慈继阁小说网 > 历史电子书 > 三国王者 >

第11章

三国王者-第11章

小说: 三国王者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第一部 雏鹰展翅 第十九章 子静往事(修)

经过了一个晚上的秉烛相谈,孙灿是大开眼界,原来一些想都不会想到的普通事情,在那个老人家的口中也可以成为一门学问,一门深奥的学问。

他可以通过一些小巧的工具轻而易举的干成一个壮汉都不可能干成的事情。虽然说来有些匪夷所思,但却是有凭有据。

这时,孙灿对那老人家也有了一些了解,知道他叫刘华,字子静,是荆州新野人,因为怀才不遇,所以沦落到在这个小村庄里以行医为生。

其实刘华就是坐时空机器来的刘子静。

当年,刘子静在一个不知名的树林边缘醒了过来。他见自己浑身湿露露的,而且半个身子还浸泡在水中,心知自己一定是掉在了水里,被冲到这里来的,同时他还发现自己手中的宝剑不见了,只留下了一个空空的剑鞘,他想,这剑一定是在什么地方滑出了剑鞘,所以也不以为意。

随后,他察看了一下身上所携带的东西,发现一切都没有少,飞鹰——A0手枪还插在自己的腰间,和后世联络的时空对阵磁场感应器也完好无损,就想去问问现在是什么年代。

是不是到了汉朝。

他沿着林边的河水向下行走,不一会儿,就见到了行人。艰难的沟通了一番后,这时他才知道自己到达的竟然是孝质皇帝统治的大汉,惊讶了一会儿,立刻就清醒过来,脑中只有一个想法,就是“老爸,你的试验成功了。”

他迅速的回到了树林,想将这个好消息告诉给他的父亲。可是,对阵磁场感应器却是毫无半点反应。

他以为是磁场感应器坏了,不由心如死灰不知道应该如何是好,这磁场感应器的构造繁杂,他又不是科学家根本就不知道是哪里出的故障,也不知道应该怎么去修。

他试了上千次,磁场感应器依旧毫无反应,最终放弃了修理。

他浑浑恶恶的在树林中过了几天,不知道自己应该干些什么,做些什么。偶然间,他遇到了一些善良可爱的村姑,在村姑的温柔呵护下,刘子静的心情渐渐恢的回复了过来。

后来,他和村姑成了亲,可是好景不长。当他外出赶集的时候,一伙强匪袭击了村庄。整个小村无一人能够存活,其中也包括他的娘子和尚未出生的孩子。

刘子静觉得自己快要疯了,他挖出了自己埋起来的飞鹰——A0手枪,并在村中的铁匠铺中拿了把柴刀,根据地上尚未凝固的血迹和脚印一路尾随而去。

行凶的是一股刚刚发展起来的小型盗贼团,人数只有三十来人。

刘子静很快就追到了他们用来藏身的巢穴,一枪一枪的将那伙盗贼全部干掉,而那盗贼团的首领则被已经失去理智的刘子静给打成了筛子,剩余的所有子弹全部都被他射到了盗贼首领的身上。

他本来打算就此隐姓埋名,不再过问任何的事情。因为,他不想去改变历史。可是,当他准备隐居的时候,无意中听到了一个让他震撼莫名的消息,那就是太傅孙哲。

他是一个对中国的历史非常的熟悉的人。而在后世无论是《汉书》、《后汉书》还是《三国志》《三国演义》都没有关于这个孙哲的半点相关言语。

古时,恩师若父,他的地位只在父亲之下,史书不可能不记载只言片语。于是,他就来到了洛阳,意外的发现很多事情的发展都和他所知道的那段历史不一样了。

他在这一刻已然明白,历史已经被改写了,大汉不在是原来的那个大汉,日后的大汉,以至于华夏的历史会有什么样的变化,都已经不在他所知道的那个历史了。

经过长时间的思量后,他想:“既然历史已经被改写了,还不如改个痛快,改个轰轰烈烈,名震四海。”

于是,他就决定要去大幅度的改变历史,让“中华”二字,响彻宇内。不过他有自知之明,在汉朝没有身份的人是很难成就大事的,尤其是他这种来路不明之人,何况这时候还不是乱世,假如是乱世。那他还有一线希望。可是那时还没有到乱世的地步。唯一的途径就是辅佐一个能人,随后再与他一起建立一个新的中华。

为了心目中的这个目标,刘子静几乎跑断了腿,名门旺族他去过,达官显贵他拜过。到最后都是败兴而归。

后来,他找了刘备、曹操、孙坚这三人。遗憾的是这三个人却没有一个可以接纳他的思想,对于刘子静的思想,他们三人的表现都可以用一个词语来形容,那就是“无稽之谈。”

刘备虽然热情的接待了刘子静,不过这只是因为他好交结豪杰,不过对刘子静的内容则是不屑一顾。

曹操也同样的招待了刘子静,可是他同样也无法接受刘子静所说的新思想,换句话来说就是压根不信。

而孙坚更是将刘子静当成了神棍,并将他轰出了府邸。

其实,这也不能够责怪他们,试想一个汉朝人,你和他说什么飞机、汽车的,和他们说生物技术、科研制造,他会对你有什么想法?认为你是疯子?还是傻瓜?

刘子静也许也是明白了这一点,但他是一个生物学家、历史学家,一个孤傲,才华无双的学者,他的思想和理念都是有科学依据的。不允许别人在没有任何理由的情况下对他的思想理念有任何的怀疑,别人既然不相信他的设想,他自然不会在厚的脸皮去求别人相信。

百般碰壁使他心灰意冷。在明白汉朝不是他的舞台后,就在洛阳城附近的村县里安居了下来,打算当一个历史的旁观者。

不想,意外发生了,他偶然遇到了一个病人,而这个病人居然可以接受他的理念和思想。

经过交谈,他知道这个人并不是接受他的理念,但是却可以容纳他的理念。这一点发现,让他喜幸若狂。虽然他此刻还不知道这人是不是一个值得自己报效的名主,却知道此人绝对是他在这个时代唯一的一位知己。

第一部 雏鹰展翅 第二十章 万人之敌

清晨,虽然昨夜孙灿和刘华聊的很晚,但出于习惯,他依旧于卯时三刻准时起身,意外的发现对面床上的刘华已经不见了,床上只有一张已经叠成四方型的棉被。

老人家的勤快,顿时让孙灿汗颜。

出了卧房,正见刘华在院中打拳。他打的速度很慢,招式一板一眼,一双手时常划着圆圈,非常的怪异。

刘华见孙灿起的那么早,脸上露出了赞许的笑容,年青人越是勤快,也就越有出息。

孙灿问了一声好,也在院子的另一旁练起了剑法来。他向来不喜严读四书五经,但对武学却有着不小的兴趣和悟性,每天清晨练剑已经是他日常作息的一部分了。

过了个把时辰,孙灿才收回了剑。这时,他发现刘华正在一旁专心的擦拭着一把非常华丽却无剑的剑鞘,好奇大起,忍不住问道:“刘老,这剑鞘有什么好擦的。”经过了一晚上的夜谈,两人的关系好了不少,也不用见外的称他为先生了。刘老一词,是刘华让孙灿如此称呼的。

刘华望着剑,深深叹道:“这剑鞘是我父亲送给我的,意义非凡啊!”

孙灿觉得好笑,“一把剑鞘有什么好送的。”当然这话他没有说出来,毕竟父亲的礼物别说是一把漂亮的剑鞘,就算是一支笔,一张纸也值得收藏。

只是,他的父亲一身并没有送过他 什么东西。

刘华那睿智的目光,仿佛猜透了孙灿的想法,说道:“父亲送的并非是一把剑鞘,而是一把举世无双的宝剑,可惜宝剑意外遗失,实在觉得愧对父亲。”

孙灿安慰道:“既然是意外也不必多去计较,只要心意在你父亲不会怪罪你的。”接着他转移了话题,道:“ 不过,那剑举世无双,我看未必,我家就有把宝剑绝对你的剑强。”

“不可能”刘华一口否认,他可不信世上真的有剑可以比的上那把以高科技制造成的宝剑。

孙灿笑道:“信不信由你,那宝剑不但厉害,而且还是我家的救命之剑。”

人都有好奇新的,刘华也不例外,他见孙灿如此吹捧他家的宝剑,也想看看是否真的可以和他那把剑相比。

孙灿将他父母遇难,宝剑襄助的事情说了一遍。

刘华神色一变,他知孙哲是荆州人,又在白河遇险,被一把宝剑相救,而他正好被水冲到了白河下游,会不会?他严肃问道:“那剑是什么样子的。”

孙灿将剑的形状一说,刘华立刻就知道了那把剑就是自己遗失的那把,因为那剑造的非常科学,形状跟大汉的剑根本不一样。既然那剑的形状一样,除了是自己的那把剑外,就没有任何理由来解释这一离奇的事情了。

他神秘的一笑,心想:“莫非这就是缘分吗?我的剑再无意间救了孙家,改变了大汉的历史。而孙家也是第一个能够容纳我的新思想的人。此子难道就是我今后的明主?我且试他一试。”想着便道:“怎么样,腿好了些吧?”

孙灿见刘华已经走出了伤感,高兴道:“恩,好了很多了,现在已经可以自由行动,没有以前那股锥心的痛了。”

刘华听了,也喜声道:“那就好,待会酒精你带些回去,每天晚上都擦擦,直到伤口愈合为止。另外,我在给你开服活血生肌的药,加快你的康复。”

“谢了,刘老。”

刘华道:“救人乃行医者的医德之本,没有什么好谢的。”接着,他突然问道:“刚才我那套拳法打的如何?”

孙灿搔搔头,如实道:“不怎么样,太慢了,打起来软绵无力,并不适合战斗。不过老人家用来锻炼身体还是不错的。”

刘华“呵呵”笑道:“年轻人就应该如此,实话实说。不过看事情,不能只看表面,应当是内在。”

“怎么说?”孙灿对刘华的学识已经有了一定的免疫,见刘华如此说来,立刻就出声询问。

刘华指着一旁的木桩,道:“你用力打上几拳。”

孙灿扎了个马步,对着那腰杆粗的木桩狠狠的打了三拳。

三声巨响,木桩也摇晃了起来。

刘华摇着头,道:“力量不错。你且看我来!”

刘华走到木桩前,手搭在木桩上,突然,一翻,一收,一转、一按,那腰杆粗的木桩顿时向一旁倾斜而去。木桩上也留下了一个淡淡的掌引。

“好强。” 孙灿的脑中一时间只有这两个字。

“来,我交你。”刘华说着就打起了太极。

太极拳简单易懂,只是跟着刘华打了几遍就学会了。不过,太极懂则容易,精则难。所谓太极十年不出门正是这个道理。

刘华道:“太极是个圆,是一个象球一样的立体圆,而非画上的平面圆。四面八方都是一样的圆,即十三式中所谓四正四隅的八门,要求松肩沉肘,开膀扩膝,含胸拔背,使人形成一个有弹性的球体,不着力则罢,一着力即随之旋转;犹如球在地使人很难以站立上去一样。其灵活的程度犹如灵猿。然球是个死物,人体是个活物,人体不但具有类似球的功能。还有超过球的重量,并具有自我调节的能力,只要恰当地运用沾粘连随不丢不顶功夫,即可以使人进之不着,投之不脱。就是太极十三式中所谓进、退、 顾、定的五步。”

孙灿似懂非懂的点了点头。

刘华问道:“你知道世上最柔,最强的东西是什么吗?”

孙灿摇摇头,这个问题他从来都没有想过。

刘华道:“世上最柔软的是水、是风、是空气,然而力量最强大的亦是水和风以及空气的膨胀力。太极温和时可以使人毫无痛楚,而翻跌绝妙;猛烈时亦可以使人如受巨浪的冲击,五脏皆裂。”

他见孙灿陷入了沉思中,笑道:“太极还有一个非常好的妙用,这个妙用是别的武学没有的。太极主要讲究修身养性,如此常练太极者,不但有助于年年益寿,还可以令人心平气和,锻炼一个人的心志。”

孙灿惊讶道:“太极拳这么厉害,那不是第一武学了?”

刘华大笑道:“世上那有什么第一武学,第二武学的。所谓文无第一,武无第二,武艺再强也不过是百人之敌。若是第一武学我有,不知道你愿不愿意学?”

孙灿有些好奇,刚才明明说没有第一武学,现在怎么又有了。疑惑问道:“不是没有第一武学吗?”

“意义不同” 刘华道:“第一武学就两个字‘兵法’。”

“兵法?”

“对,就是兵法。” 刘华道:“兵法是万人之敌,若学会兵法,则能纵横沙场,翻手为云,覆手为雨,一计可破百万之兵。”

孙灿双眼发光,忙道:“确实如此,武艺在强也无法抵御千万人的攻势,一个出色的统帅可以以少克多,以弱击强。先生可愿教我兵法?”

刘华面露赞许之色,口中却道:“不愿。”

“为什么?”孙灿大急。

刘华道:“兵法非任何人可传,你且回去,三日之内,等我答复。”

孙灿点头,道:“那好,三日后,学生在来。”

刘华看着孙灿远去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