷已经是有目共睹,只要修通了到金城的道路,到时候大兴城的军队就可以在最短的时间内到达金城。平定李轨逆贼的难度大大减少。”阴世师道。

现在李轨仗着地处偏远。大势扩张。已经到了必须加以遏制的程度了。

“杜如晦!”杨侑看向下方一个不显眼的位置。

“微臣在!”杜如晦一身五品朝服出列,东宫侍读乃是五品官员。

众臣不由自主的看向杜如晦,此人乃是代王殿下一手发掘出来。主持赈灾司,甚至可以说,大兴城能够又今日繁华的局面,杜如晦功劳甚大,他能够被代王殿下选中东宫侍读,众臣也不惊奇。

“赈灾司如今可有能力承建这两条砖道?”杨侑问道。

“如今砖道早已经成为百姓出行不可缺少的通道,赈灾司早有打算在关中地区修建一纵一横,两条砖道。”杜如晦沉声道,

“敢问,杜侍读两条砖道分别通往哪里?”骨仪问道。

杜如晦向骨仪行了一礼道:“在赈灾司的规划中,两条砖道都以大兴城为中心,向东通往洛阳,西往陇西,北下雕阴,南抵川蜀。”

“哇!”

众臣哗然,这可是惊天的工程呀!

杨侑点了点头,说道:“砖路乃是我关中的兴盛的基石,无论是商旅通往,还是军队到达,都能节省更多的时间,这些多处的时间能够使我们能够作出更多准备,将成为大兴城胜利筹码。”

“各位大人想象一下,如果关中所有的郡县都修通砖道,只要一个郡县受到攻击,那其他郡县的援军就能够在最短的时间内到达,牵一发而动全身,大兴城同时在其中剧中调配,整个关中将固若金汤。”

杨侑声音高亢,描绘出一幅令人心动的画面。

众臣不由心神向往,代王不愧是代王,当他们还在纠结修不修的问题时候,代王已经想到了整个关中全通砖道的盛况。

“可那需要多少资金呀!”李仁政苦着脸道。

众臣也是一阵的郝然,的确这个画面看起来美好,真正实行起来困难重重。

杨侑干笑一声道:“当然这只是万里长征第一部,如今不到一年的时间,大兴城就同周边的郡县互通了砖路,相信要不了三年,整个目标一定能够实现。”

“三年!”众人点头,接受这个论断。

“不过,本王认为目前最应该修通的是河东到临汾的砖道。”杨侑话语一转道。

“临汾!”众臣心中一动,那不是屈突通的领兵的目的地吗?屈突通就是要在临汾郡布防,抵挡李渊的南下。

“如今河东郡已经修通砖路,我们只需要修通从河东郡到绛郡再修通道临汾郡的砖道即可,李渊乃是关中最大的威胁。只有打退李渊的进攻才能保证关中的安全。”杨侑坚定地说道。

一直以来,大兴城众臣一致认为,只有李密和李渊的能够威胁关中,现在李密已经击退,那就只剩下李渊了。

杨侑心底下对于李渊的一直没有放松,熟知历史的他当然知道了李渊集团的厉害,甚至他可以断定屈突通根本不是李渊的对手。

最后群臣商议,优先修建通往临汾的砖道,然后兼顾通往延安郡。金城郡的砖道,至于通往南方的道路则放在了最后再考虑。

商议后砖路之后,整个朝堂又解决了几个问题。

杨侑面对政务的时候,时而静静聆听,时而发表自己的意见,关键时刻,做下决定,表现出来绝佳的政治能力,简直比卫文升主持朝会时干练很多。

众臣心中禀然,手底下当然不敢马虎,个个都兢兢业业。

“退朝!”王喜尖锐的声音响起。

早朝结束。

“恭送代王殿下!”众臣躬身行礼。

杨侑起身,回到内堂。

随后,所有的朝臣退去,到各自的衙门处理公务,整个过程稳中有序,井然有条。

杨侑轻轻地松了一口气,他的第一次首秀终于圆满完成。

第二百零二章卫文升的反击

“杨侑!你很厉害呀!竟然打败了李密这个反贼!”

杨吉儿声音清脆,一双水汪汪的大眼睛满是崇拜的眼神。

“那当然,李密是谁?无名小卒而已!”杨侑可劲的吹嘘。

“咯咯咯!”杨吉儿被逗得大笑。

“说大话,当我是三岁小孩子呀!”杨吉儿声音滑腻。

“是呀!谁都知道我们的出云公主已经十一了。”杨侑戏虐道。

杨吉儿羞怒,报复的捶了杨侑一拳。

“不理你了!”杨吉儿假怒道。

“好了,不要在生气了,在生气就不漂亮了!”杨侑道。

杨吉儿白了杨侑一眼,不理杨侑,走到一个凉亭里面,坐在一个石墩上抱膝发呆。

“怎么了!”杨侑看着发呆的杨吉儿,关心的问道。

“既然打败了李密,那父皇是不是也快回来了。”杨吉儿幽幽地说道。

“皇爷爷!”杨侑张口,没有说出来。

杨侑从来没有见到过杨广,更谈不上亲情,可杨吉儿不同,她对杨广极为依赖。

一直以来,杨吉儿都和杨广通信,将大兴城的一切都写的一清二楚,这些杨侑都知道。

那时杨侑并不在乎,因为那些都是小事情,然而此刻杨侑他突然夺权,性质已经是不同。

杨侑已经触动了杨广的底线,但是杨侑并不在乎,因为他最大的敌人李渊已经来了。

“天下大乱如斯。既然你无动于衷,我可不想坐而待毙。”这就是杨侑给杨广传递一个信号。

杨侑叹了一口气,他在大兴城突然夺权,杨广回到回归的可能已经是微乎其微了。

“皇爷爷正在江都平叛,只要平定江淮,就一定会回来的。”杨侑违心的劝道。

“嗯!”杨吉儿顺从的点头,她已经渐渐习惯没有杨广的生活了。

“吉儿!侑儿!”韦妃温柔的声音传来。

“王嫂。”杨吉儿喊道。

“母亲!”杨侑恭敬道。

“王嫂!刚才杨侑欺负我!”杨吉儿翻脸如翻书,立即跳起来扑到韦妃怀里告状。

韦妃溺爱的揉了揉杨吉儿的头发,柔声道:“那吉儿想怎样罚他呀!”

“一定要重罚杨侑,让他以后再也不敢欺负吉儿了!”杨吉儿躲在韦妃怀里。歪着脑袋盯着杨侑。大眼睛咕噜噜的乱转,不知在想写什么鬼主意。

“哼!”

杨侑斜视杨吉儿,懒洋洋的说道:“听说《秦时明月》第二部快完成了,我正在考虑到底要不要让某个告状的人看呢?”

听到杨侑的威胁。杨吉儿脸色一变。《秦时明月》可不光是杨侑最喜爱的书籍。而且印刷《秦时明月》给杨吉儿带来了不菲的钱财。

“告状?谁告状了?”

杨吉儿装模作样的东张西望。

搞怪的样子惹得杨侑哈哈大笑。

“好了!杨侑是逗你的。”韦妃维护杨吉儿,瞪了杨侑一眼。

“嫂子,这下你看到了吧!”杨吉儿撒娇道。

天真的杨吉儿逗得韦妃会心一笑。她不由的看向杨侑,她最为骄傲的儿子。

杨侑之前的夺权行动,早已经向韦妃暗中禀报,担忧了两天之后,终于传来大局已定的消息。

韦妃的心中大石终于放下,同时心中充满了快意。

卫文升此前拒绝皇家的求亲,让韦妃暗怒不已,现在杨侑夺权终于搬回了一城。

韦妃的娘家兄弟两次进宫求见,想要获得通往洛阳名额,都被韦妃严厉斥责,在她看来,儿子的一切才是重中之重。

杨侑当然知道娘舅进宫的事情,现在整个大兴城都在王喜暗卫的监控下,任何风吹草动都瞒不过他。

杨侑感动之下,也知道最近忙着夺取,忽略了陪伴韦妃和杨吉儿。

杨侑破例抽出时间陪着杨吉儿和韦妃一个下午,用过晚饭之后,杨侑回到了自己的寝宫。

“拜见代王殿下!”如雪和蓉儿甜甜腻腻的声音响起。

“起来吧!”杨侑挥手道。

“是,代王殿下!”二女声音透露出一丝兴奋。

皇宫中消息传得最快,这几日代王殿下全面掌权的事情早已传遍整个大兴宫,二女当然有所耳闻。

她们目前苦练画技,给代王殿下绘画《秦时明月》,成为代王殿下最为倚重之人,虽然只是婢女,以后未尝没有机会被代王殿下收入后宫之中。

想到这里二女不由得一阵脸红,看向杨侑的目光多了一丝炙热。

“代王殿下请看!”如雪献宝似的地上一叠画稿。

“已经完成了?”杨侑问道。

“嗯!”二女点头。

杨侑大喜接过画稿,如获至宝的翻开第一页。在这个精神匮乏的时代,能够找到一个消遣的东西,可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情,这也是秦时明月如此火爆的原因之一。

杨侑轻轻翻开扉页,两行楷书迎面而来。

“不知道怎样才算誓言;一定会再遇见世界终结之前。”

…………

当看到蓉儿为了救盖聂,生死不知,墨麒麟假装的天明偷袭盖聂,正和上一部结尾,阴阳家月神的预言留下一个惊天的悬念。

哪怕这个故事已经在在他脑海里存在了,此刻能够亲眼看到隋朝漫画版的《秦时明月》杨侑还是不自觉的沉浸其中。

杨侑轻轻合上画册,出声赞道:“不错!辛苦你们了。”

“为代王殿下办事,是奴婢的荣幸!”二女兴奋的答道。

“你们休息一下,很快就可以开始第三部了。”杨侑说道。

“是!”二女眼中闪现一丝兴奋,作为主笔的她们早已经沉浸在这个神奇的故事之中了。

杨侑露出一丝微笑,看到手中的画稿。

有了底稿,木雕李很快就能雕刻出来,第二部秦时明月将很快就可以面世。

相信喜爱奇书的卫明月和爱财的杨吉儿将是何等的兴奋,杨侑心中很是期待,二女早已经催稿多次了。

“来人!传木雕李明日入宫!”杨侑沉声道。

“是!”侍卫应道,匆匆离去。

此时,一连串的脚步声传来,声音急促,显示来人十分的焦急。

“代王殿下,有急报传来!”王喜匆匆而入,跪倒在地。

“什么急报!”杨侑问道。

“还请代王殿下亲自阅看!”王喜脸色苍白,递上密函。

杨侑接过密函,大眼一瞄,猛地起身。

“卫文升胆敢如此!”杨侑怒声大喝,双手青筋直冒。

密函滑落,只见上面写道:“一零三号和一七四号已交换婚书。”

一零三号那是卫明月的代号,一七四那是王哲照的代号,那就意味着卫明月和王哲照已经交换婚书。

按照隋律,交换婚书之后,那就代表婚约已成,无人能改。

卫文升的回击竟然是这样,他到底是老糊涂了还是……?

ps:这章写得艰难,改了又改,原本想写一些秦时明月的内容,又有充字数的嫌疑,改了又改还是一笔带过了,删了至少一千字。

第二百零三章等待(补更)

王哲照手拿大红的聘书,得意的走出尚书府大门。

如今卫文升依旧是尚书,杨侑并没有剥夺他的职位,甚至在承天殿的首席还给他留下了一个位置。

父母之命媒妁之言,下了聘礼,交换了聘书,那就代表婚约已成了。

“公子,我们这样做可是冒着得罪代王殿下的风险呀!”马车中,管家王平担忧道。

如今代王杨侑可不是以前的有名无实的大兴留守,如今的代王殿下权利滔天,整个关中地区都受他节制,要对付王哲照实在是轻而易举。

“哼!他能把我怎么样,我现在可是明媒正娶,他杨侑就是在嚣张,又能奈我何!”王哲照得意说道。

太原王家号称‘王而不王’,现在李渊太原造反,他们王家也没有公开附和,表面上看王家还是一个叛乱的受害者,王哲照当能安心的留在大兴城。

“哎!”管家王平叹了口气,没有再劝,木已成舟,再说什么也晚了。

当王家的车队离开尚书府的时候,卫明月和王哲照定亲的消息立即传遍整个大兴城的显贵圈子。

无数人哗然。

“卫文升这是老糊涂了!”窦家主震惊道。

窦家这次在洛阳之行大赚特赚,早已经下定决心跟随杨侑,此刻听到这个消息惊呆了。

“卫文升就是倚老卖老,简直是不知死活。”郑显在郭宇面前转了几圈,愤愤的说道。

郭宇摇了摇头说道:“那可不一定。也许他想两面下注。”

“两面下注?看来卫文升是看好李渊呀!”郑显迟疑一下道。

“并不是看好,这只是保险的做法,要是将卫家嫡女嫁给王嫡子,万一大兴城被李渊攻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