慈继阁小说网 > 历史电子书 > 隋末我为王 >

第47章

隋末我为王-第47章

小说: 隋末我为王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楚公,是否再等一等?”李密好心劝道:“我们的疲兵之计只用了一个晚上,效果还不够明显,不如再用鼓锣队骚扰东都守军几个晚上,再突然发起偷袭不迟。”

“时间宝贵,不等了。”杨玄感一挥手,斩钉截铁说道:“我刚才看过天气,今天晚上应该没多少月光,正适合执行计划的第二步!今夜偷袭洛阳城能得手当然最好,即便不能得手,我们也还有时间发起正面强攻,直接拿下东都!”

李密犹豫了一下,见杨玄感态度坚决,知道杨玄感狗熊脾气的李密也明白劝了只是白劝,便无可奈何的说道:“既如此,那么最好是在下半夜的四更过后发起偷袭,这样把握更大一些。还有,请问楚公,我们今天晚上是偷袭那座城门?徽安门还是上春门?”

“上春门!”杨玄感大声回答,咬牙切齿的说道:“当然是上春门!本柱国在那里受到的羞辱最大,当然就要在那里报仇雪恨!”

“唉,心胸如此狭窄,如何能成大事啊?”李密心中暗叹,又在心里自我安慰道:“不过都一样,我们昨天晚上骚扰了安喜门一夜,东都官军今天晚上肯定把注意力集中到安喜门一带,不管偷袭徽安门还是上春门都一样,没什么区别。”

…………

夜色渐黑,报仇心切的杨玄感亲自提点起了最能打的几支精锐队伍,又纠集了一大群炮灰队伍,携带大量的铁锹、锄头和带有飞爪的绳索等爬城器械,还有数十架用毛竹制成、坚固而又轻便的飞梯,于二更正时出营集结,人衔枚、马套嚼,静悄悄的摸向十八里外的洛阳城,准备执行李密破城计划的第二步,借着夜色与安喜门佯军的掩护,连夜偷袭久攻不下的洛阳城。

除此之外,为了尽快熟悉叛军情况与洛阳守军的情况,同样已经无路可退的李子雄不顾远来疲劳,也坚持着一同随军出战,要到战场上实地考察敌我战况,杨玄感大为高兴,劝说了几句便欣然接受了李子雄的请求。

距离很近,时间也很充足,李密便很细心的提醒杨玄感在途中派人先去负责骚扰安喜门的郑俨队伍联系,了解洛阳守军的反应情况,结果回报让杨玄感和李密一起的喜出望外——郑俨队伍反复骚扰安喜门的期间,安喜门守军不仅每次都被迫起身备战,且城墙上还出现许多身披白袍的隋军士兵身影!

“好!”李密喜道:“敌人果然上当了,把最能打的白袍兵调到了安喜门,邻近的上春门和徽安门就算加强了守备,也肯定不如安喜门这么严密。”

杨玄感笑着点头,同意李密的判断,已经知道计划步骤的李子雄也赞道:“法主先生果然高明,连续两夜骚扰安喜门,又在安喜门外打造攻城武器,布置埋伏,布置这一系列假象,即便换了是我,也一定认为楚公选择的主战场就是安喜门,绝不会想到我军的真正目的是为了准备偷袭其他城门。妙计,果然妙计。”

赞完了,李子雄又有些奇怪的问道:“不过法主先生,有一点我很不明白,既然是声东击西,洛阳的城门又多达十二道,我军为何不去偷袭其他远一些的城门,偏要偷袭与安喜门相邻的上春门、徽安门其中之一?”

“老将军,你是在考我吗?”李密比李子雄更糊涂,答道:“不去偷袭其他城门,第一当然是地理方面不适合偷袭,第二当然是为了制造灯下黑了,敌人或许会怀疑我们是准备声东击西,但决计不会想到我们是准备偷袭与安喜门最近的上春门或者徽安门,心理上会出现疏忽,我军发起突然偷袭当然就可以事半功倍了。”

“原来如此,高明。”李子雄点头赞誉,心里却万分警惕,暗道:“确实高明,这一点连我都没有考虑到,看来我还是想得太简单了一些,有这个叫李密的小子在,我想成为杨玄感义师的头号重将,不会那么容易。”

“这位李老将军,有些名过其实啊。”李密也在心里嘀咕道:“还号称再世诸葛呢,对洛阳地形不仔细了解就算了,还连灯下黑这个道理都不懂,看来我的惊扰战术同样可以影响到上春门和徽安门这个细节,你就更加不会留意到了。如果你就这么点本事,那么用你来装点一下门面还行,对你委以重任,那搞不好就得坏事了。”

各怀心思间,上春门的城上灯火已然依稀可见,李密赶紧建议杨玄感颁布严令,严禁发出任何声响,借着夜色掩护缓缓逼近上春门,尽可能的在不知不觉间摸到上春门下。而让杨玄感和李密暗暗窃喜的是,上春门城墙上的灯火虽然不少,站着箭垛旁边值哨站岗的士兵却为数不多,同时上前开路的前锋队伍也派人回报,说是发现城上士兵多在倚墙瞌睡,防守十分疏松。

确认了这一点,杨玄感和李密心中更是大定,赶紧低声催促军队上前,而当叛军队伍逼近上春门一里之内时,西北面的安喜门那边却突然响起了巨大的战鼓声、铜锣声和呐喊声,吓得包括杨玄感和李密在内的叛军队伍所有人赶紧伏地噤声,生怕被上春门的守军队伍察觉动静。

郑俨队伍制造出的喧哗声相当不小,在万物静籁的深夜中传得老远,即便是上春门这边也仍然可以听得清清楚楚,也确实吵醒了相当不少的上春门守军,倚着箭垛旁边瞌睡的哨兵打着呵欠伸着懒腰,骂骂咧咧的睁开眼睛,之前不知道在那里偷懒的巡逻队也打着火把在城墙上巡逻了起来,但是阴霾的夜空却给了叛军队伍最好的掩护,不管是那些巡逻的哨队,还是懒洋洋伸出脑袋观察城下动静的站岗士兵,全都没有发现半里多外,正有数以万计的叛军队伍埋伏在夜色之中。

时间对于叛军队伍而言突然变得无比漫长,每一个人都在提心吊胆,生怕被城上敌人发现而前功尽弃,但还好的是,同样受到叛军骚扰战术影响的上春门守军对此显然是早已经习以为常,郑俨那边的喧哗声还没有停歇,不少哨兵就已经重新倚墙瞌睡去了,巡逻哨队也毫无察觉的直接向北面去了,没有出现半点的异常迹象。

叛军队伍在西北面制造出的喧哗声终于停歇了,上春门的城上也很快重新恢复了安静,乘着这个机会,杨玄感和李密也迅速安排了攻城队伍,由杨玄感二弟杨玄纵率领一千五百精兵担任先锋,负责攀登城墙偷袭城上守军,杨玄感自领中军作为接应,李密则指挥炮灰队伍做为辅助,准备着一等杨玄纵偷登城墙得手,就立即发起全面进攻。

安排一定,又看到城墙上的守军哨兵大都已经重新入睡,杨玄感立即低声传令,杨玄纵把手一挥,一千五百最精锐的叛军士兵立即携带着各种工具潜伏上前,就象一群黑夜中的豺狼,眼中闪烁着绿光,不声不响的悄悄摸到护城河边上,半蹲着身体快步上桥,直接从护城河上架设的固定石桥过河,迅速摸到了城墙之下,并且迅速向着杨玄纵此前指定的灯火稀少处挺进。

杨玄纵的前锋队伍过桥的时候,杨玄感和李密紧张得简直都能听到自己的心跳声音,只觉得时间无比漫长,杨玄纵队伍的动作也太过磨蹭,无论怎么快步向前都象乌龟爬一般的缓慢,队伍还无论怎么走都象走不完一样。但还好,这段漫长的时间终于过去,在丝毫没有惊动城上守军的情况下,杨玄纵的队伍终于还是全部通过了桥梁,迅速摸到了上春门南面的灯火稀少处。

悄悄松了口气,杨玄感赶紧率领中军队伍匍匐上前,半蹲着迅速逼近上春门,同时杨玄纵的队伍也开始把好几十架的轻便竹梯悄悄搭上了城墙,嘴里含着小石块的叛军士兵或是踏梯而上,或是利用铁锹、锄头和飞爪之类的辅助工具直接攀爬,安静无声又迅捷无比的摸上城墙,当杨玄感率领的中军队伍摸到了护城河边上时,第一名叛军士兵,也终于顺利的登上了城墙顶端!

看到第一名叛军士兵踩着竹梯登上城墙,城墙下的叛军队伍再是怎么努力保持安静也忍不住出现了些许骚动,正在飞梯上的叛军士兵更是象打了鸡血一样的拼命上爬,势不可挡的冲上城头,护城河对面的杨玄感更是狂喜万分,激动得几乎就想大喊大叫,欢呼自己的偷袭得手。而远处的李密也十分难得的用拳头重重一砸地面,黑脸上笑容满面,暗道:“陈应良小贼,你到底还是嫩了点!”

“喂,李密奸贼,你能听到不?!”

眼看已有上百叛军士兵冲上城墙时,上春门城楼的灯火最密集处,突然站出了一名身披白袍的俊俏少年,带着笑意冲城下大声喊道:“你一定在笑了吧?可惜,你笑得太早了,现在该我们笑了!弟兄们,动手!”

“陈应良小贼!”听到这熟悉的恶心声音,还有看到那熟悉的瘦弱身影,曾经与陈应良相距不到一步的李密顿时呆若木鸡,脱口惊叫。

“杀啊——!”

李密脱口惊叫的同时,之前还是安静无比的上春门城墙上已经是突然鼓声震天,杀声四起,火光大亮间,无数身披白袍的骁勇将士出现在了叛军登城点的南北两侧,左右包夹,吼叫着潮水一般涌向刚刚登上城墙的叛军士兵。而与此同时,上春门墙段的几座城楼一起楼门大开,大批大批全副武装的隋军将士各挺刀枪,打着无数的火把从城楼中冲锋而出,冲到城墙边上二话不说就将火把扔下城墙,同时还扔下大量淋过火油桐油的柴捆草团,城墙下很快就是火光通明,不管是已经顺利摸到了城墙下的杨玄纵队伍,还是只摸到了护城河边上的杨玄感队伍,片刻间就全部暴露在火光之中,无所遁形。

“中计了!”擅长打埋伏战的李密放声狂吼,“快撤!快撤!快往后撤!”

决定伤亡大小的关键时刻,深知伏击战厉害的李密倒是无比理智的大吼下令退兵了,可惜进攻后退的决定权并不在他的手中,而是在性格无比喜欢弄险的杨玄感手中,仗着已经有一百多精兵冲上城墙,也仗着手里的飞梯还算充足,无比蔑视东都守军近战能力的杨玄感只稍一犹豫,马上就大吼道:“擂鼓!全军冲锋!不管付出多少代价,也要给本柱国拿下上春门!”

第44章李密妙计安天下

凭心而论,在发现自军中伏的情况下,杨玄感还不顾一切的下令发起总攻,这个选择其实并不愚蠢,甚至还可以说是相当正确,是一个冷静而又理智的选择。

因为在杨玄感的印象中,洛阳隋军的近战能力实在太弱了,通常只要是叛军士兵提着刀子冲到面前,不等真刀真枪的动手,洛阳的隋军队伍就已经撒腿逃命,与裴弘策、达奚善意交战时如此,与元晁群、刘子翊作战时也是如此,甚至就是与卫玄率领的大兴援军会战也是同样如此,习惯成了自然之下,本来就无比心高气傲的杨玄感当然也就对自己队伍的战斗力充满了绝对信心了。

更关键的一点是,冲上了洛阳城墙的叛军士兵已经有一百多人,这点兵力虽然不多,可也不算少,而且还都是从叛军队伍中精挑细选出来的精锐士兵,杀过敌见过血,有经验有勇气,单兵战斗力出类拔萃,在已经控制住了一块城墙的阵地情况下,这一百多叛军精兵只要坚持住一段时间,让更多的叛军精兵冲上城墙,那么上春门的东都守军即便有所准备,叛军照样有很大希望攻破城门。而考虑到叛军士兵与东都守军的战斗力差距,杨玄感觉得这个希望不仅大,还非常的大。

杨玄感这个想当然坑苦了他自己,已经冲上城墙的叛军士兵确实是精锐不假,可惜他们遭遇的对手同样是洛阳隋军中最精锐的报**,以逸待劳士气正盛不说,一场接一场奇迹般的胜利也早已让每一名报****将士建立起了最为绝对的自信,对刀锋见血的近身战不仅丝毫不惧,还本来就是靠血战恶战吃饭和扬名立万,同时早已经习惯了以寡胜众的报**,这次又破天荒的占据了兵力方面的优势,队伍上下已经不是害怕敌人太多,而是害怕敌人太少捞不到斩首之功了!

惧怕敌人首级不够之下,埋伏在叛军两翼的报**队伍自然是一队比一队冲得快,一队比一队冲得猛,率军埋伏在右翼的郭峰仗着人高腿长,第一个冲到了叛军士兵面前,二话不说就是一刀砍下,叛军士兵举刀格挡,虽然准确架中了郭峰的厚背砍刀,却臂力不足,手中横刀当场被郭峰崩飞,继而郭峰就势一刀抹出,准确抹中了那名叛军士兵脖颈,割破咽喉鲜血狂喷,那名叛军士兵也带着难以置信的神情摔倒在了血泊中,至死心中都在疑惑,“这个官兵,怎么不象我以前碰到的官兵,看到我抡刀就跑?”

旁边有几名叛军士兵挺枪来刺郭峰,郭峰不躲不闪,大吼一声又是一刀向敌人当头斩下,旁边也早有报**的枪矛刺出,后发先至抢先刺中刺伤叛军士兵,逼得叛军士兵回枪自保或者后退躲避,仅有一支长矛刺中了郭峰的胸口,与郭峰身上的坚固明光铠相撞发出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