慈继阁小说网 > 历史电子书 > 锦衣杀明 >

第384章

锦衣杀明-第384章

小说: 锦衣杀明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万历三大征,对于维护明王朝的统治,的确是产生了积极的作用。但是,同时,三大征也严重的消耗了明王朝的钱粮储备。当年张居正辛辛苦苦积撰下来的钱粮,经过三大征以后,都已经所剩无几了。万历皇帝巧妇难为无米之炊,想方设法捞钱,却又遭受到文官集团的拼命反对,皇权和相权的冲突,再次爆发。

    皇权和相权的冲突爆发,导致的直接后果,就是万历皇帝躲着不上朝,故意怠政,故意不任命官员,故意不补充内阁。这样做的后果,就是开国家的玩笑,拿国家的运转来当做儿戏。徐兴夏这次起来造反,朝廷的反应,如此的缓慢,也有万历皇帝故意怠政的原因。他的思维很简单,就是和文武百官对着干,坚决不肯屈服。

    而大量官员的缺失,也是重要的原因。很多岗位上都没有人处理事务,工作效率又怎么可能快得了?比如说,兵部除了尚书周嘉谟之外,侍郎没有,郎中没有,给事中没有,只有几个员外郎和主事,忙得胡天混地的。可怜兵部尚书周嘉谟,都已经七十多岁了,鸡毛蒜皮的事情,难道也要他亲自去跑吗?没有这样的道理。

    ……

    徐兴夏到来宁夏城之前,管事会的人,已经商量着,要在雷福堡附近,兴建更多的炼铁高炉,初步计划是新建七座,总共是十座。除了雷福堡之外,附近的镇北堡和平羌堡都有分布。管事会下面,有一个经济司,一个军械司,都是负责生铁生产的。两个部门的合议,生铁的产量,自然是越多越好,军用民用都兼顾。

    按照他们的设计,十座炼铁高炉一起开工的话,每天可以生产生铁料二万斤左右。如果继续扩建,每天可以增加到三万斤左右。一年的总产量,就是一千万斤。嗯,是斤,不是吨啊折算成吨的话,一年也就是五千吨,很小很小的数字,和后世动辄七亿吨的钢产量相比,简直连九牛一毛都算不上。而且,后世的是钢产量,而不是生铁产量。钢和铁,之间是有很大的区别的。

    但是,在当时,这样的铁产量,已经是很高很高的了。因为工业基础不行,大明朝的铁产量,估计也就是一亿斤左右。现在,光是宁夏镇一个地方,生铁的产量,就能达到一千万斤,占据了全国的十分之一,绝对是了不起的数字了。更何况,在以后,还可以兴建更多的炼铁高炉,不,应该是直接兴建炼钢高炉,直接炼钢。

    【求订阅求保底月票】

正文 【第453章】莫日根占领甘肃镇,白衣军背后压力骤增

    【第453章】莫日根占领甘肃镇,白衣军背后压力骤增

    (0453)

    【今天的第三更送到】

    铁料的大量增加,意味着无论是军用还是民用,都可以得到更多的铁料铁器。这一点,十分重要。没有足够数量的铁,就根本不可能有足够的武器装备。游牧民族吃亏,就是吃亏在这一点上。他们自己无法炼铁,只能从中原王朝掠夺。林丹汗一口气从明军这里得到五万套的铁槊骑兵装备,想要不强大都不行啊

    钢也是从生铁料中进一步提炼而来的,生铁的产量增加了,钢的产量,自然也会跟着增加。这一点,在宁夏城被攻克以后,表现得十分的明显。原来,威镇堡匠作坊的生铁原材料供应,一直都是瓶颈,导致百炼钢的数量上不去。没有足够数量的百炼钢,自然就没有足够数量的日月铳。现在,有三座高炉供应大量的铁料,百炼钢的数量马上出现了井喷式的增长,日月铳的产量,也就跟着往上窜了。

    徐兴夏绕着三座高炉,仔细的观察一遍,觉得有些遗憾。如果这三座高炉,不是炼铁的,而是直接炼钢的,那该是多好啊随着社会的进步,对于钢的需求,比生铁要大得多。特别是在武器装备上,需要大量的质量合格的钢。以百炼钢的方式来获取钢材,效率是相当低的,成本也很高。他说道:“能不能直接炼钢?”

    生铁的含碳量太高(2。0…4。5),太脆了,很难加工成其他的形状。而熟铁的含碳量又太低(小于0。05),太软。只有钢的含碳量才是最适中的(0。05…2。0)。因此,提升钢的产量,才是关键。问题是,目前的三座高炉,似乎都无法直接炼钢。如果要炼钢的话,就必须兴建新的高炉,引入更加先进的炼制技术。

    刘广梁说道:“这位周庆海百户,技术最好,让他回答吧”

    他介绍到的这位周庆海百户,绝对是雷福堡的老人了。准确来说,是这三座高炉刚刚建立起来的时候,他就已经在这里干活了。勃拜叛乱的时候,他也差点儿死于非命。幸好,最终还是福大命大,活到了现在。作为最老资格的炼铁工匠,他对三座高炉的熟悉程度,就好像是自己的手指一样。对于炼钢,他也懂得一些基本的常识。

    根据周庆海的介绍,当时主要的炼钢方式,叫做灌钢法。它的基本原理,其实很简单,就是先将熟铁炼制出来,然后将生铁融化,慢慢的渗透到熟铁里面,从而得到碳含量合适的钢。由于是使用木炭作为原材料,炉温比较难达到指定的温度。在改用太西煤以后,又含有大量的杂质。因此,宁夏镇一直都不太适合直接炼钢。

    但是,周庆海的介绍,引起了徐兴夏的极大兴趣。他对于钢的需求,是非常强烈的。宁夏镇不适合炼钢,那是相对于全国来说的。大明朝地大物博,资源丰富,合适炼钢的地方的确很多。但是,现在,他的地盘上,就只有宁夏镇可以炼钢,根本没有合适不合适的说法,只有能不能的说法。只要能炼钢,就必须上马。

    徐兴夏期待的说道:“如果在雷福堡炼钢,需要什么条件?”

    周庆海仔细的想了想,缓缓的说道:“需要一座专门的炼钢高炉,需要请专门的工匠修砌,需要含铁量很高的铁矿石,需要杂质少的煤炭,需要大约五百人的工匠……”

    徐兴夏毫不犹豫的说道:“没问题,都可以满足你”

    周庆海有点迟疑的说道:“可是,即使一切的条件满足,炼制出来的钢,质量可能也不是很好的……”

    徐兴夏转头问刘广梁:“有没有解决的办法?”

    刘广梁低声的说道:“这些老工匠,都是从小就在雷福堡干活的,一辈子都在炼铁,经验丰富到不行,怎么会不懂得炼钢?我相信,肯定是有一些想法的,只是需要一些支持他们都是些老滑头,穷怕了现在是想找机会敲诈敲诈你你太有钱了”

    徐兴夏呵呵一笑,明白过来了。这些工匠,其实都是有技术的,只是没有动力。也难怪,如果没有一些利益的刺激,一般人的确都不会有什么动力。这是人之常情,并没有什么过分的地方。相反的,徐兴夏倒是看到一些希望。需要一点刺激?没问题只要你们能将钢大量的炼制出来,什么样的刺激都没有每人送你们两个草原美女都可以徐兴夏含笑说道:“支持没问题我先给你们一万两的银子,作为研究资金,以后,还会有相应的奖励”

    听到一万两的银子,所有的工匠,顿时就两眼发亮了。原本一个个有些呆滞的神情,现在都变得龙精虎猛的,感觉天上有银子掉下来了。如果自己的动作稍微慢一点,银子就要被别人给抢走了。倒是那个周庆海,明显有点尴尬了。刘广梁说得没错,这些工匠们的确是想借机会敲诈一下徐兴夏,谁叫徐兴夏是有钱人呢?

    周庆海其实没有这样的心思,他本来就是很淳朴的人,只是为了工匠们着想,他不得不出面做这个恶人。现在徐兴夏一出手,就是一万两银子,他反而感觉不安了。其实,在管事会接管了雷福堡以后,他们的待遇,都已经很不错了。再说,每个人的家里,也都分到了属于自己的田地。继续勒索徐兴夏,的确是有点过分了。

    徐兴夏笑了笑,直言不讳的说道:“你们问我要钱,行我给钱我可以坦白的告诉你们,我有钱,大大的有钱你们要多少,我都给但是,给钱的代价,就是你们得将钢给我直接炼制出来如果没有钢,你们就等着挨板子吧我的钱,绝对不会那么好骗的无论是谁想要从我的口袋里掏钱,都得掂量掂量自己有几个脑袋”

    他这么一说,那些工匠们的脸色,顿时就变了。他们这时候才想起来了,眼前的这个人,可不是那么温柔可亲的啊他的外号叫什么?徐老魔那可是一次就往宁夏城送几千颗鞑子首级的家伙得罪了他,你还想有好日子过?保住自己的脑袋就不错了周庆海的脸色,当真是精彩非常了,脊梁骨都凉飕飕的,充满了寒意。

    徐兴夏微微一顿,语调稍稍的放缓了一些,微笑着说道:“但是,我的钱,也是很好赚的只要你们给我好东西,我就给你们白花花的银子我现在就提前告诉你们,每天的钢产量超过三千斤,我奖励你们五十两银子超过一万斤,奖励你们一百两银子钢产量越大,奖励的银子就越多至于怎么分配,由周庆海做主”

    周庆海顿时浑身一激灵,不知道说什么才好了。原本他是被推举出来做恶人的,准备情况不对的时候,被工匠们拿来做替罪羊,抵挡徐兴夏的怒火。没想到,被徐兴夏顺水推舟,指名道姓,使得他真的成了所有工匠们的领导者。有徐兴夏的支持,又有白花花的银子,其他的工匠,谁敢不听他的话?这一次,倒是因祸得福了。

    周庆海就算是再憨厚,也懂得说几句基本的场面话,这时候急忙说道:“大人,你放心,看我们的一年之内,我们一定将钢直接炼制出来三千斤绝对不成问题”

    徐兴夏期待的说道:“时间越短越好”

    周庆海急忙大声说道:“明白,时间越短越好”

    徐兴夏满意的点点头。他粗略的估算着,每天有三千斤的钢产量,基本上可以满足日月铳和大炮的需要了。或许,还可以用来制造一些其他的武器装备。如骑兵使用的马刀,战车营需要的战车车轴,工兵营需要的拦马桩等等。当然,钢铁这样的东西,肯定是多多益善的。即使数量再多,都有地方可以使用。事实上,除了军用,民用方面也是大量需要的,特别是建筑和架桥。

    当时的桥梁,最主要还是石拱桥,就是好像赵州桥那样的石拱桥。只要不偷工减料的话,石拱桥的质量,的确是不错的,承重能力也很好,成本相对来说也不高。然而,并不是所有的地方,都适合架构石拱桥的。水流湍急的地方,就很难架设石拱桥。同时,石拱桥的长度,一般不会很长。在一些河面相对宽阔的地方,石拱桥的架设难度,也是很大的。这些,都以道路的修建,构成了一定的障碍。

    特别是桥墩的架设,一直都是要求很高的。在没有水泥的年代,没有建筑材料可以在水下凝结。在有了水泥以后,又需要坚固的支撑物。这种种的要求结合起来,其实就是需要钢筋混凝土。事实上,如果有水泥钢筋的话,架桥的速度,显然会大大的加快。只要有足够的原材料,甚至架设横渡黄河的大桥,也不是不可能的。

    大明帝国的西北部,就是有这样的好处。各种各样的矿产资源,都是相当的丰富。这些资源,都是工业**的时候必须的。如果自己不将这些资源都充分的利用起来,就太失败了。随着时代的进步,工业化才是王道啊刀枪剑戟称霸的冷兵器时代,已经逐渐的过去。以后的世界,都是火器和机械的天下了。

    农耕社会无论多么的优秀,多么的组织严密,在工业化社会的面前,都是抵挡不住的。同时,进入工业化社会以后,游牧民族的威胁,也就解除了。事实上,在米尼枪和后膛枪出现以后,骑兵作为战争的主力,地位已经不断下降了。在机枪出现以后,骑兵的时代,基本上就终结了。没有了骑兵的肆虐,游牧民族还有什么出路?

    白衣军以后的发展方向,肯定是火器化,机械化,精兵化,大量采用工业时代的武器装备,提升自身的战斗力。向这个方向发展,明军已经根本不是对手,游牧民族也不会是对手。唯一的对手,只能是欧洲列强的军队。他们同样是火器化,机械化,精兵化的。未来的战斗,可以说是十分的让人期待啊

    ……

    “大人,南面就是玉泉营。”

    从雷福堡下来,一路沿着贺兰山的东侧南下,徐兴夏很快来到了玉泉营。玉泉营,是阿朱姑娘的母亲的老家。当日,阿朱姑娘曾经跟徐兴夏说过,如果有机会的话,应该到玉泉营来看看。结果,他一直都没有时间。现在,刚好路过这里,他就顺便到来了。

    外表看起来,玉泉营并没有值得注意的地方。这里本来也是战兵的驻地,后来战兵撤走了,就交给了卫所军管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1 1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