慈继阁小说网 > 历史电子书 > 战枭在唐 >

第461章

战枭在唐-第461章

小说: 战枭在唐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靠着我,并肩作战!”
  田旭的作战经验丰富,本能地指挥着孙贵,尽管违反级别高低原则。
  孙贵撇掉长矛,捡起铁盾拔出横刀靠到了田旭身边。他不在乎尊卑,只为溅取更多的突厥鲜血。
  战斗在继续,倒下的人越来越多,孙贵的一队人死伤过半,他与田旭都挂了彩,第三排战线岌岌可危。
  战况之惨烈以致于许多士兵当场尿裤子,甚至陆续有胆小者抛下兵器选择当逃兵。
  “杀无赦!”
  陈玄礼立于前线不足三十步的距离,手持唐刀,在他身边是一排凶神恶煞的督战队,任何后退者都逃不过一刀两段的下场。在督战队前面,至少有上百人被毫不留情就地正法,甚至包括一名中郎将。
  陈玄礼心里清楚,他若顶不住,将祸及身后的李隆基。所以,为了皇帝,也为了自己的仕途,即便战死也在所不辞,至少还能惠及在洛阳的家人,眼前被正法的逃兵,他们死了,受牵连的却是家人,按律,阵前逃兵将被查抄家产,家人会被罚没为奴。
  中间的战线在苦苦支撑着,两翼同样陷入苦战,左贤王根本不给机会,王忠嗣与乌知义所率领的骑兵被分别被契丹奚族附属部以及室韦人缠住,无法给予支援。
  中军台。焦急揪心的表情洋溢在李隆基的脸上,观战比作战更痛苦。
  “报!”左翼的传令兵急驰而来,声嘶力竭,“乌知义将军负伤死战不退!请求援军。”
  “报!”右翼的王忠嗣也派来了传令兵,“右翼敌骑人多势众,王将军无法拦住,一部上千敌骑在向右迂回,请陛下保持警惕。”
  “报!”前方的陈玄礼也来添乱,“敌人攻势太猛,羽林军抵挡不住,请求骑兵支援。”
  援军,援军,朕哪来的援军?!
  中军尚有两万步兵,可形势不容乐观,李隆基不敢轻易将手中仅有的保命力量派出去。即使派去也无济于事,步兵应对骑兵依靠的是密集阵型,前方已经够乱了,他们上去只会添堵。
  “陛下,让膘骑大将军本部去增援吧!”
  王珙看向李怀唐的目光相当复杂。此刻,在他眼里,李怀唐有如天兵神将,仿佛只要他一出马,凶悍的突厥人就烟消云散。
  又是李怀唐!难道只有李怀唐才能击败胡人吗?李隆基不悦,区区三百骑能起什么作用?前方战局胶着,搞不好让他成为压垮突厥骆驼的一根稻草,岂不白白便宜了他?
  李怀唐的注意力被王忠嗣传来的消息所吸引,有千骑敌军饶了过来!
  “陛下,臣请调转床弩应对后方来敌。”
  “后方来敌?”
  李隆基疑惑看向李怀唐。
  李怀唐解释:“王将军报右翼有敌骑迂回,恐怕其目标在中军。”
  “哼,区区千余骑而已,我中军有两万,何足惧哉?膘骑大将军什么时候学会杞人忧天了?”
  逮住机会,李隆基出了口恶气。爽!
  崔希逸赞同李怀唐的观点,敌人即使威胁不了中军,只要往正在苦苦抵抗的羽林军与龙武军阵后插过去,后果不堪设想,他开口想声援,却被李隆基不耐烦打断。
  “崔卿家速去前军坐镇,陈玄礼不堪重任。”
  此话不假,陈玄礼能力平庸,指望他创造奇迹有点强人所难,崔希逸还差不多。用人水平上,李隆基还算有两下子。
  不怕不识货,最怕货比货,崔希逸的能力确实较陈玄礼强大,而且不止一两个级数。在他的调度与指挥下,进退有序,弓箭手与前方的重步兵开始有了配合,有效减缓突厥人的冲阵势头。
  杀戮持续了一个时辰,唐军渐渐不支,战线出现松动,祸不单行,此时,从后方杀来一支敌骑,千人左右,气势汹汹,坚决直扑中军。
  中军人虽多,却防备不足,敌骑依仗速度的优势,围着圈子一绕,立刻将两万名经验不足的龙武军调动乱成一团。敌骑趁机冲杀。
  “陛下,事不可为,留得青山在不怕没柴烧,我们撤吧。”
  王珙不知何时染上了颤抖病,手在抖,腿在抖,连声音也在抖。
  侍立在旁沉默不语的边令城也加入了劝退行列:“圣上万金之躯,不宜冒险,臣保护你冲出去!”
  李隆基六神无主,他想镇静,却办不到,竟然随着王珙与边令城欲。他这一动,旗帜跟着动,军心跟着动。
  数万唐军危在旦夕。
  又到疾风知劲草时,一员胡将挺身而出,拉住了李隆基手臂。
  “陛下莫慌!”
  “大胆李怀唐!竟敢冒犯陛下!来人,给我将他拿下!”王珙色厉内荏大叫。
  汉刀铿锵出鞘,架在王珙脖子上。
  “敢言退者,死!”
  
  
  


 第678章 龙旗前进!

  明晃晃的汉刀架在王珙的脖子上,感觉到冰冷威胁的却有三人,另两人是李隆基和边令城,留取青山的脚步嘎然而止。
  疯子!
  李怀唐没说话,远远朝着本部人马打几个手势。吹号不可取,会扰乱前方将士军心。
  宁远铁骑闻令出动,从侧面截击敌人。
  百步距离照例是一轮弓箭。突厥精锐正在突入龙武军军阵内,已经有一半人马冲进去,后半段数百突厥精锐紧随其后,眼看得手,上万只鸭子等待他们去屠戮,不料侧面射来一顿箭雨,数十人应声落马。
  好精准的骑射!
  突厥精锐惊叹之余,分出两百骑迎战极速靠近的宁远铁骑。
  在进入互砍之际,宁远铁骑掷出短矛,距离之近,以致于短矛几无虚发,两百名志在狙击为袍泽争取时间的突厥骑兵只剩下稀稀落落的十数骑。
  掷矛!宁远铁骑!
  突厥精锐认出了老冤家,金沙滩一战正是他们令己方损兵折将无功而返!
  如果早点认出对手的身份,也不至于如此托大。两名百夫长以下全部战死,而对手毫发无损。
  紧接着,宁远铁骑挟秋风扫落叶之势,将突厥精锐的尾巴,近百骑兵截留下来,当然不是请客,对付敌人,他们向来官杀不管埋,刀光闪过,人头滚滚。
  中军高台上的李隆基等人终于有缘见识到宁远铁骑的战斗力了,心里极不是滋味。只一个照面,三百余近四百精锐的突厥勇士就报销了,像兔子一样被杀死,而这些突厥人的同伴正在肆无忌惮地在龙武军中制造屠杀,两万竟不敌数百。
  突厥精锐战术明确,并不过多与唐军纠缠,制造一阵慌乱后,直奔龙骑所在――站在高台上的李隆基。
  “嗖嗖嗖!”
  连续十数支羽箭袭来,直取李隆基。
  护驾!
  有人只喊不动,典型语言上的巨人,如王珙。
  李怀唐只动不说,挡在李隆基面前,战刀挥舞如风,一一斩下来箭。数名唐军士兵成了池鱼,中箭倒地哀嚎。
  麻袋!若非看在数万唐军的性命上,老子才懒得救你!
  李怀唐暗暗叫骂。
  见到皇帝受袭,龙武军的将领们发疯一般驱赶着士兵围拢上前,与突厥骑兵绞杀在一起。毕竟人多势众,突厥人的优势渐渐被抵销。
  突厥大将勃沂悍不畏死,连续砍杀数名挡路的唐军,策马靠近中军台,然后从马背上一跃,跳上台面。
  “护,护驾!”
  这会是李隆基亲自喊叫。跳上来的突厥人浑身鲜血,宛如来自地狱的魔鬼,狰狞可怖。
  数名护卫硬着头皮冲上前,刀兵激烈相撞,偶尔夹着金属切肉的沉闷声。战场没有花架子,来往都是致命的攻击,勃沂身中两刀,战果是两颗首级。
  鲜血淋漓的头颅滚到李隆基脚下,让他不禁联想起自己的下场,生动,不寒而栗!
  大唐天子的穿着独一无二,勃沂一眼认出,全然不顾身上的伤势,直奔目标,气势如长虹贯日,专诸刺吴王僚不外如是。
  本来躲在李怀唐身后挺好的,李隆基偏偏要向边令城靠近,闪出的空档差点要了他的命。突厥人的弯刀已高高举起,眼看即将落下,千钧一发之际,汉刀从突厥人的脖子 间闪过,头颅跃起,与弯刀一起落下,撞在李隆基身上。
  “啊!护,护驾!”
  李隆基发疯一般踢开脚下的头颅与弯刀,全无半点君王气质。
  李怀唐松了一口气,他刚才没注意到身后情况,还以为李隆基乖乖原地不动,突厥人要达成目的必会冲向自己,一个疏忽,几乎就让突厥人得逞。
  从后袭击的突厥主将战死,剩下的骑士群龙无首,龙武骑知耻而后勇,反应过来后团团将敌人包围,淹没……
  台下之战没有悬念,而前方的战局依旧不妙,或者说更加糟糕,明显是突厥人占据着主动,步步进逼,反观羽林军的阵势,风雨飘摇,随时可能奔溃。
  求求膘骑大将军,快保护陛下后撤吧!
  王珙一把眼泪一把鼻涕,跪在李怀唐面前哀求,态度之卑微,见者不忍,闻者伤心。
  “请陛下亲擂战鼓!”
  李怀唐强忍住砍掉他脑袋为辽西城死难将士报仇雪恨的**,左手那鼓槌,右手持龙骑。鼓槌递到脸无血色的李隆基面前。
  李隆基明白李怀唐是要他亲自激励士气,于是咬着牙接过棒槌走到战鼓旁。
  咚咚咚咚!
  战鼓声极有节奏。
  “大唐勇士们!”李怀唐将所有的马匹组织起来,并挑选出一批善骑者,与他的亲兵混编为临时骑军。临时骑军的士气高涨,皇帝亲擂鼓,代表九五之尊的龙旗在他们队伍之中。
  “旗进,人进!”
  废话说得再多,不如表率。李怀唐一马当先,龙旗在他手中迎风招展,两千余骑兵热血沸腾嗷嗷狂叫并紧随其后。
  右翼边缘,一支骑军突然从天而降,契丹人猝不及防,被撕开一个口子。
  “陛下的龙旗!是陛下!杀啊!”
  右翼的神武军因骄傲而疯狂。皇帝贵为九五之尊年界花甲尚亲自冲锋陷阵,壮哉!勇哉!
  士气值飙升,莫名其妙的飙升,迅速到100,200,300……完全不受限制,继续向上,如同体温计的水银柱受热冲破玻璃的约束,个个变身为超级撒亚人。
  神武军发疯,契丹与奚族联军吃不消了,逐渐后退颓势突显。
  龙旗继续前进,转个弯,绕到与即将突破龙武军防线的突厥人身后。
  千万人又如何,龙潭虎穴又如何,吾往矣!
  两千余临时混编的骑军在李怀唐的鼓舞下,狠狠撞向大群的敌人,将敌阵搅个稀巴烂。
  “天啊,陛下绕到敌阵之后了!”
  崔希逸忽然听到激昂的厮杀声随之响在苦苦相逼的突厥人身后响起,接着突厥人出现骚乱,忽然之间,眼睛一亮,龙旗赫然入目,九爪金龙!正是代表皇帝所在的龙旗!莫非,皇帝亲自上阵了?至于皇帝是如何绕到敌后的,崔希逸表示神奇。
  “陛下万岁!”金龙舞爪的龙骑是那样的醒目刺眼,所有的羽林军为之一振,反应与神武军并无出入,瞬间雄起,效果胜于打一针肾上腺素。
  战局戏剧化逆转,唐军险胜,突厥惜败。
  观战中的左贤王见到龙旗杀出,情知不妙,然而却阻之不及,功败垂成,徒唤奈何。
  突厥骑兵悻悻退去,唐军欢呼。
  陛下万岁!万岁,万……
  众人瞠目结舌,万众瞩目期待的龙旗终于展现其庐山真面目。
  力挽狂澜,持龙旗突击之人非陛下,而是,是李怀唐!不应该的是,他们朝李怀唐尊呼“陛下”了!
  
  
  


 第679章 报复来得好快

  杀敌万五,自损两万,典型的惨胜。
  大战过后,伤兵满营。李怀唐不幸在其中之列,突厥人的弯刀从他左臂划过,所幸只伤及皮肉,与外伤相比,更痛的在心里,他的亲兵队损失不少,死伤各十数人。
  呼呼胜利之时,皇帝从将士们身边走过,勉励一番,随即离开。
  龙旗被边令城收走,英雄混在伤兵营里。
  天涯很大,也很小,李怀唐遇到了曾经受雇于他的龙武军士兵田旭。
  “上将军要小心了。”
  同为伤兵的田旭小心翼翼向他告警。
  李怀唐苦笑:“小心什么?”
  作为扭转战局的关键人物,皇帝的嘉奖甚为勉强,尤其是言不由衷的表情,甚至连普通士卒都察觉出了端倪。
  田旭一愣,用手指了指皇帝行营所在方向,尽管目标相隔很远看不到,但是,你懂的。
  懂又如何?
  “别胡思乱想,好好养伤。”
  李怀唐拍拍田旭的肩膀。
  疼!
  田旭一阵龇牙裂嘴。混战中,他的肩膀被长矛刺中,矛尖刺穿铠甲,深入皮肉。
  “胡一箭,取医药包过来!”
  伤兵营里伤员数千,李怀唐的亲兵们纵然三头六臂也忙不过来,而且他们本身也死伤了三十余人,医药有限,就算倾囊相助也仅能救治十之一二。
  “没了!”
  胡一箭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