慈继阁小说网 > 历史电子书 > 乱世宏图 >

第152章

乱世宏图-第152章

小说: 乱世宏图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小妹,小妹,你别哭啊,你倒是说啊!”
  ……
  “他们,他们三个,偷我的瓜!”看瓜女子陶三春又羞由气,偏偏还无法当着这么多人的面儿,说有人抓了自己的胸。两只眼睛流着泪,不停地咬牙跺脚。
  “我们不是偷,我们在田边上喊了,问是谁的瓜。但是没人答应!”赵匡胤是个富贵公子哥儿,无论如何也不肯顶上一个偷窃的罪名,高举着双手,大声反驳。“没人答应,我们才摘了一个瓜吃。原本就打算给钱的,她,她根本没给我们解释的机会!”
  他的话音刚落,柴荣立刻拱手朝四周行礼。“各位乡亲,今天的事情,的确是我们哥仨有错在先。无论打碎了多少瓜,你们估个价,我们三个想办法赔偿就是!”
  哥俩身上的衣服虽然破破烂烂,脚上的靴子也早就露出了指头,可举手投足之间流露出来的气质,却绝非寻常流浪汉所有。众乡亲里头不乏“识货”者,顿时对误会的说法,又多相信了两三分。紧握在手里的长枪短刀,立刻就垂了下去。
  看瓜女子陶三春见状,急得两眼通红,转过身,指着柴荣的鼻子骂道:“你胡说,你们事先根本就没问。我就在树上,一睁眼睛,就看到你们三个在偷瓜。不但偷,还连吃带糟蹋!”
  柴荣巴不得她把注意力都集中在瓜地里,而不是当众说出被宁子明碰了身体上不能碰的部位,立刻又端端正正地行了个礼,快速解释道:“姑娘你真的误会了,我那三弟没下过地,所以摘瓜时,才一不小心把自己闪了个跟头,压坏了周围寒瓜和瓜秧。无论如何,此事错在我们哥仨。你先去数数到损失到底有多大,我们一定分文不少地赔偿!”
  众乡亲闻听,愈发相信先前发生的是一场误会。顿时心中的敌意消失得干干净净,围在看瓜女子陶三春的四周,主动做起了和事佬,“春妹子,几个瓜的事情,让他们赔些钱算了。犯不着弄这么大动静!”
  “是啊,三春姐,我看他们不像是故意再糟蹋东西的人。”
  “三春,估计是你刚才在树上睡着了,没听见他们的喊声。算了,算了,让他们赔钱走人算了!”
  “……”七嘴八舌,谁也不愿意为了十几个寒瓜去喊打喊杀。
  “我,我……”到了此时此刻,陶三春哪怕有勇气说出真相,也会被当成胡乱攀诬。一下子被憋得七窍冒烟,红着脸,放声大哭,“他们就是故意的,你们刚才都没看见。他们,他们不但糟蹋西瓜,并且还合伙欺负我!他们,他们三个都无耻的很,满嘴没一句实话。”
  刚才她持着柴禾叉子追得宁子明满山跑的模样,大伙都看在了眼里,怎么可能相信“三个合伙欺负一个”的瞎话。顿时觉得尴尬异常,站在周围,管也不是,走也不是,进退两难。
  就在此刻,人群之外,忽然响起了一个苍老且浑厚的男声,“三春,这到底是怎么回事!谁欺负你了?跟阿爷说。我就不信,在陶家村,咱们爷俩还找不到说理的地方。”
  “小妹,别哭,哥来了,阿爷也来了!”另外一个青年男子的声音紧跟着响起,话里话外,带着毫不掩饰的愤怒。
  众乡亲听了,立刻纷纷侧身打招呼,“里正大叔,您老怎么也起来了!”
  “大春,你怎么如此胡闹?里正大叔刚刚病好,这节骨眼上最怕风吹!”
  “他叔,你先别生气!我们大伙这不都在么?只要三春占理,没人会胳膊肘往外拐!”
  “嗯,我倒是要看看,到底哪个吃了豹子胆的,敢欺负到我家女儿头上?!”来人之中的老年男子被青年男子搀扶着,气哼哼地分开人群,大步来到陶三春面前,“三春,你说,这到底是怎么一回事?”
  陶三春见了自己的父亲和哥哥,憋在肚子里的委屈顿时化作眼泪滚烫而出,“他们,他们故意糟蹋咱们家的寒瓜,还,还死不承认。我想给他们个教训,他们,他们还,还跟我还手!”
  终究是个妙龄少女,即便性子再粗豪,在如此多的人面前,也说不出受了对方轻薄的话来。
  那老里正心思细腻,本能就察觉到自家女儿恐怕另有苦衷。单手从地上抄起柴禾叉子,冲着柴荣戟指,“狗贼,你们三个到底干了什么亏心事自己明白。今天如果不给老夫一个交代,休怪老夫……”
  “老丈,这是误会,真的是误会!”柴荣赶紧横枪在身前,大声辩解。
  “你居然还敢跟我阿爷动手?!”陶三春的哥哥陶大春暴怒,举起一根铁棍,就准备给欺负自家妹妹者以教训。谁料身体刚刚一动,却又被自家父亲用柴禾叉子给拦了回来。
  “别动!你老实呆着!”老里正横叉挡住了儿子,随即向前快走了几步,两眼死死顶住柴荣的面孔,“是你?这位小哥,敢问你可是姓郭?”
  “嗯,正是!在下郭荣,见过老人家!”柴荣被盯得心里直发毛,后退半步,双手搭在枪杆中央朝老人行礼。
  闻听此言,老人立刻就丢下柴禾叉子。转身从乡邻手中抢了一只火把,高举着照亮赵匡胤的面孔,“你,你可是姓赵,还有你……”
  他快速扭头,借助火光认清宁子明的面孔,“你姓郑,对不对?你,你们三个,春天时可曾路过易州?”
  “这个……”柴荣不知道此人是敌是友,沉吟了一下,手握着长枪回应,“老丈说得对,我们三个,数月前的确曾经路过易州。您老……?”
  “恩公在上,请受陶正一拜!”老丈“噗通”一声跪倒于地,丢下火把,纳头便拜。
  柴荣和赵匡胤两个吓了一大跳,赶紧侧开身子闪避,随即抢步上前,一左一右,搀扶住老人的两条胳膊,“折杀了,折杀了,您老人家快起来,咱们有话好好说!”
  “恩公,小老儿刚才眼拙,没认出你们,真是该打,该打!”老丈陶正一边挣扎着往下跪,一边拼了命自责,“如果知道三位恩公驾临,即便是把小老儿十几亩的寒瓜全都给吃光了,小老而也觉得心甘情愿。刚才真是,真是恩将仇报,真是,真是丧了良心!”
  “您老,您老千万别这么说。我们,我们哥仨刚才的确有错在先!”柴荣和赵匡胤哪肯让老人继续向自己跪拜,死死拉住陶正的胳膊,绝不松手。
  老丈陶正虽然也练过武艺,终究没年青人力气大。接连跪了几次没如愿跪下去,只好扭过头,冲着自家儿女招呼,“还愣着干什么,你们两个,还不赶紧过来叩谢恩公救命之恩。当日若不是他们三人联手赶走了山贼,你阿爷和你姑姑、姑丈全家,就得死无葬身之地!”
  “决不——!”那陶三春万万没想到,自家阿爷和哥哥来了,居然依旧报不了仇。相反,看情况,非礼自己的小贼还要被全家人待做上宾。顿时一颗心掉在地上摔了个粉碎,嘴里发出一声悲鸣,分开人群,瞬间逃了个无影无踪。


第六章 破茧(十)
  “三春,你去哪,半夜三更小心狼!”陶正的儿子关心自家妹妹,赶紧撒腿去追。半条腿儿已经冲出了人群之外,却又猛然倒转身体,一边倒着飞奔,一边朝柴荣等人拱手为礼,“三位恩公勿怪,我家妹子性子太急,我得先把她给找回来。待明日一早,再当面叩谢救父之恩!”
  这一手倒行如飞却丝毫不在乎地形变化的本事,顿时赢得了满堂彩。众乡亲们问都不问三位外来客的想法,大声叫好之后,立刻七嘴八舌地越俎代庖,“快去,快去,别让春妹子遇到什么危险。”
  “客人由我们帮助招呼,大春,你尽管去!”
  “小心脚下,天黑路滑!”
  ……
  柴荣、赵匡胤和郑子明三兄弟,原本就没求别人的报答,顺势也拱起了手,陆续回应“你尽管去,不必多礼!当日之事,不过是路见不平而已!”
  “是啊,我们三个如果不出头的话,那群土匪也不会放过我们!”
  “今夜之事,绝对是误会。宁,郑某实在抱歉了,请多向春妹子解释一二!”
  “一定一定!”陶大春则又冲三兄弟拱了拱手,再度转身,朝着自家妹子消失方向飞奔追去,几个呼吸间,身影就被夜色彻底笼罩。
  柴荣和赵匡胤二人目送他离开,然后将宁子明从人群中拉出来,一道向老汉陶正致歉。并且再次承诺,要按照市价赔偿被损坏的寒瓜。
  陶老汉哪里肯要钱?后退着连连摆手:“几个瓜而已,恩公千万别往心里头去。如果没有三位恩公,小老儿这把烂骨头早就埋在易县的荒郊野地里了,哪还有机会回家种瓜?春妹子的娘去得早,小老二平素没时间管教她,把她给惯坏了。三位恩公,请千万不要跟她一般见识!”
  “哪里,哪里,是我们三个有错在先!”知道宁子明不小心占了人家大姑娘的便宜,柴荣心中有鬼,红着脸继续客气。
  “恩公不要再说了,再说,小老儿就没脸见人了。”老汉陶正其实也早就知道,自家女儿肯定不是为了二三十个寒瓜就会跟人拼命的主儿,然而对方于自己有救命之恩在先,再大冲突,也只能暂时先放到一边。“这三更半夜的,恩公想必也需要休息了。不妨先到小老儿家里头吃上碗热乎饭,然后睡上一觉,明天一早再继续赶路不迟?”
  “这……”柴荣皱了皱眉,脸上露出几分犹豫。
  事实上,到现在为止,他脑海里依旧找不到关于陶正老汉的半点儿印象。万一对方跟当地的官府有什么瓜葛,这一觉睡下去,兄弟三人明天可就插翅难飞了。
  陶老汉虽然只是个寻常乡间富户,见识和对人心的把握却一点儿也不差。目光上下一扫,就知道三位恩公恐怕此刻正在逃难的路上。立刻笑了笑,大声补充,“敢叫三位恩公知晓,老汉姓陶,这个村子叫陶家村,大伙都算是五柳先生的后人。祖上不肯为了五斗米而折腰,我们这些做后人的虽然不争气,却也断然干不出那趋炎附势,为虎作伥的事情来。”(注1)
  “如此,就叨扰老丈了!”既然老汉把话都说到了这个份上,柴荣如果再犹豫下去,就等同于当众打此地主人的脸。只好拱了下手,讪笑着答应。
  老汉陶正闻听,立刻眉开眼笑。转过身,将一干同乡的少年们指挥得团团转!
  “二牛,去你家抓只公鸡过来炖汤!”
  “大壮,你家风干的鹿腿还有没有,先拿一条来给我用着。改天让大春进山打了活鹿还你!”
  “四柱子,你手艺好,麻烦去帮老汉准备一顿宵夜。照着城里摆席面的模样做,改天我卖了瓜给你酬劳!”
  “五伢子……”
  “放心吧,您老。包在我们身上!”众少年们世居深山,心性里带着一股子外界罕见的朴实。纷纷答应一声,各自去准备柴禾、食材、酒水,帮助老汉陶正招待贵客。
  其他没被点将的村民们则前呼后拥,将柴荣、赵匡胤、宁子明三兄弟迎进了村内。一直送到差不多村子正中央最敞亮的一座大院子门口,才笑呵呵地各自回家。
  陶老汉则亲手打开了正门,将三兄弟让到用来招待贵客的大屋子内。然后点起家中所有油灯,摆上时鲜瓜果,一边请贵客们品尝,一边招呼自家晚辈去烹茶煮饭。
  到了此刻,柴荣才终于从记忆深处找到了一些关于老汉的印象。笑了笑,低声致歉,“老丈,请恕晚辈先前眼拙,没能及时认出您老来。如若不然……”
  “三位恩公人生地不熟,警觉着一点儿是应该的!”老汉陶正摆了摆手,非常大气的回应,“况且当日小老儿忙着保护自家妹子、妹夫和侄儿、侄女,方寸大乱,根本不知道该干些什么?待后来看到恩公们带头跟贼人战到一处,再赶过去帮忙已经晚了。只来得及借恩公的势痛打了一番落水狗,出力甚少,所以恩公不记得小老儿也是应该!”
  “还是晚辈记性太差。”听老汉说得实在,柴荣便不再多客气,想了想,笑着提出了一个要求。“老丈,既然咱们有并肩杀贼之谊,您就别一口一个恩公了。否则,我们哥仨心里头真的很别扭!”
  “那你也别一口一个晚辈。”老汉陶正原本就不是一个迂腐之人,立刻笑着“讨价还价”。
  “那,也罢,老丈,柴某和我的两个兄弟,就不跟您老客气了!”柴荣略做迟疑,大声回应。
  宾主相视而笑,转眼间,屋子内的气氛就变得无比融洽。趁着周围暂时没有外人,柴荣赶紧组织了一下语言,从头到尾,将今晚发生的事情解释了一遍。包括陶三春找自家三弟拼命的缘由,也委婉地点明:是两人棋逢对手,近距离搏斗,不小心犯了些禁忌,绝非有意而为。
  说罢,又拉过宁子明,让他给老汉陶正当面赔礼道歉。
  既然是误会,陶正老汉怎敢让救命恩人受委屈?抢先一步上前搀扶住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