慈继阁小说网 > 历史电子书 > 南宋之我主沉浮 >

第91章

南宋之我主沉浮-第91章

小说: 南宋之我主沉浮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李思琦很是爽快,稽首给吴邵刚行礼。

  “大人之嘱托,我一定全力做好。”

  吴邵刚点点头,没有客气,一旦李思琦来到了潼川府路,那就是他的下属,上下级之间在工作时间,必须要有规矩,至于说其他的场合,随便一些无妨。

  吃饭的时候,李思琦已经开始了解官吏、百姓以及粮草的情况,吴邵刚给与了非常详细的介绍,特别是在说到粮草方面的事宜,更是直接说出了内心的想法。

  吃饭之后,吴邵刚迅速召集部分主要的地方官吏,将李思琦介绍给众人,明确制定李思琦代表他行使诸多的权力,诸多的官吏必须听从李思琦的调遣,服从其下达的命令。

  在这个过程之中,李思琦也没有丝毫的客气,甚至直接开始询问百姓安置的情况。

第一百二十三章 底线不可破

  谋士出身、且担任江州刺史的李思琪,署理政务的能力是相当不错的,接手了任务之后,他迅速召集府州县的主官,询问百姓清理登记造册的情况,以及粮食分配、回去路线安排等事宜,在最短的时间之内,就抓住了重点,推动了进度,大大减轻了吴邵刚的担子压力。

  十二月初八,各项准备事宜结束,官吏和农户准备从隆昌县城出发了。

  李思琪也做好了准备,暂时留在隆昌县城,他计划安排麾下的三千军士,将近四千的叛军俘虏全部押解到泸州府城去,交给吕文德处置,且告知吕文德自身将留在隆昌县城处理诸多的事宜。

  让吴邵刚和李思琪都没有想到的是,就在出发的前一天,吕文德亲自到隆昌县来了。

  吕文德委托李思琪为全权代表,且携带了三千的军士,处理一切的事宜,按照道理来说,是不需要到隆昌县城来的。

  吕文德突然来到隆昌县城,给吴邵刚的感觉很不好。

  吕文德是吴邵刚的第一个伯乐,这一点吴邵刚不会忘记,滴水之恩涌泉相报,不管吕文德出于什么目的举荐他吴邵刚,那都是恩情,这些年过去,吕文德的有些所作所为让吴邵刚很是恼火,但他一直都是忍着,只要不是伤及原则方面的事宜,吴邵刚都不会去较真。

  或许是吴邵刚年轻,或许是吕文德认为自身的资格老、有恩于吴邵刚,一段时间以来,吕文德诸多的小动作,一直都没有停止。

  隆昌县城,县衙厢房。

  吕文德的脸上带着微笑,眼睛里面却看不见一丝的笑容。

  吴邵刚和李思琪的脸上同样带着微笑,眼睛里面也看不见笑容。

  “吴防御使,李刺史乃是我之特使,前来协助你做一些事情,这是可以的,不过李刺史还是要以稳定潼川府路局势之重任为主,在大军撤离潼川府路之前,诸多的事宜以李刺史的决定为主,李刺史的决定就是我的决定,至于其他的事宜,不能够牵绊此重要职责。”

  “叛将刘整已经被生擒,吴防御使居功至伟,我已经给皇上和朝廷写去了奏折,至于说收复潼川府等其他府州县的事宜,我看还是等候皇上之圣旨,再行决定,叛将刘整丧心病狂,将整个的潼川府路十五个府州献给蒙古鞑子,我们收复的地方已经不少,现如今潼川府等地被蒙古鞑子占据,我们若是贸然对潼川府等地展开进攻,惹怒了蒙古大汗忽必烈,恐怕引发大的战争,这一点我不得不考虑,在给皇上和朝廷的奏折之中,也专门提到了此事。。。”

  吴邵刚脸上的笑容慢慢消失了,他不敢相信吕文德居然说出这样的话。

  南宋偏安一隅,已经是历史上的定论,为了能够苟且偷生,换得一时的平静,不惜杀害抗金名将岳飞,秦侩莫须有的罪名遗臭万年,其实认真分析起来,这不可能是秦侩一人做出的决定,背后就是皇上的影子。

  现在因为刘整的反叛,潼川府路接近一般的地盘被蒙古鞑子占据,朝廷大军在平复反叛的战斗之中,已经占据了明显的优势,眼看着就要收复整个的潼川府路,却开始害怕蒙古鞑子的大举进攻,进而决定放弃了。

  这是什么混帐逻辑。

  不知道为什么,十二道金牌召回岳飞的事宜,浮现在吴邵刚的脑海里面。

  吴邵刚不是岳飞,他是绝不会退让的,这是他的原则底线。

  等到吕文德说完之后,吴邵刚扭头看了看李思琪,慢慢开口了。

  “吕大人,下官是潼川府路防御使,兼任泸州知府,叛将刘整祸害了整个的潼川府路,下官很是愤怒,好在下官在吕大人之精心部署之下,擒获了刘整,且基本剿灭刘整麾下之叛军,现如今的局势是很不错的,趁着如此大好之局势,一鼓作气,果断的展开对潼川府等地的进攻,一举收复整个的潼川府路,乃是上上之举,至于说蒙古鞑子因为此事大举进攻,下官看不一定,不需要特别担心。”

  吕文德的脸色已经变得不好看,但吴邵刚没有停止继续陈述观点。

  “蒙古的阿不里哥亲王叛乱,蒙古大汗忽必烈正在一心稳定内部,无暇顾及南方的事宜,也正是因为如此,刘整的叛乱并未引起忽必烈的注意,其没有派遣大军占据潼川府路,我们也才有机会从容的平定叛乱,下官以为,********,潼川府路的防御作用是非常重要的,不能够让蒙古鞑子占据,只要我们收复了整个的潼川府路,且牢牢做好防御,蒙古鞑子就没有进攻之机会。”

  “相反,潼川府等地被蒙古鞑子占据,他们就可以潼川府等地为依托,不断蚕食潼川府路所属的其他府州县,而且这样的进攻带有很大的突然性,让我们防不胜防,一旦整个的潼川府路出现问题,被蒙古鞑子占据,那么重庆府等地,也将陷入到巨大的危险之中。”

  “唇亡齿寒,整个潼川府路的防御作用是巨大的,这里地形复杂,山高林密,道路艰险,蒙古鞑子想要大举进攻,没有那么容易,当年蒙古大汗蒙哥,率领蒙古鞑子气势汹汹的进攻,不也败在了复杂的地形上面了吗。”

  “若是真正丢失了潼川府路,西面的重庆府危险,而襄阳等地也将陷入到巨大的危险之中,到了那个时候,我大宋之江山,就将陷入到首位难以兼顾的困境之中。。。”

  吴邵刚的话语,说的很是委婉,可意思非常的明确。

  吕文德的神色已经很不好看了,大概是没有想到吴邵刚会明确反对他的建议。

  有些话,吕文德在吴邵刚的面前说的很直接,按照吴邵刚的睿智,是应该完全明白的,按说面对一个小辈,吕文德不存在有什么顾忌,也不用过多的担心,可如今不一样了,吴邵刚毕竟是两淮制置使李庭芝的女婿,且李庭芝与贾似道的关系不一般,联想到这层关系,吕文德有些后悔刚刚说出来的话语。

  “吴防御使,若是遭遇到蒙古鞑子大举的入侵,该如何应对。”

  “兵来将挡水来土掩,没有多少可以担心的,大人曾经率领大军,让蒙古大汗蒙哥阵亡,下官也期盼着能够向大人学习。”

  吕文德一时间语塞,这毕竟是他最引以为傲的资本,总不能够说自己当时的指挥出现了什么问题吧。

  沉默了好一会,吕文德才再次的开口。

  “吴防御使,当年我率领大军抗击蒙古鞑子,那也是奉了皇上的圣旨,且朝廷调遣了各路大军,抵御蒙古鞑子的侵袭,可如今的情形不一样了,皇上短时间之内,是不可能调集大军前往潼川府路的。”

  “大人说的是,下官刚刚也解释过了,蒙古亲王阿不里哥叛乱,忽必烈正在调集重兵平定阿不里哥的叛乱,且忽必烈还需要维持蒙古草原和北方之稳定,根本抽不出精力和兵力前往潼川府路,趁着这个间歇,我朝廷大军一举收复潼川府路所有的府州县,稳固其防线,忽必烈也没有什么好的办法进攻。”

  。。。

  吴邵刚的回答滴水不漏,那是因为他掌握了吕文德的心态。

  吕文德认为巨大的功劳已经到手了,不必要继续去死拼,万一这期间出现什么问题,甚至说是战败了,那前面的功劳就要大打折扣,至于说没有能够收回的失地,被生擒的刘整可以承担一切的责任。

  吴邵刚的想法完全不一样,哪怕是付出一定的代价,也要完全收复潼川府路,那样他这个潼川府路防御使、泸州知府,才算是名副其实,而且掌控了整个的潼川府路,对于吴邵刚将来的发展,是特别有利的。

  这是吴邵刚的底线,绝不能够突破的底线。

  当然吴邵刚也想着能够打败甚至是剿灭驻扎在潼川府的蒙古鞑子。

  吕文德看看吴邵刚,看看李思琦,大概是明白了什么。

  “吴防御使,既然你有着如此的心思,那就要做好一切的准备,一旦局势出现变化,你可是要承担一切的后果。”

  “下官明白,愿意承担所有的后果。”

  “话说出来简单,你可知道,一旦战败,不仅所有的功劳皆无,还要遭受到惩戒。”

  “下官知晓,只是职责在身,下官必须要收复整个的潼川府路。”

  吕文德看着吴邵刚,眼睛变得略微的冷酷。

  吴邵刚亦没有示弱,直接面对吕文德的眼神。

  近一刻钟的时间过去,吕文德终于开口。

  “也罢,我这就给朝廷写去奏折,由吴防御使负责收复失地的所有事宜,吴防御使可否在奏折上面署名。”

  “这没有问题,下官署名就是了。”

  吴邵刚与吕文德对话期间,李思琦一直都没有开口说话。

  吕文德其实一直都在注意李思琦,到了后来,他的眼神变得更加冷酷。

  吕文德冷酷的眼神,大都是针对李思琦的。

  李思琦亦明白其中意思,大部分的时间低着头,没有看吕文德。

第一百二十四章 突袭(1)


  吕文德没有在隆昌县城停留,吃过饭之后就离开了。Ω Δ

  李思琦有些担忧,毕竟吕文德即将成为吏部尚书,掌控官吏之升迁,吴邵刚在这个时候得罪吕文德,得不偿失,很有可能费力的收复了失地,却得不到任何的赏赐。

  吴邵刚却无所谓,他想到的压根就不是升迁的事宜。

  分工还是照旧,李思琦负责百姓安置事宜,吴邵刚则是负责进攻潼川府城的事宜。

  王十三等人回到隆昌县城之后,根本没有歇息,亦没有停留,迅赶赴潼川府等地侦查,且以最快的度禀报侦察到的情况。

  侦查到的情报表明,驻扎在潼川府的蒙军将军刘元振,丝毫不知道刘整麾下大军被宋朝大军歼灭,更不知道刘整已经被生擒,且押赴到京城而去。

  潼川府的防御没有什么加强的迹象,和以前还是一样。

  获知了这个情况,吴邵刚很是欣慰,他想到了打败刘元振的最好办法。

  马龙和王十三等人,带领三百的军士,迅赶赴潼川府城。

  紧随他们身后的,是吴邵刚率领的五千军士,这其中有近三千挑选出来的投降的叛军。

  让投降的叛军参与此番的战斗,这是吴邵刚深思熟虑之后做出的决定,对于这些叛军,赋予信任,他们才会全力的回报,若是继续对他们进行甄别,甚至是另眼相看,必定让这些人心生疑虑,惴惴不安,若是有人趁机从中挑拨,那一定会出大事情。

  必要的教育和休整还是在进行之中,这一切都是张炳辉和马龙等人直接负责。

  隆昌县距离潼川府城五百里地,且道路难行,但吴邵刚下达的命令,五千余大军必须在五日之内赶赴潼川府城,沿途不得逗留。

  这就意味着大军每日至少行军一百里地左右。

  对于骑兵来说,这点路程不算什么,可对于步卒来说,这已经是越极限了。

  吴邵刚必须狠下心来,因为他与吕文德之间,已经出现巨大的裂缝,此番收复潼川府城的战斗,只能成功不能失败,成功之后的攻来,大部分会被吕文德获取,而失败之后的责任,则是他吴邵刚一人来承担,到时候恐怕会被免去一切的官职,成为一介平民。

  没有价钱可讲,没有公平可言,吴邵刚自己做出的选择,就需要跨越一个又一个的障碍,最终达到目的地。

  余下的四千军士,驻扎在隆昌县城之外,由张炳辉指挥,其中两千军士抽调护送官吏和百姓回到家乡去。

  行军的时候,吴邵刚还是很担心的,毕竟老百姓大规模的回乡,动静太大,恐怕不要多长的时间,消息就会传至潼川府城,他必须在消息抵达潼川府城之前,展开对府城的进攻,那样才能够以最小的代价、最快的度,取得最为辉煌的胜利。

  从隆昌县城出,沿途要经过内江、盘石、乐至、遂宁等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