慈继阁小说网 > 历史电子书 > 我是傀儡皇帝 >

第10章

我是傀儡皇帝-第10章

小说: 我是傀儡皇帝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听到这个数字所有人都不由的惊呼起来,大兴的流民一共也不过是两万左右,才过去一天就增加了四分之一。

各个县令也是心中一惊,其实他们也得到了自己辖区流民入境的消息,,只是没有想到加起来竟然达到了五千之多。

心中不由的暗骂和自己临界的县令,这么多的流民入境他们是功不可没,肯定是这些县令听说大兴赈灾,拼命的蛊惑流民进入大兴。

毕竟大兴每多一个流民,他们的境内就会少一个流民。

“姚侍读,以目前的情形来看,大兴赈灾预算可以支撑多久?”杨侑不得不让那些官员明白自己这里并没有多少预算,虽然昨天得到了一座几乎可以称之为富可敌国的府库,但那也不能随便乱花!

“回殿下,昨天赈灾总款项共计一千贯,赈灾款项总额一共五万贯,照这么下去,不过半月,预算便无一剩余。”姚思廉小碎步快步越众而出低首回道。

“殿下,刚刚得到消息,或者再过几天会有更多的流民涌入大兴,殿下的仁心于国来说大仁,于大兴来说或者力有未逮。”卫文升心怀惴惴,他也没有料到事情的演变居然到了这种地步,这已经超出他的预计。

“更多是有多少呢?”杨侑面无表情的问道。

“具体不知,但是恐怕会远远超越大兴所能承受的极限。”卫文升也是心中不安,这事已经不可控制,谁也没想到最后会演变到这么个结果!

“众位都是国之重臣,如此境况可有话说?”杨侑得到太子府库心中自然有底,当然能不花自己的钱就能办好事的话杨侑肯定不愿意自己花钱!

“回殿下,流民一多必然招生事端,臣请殿下下令封闭各县,禁令流民直入大兴,如此可保大兴无虑。”潘文林身为卫文升最信任的弟子,自然揣度卫文升心意,此事他才是最初的始作俑者,始料未及,自然想要消弭事端。

“殿下,微臣建议应当增加徭役赋税,流民已入,不可封禁,不然必会激起民变,唯有增加赋税,筹集更多的钱财,方可避免祸端。”

屈突通身为军方,自然想事简单,他就没想过徭役赋税的增加会激起大兴居民的不满!

“微臣恳请代王殿下下令开放永丰仓,救济灾民!”华阴县县令李孝常此言一出,朝堂立即静了下来。

是呀!永丰仓可是关中地区唯一的大型粮仓。地处华阴县内,可以说是关中的命脉,所以大兴东北临界的冯翊郡大荔县孙华造反,杨广就立即下令将永丰仓筑城。

永丰仓内存粮八百万旦,足以支撑流民的消耗。

第十七章捐钱

“永丰仓乃是国家的根本,现在陛下刚走不久,我们就要动用永丰仓,那以后在遇到了天灾**的时候我们怎么办。”杨侑一番话让在场的官员没有了话说。

一个个都是默不作声了,知道这个时候就动用永丰仓,的确为时过早,就像后世一样,就是美国你也不能时不时的拿出原子弹吓唬别人。

况且杨侑也有自己的打算,他即将走上那条荆棘的道路,他已经把这当成他的第一关,这个时候不动国本,不用国库。完美的解决这次流民问题,才能凸显自己的本事。

何况流民这么多前来不是坏处,前世亿万打工者涌入广东,也没有见到广州的地方嫌弃人多。

当时经济大萧条时期,罗斯福新政,大搞以工代赈,不但让美国成功的度过了经济危机,还修建了大批的基础工程,从而奠定了以后经济腾飞的基础。

也许是该增加些工程了,杨侑不由得看向那些绿袍的县令。

没有想到这些县令不是来给自己找麻烦的,反而给自己解决问题的。想到这里杨侑看向县令们的目光柔和柔和了许多。

孙裕海被杨侑看的心底发毛,暗道自己今日是倒霉透顶了,非但没有捞得住油水,反而惹到代王殿下不高兴了。

其他县令也是心中七上八下,然而接下来代王殿下的下一句话让他们欣喜若狂。

“开弓没有回头箭,我们不可能将流民再将流民挡在关外,这样我们之前所做谁努力全部都毁了。为了安置这些流民,以工代赈的规模必须扩大,姚侍读,重新核定这些折子。”

“杨侑定下基调,否定了了禁止流民进关的建议。

县令们心神一震,知道这一回不会空手而归了。那么多流民,工程肯定很多。

“但是纳钱代役的金额已经订好了,如果在变动会使朝廷的威信丧失。”

杨侑想都没想直接否定了征税的孬点子,作为仁义的宅男,杨侑还做不出来那种出尔反尔的事情来。

“但是如果任由流民大量进入,我们的长安仅剩下的这点钱根本支撑了不了多久的。。”骨仪直言道,他的话得到了大多数官员的赞同。

“本王都是有个想法,可以暂时解决目前的困境。”杨侑神秘一笑道。

“代王殿下请明言。”

卫文升好奇道,他可是想知道这几天表现神奇的代王殿下有什么高招。

其实卫文升和大多数的官员一样都在等着杨侑的服软,因为让他们想也想不出来什么高招,何况一个十三岁的小孩子,能有什么办法!

不过他们也不用太担心,无论是限制流民入境,还是增加税收,或者最后逼不得已开放永丰仓到最后都能够解决问题。

源源不断涌入的流民,每天的消耗量都是恐怖的,朝堂的大臣心底下都在估计代王殿下到底能够支撑多少天,只是谁都没有想到这次的情形会这么的严重。

就连卫文升心中也有点后悔了,万一这次将代王殿下的信心打击殆尽了,自己的罪过可大了,到时候陛下是不会让自己有好果子吃的。

同理,杨侑却知道自己这一次是不能够认输的,毕竟这是第一次主政,无论多么的困难他必须完美的完成,让所有人都心服口服。

“其实不光在座的各位帝国栋梁忧心流民的事情,在整个长安的普通的百姓也是忧国忧民,看到这些同袍受苦,也是心中难受。都想尽一份力量。”

杨侑说出了一番话,让众人的思维陷入迷茫,怎么扯到了普通人的身上了,赈灾一直不都是朝廷的事情,各人根本就插不上边。

“代王殿下,你的意思允许个人赈济灾民?”卫文升疑惑的道。

卫文升话音刚落,整个朝堂都乱了起来。

“不行,赈灾绝对不能让普通人参加。”

“私人救济灾民,收买人心,这是历朝的大忌。”

一个个大臣群情激奋,在他们看来,这样的事情简直比让流民饿殍遍野还要严重的事情。

个人赈济灾民,很容易拉拢民心,这历来都是皇家大忌。

“恳请代王殿下收回成命。”

在场的官员齐声逼宫道。杨侑这一次可是真正感受到了这是多么强的一股力量。

众官员躬身弯着腰,一直行着礼,全场都寂静无声。

“如果是官府开设的一个机构,接受个人的捐献呢?”杨侑看着底下官员很是欣慰,直接说出自己的想法。

官府设一个机构,让别人捐款。听到这样匪夷所思的收钱方式,在场的官员都凌乱了。

“妙呀!这样一来个人救灾的心愿得到了实现,官府出面使用钱财救灾,这样一来避免了个人收买人心的祸害。”骨仪最先反应过来,捶着手激动的道。

“绝了。”

“代王殿下真是英明神武。”

……

“可是会有人愿意捐钱吗?”在一片歌功颂德其乐洋洋之中一个煞风景的声音响起。

卫文升狠狠的瞪向那个不识趣的五品官,在场的人不是傻子,是不是好的办法怎能分辨不出来。

这样两全其美的方法,就算最后一分钱也收不上来,也能算他们辅助有功了,而其中最大的功劳,肯定会落在他这个名义上的老师的头上。

“这样的捐钱,主要靠有慈善之心的人,全凭自愿,量力而行,公开透明,为了给普通人做个示范,本王就以个人的名义捐献一万贯。”杨侑道。

“微臣捐一百贯。”

“老臣也是家底,捐一千贯。”

……

“微臣也捐五十贯。”五品官心头滴血,咬咬牙狠声道。

五十贯几乎是自己的十分之一的家底了,这一下可是大出血了。

刚刚自己还在质疑有没有人捐钱,现在自己一点怀疑了,就是再来一倍的流民也没有事情,就在刚才短短的一会,就已经受捐了十万贯之多。

“全凭自愿,量力而行。”

姚思廉嘴里说着,手下飞快的记着数字。

他一点也不怀疑这些冷冰冰的数字,都最后都是一贯贯的金钱,朝堂上的这些人物都是无论平时多么的反复小人,但是公开说出去的话之后,肯定会兑现的。

“量力个头呀!满朝文武都捐了那么多,你说我捐多少呀!”不少人心中暗暗的咒骂道。

当这种变相的强捐方式第一次在中国大地上发威,杨侑正高高的坐在上面,看着不少官员一个个痛苦的表情,心中很是惬意。

前世的自己可是没少经历这样的事情,如今真是风水轮流转了。

“……捐十万贯。”就在一片噪杂声中,一个声音如同炸雷一样响起。

“真土豪也!”

杨侑在心中叹了一声,不由的好奇的朝着声音看去。

第十八章出兵冯翊郡

“我代表冯翊郡捐款十万贯。”

感受到周围弥漫的诡异气氛,那名可怜的官员喏喏的补充了一句。

在场的官员这才松了一口气,这也差不多,要是你一个人捐十万贯,还想让我们活不活了。

“卑职冯翊郡主薄张适,拜见代王殿下。”张适在众人的注目下,走上前来行礼。

冯翊郡和大兴交界,地处大兴的东北方向,历来都是大兴的屏障,两郡的关系一致不错。

“阁下是无事不登三宝殿吧!你们冯翊郡现在自己就自顾不暇,还怎么会有精力来关注大兴的闲事。”一个官员在底下不阴不阳的说到。

冯翊郡现在孙华叛乱闹得沸沸扬扬的,大兴的大臣们知道的清清楚楚的。

这一次救济流民的时候,杨侑就已经特别的指出了防备冯翊郡的孙华趁机捣乱。

“请代王殿下救我们冯翊郡的百姓于水火之中吧!”张适没有在意那些不阴不阳的话语,直接的说出自己的目的,想让大兴大兴出兵帮助冯翊郡平定叛乱。

“冯翊郡的百姓早已经人心惶惶,大荔县的孙华逆贼,残暴无度,杀人如麻!盘踞在虎丘岭于官府对抗,虎丘岭易守难攻,官军几次攻山都损失惨重。代王殿下看在冯翊郡百万百姓的份上,出兵平定孙华这个逆贼。”

张适哽咽道,说到悲痛的时候就泪流满面。

“真是大胆匪徒,要是碰到老夫的手里,定斩了他不可。”屈突通须发怒张,“请代王殿下发兵,末将一定将孙华这个逆贼的人头送上。。”

“末将也愿替殿下分忧。”

“末将也愿替殿下分忧。”

一时之间所有的武将纷纷出列请战。

情况似乎有点诡异呀!

杨侑就是三岁小孩也知道了,冯翊郡的主薄张适为什么能够站到这个大殿上,原来早已经得到了大兴军方的支持。

这年头军工不好弄呀!这几年虽然战乱连连,但是都是离大兴太远了,在场的武将一点也没有轮上。

现在好不容易瞅着这么一个机会,离大兴也就百里左右。好不容易有一个这么好的机会,可以捞军功,当然会不会错过了。

在他们看来,冯翊郡的官军之所以战败,那时因为他们的兵力不强,要是换做大兴的精兵悍将,早已经平定回师了。

“这……。”杨侑没有多想,这么多的武将愿意出兵,这不好弄呀!

“殿下,万万不可呀!”卫文升第一时间反对。

“陛下刚走不久,走之前早已经下令让冯翊郡平定叛乱,如今才过去月余而已,实在是没有出兵的必要呀!”

卫文升直击冯翊郡的要害,陛下临走前已经下达的命令,才过去一个月的时间,你就跑到大兴来求援,要你们冯翊郡何用呀!

“不瞒卫大人,冯翊郡的官兵几经惨败,早已经损失惨重。”

张适无奈的说道,这个时候也不是遮丑的时候,要不是那几个蠢货立功心切,冒冒失失的就去强攻孙华,怎么会落到这个下场。

“荒谬,那是你们冯翊郡的事情,要是什么事情都求别人,萧造是怎么当得冯翊郡的太守。”

萧造是萧家的嫡系,是走萧皇后的的门路才当上太守的职位,能力低下,卫文升一直瞧不起他,对萧造说话一直都是不客气。

“既然现在冯翊郡危急,我们更应该主动的出兵,不然到时候孙华做大之后,对大兴也是个威胁呀!”阴世师也赞同出兵,毕竟将威胁消灭再萌芽中,是最合适的。

朝堂上三位大佬都已经表态了,唯独骨仪却纹丝不动,不发表意见。

骨仪是天竺人,虽然来中国也是一辈子了,但是中国官场的精髓还是没有能在悟透,抱紧杨侑的大腿对他来说才是真正的生存之道。

卫文升心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