慈继阁小说网 > 历史电子书 > 乱世宏图 >

第51章

乱世宏图-第51章

小说: 乱世宏图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大乱,被带着一道奔逃。如此,咱们的目的就彻底达到了。敌军接连被杀败了第二次,再想重新组织进攻,至少也得半个时辰之后!”
  “万一,万一他们,他们已经做了防备,做了防备怎么办?”
  “就是,你,你又没看见外边的情况,怎么,怎么能一厢情愿!”
  ……
  明知道他的话合情合理,常有才、常有德等人,却依旧咬着牙反驳。为了解救眼前这个无德无才的二皇子,大伙连日来躲在这座破道观里天天看蚂蚁上树,原本已经十分委屈。如今还要跟着他一起去百倍于己敌军中搏命,更是倒了八辈子邪霉!况且外边那帮匪徒,极有可能还是汉王刘知远命人假扮,大伙万一战死了,到底算是义士还是反贼?恐怕最后连尸骨都没人敢收,只能丢在外边任凭野狗和夜猫子啃噬。
  “你们问得都有道理,可眼下,这已经是最好的办法。”宁彦章轻轻的吸了口气,缓缓说道。“信我一次,请大伙务必信我一次。反正躲在道观中,也躲不过此劫,不如冒险一试。如果万一我全都猜错了,你们好歹还可以直接护着她杀出重围。总比被人堵在里边,瓮中捉鳖强!”
  说罢,他便不再理睬众人的反应,高举起长矛,踏过地上的尸体,大步走向道观正门。“等在里边最后肯定是死。杀出去,或许还有一线生机。你们,谁愿意跟着我出去拼命,出去给父老乡亲们讨还公道?”
  四下里,瞬间一片冷清。只有嗖嗖地羽箭破空声,和沉闷的撞门声,不停地折磨着大伙的耳朵和心脏。道观守不住了,每个人,无论已经蹲在地上大声嚎哭者,还是继续咬着牙苦苦支撑着,其实都看出了这一点。但道观被攻破时,大伙还能干些什么,每个人心里,却有不同的答案。
  “我跟着你!”一片冷清与木然中,常婉莹的女声,显得格外清晰。“石小宝,我跟着你,无论你到底承认不承认。”
  “我不是……”宁彦章本能地想否认,话,却被哽在了嗓子里。
  他看到常婉莹在流泪,但是,淌满眼泪的脸上,却写满了决然。
  他不知道自己该说什么,却知道该怎么做。于是,他腾出一只手,轻轻地握住了她的手指。平生第一次,轻轻地,慢慢地,像握住了一件稀世珍宝。
  “轰隆!”道观的大门再也受不了树干的撞击,四分五裂。
  他用身体挡住她,挥矛前行,手下再无一合之敌。
  “南山有乌,北山张罗。乌自高飞,罗当奈何……”
  血光中,隐隐有一个女声低低的吟唱。从千年前,一直唱到现在。


第九章 萍末(一)
  “噗!”血光飞溅,大汉皇帝刘知远砍翻一名负隅顽抗的契丹小卒,收刀,立马,意兴阑珊。
  自打领兵南下以来,一路上简直势如破竹。非但契丹人册封的那些地方节度使望风而逃,就连耶律德光麾下的护帐军,都被史弘肇、郭威二人接连击溃了好几支。如今,大汉兵马已经渡过了黄河,进入汴梁指日可待。
  而据地方豪强和几名“身在契丹身在汉”的武将们暗中送来的消息,曾经立志要做全天下所有人可汗的契丹酋长耶律德光,为了避免被堵在汴梁,早已经提前一步去了河北。如今奉命留守在汴梁城内的,只有宣武军节度使敌烈,以及原漳国军节度使张彦泽麾下的汉将若干。
  那张彦泽当年阵前投降契丹,掉头反噬。率部第一个攻入汴梁,并且在里边纵兵烧杀劫掠数日,将石家的铁杆嫡系屠戮殆尽。本以为凭借此番带路之功,可以世代永享荣华富贵。谁料想契丹天子耶律德光最瞧不起的,便是这种出卖自己母族之辈。得了汴梁之后,为了安抚人心,立刻找了个由头将其满门抄斩。麾下兵马尽数给了宣武军节度使敌烈,为官多年所敛财货,也尽数充公。
  而宣武军节度使敌烈,也不是个心胸开阔之辈。虽然很快就改了名字为萧翰,并且宣布从此自己的族人世代以萧为姓。却从未将麾下的契丹兵和被收编的漳国军一视同仁。因此,原本隶属于张彦泽麾下的一干将佐,个个离心,没等大汉派人来招揽,就主动派遣了信使,过河接洽,如果届时他们献出汴梁的话,各自的待遇问题。
  有人肯在汉军攻打汴梁时阵前起义,刘知远当然求之不得。当即,就答应了对方的信使,凡起义者,过往罪行一律赦免,并且在现今的官职上连升三级,一次性补发十年官俸。如此,接下来的战事更加顺利。哪怕有一些不肯顺应时势愚顽之辈,跳出来螳臂当车。他们的粮草、军械和各类物资,也迟迟得不到汴梁那边的及时补充。反倒是他们的作战安排,麾下士卒数量,将领能力、籍贯、个人喜好等诸多情报,源源不断地被送至了刘知远案头。
  处处都能“料敌机先”,刘知远想打一场硬仗都不容易,更何况打输。只是如此一来,他未免有些全身力气没地方使的感觉。即便每场战斗的最后关头,亲信们都会故意漏一两个敌军将士到他的面前,供他重温年少时斩将杀敌的瘾,他心里头依旧觉得空荡荡的,看向周围的眼神当中,也充满了失落。
  今天,情况也是一样。刘知远只轮刀砍翻了两、三名不肯下马投降的敌将,就彻底对“猎物”失去了兴趣。将血淋淋的九耳八环大砍刀横在马鞍前,打着哈欠对自己的小舅子,新上任没几天的六军都虞侯李业吩咐:“宏图,你去招呼一声史元化,叫他别一心追着那些溃兵砍杀了。这种货色,即便漏网一些,也翻不起多大风浪来!干脆就留给跟在后边的李士元他们几个去收拾。让他早点整顿兵马,继续向汴梁进军。免得夜长梦多,符彦卿那头老狼,又闹出什么妖来!”(注1、注2)
  “诺!末将得令嘞!”存心哄刘知远高兴,六军都虞侯李业学着戏台上的猛将模样,在马背上抱歉行礼。然后一拉缰绳,亲自去替刘知远向史弘肇传令。
  才奔出了十几步,忽然间,马蹄下的尸体堆中,亮起数道寒光。紧跟着,数名浑身是血的契丹死士推开一跃而出,先是一刀砍断了李业胯下战马的后腿,紧跟着,刀盾齐举,如群狼般朝着刘知远扑了过去。
  刘知远的亲兵们正忙着向远处眺望战况,哪里曾经想到,在自己身边近在咫尺处还藏着一伙敌军?刹那间,被杀了个手忙脚乱。很快,就将他们所要拼死保护的对象,刚刚自立为大汉天子的刘知远给暴露在了刺客的刀光之下。
  “刘鹞子,纳命来!”两名满脸横肉的契丹刺客高高跳起,刀锋左右夹击,直奔刘知远的脖颈与小腹。这一招,他们两个不知道曾经配合使用了多少次,不知道曾经令多少中原豪杰死不瞑目。这一回,应该也绝无例外。
  怎奈汉王刘知远,身手却是少有的强悍。发现刺客已经扑向了自己,非但未如刺客们以前杀死的那些目标一样,惊慌失措地躲避。反而兴奋得两眼放光,抡起九耳八环大砍刀,全力反扫。
  “呜,当啷啷啷啷啷啷……”风声里夹杂着令人烦躁的金属撞击声和一道耀眼的寒光,由左上至右下,势若闪电。已经跳在半空中的一名刺客根本来不及变招,直接被刀刃劈成了两下两段。另外一名刺客心神被同伴的血光和金属撞击声所乱,本能地将砍向刘知远小腹的弯刀竖起来自救。然而,他却过低地估测了刘知远的力气。耳畔只能“当”地一声巨响,整个人像马球一样被砸飞出去,落在一丈三尺远之外,鲜血狂喷。
  “救主公!”
  “救主公!”
  最危急的关头已经过去了,后军左厢马兵都指挥使药元福和侍卫马军都指挥使阎晋卿两人才狂奔而至,双双持刀护卫在了刘知远身侧。
  刘知远冷笑着撇了撇嘴,策马向前直冲。转眼间,越过自己的侍卫,冲入战团,再度与契丹刺客短兵相接。只见他,一把九耳八环大砍刀使得出神入化,三招两招,就又砍翻了第三名刺客,随即,又从背后追上去,将第四名正准备转身逃走的刺客斩于刀下。
  剩下的几名刺客被杀得胆寒,惨叫着夺路狂奔。刘知远的亲兵们,哪肯让他们再给自己上眼药?从四面八方包抄过去,生擒下两个,将其余者用乱刀剁成了肉泥。
  “别都弄死了!给老子留一个,老子今天要是审问不出背后主谋,李字从此就倒着写!”六军都虞侯李业顶着一脑袋马血,踉跄着推开亲兵们,扑向一名俘虏。
  “将军,将军大人,汉王,皇上他……”还没等他来得及拿俘虏泄愤,耳畔猛然又传来一声惊呼。有名亲兵一手推着他的肩膀,一手指着他身后,瑟瑟发抖。
  “啊!”刹那间,六军都虞侯李业被自己所看到的景象吓得魂飞魄散。
  只见先前还如关公转世一般神勇的大汉天子刘知远,此刻却脸色发紫,口唇漆黑,坐在马背上摇摇欲坠。
  “快,块给主公吃陈抟道长的仙丹!”正呆呆不知所措间,侍卫马军都指挥使阎晋卿策马冲到他身边,大声提醒。
  “啊,哎,哎!”六军都虞侯李业瞬间回过心神,跌跌撞撞跑到自家已经死去多时的坐骑旁,从马鞍后一个皮袋子里掏出药葫芦。跌跌撞撞,惨白着脸继续向刘知远靠近。
  “给我!”危急关头,药元福顾不上什么礼仪,飞身上前,一把从李业手里抢过药葫芦。又一个平步青云纵到刘知远身边。与侍卫马军都指挥使阎晋卿两个,一左一右扶住刘知远,同时用牙齿咬开葫芦封口,将里边的仙丹单手倒进了刘知远的嘴巴。
  “仙丹”的颗粒不大,味道却十分呛人。说来也怪,已经差不多快失去知觉的刘知远,在闻见“仙丹”味道的一刹那,就恢复了清醒。随即,快速从葫芦口吸进一颗丹药在嘴,用力咀嚼了几下,狼吞虎咽。
  “主公,水,水!”六军都虞侯李业终于赶到了自己应该在的位置,从腰间解下水袋,双手举过头顶。刘知远将水袋接过去,缓缓喝了几口,脸上的青紫色渐渐退去。然后长长地吐了一口气,摇头苦笑,“呼——!果然是人老不能逞筋骨之能。这一回,多亏了扶摇子道长的药丹,也多亏了你们几个!”
  “不敢,末将援救来迟,请主公恕罪!”李业、药元福、阎晋卿等人立刻肃立拱手,红着脸谢罪。
  “不能怪你们,是老夫,是老夫自己疏忽了!”刘知远却不是喜欢迁怒于属下之人,笑了笑,疲惫的挥手。“行了,该忙什么就忙什么去吧。宏图,你派别人去传令。你现在是六军都虞侯,无需事必躬亲!”
  “是!”药元福、阎晋卿两个大声领命,跳上各自地战马离开。六军都虞侯李业却羞得满脸通红,恨不得找个地缝往里头钻。
  刘知远的救命药物,还有令旗、令箭,全由他这个六军都虞侯来掌管。而刚才他要是跑得再远些,也许刘知远的心疼病发作后,就会不治而死。那样的话,非但大汉入主中原的霸业,彻底成了一场空。他李业这个罪魁祸首,恐怕也得被愤怒的将士们千刀万剐。
  “你也不必过多自责,毕竟你才上任不到半个月,很多事情并不熟悉!”见自家小舅子羞愤欲死,刘知远又笑了笑,非常大度地补充。“况且刚才那种情况,即便常克功依旧在朕身边,他也……”
  说这些话,原本只是为了让李业心安,也好知耻而后勇。谁料说着说着,他便又想起了老兄弟常思。于是忽,又轻轻叹了口气,冲着李业轻轻挥手,“罢了,你先派人去给史元化传令去吧。咱们早点启程,早点抵达汴梁!”
  注1:李业,字宏图。刘知远的小舅子。素受其信任,能力和见识却非常一般。刘知远死后,他辅佐后汉隐帝在没有任何后续准备的情况下,断然发难,辣手杀死刘知远亲封的辅政大将史弘肇等人,又派兵去征剿郭威。导致郭威造反回师,后汉灭亡。
  注2:李士元,名彦从,其父是麟州司马李德。李彦从少年时就受刘知远赏识提拔,视作为心腹。后汉立国初,立下许多战功,并且有治理地方之能。但很快就积劳成疾,英年早逝。


第九章 萍末(二)
  “遵命!”李业的眼睛对着地面打了几个转,先确定了刚才的表现并没让自己失去刘知远的信任,然后才小跑着去调遣人手,传递军令。
  看着他没头苍蝇一般的模样,刘知远心中愈发觉得空落落地难受。翻身跳下马背,捧着药葫芦,走到一块满是血迹的石块旁,缓缓坐了下去。对着战场上的血色残阳,静静地开始发呆。
  差不多有十年了,今天是自己第一次距离死亡这么近。以往只要常思在,从没有任何敌军能将兵器递到自己身边三尺范围之内。而自己以前几次心痛并发作,也是常思以最快速度调集亲兵将自己挡住,然后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