慈继阁小说网 > 历史电子书 > 乱世宏图 >

第156章

乱世宏图-第156章

小说: 乱世宏图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知道宁子明此刻方寸大乱,柴荣又是个君子心肠。所以他干脆主动做起了恶人,逼迫陶家庄交出指挥权,无条件听从三兄弟的调遣。一番话说出来,陶正老汉和其余宿老们虽然听得刺耳,却也知道,自家没有带领青壮们从李家寨手里讨还公道的实力。于是郁闷归郁闷,几番用目光交流之后,便纷纷点头答应,“那是自然,昔日易县杀贼之功在那摆着呢,今天的事情,当然任由三位做主!”
  “三位贵客尽管下令,我等莫敢不从!”
  “三位肯主动替我陶家庄出头,我陶家庄子弟,焉有不服从调遣之理?若是谁敢造次,族规第一个饶不了他!”
  ……
  “那就好,先安排人手去做饭。大伙吃饱了肚子,拿上兵器,若是有铠甲、盾牌和弓箭,也尽量都带上。然后回来,听我大哥调遣!半个时辰,所有人只给半个时辰。若是半个时辰之后有人不到这里应卯,我们哥仨拔腿就走!”赵匡胤索性恶人做到底,瞪圆了眼睛咆哮。
  “遵命!”众乡老带头拱手施礼,然后小跑着离开。其余青壮男子见乡老们都低了头,也纷纷快步离去。该填饱肚子的填饱肚子,该准备兵器铠甲的准备兵器铠甲,如蚂蚁般,忙成了一锅粥。
  趁着众人做准备的功夫,柴荣、赵匡胤和宁子明三人,也返回陶正家饱餐了一顿。随即找了趁手的兵器,用生牛皮剪开临时赶制了几件坎肩儿,尽最大可能地将各自收拾了一番,气势昂扬地返回了打谷场。
  赵匡胤是将门之后,柴荣和宁子明两个,都有过指挥上千兵马的经验,三人收拾整齐了往乡民们面前一站,立刻显示出了彼此之间的巨大差别。不懂行的人,心中顿时暗暗喊了声“好”。懂行的人,如老陶正、陶大春和极其少数的几个乡老,则对今天的救人行动,无端又多生出了数分信心。
  在吃饭的时候,三兄弟已经制定出了一条切实可行策略。眼下趁着大伙心气足,立刻开始调配人手,整理队伍,指派底层军官。先将青壮们以十人为队,分做六队。然后由乡老们从每十人中,选拔出一个队正。接着将任务细化分派到每个队,将行动次序跟队正反复交代清楚,最后,则命所有人站在了一块磨盘旁,准备启程出发。
  虽然只是粗略整理了一下,众乡民已经不再是先前那幅乱哄哄模样。所有人按着分队排成纵列,六个纵列乡邻而站,枪在手,刀出鞘,隐隐约约,竟露出了几分杀气。
  “废话我就不多说了!”柴荣跳上磨盘,用力挥舞手中长枪,“此时此刻,若战,你们当中肯定有人会死。不战,你们可以多活几年,但妻子儿女早晚就会像春妹子那样被人抢走。众位兄弟,尔等愿意还是拼死一战,还是愿意把自己的妻子女儿双手奉上?五柳先生的后人们,请告诉我你们的选择!”
  “战!”“战!”“战!”众老少爷们举起兵器,对天高呼,刹那间,气冲霄汉!


第七章 尘缘(五)
  陶家庄与李家寨的直线距离还不到三十里,中间却隔着一座不算太矮的山包,因此说起来没多远,不花上两三个时辰,却休想赶到目的地。
  而只要在山顶上安置几名斥候,山脚下的风吹草动,就能看得清清楚楚。所以陶家庄的队伍刚刚离开村子没多远,消息已经及时地传到了李家寨的寨主李有德耳朵里。
  “看来我那老哥哥还挺有血性的么?”对于陶家庄的反应,李有德丝毫不觉得以外,挥挥手命令斥候退下,冷笑着点评。
  “他要是真有血性,就不会做这么多年的缩头乌龟了!”高家梁的庄主高顺,是最早追随到李有德旗下的众乡贤之一,撇了撇嘴,冷笑着道。“既然他探了头,这次就别再指望缩回去了。咱联庄会成立这么长时间,总得有个像样的东西祭旗!”
  “只可惜陶家庄的那些后生们了,里边有几个身子骨相当结实。若是能收服下来,稍加打磨,就是一个种田的好手!”许家窝铺的庄主许由,心肠相对和善,摇摇头,带着几分不甘说道。
  “三条腿的蛤蟆难找,两条腿的人有的是!不杀他一个狠的,周围的庄子难免有样学样!”高顺最看不惯就是许由这种既想夺人钱财,又不愿意见血的模样,横了他一眼,大声反驳。“况且他们这些姓陶的,还同出于一个老祖宗,彼此之间打断骨头连着筋?万一斩草不除根,难免会留下隐患!”
  “那是,那是!”其余几个被李有德强行纳入旗下的堡主、庄主们,纷纷点头附和。谁也没拿陶家庄的上百条男女老少的性命当作一回事儿。
  “我不是想故意留下后患,我是担心官府那边,借此发难!”许由找不到任何支持者,脸色微红,硬着头皮提醒。
  “那孙山自己原来就是个土匪,有什么资格管咱们?”高顺回过头,继续冲着他撇嘴冷笑,“况且往年各村子为了争水争地发生械斗,官府从来就不闻不问。即便这次死得人稍多一些,那也是陶家庄先打上门来的,怪不得咱们手狠!”
  “那,那……”许由还是觉得心里不踏实,却被高顺笑得头皮发麻,喃喃嘟囔了几句,主动将头低了下去。
  “如果陶正肯投降,咱们也没必要杀人太多!”身为会首,李有德不能让高顺替自己做决定,想了想,做出最后的调整,“如果陶正死了之后,其他人肯放下兵器为奴,也可以考虑留他们一条性命。但陶家庄里的所有田地,无论山田还是水田,一亩都不能再给他们留。事后咱们几个庄子按着出力多少分,谁家出力最多,谁拿大头。”
  “但凭李会首一言而决!”众堡主寨主们心中一喜,躬下身体齐声答应。
  对他们来说,能把陶家庄的田产分掉,才是最重要的事情。其他都可以不列入考虑范围之内。那当中的大多数可都是临近河道的水浇地,亩产量跟大伙辛辛苦苦开出来的荒地,一个在天上一个在地下。即便是各村子原有的熟地,跟陶家庄的田产也比不上。毕竟距离河道越近,灌溉起来越方便,即使遇上旱灾,至少也能保住一大半儿收成!
  “那我就不客气了!等会该怎么打,谁挡在正面,谁侧翼包抄,谁去封堵陶家庄的退路,老夫上午时已经安排得很清楚。大伙现在就带领各自的手下去村子前的树林埋伏,咱们等会儿趁着陶家庄的人远道而来,累得半死的时候,打他个措手不及!”见士气已经可用,李有德站起身,果断地挥手。
  “是!”众堡主、寨主们领命而去,不一会儿功夫,就已经在进村的必经之路上,把陷阱布置停当。大伙人衔枚,马绑嘴,悄无声息地埋伏于道路两侧。只等陶家庄的青壮们赶到,就冷不防冲出去,一口气结束战斗。
  谁料从过午子时三刻,一直等到了太阳下山,早就该落入陷阱里的猎物,却迟迟未至。倒是成群的蚊子和牛氓,趁着傍晚天气转凉的机会,全都自草从中钻了出来。围着伏兵的头顶飞来飞去,抽冷子,就狠狠吸上一口血,留下一个又红又痒的大包。
  各堡主和庄主麾下的弟兄,都是些寻常农家儿郎。受过的训练有限,怎么可能长时间忍受得了如此折磨?不一会儿,就彻底支撑不住,纷纷从藏身处爬了起来,用野草做成蝇甩子四下乱抽。这下,再也甭指望猎物主动往陷阱里头钻了,只要陶家庄的人不全都是聋子,肯定隔着二里地远,就能听出前路上的异常。
  “二郎,你手下的斥候呢,怎么还没送回消息来?”整个事情的主谋李有德,也被蚊子在额头上咬了好几个大包,又痒又烦,命人叫过自家负责监视敌军的小儿子,大声质问。
  “半,半个时辰之前不是刚回来过么?陶,陶家庄的人已经到了对面的山顶上了,当时,当时正,正在山顶上打尖!”二少爷李进被吓了一跳,连忙低下头,大声提醒。
  “那是半个时辰之前,这已经又过了半个时辰了!”李有德狠狠瞪了自家儿子几眼,厉声咆哮,“再派人去打探,有半个时辰,人早就走下山来了!”
  “是!”李进不敢跟自家父亲顶嘴,立刻小跑着去指派斥候。几个呼吸的时间之后,却又气急败坏地跑了回来,“阿爷,阿爷,不好,不好了,陶家庄,陶家庄的人停在山顶上不走了!”
  “不走了?”李有德微微一愣,双目之中射出刀子般的阴寒。“是斥候说的么,敢情他们这大半个多时辰,就在山顶上一动未动!”
  “是斥候专门跑回来说的,我刚刚准备过去另行派人,咱们的斥候就把最新消息送回来了!”怕父亲拿自己当出气筒,李进向后退开数步,迫不及待地补充,“他们怕被陶家庄的人发现,下山时故意绕了一段路,所以才回来得稍微晚了些。他们,他们说,陶家庄的几个乡老和陶正之间忽然起了争执,谁也说服不了谁,只能让队伍暂且停在了山顶!”
  “嗯——”李有德眉头紧锁,对斥候打探回来的消息将信将疑。据他掌握到的情报,陶正这人虽然平素做事畏首畏脚,在陶家庄的威望却相当高。无论如何,都不应该女儿被人家抢走了,却连调动庄子里的青壮前来要人这点事儿,都做不了主。
  “大爷爷,大爷爷,二叔公请你回去!”正百思不解间,耳畔却又传来了自家侄儿李顺的声音,气喘吁吁,透着如假包换的惶急,“呼延,呼延大当家派人来了。说是,说是想跟咱借点儿军粮。二叔公才稍作犹豫,就被他们指着鼻子臭骂了一顿。您老要是再不回去,还指不定要闹出什么动静来!”


第七章 尘缘(六)
  俗话说,卤水点豆腐,一物降一物。
  坏事做尽的李有德不怕官府,不怕鬼神,对于太行山的绿林好汉,却是敬畏有加。
  官府虽然吃人不吐骨头,但吃掉的通常都是普通人家,对他这种头上长着角嘴里长着牙的地方豪强,向来是以安抚为主。鬼神虽然可怕,毕竟虚无缥缈,听说的人多,见过的人少。然而太行山的绿林好汉,可是看得见摸得着,并且做事从来没有任何忌惮。一不小心没伺候周到,从此这世界上就不会再有什么李家寨。并且在贼人没主动撤走之前,地方兵马保证连一个屁也不敢放!
  不过当着一堆爪牙的面儿,李有德今晚也不能表现得太怂。否则众庄主、堡主们一看,敢情你在呼延大当家眼里就是块随时都能切上一刀的肥肉啊?那联庄会,还是趁早解散了为好!反正大伙的家都靠近太行山,找大佛去上香也多绕不了几里地,又何必理会李家寨这座土地庙!
  “你先回去,让你二叔公好吃好喝好招待着,等我安排完了手头上的事,再看看仓库里有没有多余的粮食!”故意将嗓门提高了数分,李有德对着前来报信儿的李顺吩咐。无论脸上的表情还是挥手的动作,都好似没把前来“借”粮的绿林好汉放在眼里。
  他江湖经验丰富,咬碎牙齿也能撑出几分底气。而他的侄子李顺,却不明白自家长辈的良苦用心。吓得激灵灵打了个哆嗦,哀求的话立刻脱口而出,“不是,不是呼延大当家的人,是孟二当家的手下,两个陌生面孔,难说话得很!”
  “那也让他们给老子等着!”李有德大声断喝,灰白色的头发根根发乍。
  绿林道这两年有一句很著名的话,宁挨呼延的打,不吃孟二的席。大当家呼延琮即便跟你动了拳头,也未必会将你当场打死。而招惹了二当家孟凡润,却根本无法预测自己什么时候就会大祸临头。
  所以话说得虽然极为响亮?李有德却不敢再多做半分耽搁,随便跟众堡主们交代一下暂且收兵十一,便飞一般返回了自家老宅。
  一见了客人的面儿,李有德的心情顿时更加忐忑。他在当地黑白两道通吃,这辈子算是见过不少风云人物。所以平素粗略看一眼别人的举止打扮,就能将对方的身份地位判断个八九不离十。而今天,他这一套观人之术却彻底失去了效果。两位太行山上下来的好汉,论气质要多高贵有多高贵,可身上的衣服和脚下的鞋子,却是普通到无法再普通的货色,给李家的管事儿穿,都略显寒酸。
  “两位贵客莅临,老朽一时有事儿未能远迎,恕罪,恕罪!”心中越是忐忑,李有德的表现越为恭谨。脚刚一踏过大堂的门坎儿,就立刻躬身拱手,大声招呼。
  “嗯!”贵客中年纪稍长的那个却连屁股都没抬一下,扫了他一眼,低声冷哼。
  年纪稍幼的客人,则相对礼貌一些。笑呵呵地坐直了身体,轻轻摆手,“李寨主不必客气,您家大业大,难免事情多一些。反正我们哥俩只是奉命前来筹集粮食,您即便不露面儿,只要粮食能准备好了给我弟兄装车带走,也没关系!”
  “这——”李有德的老脸,顿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