慈继阁小说网 > 历史电子书 > 大明土豪 >

第334章

大明土豪-第334章

小说: 大明土豪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因为,百姓们是来迎接大明皇帝亲临江南的。

一条船很缓慢的驶入长江水道,船速极慢,船身是倾斜的。那船上的帆补丁累补丁。船身木板颜色不同,四处都是修补的样子,进入长江水道逆流而上,船速已经慢到无法对抗这逆行的长江水道了。

“来人,白鲨号拖行。”白名鹤在上层甲板上下令。

巨大的白鲨号大明走海的人没有不认识的,这是大明水师的象征。代表着绝对的权威。那面龙旗让破旧船只上的人看呆了,当大明皇帝走到船舷边上的时候,纵然不认识皇帝,可也知道龙袍龙冠。那船上平均年龄高于四十七岁的船员们齐齐的跪下了。

白鲨号是白名鹤的坐驾,水道让行是礼遇,是礼贤下士的美德。

可船上坐的大明皇帝,那怕是立即就死掉了,这些船工们也知足了。

很快,那破船上人往船仓冲去。再次出来的时候,每个人手上都捧着一件东西,却是无人认识的东西。

“辣椒、玉米、番茄、红薯……”朱祁钰看过一些白名鹤的秘密资料,可他也认不全,手指在船舷上轻轻的敲了几下:“礼部可在,派人过去告诉他们,朕甚悦,让他们休息一日之后。朕要见他们,朕会重赏他们。”

“是!”礼部左侍郎施礼之后去安排了。

纵然不明白这是为什么。但皇帝开口,就必须去作了。

白名鹤也被叫到近前,在朱祁钰的要求之下解释着那些东西。

“万岁,那白色的象寒瓜子的东西叫南瓜子,是种子。南瓜是亦粮亦菜的作物,如果臣告老还乡的话。专心去种一亩怎么也能一年收上一万斤。还有那象泥块一样,却长的芽的就是土豆,最高纪录亩产一年也有万斤。红薯的纪录有人达到过二万斤,玉米也有人达到过一季一千四百斤的纪录,这可是一等一的好粮食呀。”

“赏。要重赏呀。”朱祁钰听到这个数字,很是高兴。

白名鹤脸上却没有什么高兴的神情,一脸的落没:“万岁,臣恳请恩赐。十条船只回来了一条,臣心痛!”

“朕依你,国之功臣当重赏!”

白鲨号自重足够大,说拉船只是一种态度,根本不可能让白鲨号真的去拉。后由南京水师安排了六条船拉着这船往南京港而去。

在码头上,白名鹤听到一个让他开心无比的消息。

看着白名鹤在那里手舞足蹈的兴奋样,朱祁钰对于谦说道:“白名鹤是一个好官,好人!”

白名鹤当然高兴了,因为他听到并不是另外九条船全沉了,而是去的路上沉了一条。但人还是救下了大半,然后有一成的人留在美洲,回航的路上又沉了两条,人也算是救下了不少。最大的危机是快回来的时候,遇到了风浪,好在遇到了小吕宋巡航的大明小船队。

八条船被拖回军港,准备换船再回南京。

归心似箭的感觉,一年多了,终于回来了。十条船的旗舰也顾不得太多,根本就没有去小吕宋,而是直接北上。真正是回家的路难,在夷州岛东北又不小心撞到礁石,虽然还是安全回来了,但却是惊险万份。

“万岁,臣!”白名鹤是笑脸上了,喜在心头呀。

“朕会重赏他们的,你不有再来求一次的。朕今天很高兴,这天下间皇帝为民让道,朕绝对是头一例。但朕却不生气,相信今日之事必可流传千古,不是为朕而是为他们,亩产万斤,朕等着。”朱祁钰很严肃,要知道眼下大明粮食三石就是高产了。

白名鹤也没表露出足够的信心:“那万岁派一个合适的人,臣以为,商辂大人赴河南,主持新粮种植大事,无论是为了育种,还是试种此事是国之大事。”

“商辂就够了吗?让胡濙领衔,至少三位重臣。朕都未必能安下心,真是狠不得就守着那田,天天看着长势呀。”

民以食为天,大明眼下的粮食问题非但没有解决,预计十年会会更复杂。

大明的粮食靠着南洋的大明买入才平衡了下来,可大明鼓励生育的政策,十年之后那些半大小子正是能吃的时候,难道让百姓饿着吗?

回到南京城,白名鹤还没有回家,还没有见过老婆呢。

而大明皇帝连衣服都没有换,就在码头传旨自己带来的京城文武,还有南京六部各派出五位主官立即到南京老皇宫去议事。

老皇宫已经破落了很久了,十五天时间能够修理出来的只有后宫的部分。

大殿之上的油漆已经剥落,地砖有不少破损,甚至还有几块空的。

可就这样,大明皇帝也不在意,没有御座,大明皇帝就坐在一张长凳上。

反倒是用精美的丝绸为桌布,长条桌上放置着从美洲带回来的作物,眼下已经到了春时,可以耕种了。

“礼部。”朱祁钰先开口,京城与南京两位礼部的主官都站出来了。京城礼部的左侍郎在实际的品阶上比南京礼部尚书低,但权力却大。所以身份也算是相当。

朱祁钰想了想后:“南京礼部,为那些远航的功臣办一次荣归,他们带回来的是宝,这比什么的珍宝都贵重。”

“万岁,是否向万民公示。”南京礼部尚书问道。

“公示之事交由京礼部去办了。”朱祁钰说完,京城礼部左侍郎赶紧问道:“万岁,这些我等不懂,也是大明从来没有见过的事物,不知可有这些物件的说明。”

朱祁钰看了白名鹤一眼,白名鹤赶紧施礼:“臣这就去安排。”白名鹤走到殿外,给王诚低语几句,王诚立即去白马阁白名鹤的书房取相关的书籍,白名鹤则回到殿上:“万岁,臣不用多用介绍,臣已经写过详细的内容,包括臣所知不多的耕种常识。希望我大明的农师可以更进一步。这玉米在大明初种,五石就是优良!”

朱祁钰离座,走到那长桌前。

而白名鹤伸手就抓起一根玉米棒子:“这个不算是良种,真正的上等良种至少长度达到八寸,粗一寸六。这个只有五寸长,也太细了。这玉米一块地一年只能种一季,然后需要其他的改良地力,除非大明的肥料技术再进一步。这玉米消耗的肥力有些过大了,这地肥还需要再用心研究呀,农学是一门上等技术。”

兴农是大业,没有官员敢说农是小事。

“这土豆最喜欢沙土地,原本考虑是陕西北,甘肃,关内等地合适。可这已经发芽了,等不到运过去,只能先在南京这边选地育种。明年再说。”

“就算是挖河沙混土,也要作!”朱祁钰作出了最高指示。

白名鹤一一的对这些农作物作了简单的介绍,其中有些他也不认识,比如木薯、豆薯、莱豆这些,白名鹤知道后世肯定有,但是他没有接触过。

但还有几样,白名鹤却是很喜欢:“这咖啡、可可豆,绝对是上等,不亚于名茶呀。还有这辣椒……”白名鹤一副流口水的样子,朱祁钰立即下旨:“传朕旨意,这些只能作种,任何损毁都需要文字记录在案,非朕亲旨任何人不得私得,包括白名鹤。”

“万岁,这辣椒只用种子,外皮……”

“外皮也不行,你当朕的话是儿戏吗?”朱祁钰缓缓伸手,把白名鹤已经拿在手上的辣椒放在桌上。

白名鹤心中想的是,关中的油泼辣子,当然还有油泼面。

很快,王诚把白名鹤的书带来了,足足两大箱子。这些不光是白名鹤写的,白名鹤只写了农物的介绍,这里还有许多农师对种植,堆肥等研究心得,眼下白名鹤要借这高产农作物机会推广农业科学化。

朱祁钰让众臣们在殿内研究这些书,是翻印,还是再抄写几份就是他们的事情了。

第479节十个字的第一字

朱祁钰、于谦、白名鹤来到了很简陋的御书房,当然这个简陋也是相当于京城皇宫而言的。对于普通百姓家,这里依然是皇宫。

“于爱卿呀,有一个很大秘密,朕答应过不再对人提及。但朕需要一个理由说服天下臣民,但依然不能讲这个秘密,所以你如果有所怀疑的话。尽管去找白名鹤,除非你能够让他说出来,朕是不会违约的!”

你是皇帝,就可以无耻吗?白名鹤心中如同一百万只草泥马,列起大明军阵,一步步的踏过自己的内心。

能给人说,这秘密还是秘密吗。

这一次,倒是于谦给面子,无论是给大明皇帝,还是给白名鹤都无所谓了。

于谦说道:“臣,自然是信的。”

“那就好,大明最高的秘密为十个字,第一个字,倭!”朱祁钰的脸上杀气十足:“于爱卿,朕要让倭国永远消失。如果问理由,就去问白名鹤吧。朕不喜欢杀戮,可倭国必须要灭掉,当然倭国的百姓可以安排人教他们向善,让他们归化!”

“臣领旨,只是臣想问第二个字!”于谦问话的时候,盯着白名鹤的眼睛。

朱祁钰也看了一眼白名鹤,这才开口说道:“第二字,哇!就是爪哇国,是第二个必灭之国。但凡是双手粘有我华夏子民鲜血的,我大明必屠之!”

“万岁,大明是仁慈的,我们只是惩罚恶者,劝无知百姓向善!”白名鹤赶紧在旁边附了一句。朱祁钰冷笑两声:“这里不是朝堂,朕说屠之,不可吗?”

白名鹤赶紧退到一旁,心说自己真是废话多。

“万岁。没有瓦刺?”于谦追问了一句。

“没有,小小瓦刺不足一提。安南这种弹丸小邦挥师既灭,更不值一提。”

大明皇帝朱祁钰气呼呼的说着,情绪有些激动。

于谦倒是懂了一半,可更糊涂了。说倭人双手粘过大明的血,可倭寇那些还不如瓦刺多呢。这第二个也没有轮到瓦刺。再说,也没有安南。那爪哇国于谦倒是听说过,他们是有些海盗在几年前伤过大明的走私海商,可这与不是灭国的仇恨呀。

十个字,必然是代表十个国家,可别外八个是什么?

大明周边,还有什么能称得上国的能凑出八个来,而且还是有血仇的。

古怪,太古怪了。

于谦却还不能问。这话也没有办法问。或许以后有机会,担近期却是绝对不能问的,至少不能去问白名鹤,大明皇帝的话说的很明显了,这个秘密白名鹤知道。于谦猜测很可能就是大明皇帝在为白名鹤保守某种秘密。

白名鹤是一个有秘密的人,于谦丝毫也不怀疑自己的猜测。

次日,远航的船员得到南京礼部一位侍郎为首新农小组的接见,以他们原本的身份。能够由一位礼部侍郎为首,十几位五品官员接见。已经是莫大的荣幸。

荣归的事情要缓一缓,理由是要等其他几条船回来,一起搞。

而先回来的这一船,赐锦衣美食后,开始讲述他们出行的经历,每天海上的记录。然后到达之后遇到什么,那边有什么人等,然后如何接触,是否语言可以交流等等各种各样的问题,这是要详细的记录在案。属于大明的高等机密了。

一众官员在细细的询问,详细的记录。

东厂几位负责情报安全的人则坐在一旁,他们会有选择的要求给某份文件加密。

白名鹤留在皇宫足足两天时间,白马阁距离南京皇宫只有几步路,可白名鹤却没有回家的时间,大明皇帝罗列出了对倭岛的五年、十年计划。参与的人除了于谦这个儒臣之外,就是白名鹤、徐承宗、孙原贞、王诚等东厂的干将了。

其间,就是东厂几位最狠的人之一的王诚都劝过大明皇帝一次,杀戮太重有伤天和!

连王诚这样的都劝了,可想孙原贞劝过多少次。

白名鹤不算,唯一没有劝的就是徐承宗,不就是倭人嘛,杀光了又如何。反正万岁看倭人不顺眼,咱们作臣子不需要理由,只需要去杀就是了。

徐承宗,徐达的后人,大明的开国功臣之后,家族的荣耀是在血海里杀出来的。这些年也太安静了,国公府里的将军们都忘记了怎么打仗了。北征之事连英国公府的将军都没有全部调派,只是调了几人罢了。

他魏国公府半个人也没有派去,大海上眼下没有可打的,除了练兵,就是干运输的活。

所以魏国公府是支持战争的,特别是在看到白名鹤每次打仗非但没有大量的花费,反而都占了大便宜之后,对外扩张战争的心思已经开始慢慢的渗入了大明武将们的心中,特别是国公、伯爵这些靠战争起家的人,心思更重。

两天之后,兴奋过头的大明皇帝朱祁钰终于疲惫了。

而白名鹤也总算是回到家了。

离家太久了,小晖见到白名鹤直往孙苑君背后躲,对于小晖来说,白名鹤似乎是亲近的人,可又让他感觉到害怕。

“这臭小子!”白名鹤过去要抱,小晖却是小嘴一咧,似乎马上就准备要大哭。怀玉赶紧把白名鹤推到一旁,小晖立即就安静下来了。

小晖已经会走几步,但走得不长。会喊人,可嘴里会喊的是娘亲、二娘、雪娘、荷娘,除了家人,还会叫小深深,小兰兰,甚至连几个丫环的名字都会喊。可唯独不会叫爹爹,这可是让白名鹤无语到了极点。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