慈继阁小说网 > 历史电子书 > 战枭在唐 >

第421章

战枭在唐-第421章

小说: 战枭在唐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大武艺有三子一女,其中排行第三的大钦茂最为勇武果敢,深得他宠爱,时刻带在身边刻意培养,无太子之名,却有太子之实。
  曾几何时,宁远铁骑战马之利在大武艺心中形成了一个挥之不去的阴影。听到接班人的冷静分析和果敢,他倍感欣慰,或许是受其鼓舞,豪气顿生。
  “我儿说得极是。熬尼听令!”
  “臣在!”
  “带渤海府两万精锐与三王子殿下同行。”
  “遵命!”
  熬尼激动接令。复仇的**占据着他的思想,营州功亏一篑和辽西城惜败,都拜李怀唐所赐。他将这两场失利归咎于运气,李怀唐的不过幸运点而已,现在,对方的运气用完,该轮到他发挥了。
  熬尼与大钦茂兴匆匆去点兵选将。
  大武艺精神一振,喝道:“传令,斩首一级者,赏锋利战刀一把,斩首一双,赏战马一匹!全军加速,再坚持数天,胜利最后必定属于我们。”
  “是!”
  带着大王的旨意,传令兵扯破喉咙,对着蜗行的“长龙”不停重复奖赏规则。
  渤海国士兵们忽似打了鸡血,步伐悍然加速。大王之令比任何思想工作者都要伟大,有效,迅速点燃他们斩首劫掠的**。前方,富裕得冒油的宁远铁骑就在前方,在等待他们去收割头颅,去剥下既坚固又暖和的战甲,还有无坚不摧的战刀,飘逸如风的战马……
  暴雪过后,大地惟余莽莽,山舞银蛇,原驰蜡象。
  这是登高者的眼里风光。
  金山向东,次第为丘陵和重重山脉,错综复杂的起伏地形与金山之西的平坦截然相反。
  李怀唐站在分水岭的山峰之颠,面向西,极目远眺。
  “上将军,我们不会白忙活吧?”
  白孝德有点担心,保密工作似乎过头了,有弄巧成拙之嫌。天公又不作美,连续狂风豪吹,海冬青飞不上去,身后的情况两眼一抹黑。
  “放心,他们主场作战,天时地利不好说,但是人和肯定被他们占了。”
  李怀唐指的人和是遍布渤海境内的平民猎人,这些暗藏于旮旯隐秘处的“编外斥候”,随时会将宁远铁骑的行踪透露给大武艺。
  “上将军言之有理。可如果我是大武艺,”白孝德实在不看好这场诱敌之战,正如之前他看穿大武艺的假败一样,“与其追击上将军,莫如挥师南下围困辽西城。”
  此计甚为毒辣。辽西城的重要性之于宁远铁骑,远胜于扶余城于渤海国,渤海国可以失去几个扶余城,而宁远铁骑伤不起一个辽西城。当然,白孝德的假设是站在大武艺的角度出发,大武艺肯定还不知道宁远铁骑开通了第二条补给线。也就是说,大武艺有这个选择的可能,而且很有可能,他不需要真的攻克辽西城,能迫使宁远铁骑挥师尾随就是胜利。
  “呵呵,”李怀唐明白白孝德的意思,不过,他胸有成竹,“问题是,辽西城与安市城两战,肯定改变了大武艺原先的想法,坚固如辽西城和安市城都轻易被我们攻取,扶余城能例外?按他现在的想法,他不一定能攻克辽西城,而,我们肯定能夺取扶余城。所以,他必然会来,扶余城里的粮食让人纠结啊!”
  “对!攻敌之必救!”渤海国失意王子大门艺非常赞同,袭击扶余城是他力荐之作,城里存储有大量粮食的信息也是他透露的。
  李怀唐笑着点头,历来最可怕的敌人莫过于家贼,有大门艺这位高级内奸,胜利不愁。
  “看,我说的没错吧?有免费大餐,他们是不会错过的。”
  李怀唐手指方向,一列模糊黑影出现在纯白的原野上,小如蚁群。
  敌情极大刺激了好战的雷万春。“来得好!老雷我这些天砍树的功夫总算没白费。南八,呆会坐那个什么雪橇时,记得手下留情,漏几个活的给我!”对南霁云说完,又看向李怀唐,期待作战命令。
  点心与主食;小鱼和大鱼,显然后者更能褁腹。敌人的先锋人数可观,却未能打动李怀唐。
  “放他们过去,截击中军!”
  命令很好,然而,人算不如天算。
  突然间,身后的山林中传出凄厉的啸叫声,警告的意味浓郁。
  “该死!”
  李怀唐怒不可竭。渤海国的山民猎人防不胜防,可寻其痕迹,却难觅其踪影。
  看来,这场伏击大餐要吃夹生米了。
  “吹号,进攻。”
  打不了牙祭,惟有退而求其次塞塞牙缝。蚊子腿也是肉,何况上万的敌人。
  原野上,放眼望去,只见一片白茫茫,除了雪白,还是雪白。随着惊心动魄的号角声,雪地里突然长出无数人影――列队整齐的人影。他们翻开裹卷在身上的白色皮毛睡袋,手举弓,或强弩,目标直指渤海国先锋。
  大钦茂的表情好像在告诉他人,他改名了,叫吃一惊,敌人的伏击巧妙无懈可击,近在咫尺,却瞧不出丝毫破绽!
  弦声刺耳,箭如乌云,如雨下,密集,致命。
  “冲,号手吹……”大钦茂反应快而准,不失果断。伏击者全是弓弩手,距离百余步到数百步不等,逆转的机会只有这短短的百余步,在被大量杀伤前冲上去肉搏是天堂,反之地狱。
  作为传令兵,号手随时待在主将身边。大钦茂的命令才下一半,号手应命而动,可惜响的不是号声,而是惨叫。数支羽箭从大钦茂眼光余角闪过,把两名传令兵当作活靶子。
  太恐怖了,眨眼间,中箭者近千人。余者慌作一团,有趴伏的,有从马背上取盾牌的,有本能向战马侧翼躲避的,还有呼喝进攻的。
  大钦茂着急捡起牛角号客串角色。
  杀,杀,杀!
  号角声急促。
  精锐并非随便说说,必有其内涵。大钦茂带来的两万人是渤海国最核心的军队,是大武艺的直属军队,他们常年出战,意志顽强,经验丰富,渡过最初的本能恐惧后,迎着主将的号角声踏雪反扑。
  平时的百余步,骑兵一个冲锋都刹不住脚,同样的距离,今天却特别漫长。没膝的积雪仿佛沾染了人间恶习,不给点回扣,绝不放人,渤海国精锐伤不起,两只鞋子都送了出去。
  显然,贿赂太少,积雪很不高兴,楞把渤海国精锐的奔跑变成急煞人的非规范式高抬腿,每走一步需要付出吃奶的力气,每走一步还得付出沉重的代价。不断有人中箭扑倒,砸起无数白点,哀嚎声不绝于耳。
  对于进攻者,最大的敌人来自脚下,在深厚松软的积雪上骑马冲锋只有一个下场,人仰马翻!除了以双腿代劳,别无它法。渤海国将士唯有忍受着被杀戮的痛苦,深一脚,浅一脚,缓慢而艰难地通过死亡地带。
  敌人的痛苦永远是自己快乐的基础。宁远铁骑的弓箭手心情似过节一样,从容不迫,轻松痛快地猎杀着缓慢移动的目标。
  猎杀者当中,最激动高兴的要数裂嘴傻笑的乌知义,战功太简单了,简直儿戏。可以这么说,无私的渤海国士兵以生命替代箭靶,陪他们练箭,难度么,失的要比中靶难。
  “将军,我干掉两个了!我有钱娶小娘了!”
  来自洛阳的新兵张小年才十六,是乌知义的亲兵,第一次经历战场,成绩斐然。
  “才俩?你他娘的好意思说?老子都一边手了!”
  乌知义瞧都不瞧张小年,眼前珍馐满桌味道鲜美,动作慢一点都会吃亏,宁远铁骑的将士可不含糊,出手快狠准!
  “第六个!***,手臂酸了。”
  乌知义放下弓把甩甩手,马上又从箭壶里取箭寻找目标。他的站位极好,凸在最前列,不多抢些战果实在对不起自己在李怀唐面前软磨硬泡的一番努力。
  出征以来,五千名万骑将士几乎颗粒无收,乌知义看在眼里,急在心里,这次伏击战,他不顾脸皮苦苦哀求才为本部占到“沙发”,不顶怎行?
  “第七个!”
  乌知义暴叫激发体内潜能,同时也是给部下们鼓励。上将军有言在先,奖赏取决于战功,要吃肉,就得多杀敌。乌知义可不希望部下们入宝山而空手归,更害怕辜负上将军的信任。
  其实,口号根本多余,万骑将士个个眼红心热嗷嗷叫,只恨不得多杀敌换取财富。昨天宁远铁骑将士的致富之路,今天就摆在他们面前,而且敞开任他们拿!
  时间在消逝,渤海国精锐死伤惨重,连张小年这样的新兵蛋子都破天荒斩获四个战果。佳绩与乌知义这位好战的领导有干系,位置好,自然多吃肉。
  可惜不能再悠闲发箭了,敌人无畏死亡,前赴后继的攻势终于进入收获期,陆续窜到跟前。
  “拔刀,杀!”
  乌知义扔掉弓箭,拔刀迎敌。数千将士士气高昂,纷纷争先。由是,双方狠狠相撞,展开激烈厮杀。
  肉搏战的特色是白刀子进红刀子出,惨烈加残酷,极其考验人的神经。别看张小年射杀了四名敌兵,刀兵互砍血肉横飞的场面他是头一遭。稍一犹豫,敌人就占了先手,弯刀连续砍在他头顶上,幸亏他手脚灵活,以唐刀格挡住,也幸亏敌人在冲锋的路上消耗了过多的体能。
  “噗!”
  沉闷的钢铁切肉声生动无比地传到张小年的耳膜上,一名袍泽的脑袋被活生生削掉,诡异地滚到他脚下,冲天喷洒的鲜血溅到了他脸上。
  啊!
  张小年失声疯叫,战刀落地。
  敌人可不会客气,弯刀毫不犹豫向他脖子上招呼。
  “咔嚓!”
  胳膊落地,带着弯刀,伴随惨叫。
  乌知义抹了抹脸上的鲜血,一巴掌狠掴在张小年的脸上,这厮有点酷,血雨腥风下练男高音。
  张小年愣了楞,脸颊的火辣辣将他从恐惧中带出,瞳孔里,有乌知义将军奋力拼杀的影子,耳边清晰回荡着将军的怒吼:战斗!
  将军负伤了!
  张小年赫然发现,乌知义的手臂在汨汨冒血,染湿了战衣,顺着衣袖滴在洁白的积雪上。
  “杀!”张小年捡起战刀,胡乱挥舞……
  战场上,双方的生命不停消失,大量冒着热气的鲜血融化了积雪,与雪水混合,转瞬又被封冻。在白色的世界里,一片猩红尤其醒目刺眼。
  激战持续了一会,风云突变。
  “呜!呜!”
  宁远铁骑的进攻牛角号吹出了立体音效果,战线的两翼,战马飞奔,马蹄扬起无数的白色的碎末,当空乱舞。
  骑兵?怎么可能?
  大钦茂惊骇,熬尼惊骇,渤海国精锐惊骇。
  是骑兵,准确来说应该称之为雪橇战车兵,乍看之下,至少上千。
  雪橇乃李怀唐杰作,以负重见长的乌孙马为动力,两匹牵引一架雪橇,每一架雪橇上配备三名士兵,一人司职缰绳控制速度和方向,一人持弓猎杀,还有一人持刀或马槊,远近兼顾。
  雪橇的应用,为战马节省数十上百倍力气,所以,宁远铁骑能用战马。不过,出于隐秘的考虑,这支奇兵远远躲在战场外,等敌人进入伏击圈才从两翼包抄过去。
  变种骑兵一出,渤海国精锐只有泪奔的份。
  不骑战马,俺照样“骑”射!
  南八得意扬扬,安市城一战,“飞天”夺城行动没他啥事,这会轮到他发威了。只见他跪在雪橇上,潇洒引弓发箭,箭箭咬肉。
  “南八,留几个给俺!”
  雷万春着急上火,在敌人全线奔溃前,他只能远远地挥舞狼牙棒吓人。
  “***熊!老子要杀个够本,这些天伐木做雪橇可把俺累坏了!”
  南霁云不依。客气只会委屈胃口。
  还好,渤海国的士兵败了,如黄河决堤,一发不可收拾,一泻千里。
  此败无关精锐平庸,雪橇的横空出世,极大打击了渤海国将士的士气,就像步兵初遇坦克集群一样,颓势无可阻挡。
  追杀结果无悬念。李怀唐甚至没有兴趣去关心。在这里,他是最高领导人,到第一线视察才是他应该做的工作。
  “负伤了?”
  李怀唐颇为惊讶。为了提高乌知义麾下的战斗力,他下令从宁远铁骑将士身上换下数千套棉甲,包括鞋帽和手套,将万骑将士温暖起来,另外还有暖死人不赔命的皮毛睡袋和若干御寒专用的姜酒,虽然长时间潜伏在雪地上,但是总体应该比渤海国士兵暖和。寒风中战斗,他们应该占更多的便宜,然而,他们损失不少,乌知义也负伤了,如果不是棉甲的作用,恐怕已战死。
  “嘿嘿,不碍事。这棉甲真管用,既暖和又坚固。”
  乌知义拍拍胸前的两道刀痕,讪笑着。
  恰逢亲兵张小年上报战况。
  “斩首五千八。战死三百三十一人,伤九百余。”
  战果应该喜人,万骑将士上下脸上的笑容有所体现。
  李怀唐没说什么,挥挥手,让随同前来的亲兵为伤兵治伤。
  上将军不满意?
  乌知义不解。
  领导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