慈继阁小说网 > 历史电子书 > 乱世宏图 >

第270章

乱世宏图-第270章

小说: 乱世宏图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早知道这样,当初又何必过继你。直接养条恶犬,好歹还能冲仇人呲呲牙齿!”
  “是,是晚辈无能,让,让伯父失望了!”柴荣被骂得无地自容,后退数步,躬身谢罪。
  “还有你!”史弘肇迅速扭头,看着正准备夺门而逃的张永德,继续咆哮不休,“遇刺就是遇刺,为何对外说是落马受伤?并且老夫也一并瞒过!莫非你怀疑老夫也跟刺客是一伙的,还是觉得告诉了也白告诉,连老夫也不敢替你岳父讨还公道?”
  “这,这……”张永德被问得冷汗直冒,半晌无言以对。
  刺客的口供其实早就拿到了,但“讨还公道”四个字,却根本无从谈起。否则,自家岳父也不至于心灰意冷到如此地步,每天只想着混吃等死。
  “怎么,老夫还说冤枉了你们两个了不成?”见张永德迟迟不肯接自己的话茬,史弘肇心中怒气更盛。用力拍了下桌案,络腮胡子根根横竖。
  “算了,元华兄,你的好意,郭某心领了!”也许是他拍桌子的动静太大,也许是不忍让两个小辈为难,郭威终于打起了几分精神,苦笑着拱手。“刺客已经被郭某下令杀掉了。是李守贞的余孽。李守贞已经死了,报仇当然无从谈起?”
  “放屁!”史弘肇他根本不相信他的话,又用力拍了下桌案,大声反驳。“李守贞那厮麾下如果真的有这种死士,也不至于被你给生擒活捉了。到底是谁派的,你说出来,我去替你讨还公道。郭家雀儿,咱俩相交这么多年,莫非你连我也信不过么?”
  “郭某当然信得过史兄!”郭威知道瞒不过去,缓缓坐直了身体,继续苦笑连连,“但是,史兄,你真的猜不到是谁动的手么?若能猜得到,又何必再来问我?你我两个,又能如何?”


第六章 帝王(七)
  “果然是他,老子,老子,非,非……”史弘肇勃然大怒,本能地就想提议废掉刘承佑,另立新君。然而,话到了嘴边儿,却顿了顿,悄然消逝无声。
  “唉——”郭威看了他一眼,低声长叹。
  这就是他最为沮丧的原因。刺客的口供早就拿到了,人证物证也都非常清楚。然而,如果此刻他起兵报仇,第一个挡在他面前的,肯定是史弘肇这个生死之交!
  史弘肇所拥有的实力,丝毫不亚于他郭威。史弘肇虽然脾气暴躁,说话刻薄,但行军打仗,却是一等一的好手。此外,在其余不相关的武将们的心里,史弘肇的威望和影响力,也丝毫不比他郭威小。毕竟大多数武将都没怎么读过书,平素以猛将面目示人的史弘肇,远比以儒将面目示人的他,更容易被大家伙当作同类……
  “刘,先皇只有两个儿子!咱们废了刘承佑,等同于亲手杀了他。先皇,刘大哥就会绝了后!”知道自己的决定很对不起郭威,史弘肇低下头,结结巴巴地解释。
  自古以来,被废的皇帝鲜有善终。哪怕继任者是他的亲弟弟,最后等待他的结果,恐怕也是一杯毒酒。而刘知远的长子刘承训,三年前已经被刘承佑害死。如果此刻史弘肇与郭威联手另立新君,就只能选择河东节度使刘崇的后人。那样的话,刘承佑更不可能有机会逃过一死。史弘肇和郭威百年之后,又有什么面目去地下见昔日的主公?
  “唉——”早就猜到了史弘肇会做如何反应,郭威又低低叹息了一声,闭上眼睛,脸上的表情疲倦至极。
  见到他颓废成如此模样,史弘肇心里愈发愧疚。抬起手,先狠狠给了自己一巴掌,然后又吞吞吐吐地补充,“今天,今天接到郑子明也曾经遇刺的消息,我,我立刻,立刻就想猜到了,你前几天坠马,肯定也另有隐情。我,我当时已经,已经准备跟,准备进皇宫里替你讨还公道。然而,然而看到,看到了陛下,就,就立刻又想起了,想起了先皇临终前那恋恋不舍的模样。所以,所以……,文仲,文仲老弟,你别笑话我,我下不去手!真的下不去手!”
  “我听说了!在你来之前,我就听说了!”郭威懒懒地抬了下眼皮,声音里头充满了无奈。“我又有什么资格笑话你,换了我,恐怕也是一样!”
  史弘肇听闻,心里顿时一松,赶紧陪着笑脸承诺,“我,我以后一定会狠狠给他个教训!文仲,我保证,保证!即便不收拾他,也会想办法解决掉他的那些爪牙!”
  “恐怕只会适得其反!”郭威咧嘴,苦笑,然后轻轻摆手。
  小皇帝刘承佑做事如此不择手段,恐怕也与史弘肇过于专权脱不开关系。然而,这却已经成了无解之局。刘承佑做得越不像话,史弘肇就越不敢把权力交还给他。史弘肇越是把权力握得紧,刘承佑则越迫切希望主政,为此不惜付出任何代价。
  “无论如何,我,我不能让你再吃一次亏!”史弘肇丝毫没意识到自己在缘木求鱼,只是唯恐郭威反悔,迫不及待的大声补充。
  话都已经说到了这种份上,郭威岂能不明白,对方无论如何都不会同意自己另立新君?又叹了口气,睁开眼睛,强打着精神回应,“也没什么吃亏不吃亏的,陛下手里那些死士,不过是些亡命徒而已,想要我命,本事还差得许多!但这样下去,早晚有一天,君臣之间,会摆明了车马束甲相攻。郭某不忍心让先皇绝嗣,但郭某也不想引颈受戮。所以,史兄,请给郭某一个机会出镇地方!”
  “出镇?”史弘肇愣了愣,本能地想要拒绝,却心里又实在愧疚得厉害。反复思量之后,也叹了口气,低声追问,“这次,这次你想去哪?”
  “邺城!”郭威坐直身体,快速给出答案。“郭某听闻,幽州军最近又蠢蠢欲动。”
  闻听此言,史弘肇立刻笑了笑,不屑地摇头:“春天时刚刚被你杀了个丢盔卸甲,他们怎么可能还有胆子秋天再来第二次?”
  “如此,才能保证陛下轻易不会铤而走险。”郭威又看了他一眼,用极低的声音补充。
  “你说什么?”史弘肇的眼睛,先是瞪了个滚圆,随即,目光迅速黯淡下去。手扶自家额头,低声长叹:“唉——,没想到,咱们兄弟,居然需要用到这一招来对付承佑!”
  “如有选择,我也不愿意!”郭威惨然一笑,陪着他唉声叹气。
  想当年,开国皇帝刘知远没等把龙椅坐热乎就撒手西去,江山风雨飘摇。史弘肇和郭威两名老帅临危受命,一个坐镇汴梁威慑群雄,一个带领大军东征西讨,呕心沥血,终于使得国家勉强对付过去了几道难关,渐渐走上了正轨。
  因此,史弘肇坐镇,郭威出征,就成了惯例。每有警讯,文武百官第一个想到的,便是这种应对方案。地方实力派诸侯和他们在朝廷里的同党,也正是被这种应对方案的所迫,不得不暂时收拾起牙齿和爪子,以图将来。
  然而,这回,郭威主动要求出征,却不是为了对付外寇和诸侯。
  他要对付的,是小皇帝越来越疯狂的举动,和飞速膨胀的野心。有他带着大军在外,小皇帝刘承佑但凡还剩下一丝理智,就绝对不敢对其他几个顾命大臣动手。而有史弘肇坐镇京畿,也可以最大程度上避免郭允明等人,从背后给他郭威捅刀子。
  “唉……”史弘肇叹息,抬手抱住自己的太阳穴,用力揉搓。
  “唉——”郭威叹息,闭目。
  二人忽然都失去了说话的欲望,各自用各自的方式,化解心中的酸涩。
  静,整个房间内,忽然变得死一般的宁静。只有偶尔响起的叹气声,还在顽强地证明,此处依旧存在着生命。
  许久,许久,史弘肇终于放下了手,笑了笑,看着郭威的眼睛说道:“也罢,明日早朝,我会极力促成此事。让你顺顺当当出镇邺都!什么时候陛下长大了,分清楚了谁好谁坏,你再回来不迟!”
  “多谢!”郭威站起身,郑重拱手。这已经是除了废立之外,最好的解决方案。虽然这个方案,存在很多的破绽。
  “符老狼垂涎邺都很久了,你要对他多加小心。杜重威在当地,也有许多爪牙漏网。”知道郭威这一走,也许永远都不会再回汴梁,史弘肇心中忽然涌起了许多不舍。想了想,强笑着叮嘱。
  “你也是!”看着史弘肇早已花白的鬓角,郭威心里,也涌上了几丝酸涩,想了想,非常认真的补充,“平素出行,无论去哪都别忘这带上足够的侍卫。朝廷的事情,该撒手,就试着撒手。毕竟江山是刘家的,咱们几个只是受托顾命而已。”
  “知道了,知道了!我自有分寸!”史弘肇忽然有变得不耐烦起来,皱着眉头用力挥手,“你郭家雀儿什么时候变得如此婆婆妈妈?汴梁城中,不信还有谁敢动老夫?老夫借他一百个胆子!”
  “自古明枪易躲……”郭威张了张嘴,想要再叮嘱几句。然而,终是没有发出任何声音。从桌案上抓起茶壶,嘴对嘴儿一饮而尽。


第七章 国难(一)
  刘承佑坏,却不傻。这是史弘肇和郭威两个的一致看法。所以二人在“不行废立之事”这个大前提下,最好的选择就是一内一外,互为奥援。用各自手中的实力来威慑刘承佑,令后者不敢轻易再起歹心。
  恰恰刘承佑也希望将两个手握重兵的“权奸”分而治之,结果第二天早朝上,君臣双方难得默契了一次,几乎没费任何口舌,就“恩准”了由史弘肇提出来的,让枢密副使郭威兼任天雄军节度使,出镇邺都,防备契丹的的议题。
  散了朝后,圣旨和兵符,由史弘肇亲手送到了郭威的家中。郭威虽然身上的伤还没有痊愈,也不想再做任何耽搁,立刻带着柴荣去城外大营整顿兵马,准备粮草物资。爷俩儿脚不沾地忙了两个白天,第三天一大早,拔营启程。
  史弘肇、杨邠、王章三人,联袂送到了十里之外。知道此番一去,郭威恐怕轻易不会再回汴梁,兄弟们心中,都涌满了不舍。践行的酒喝了一碗又一碗,却是谁也不愿意第一个提“告别”二字。
  末了,还是郭威自己硬起了心肠。把面前的酒盏直接一口闷尽,随即故作粗豪地抹了下嘴巴,大声说道:“不能再喝了,再喝,今晚就到不了陈桥驿了。三位兄弟,此后一定要自己多加小心。陛下自幼行事,就不能以常理度之。”
  “就凭他手底下那几个窝囊废?除了干些下三滥的江湖勾当,还能折腾出什么花样?”史弘肇也一口干尽了盏中残酒,满脸不屑地回应,“行了,你尽管放心去,汴梁这边交给我。他一天不改这混账性子,老子便一天不会将大权交还给他。大不了,等他有了亲生儿子之后……”
  “化元,休要信口胡说!”杨邠听得心里不是滋味,立刻出言打断。“陛下年幼气盛,难免会受奸佞所惑。但我等身为托孤重臣,尽各自所能辅佐于他,让他亲贤臣,远小人便是。相信假以时日……”
  他的话也没来得及说完,便被王章大声打断。“不等了,假以时日,呵呵,以后的事情,几位老哥多费心吧!王某是不想再管了。王某已经给陛下上表,乞骸骨还乡!我等是臣,陛下是君。君可辅,臣自当鞠躬尽瘁。君身侧另有高明,臣又何必留下来碍手碍脚?”
  “王南乐!”没想到王章这么干脆就拆自己的台,杨邠顿时脸色一黑,回过头,喊着对方的雅号提醒,“先皇对我等的大恩……”
  “激流勇退,也是报恩方式的一种!”王章翻了翻眼皮,懒懒地回应。随即,又迅速将头转向郭威,压低了声音提醒,“到了邺都之后,安置停当,就尽快将家眷也接了过去。汴梁虽然繁华,却物价腾贵,实在不是什么易居之地!”
  “那是自然!”郭威原本就有类似打算,只是碍于朝廷规矩,不能立刻付诸实施而已。听了王章的提醒,笑着向大伙作揖。“犬子顽劣,平素还请几位哥哥多加看顾。”
  “包在老夫身上!”史弘肇毫不犹豫地朝他自己胸口指了指,大声承诺,“放心,家门肯定给你看好了。什么时候有了空,什么时候你就派人回来接。若是令郎和其他家眷们少一根汗毛,你就拿老夫是问!”
  “令郎聪明好学,品性善良,绝非给父母惹事之辈!”宰相杨邠笑着拱了下手,顾左右而言他。
  跟郭威的交情归交情,但朝廷的规矩却不能因人而改。郭威以天雄军节度使身份出镇邺都,却没有交卸枢密副使职务,原本已经开了中枢和地方职位兼领的先河。今后凭着手中的枢密使印信,无须通过朝廷,他就能调动整个黄河以北的兵马和钱粮。如果再让他把家眷也都接了走,汴梁这边,就对他失去了任何控制能力。一旦哪天他野心膨胀……
  “嘿!”王章忽然发出一声冷哼,不是针对郭威,而是针对宰相杨邠。
  后者立刻羞得面红耳赤,拱了拱手,期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