慈继阁小说网 > 历史电子书 > 大明土豪 >

第272章

大明土豪-第272章

小说: 大明土豪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看轿子的级别,六品官。

用现代的话来说,兄弟你是作死呀。

可轿子只是在承天门停了片刻,然后几个穿着内宫锦衣的总管级太监四角护着轿子往内走,这下所有的议论声都停下了,能有这个资格的六品官轿整个大明也就一个人。现忠勇伯白名鹤!

从承天门到午门,所有的官员分为五个区域排队。

最低级的就是正七品以下,芝麻小官区域。他们来到这里纯粹就是一种恩赐,让他们有进皇宫见识一下的机会,进了皇宫内他们没有发言权,连旁听权都没有。这些人会贸因太和殿上广场上。由内宫太监把议事的内容传出来。

传的只是结论,没有过程。

再往前走,就是正五品到正七品的小官区。

这些人则可以站在太和殿门外,至少有旁听权了,议事的时候今天也没他们什么事。

接下来就开始是重要的官员,正三品以下。正五品以上。这些是进入大殿,已经算是大明官场的中坚力量,可以说对于普通人而言,这样的级别已经可以称之为大员了。

再往前,人数就越来越少。

无论是正二品,还是从二品,都是顶级的官员。

但于谦等人却不在此列,他们属于更高一层,大明真正的掌权者。站在第一队列的。除了六部尚书之外,就是英国公这样级别的大权贵。这一次站在第一区域的人多少有些不同,可以说这已经是内定的第一次大明内阁的成员。

英国公因为年少,所以没有他的名额。

第一批内阁,只有十三人。这些人就是明年掌握大明真正的掌权者。

白名鹤的轿子在第二区域停了下来,不断的供手与各位大员问好见礼,至少面子上过得去,这些大员们也乐呵呵的拱手回礼。但却没有什么语言上的交流。

走到第一区域之后,于谦第一句就是指责:“你难道是睡过头?”

“于大人。莫生气。我昨夜一夜都没有睡,今天大朝会至少要把海司十月之前的账目整出来,也是一个交待。结果出门的时候,穿错了官服所以又回去换了一次。这又出错了,换了官服却把带在身上的一些东西忘记了,又叫人回去取来。”

白名鹤这话于谦信。可于谦还是说道:“身居高位,更是要注重仪表,莫要让人非议!”

“于大人,今个也莫给白名鹤找麻烦了,等会朝会他的麻烦不会少。本官手上就有三份奏本与他有关。”金濂笑着走了过来。冲着白名鹤笑笑:“也不怕叫你知道,倭岛四港的收益海司一直没有上报,这份你总要有个说法。”

“那是!”白名鹤笑笑。

金濂继续说道:“还有,小吕宋千岛收入这个与规矩不对路。出了海的算海司,没出海的算谁的。最后一条,你南京天上人间没报税,这不算你海司的收入,你也别说这是你的私产,总之这不是小事。”

“最后一条别上奏本了,金大人你怎么说我怎么认!”

“不行,因为那方在玄武湖,换个地方老夫都可以当看不见,这是银子的事情。让你全部搬地方也不可能,差的也不是那点银子。所在这是公议的事,不是你我商量的事。”金濂这死脑筋让白名鹤还没办法说了。

宫门这时开了,金濂也不和白名鹤多说,回到自己的位置排队开始入宫。

白名鹤站在第一队列的最后,身上穿的却是从六品的官服,站在这列队之中格外的刺眼。

真正的大朝会与电视上演的完全不同。

根本就没有黑压压一片人跪在雪地里这一说,太和殿外有木架矮台,还有棚子以及热水准备。低级官员按例先站在外面,等朝会开始之后,就可以站在棚内呢。

太和殿外守卫的是禁军,但两侧还有许多空地方,同样有棚子可以让官员在棚内避风。

大朝会殿门不关,六十岁以上,四品上以的官员都至少有一把椅子,年轻的有软垫可以坐下,也绝对不是跪一地,或者是密集的站在大殿内。那冰冷的地板跪一会,年龄大的人估计这腿就一定会伤到。

大明皇帝进殿,这次不是施大礼。

朱祁钰先感谢这些官员一年来的辛苦,对大明的贡献之类,百官谢思后才施礼。也绝对不是三叩九拜之礼,只需要一跪。而身份很高,职司权重的比如陈循都不需要行跪礼的。让人不断的跪,不停的跪的是清朝,不是大明!

各种礼节结束,连同大明皇帝的感谢词,足足就用了半个小时。

朱祁钰手扶着御案,却没有坐下,而是拿起了一张折起来的纸几步走到台阶前:“白名鹤。”

第一个叫的就是白名鹤,这让白名鹤多少有些紧张。

去年别说是第一个,前十个都轮不到自己,今年自己头一个,还真有些紧张。

白名鹤出例的时候朱祁钰却走下了御台,白名鹤赶紧就跪在原地。大明皇帝朱祁钰却停住了脚步,示意蔡公公把手上的纸条给白名鹤送过去。

白名鹤双手接过那张纸条后,大明皇帝朱祁钰才说道:

“这是朕给你打的欠条。正所谓凡事都有个规矩,既然规矩立下了朕也不打算破坏这规矩了。瓦刺要出兵,各镇多少都会补充一些新的军械,但是没有一镇真正了解那些军械,朕所说的没有错吧。”

“这……”白名鹤也不知道如何回答了。

朱祁钰也打算让白名鹤回答,继续讲道:“这欠条,让你将每种军械拿出三百人配装的。可让各军在校场试用,一应消耗朕从内库补给军械司。”

“臣领旨!”白名鹤把欠条放在怀中。

站起来之后,白名鹤心说这主意绝对不是朱祁钰自己想到的,估计是于谦的意思。但于谦可能也没有想到,大明皇帝可不是他印象中的那种规矩的年轻人了,这样作秀的机会朱祁钰已经会把握了。

既显示出自己作为皇帝对朝中规则的尊重,又显示出身为皇帝对这些出征将士的关怀,而且所谓内库报销,还是从海司出银子。

偷偷的看了一眼于谦,果真如自己所猜测的。

于谦虽然脸上保持着平静,可眼睛却是微闭着的,很显然这会心里正在不痛快呢。

偷偷的笑了一下,白名鹤正准备回列,就听到王文两步就走了出来:“白大人等一下,本官正好有奏本关系到你,你顺便解释一下吧。”

“啊!”白名鹤心说,我和你们没仇吧。

王文笑了笑,示意白名鹤安心。

在大明皇帝朱祁钰回到御座之后,王文拿出了奏本:

“万岁,臣以为现海司有诸多条例不明。如马尼拉海运,事实上所有的船工,护卫都已经是退册的老兵。福建都司现无论是卫所、还是水师在册士兵都是年轻的精锐士兵。所以臣以为,马尼拉海运等各海运与水师分离是势在必行。又如海云卫,臣以为应该从广东都司分离,与此类同的,外海的三卫五千户所,以及倭岛四港新设立的四千户所。”

果真是大事!

白名鹤越发的不敢小看大明的政治体系了,各级管制分化,绝对是集权的好办法。

王文一直没有提出这件事情,也是因为白名鹤一直没有上朝。

现在,也不可能不把白名鹤的身份考虑在内了,总是要考虑白名鹤的面子问题。

“臣以为,分开是好事。但怎么分,只怕臣一时也没有注意!”白名鹤也同意分,可怎么分确实也没有想过。

“只要同意分,明年一年时间可以慢慢的研究,总是要考虑到各方,不能因为分开就伤及各都司、布政司、各部的正常运作了。”王文要的答案,仅仅是同意将分家列入议程,而不是立即拿出分家的方案来。

紧接着,这一次朝会真正的**出现了。

商辂出例。

“臣启万岁。之前议过修改内阁章程,不如今日定下章程,这些细节交由内阁议,万岁您审阅再批示修正。既不失国策之正,又可事半功倍!”

第390节文华殿阁

大明初建造紫禁城的时候,在外朝东西侧各建了一个殿阁。东侧名为文华殿,正殿就是文华殿,面朝南,面阔五间深三间,门开六扇。有通道直通文华门,后殿,侧殿分别是主敬、本仁、集义三殿。

这里原本是太子办公场所,可大明已经很久没有适合在这里办公的太子了。

至少五十年没有。

这里的另一个用处就是经筵,就是给每年都那么几天,大臣们给皇帝讲学的地方。

显然,这个用处也有好多年没用过了。

朝会上,大明皇帝亲点早就选好的十三人为文华殿大学士,二十九人为文华殿学士,四十九人为文华殿知事。大学士就相当于内阁成员,学士就相当于助手秘书这样的级别,也是一个学习进步的过程,多由三十至四十岁的官员担任。

最后的四十九人,完全就是书吏的工作,全部由年轻人来作。

学士有机会进位有大学士,知事则没可能进位于学士,但也会在履历上写上华丽的一笔,外放为官,全优则有机会进学士,比起其他的官员多了许多资格。

除了知事之外,还有九个名额的国子监进学。

用现代的思想理解,就是优秀大学生在国务院实习,按大明的思想理解这就是无上的荣耀了。

每个人都有授册的仪事,十三名大学士由皇帝亲自授册。

学士由第一大学士陈循来授册。知事则由其余大学士授册。

而到了国子监学子领册的时候,则还是由皇帝亲自授册,这是展示对年轻一代的关怀。

可这九个人当中,有一个人让白名鹤皱起了眉头。因为这个人是自己的弟弟,白名鹭!

“万岁!”白名鹤出例,他要主动为弟弟请辞。

“万岁。老臣已经七十多岁了。老臣请万岁恩准,万一老臣身体不济,没能在这三年时间里为万岁进忠,为大明尽责。老臣提议白名鹤顶替老臣在文华殿之职!”胡濙知道白名鹤想干什么,站出来将了白名鹤一军。

你要请辞是吧,你是给自己请辞。还是给自己的弟弟请辞呢。

白名鹤愣在当场。许多朝臣都是偷偷在笑,只有白名鹭头低头,紧紧的咬着牙关,他不能有任何的反应,也不能让人看出有什么不合适之处。

白名鹭虽然没进过官场,但在商辂身旁时间已经久了。他非常明白,自己连国子监的名额都没有,却有能在内阁作书吏。这不是因为看在他兄长的面子上,而是因为他兄长的权势。所以让他出仕是为了制约白名鹤。

他没有请辞的资格,连他的老师商辂都没办法拒绝这个要求,他更不可能。

唯一能够拒绝的就只有白名鹤。

可眼下,很显然连白名鹤自己都为难。

“臣还年轻……”白名鹤竟然找不到一个借口,开口之后发现年轻这个借口太可笑,又改口说道:“臣还是去南京吧,那里有许多事情臣还有用武之地。”

“无论在那,都是为国进责!”高谷给了白名鹤一个台阶下。

白名鹤赶紧转移话题:“臣启万岁。武英殿也闲着呢。臣请万岁准许,成立战时军谋院。大明对内平乱。对内作战总是需要一些已经年长上不得战场,但却有丰富经验的老臣子作镇,这才安稳些。”

“前线战事瞬息万变,统帅之智谋,将军之英勇才是胜战的关键!”有人提出了反应意见。而且还是一位武官!

不是冲着白名鹤,而是为战场所需要。

“万岁。再给臣半年时间。臣已经投入黄金百石,再投一百石进去,臣的千里传音就可以完成。万岁的命令可以在一个呼吸的时间传到南京,亦可以传到战场之上。所以臣启万岁,设立战时军谋院。同时臣斗胆上奏。请万岁给予军谋院足够的权利,特别是战时,一个错误的指挥就是数万军士的性命。”

朱祁钰没说话,只是冷眼看着白名鹤。

白名鹤这一次的要求有些过火了,就等同于在说,作为皇帝你可不要乱指挥,会害死人的。这话大臣们爱听,但皇帝未必爱听。

“朕……。”朱祁钰拉了一个长音,几乎所有的都紧张了起来。这时,朱祁钰脸上多了一些笑意:“准了。”

刚刚赴京的兵部尚书衔,协助于谦管理兵部的王大人和于谦眼神飞快的交流了一下之后,站了出来:“臣启万岁,当各参谋议未决之时,请万岁决断!”

“不需要,议示决就投票表决。朕只管打那里,往那里打。具体怎么打,是久经杀战名帅之责。白名鹤刚才的上奏虽然有些不恭敬,但也没有错。大明军是不可能交给不懂兵的人指挥,大明不能因为某个人的无能而多了许多孤儿寡母!”

“万岁英明!”众臣山呼。

白名鹤叹了一口气又退了回去,知道请辞是不可能了。

白名鹭依然深深的低着头,一直授册之时才抬头,行跪礼接过类似于任职书的金册。

“白名鹤,出来对账吧!”金濂丝毫也不客气,直接点到了白名鹤,然后对众臣一抱拳:“各位同僚,这对账也不是小事。关系到万岁宫内明年的供奉,大明国库的存银,各部花销的预算,以及明年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