慈继阁小说网 > 历史电子书 > 乱世宏图 >

第245章

乱世宏图-第245章

小说: 乱世宏图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谢父亲为儿解惑!”韩德让虽然少年早熟,却并不太懂一家之主嘴里冒出来的“失望”两个字,最终意味着什么。咬了咬牙,将身体完全转过来,再度给韩匡嗣行了礼。然后倒退着走出门外。
  “咳咳,咳咳,咳咳……”望着自家儿子那被日光照进门来的单薄身影,韩匡嗣忽然好像所有力气都被一只手从躯壳内抽走,弯下腰去,紧抱着柱子,咳嗽不止。
  一抹病态的潮红,迅速取代了他面孔上的铁青。曾经让弟兄们畏惧的高大身躯,颤抖得宛若风中残荷。韩匡献和匡美两个见状,再也顾不上追出去安抚自家侄儿韩德让。先后退回廊柱前,搀扶着韩匡嗣的肩膀低声喊道:“哥哥,哥哥不要生气!姚哥儿还小,说出来的话才没有遮拦。他早晚有一天,早晚有一天能明白你现在的苦衷。”
  “是啊,哥哥,他终究才只有十岁而已。你犯不着跟他过于认真!”
  “唉——”韩匡嗣长长地叹了口气,顺势坐在了地上,用力摇头。“不气,有什么好气的?他从小就跟在晶娘身后寸步不离。我杀晶娘,他心里不恨我才怪。能忍到今天才发泄出来,已经不易。换了别的孩子,说不定早就在内宅里哭闹不休了!”
  都被气得摊在了地上,居然还想着替自家儿子开脱!这份护犊之情,也真令人钦佩!韩匡美和韩匡献两个,顿时明白自己先前是瞎担心了一场,双双笑了笑,轻轻点头,“是啊,一般孩子的话,早就哭闹不休了。也就是姚哥儿他,人小鬼大,可以把心思藏得这么深。”
  “我当年杀晶娘,是迫不得己!”韩匡嗣却没有跟着大伙一起笑,忽然又板起脸,郑重补充。“当时耶律刘哥和他的亲信就在旁边,我的南院枢密使的位子尚未坐稳,皇上对我也颇有猜忌。一旦有人将晶娘的事情捅出去,咱们韩家必然大祸临头。”
  类似的话,他早就跟家中几个顶梁柱解释过许多遍了。韩匡美和韩匡嗣也早就认同了这个解释。然而今天,同样的话再从韩匡嗣嘴里说出来,听在匡美、匡献哥俩耳朵里,却别有一番滋味。
  哥哥老了,已经远不如当年那样霸气、自信。而韩家所面临的危机去,却远未被摆脱,虽然兄弟几个刚刚出手干掉了隐藏在身边的敌人。
  想到这儿,韩匡美拉了一下自家哥哥的手臂,大声说道:“哥,晶娘的事情就别再提了,你做得没错,换了我和匡献,恐怕也得痛下杀手。咱们继续说正事儿,卢家被干掉后,燕都城内再也没人能威胁到咱们。但皇上那边,总得给他一个过得去的说法。”
  “说法不就是现成的么,卢家勾结刘汉。家里有好几个人在刘汉做官,往来书信也抄出了一大堆!”知道韩匡美出自一番好意,想岔开话题让自己不再伤心,韩匡嗣勉强笑了笑,顺口说道。
  “可,可是我怕皇上,皇上不肯接受这个理由。”韩匡美被韩匡嗣的轻描淡写口吻,弄得微微一愣。皱了皱眉,继续补充。“咱辽国做官的汉人,有几家在南边没有亲戚?鲁国公当年,还逃回去过呢,太祖却待之如故。”(注1)
  “太祖是太祖,今上是今上!”韩匡嗣闻听,依旧不当回事,又笑了笑,淡然回应。
  “大哥的意思是说……”韩匡美和韩匡献两个,有些跟不上韩匡嗣的思路,齐齐皱着眉头追问。
  “今上的位子不稳,所以始终疑神疑鬼。”韩匡嗣迅速朝四周看了看,用极低的声音迅速给出答案,“当年他下令诛杀赵延寿,并不光是因为赵延寿实力大降,已经彻底失去了用途。而是他还怀疑赵延寿跟耶律李胡勾结。同样,他对咱们兄弟,一直也不太放心。所以最近一直找各种借口扶持卢家。”
  “那,那咱们抢先动手把卢家给灭了。不更令他,令皇上猜忌了么?”韩匡献本事远不如另外两人,听了韩匡嗣的话,忍不住低声追问。
  “咱们无论怎么做,都无法让皇上不再猜忌。但灭了卢家,至少可以让他在幽州这边找不到替代咱们的人!”韩匡嗣失望地看了他一眼,继续低声补充,“同时,还可以清楚地告诉他,如果他逼迫太急,咱们完全有可能割地自据,甚至直接卷了幽州投奔刘汉!”
  一番话,说得声音虽然低,听在韩匡献耳朵里,却宛若滚滚惊雷。杀光卢家满门老小,不光是为了抢先一步剪除隐患,居然同时还是为了立威!而威胁的对象,居然是大辽国的皇帝,并非朝中的其他政敌!万一惹得皇上发怒,派契丹大兵来攻,韩家难道真的要举起反旗?可眼下韩家的实力刚刚经过了一场巨大的损耗,即便献了幽燕各州给刘汉,又怎么能保证在刘汉的救兵赶来之前,不被契丹大军碾成齑粉?
  “匡献,你怕了,是吗?”见了他脸色惨白模样,韩匡嗣忽然站了起来,沉声问道。
  “不,不,不是!”韩匡献赶紧也努力往起站,结果因为速度太快,血脉不畅,眼前一阵阵发黑,“不,不是,我,我跟着哥哥。哥哥说什么就是什么,我都紧跟到底!”
  “不是紧跟,是咱们兄弟没有其他选择!”韩匡嗣幽幽叹了口气,摇着头道,“虎狼横行之世,忠诚根本不值钱。况且,即便咱们对皇上再忠心耿耿,恐怕也没什么用了。他,他能活多久还不一定呢!”
  “轰!轰!轰……”耳畔,霹雳一个接着一个,震得韩匡献摇摇晃晃。“哥,你说什么,我怎么一点儿都不明白。你……”哆嗦着,躲闪着,他结结巴巴地追问。仿佛突然变成了一个孱弱的幼儿。
  “皇上即位以来,契丹贵胄一直反叛不断。他虽然诛杀耶律天德,杖死了萧翰,幽禁了耶律刘哥,还找借口收拾了另外一大批无辜的人,却远未能让众皇族臣服。数月前,他偏偏又不顾劝阻,委耶律察割以重任。那耶律察割,为了讨皇上的欢心,连他的亲生父亲都敢诬告,又有什么事情不敢做?你们等着瞧吧,耶律察始终得不到机会则已,一旦得到机会,咱大辽国,恐怕就又该换个皇帝了!”
  “这,这……”韩匡献实在无法相信自己的耳朵,摇晃到廊柱边,用双手抱紧,以免自己摔倒,“哥,这是真的么?咱们,咱们韩家,到时候站在哪边?”
  “站在胜利者那边,永远!”韩匡嗣的声音,从近在咫尺处传来,却不待任何人类的温度。
  注1:鲁国公,即鲁国公韩延徽。太祖,即辽太祖耶律阿保机。韩延徽在耶律阿保机麾下时,曾经非常怀念故国,所以找机会跑到了太原投奔李存勖。但李存勖不拿他当回事儿,他就又跑回了阿保机身边。阿保机非常大气地重新接纳了他,继续对他委以重任。韩延徽从此对辽国死心塌地。


第二章 谋杀(一)
  雨停,云收。
  晚春的烈日下,四野一片葱茏。
  十几名少年策马从绿色的原野间跑过,每个人的脸上,都洒满了阳光。
  官道两边觅食的鸟雀被马蹄声吓得振翅而起,于半空中不停地鸣唱。田间躬身耕作的男女,则警惕地抬起头,满脸狐疑:“这是谁家公子王孙,居然敢来沧州地面上招摇?就不怕被那贾老虎看见,连人带马一并吞了去,连骨头渣子都剩不下么?”
  骑在马背上的众人,却丝毫没感觉到不带护卫在光天化日之下驰骋,会有多大危险。年初汹汹而来的辽军已经退回滹沱河北了,沧州的地势又是出奇的平坦,没有可供绿林好汉占据的高山,而脚下这条官道的尽头,大约十五、六里远处,便是沧州。一旦城外发生战斗,城内的官兵,在半个时辰之内就能杀到现场……(注1)
  春风得意马蹄疾,此刻用这句诗来形容一众少年的心情,再恰当不过。
  年初大举南侵的辽军,居然有一小半儿,被这群少年们拖在了定州以西的李家寨。并且接连折损了两万余兵马,数名都指挥使以上级别大将。导致辽国的整个南下计划都大受影响,不得不放慢推进速度从前线分兵回救自家右翼,以免在两国决战的关键时刻,粮道被切,将士们饿着肚子打仗。
  而刘汉国此刻最需要的便是喘息时间,缓过一口气来之后,精兵强将尽数杀到了前线,凭着郭威与符彦卿两位名将的密切配合,很快就稳住了防线,并且果断发起了反攻,将辽军逼得节节败退,最后不得不灰头土脸地逃回了幽州!
  此战之后,众少年的名字响彻河北。其中最出风头几个,如郑子明、韩重赟、赵匡胤和呼延赞,已经隐隐能和白文珂,慕容彦超等老将比肩。虽然后者位高权重,并且成名多年。但河北百姓只知道关键时刻谁主动站出来挡住了打草谷者马蹄,可记不住谁在大汉国当的是什么官儿,更弄不清谁是几品几级!
  相比于民间对少年们的口头褒奖,大汉国朝廷的赏赐提拔,就显得有些过于寒酸了。尽管有首战破敌之奇功,尽管有郭威、李弘义、常思和符彦卿等老将的联名举荐,大汉国皇帝刘承佑,却只给了头号功臣郑子明一个沧州刺史兼防御使的下四品官衔,至于边境州郡只设节度使不设防御使的惯例,以及武将升迁必须与其战功相酬的制度,则一概不提。
  既然头号功臣才给升了一级,仅仅由正五品下的巡检使升为正四品下的防御使。韩重赟、赵匡胤和呼延赞这哥三个从朝廷手里所得到的好处,就更为鸡肋了。刘承佑看在他们各自父亲的面子上,各自封了个从四品宣威将军的虚职,然后赐予金银若干了事。反正这笔钱也不用从内库里头出,小皇帝刘承佑自己不会心疼。
  “奶奶的,就这点儿心胸,连太原城里的菜贩子都不如。先皇若是泉下有知,肯定得被气得硬生生来个后空翻!”饶是韩重赟性情温和,送走了前来传旨的钦差之后,也忍不住破口大骂。
  “已经不错了,好歹没治我等擅自领兵越境之罪!”呼延赞对于当朝皇帝,更是没有半点儿好感,撇了撇嘴,冷笑着附和。
  在跟自家父亲一道接受招安之初,他心里对于刘汉朝廷和自己的未来,都有很多期待。而随着时间推移,他却日渐清楚地得出一个结论,其实朝廷只是顶了一个大义的名头,并不比绿林干净丝毫。至少,绿林道战后分赃,还要遵从一套清楚的规矩。而朝廷,呵呵,从皇帝那里就没把规矩当一回事儿。
  “算了,咱们原本也不是为了升官发财!”倒是赵匡胤,比所有人都淡定。见大伙个个义愤填膺,便笑呵呵出言开解。“子明这个防御使,级别虽然低了些,可也省去了很多麻烦。若是真的做了横海军节度使,名义上就又兼管了景州、德州和棣州。其他两州还好,那棣州可是符老狼的盘中餐。子明前面防着辽国人,后面还得提防着他,用不了半年,就得活活累吐了血!”
  “符老狼怎么了?我就不信,眼看着李守贞、赵思绾等人一个接一个授首,他还有点胆子同室操戈!”杨光义最喜欢跟人拌嘴,听赵匡胤明明吃了大亏还自我安慰,忍不住冷笑着反驳。
  “子明身份特殊,符老狼如果从背后对他下黑手,皇上恐怕只会乐见其成!”赵匡胤知道韩重赟、杨光义等人跟郑子明之间的交情,所以也不隐瞒,将自己的真实想法阖盘拖出。
  在他看来,朝廷之所以慢待大伙这群有功之臣,恐怕最主要原因,还是由于郑子明的出身过于微妙之故。虽然郑子明本人已经通过改姓这种方式,彻底放弃了对皇位的继承权。虽然子明的父亲石重贵曾经不惜任何代价送回了一道禅位诏书,肯定了刘知远及其子孙当皇帝的“正义”。但任何人做了皇帝,恐怕都不会让郑子明有成长为一方诸侯的机会。无论其心胸是宽是窄,姓刘还是姓王!
  这原本是一句大实话,听在杨光义和韩重赟二人耳朵里,却完全变成了另外一番意思。顿时,杨、韩二人就冷了脸,先后冷笑着撇嘴:“呵呵,呵呵,如此说来,倒是子明拖累你了!刚才又是哪个高喊,不是为了升官发财的?”
  “耽误了赵将军前程,我们兄弟几个真是过意不去。这样吧,家父跟那郭允明,倒是有些私交。不如由他写一封信,替赵将军辩解一二。虽然说是亡羊补牢,倒也未必就迟了。至少下次皇上计算战功时,不会把你和我等算在一起!”
  注1:沧州在五代,治所设于如今沧州市东南的清池县。小说中为了省事儿,直接就用了沧州这个地名。


第二章 谋杀(二)
  “你们……”赵匡胤气得满脸青紫,却是有口难辩。
  “光义、韩兄,别这样说!”郑子明见状,赶紧快走两步,挡在了冲突双方之间,“赵二哥当初跟我结拜之时,就已经知道我的真实身份。他还曾经陪着我,冒死去了一趟辽东。”
  “嗯——”杨光义一肚子刻薄话,立刻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