慈继阁小说网 > 历史电子书 > 南宋之我主沉浮 >

第86章

南宋之我主沉浮-第86章

小说: 南宋之我主沉浮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挑选的整个过程,张炳辉、马龙等人悉数参与。

  见缝插针的训练,已经在这些军士之中展开,除开每日里进行的适量的体能训练,军纪军规方面的理念官署灌输,更是加紧进行。

  没有人知道,吴邵刚已经将前军的这五千人,视为了自身之力量,他会想方设法将这五千人悉数留在潼川府路,作为下一步发展的基础。

  当然,作战的过程之中,还会损失一些军士,不过蔡思伟和张炳辉等人都提出了建议,下一步可以在叛军之中挑选若干军士,进入到军队之中。

  吴邵刚同意了这个建议,叛军之中,也有骁勇的军士,能够吸纳这些骁勇的军士,比起在百姓之中招募军士,要强很多的。

  十一月十五日,吴邵刚率领的前军,秘密离开了安富镇。

  十一月十六日,休整数日的吕文德,率领大军离开富安镇,前往泸州。

  大军的开拔,预示着战斗即将再次打响。

  吕文德麾下的军士,总人数接近三万人,被俘获的四千余叛军军士,经过简单的改造之后,悉数加入到大军之中,这让吕文德兵力更加的充足。

  昌州各地,吕文德每个城池派遣千余的军士驻守,且以四川地方军士为主,为了不牵扯大军的兵力,吕文德专门给驻守合州的四川制置使俞兴下达了命令,调拨部分的军士,守卫昌州所属的城池。

  精锐的金州御前诸军、合州御前诸军,都是要参与战斗之中的,不会驻守城池。

  吕文德率领大军从安富镇出发的消息,不到一天的时间,刘整就获知了。

  已经在喻寺镇驻扎数日的刘整,再一次开始了紧张的部署。

  兵力方面的劣势,刘整倒不是很在乎,毕竟他们占据了地理位置上面的优势。

  刘整太了解吕文德了,特别是在作战指挥方面,吕文德的确有能力,作战也算是顽强,可最大的问题就是缺乏大气和霸气,刘整可以断定,吕文德不会要求大军展开全方位的进攻,哪怕是占据绝对优势的情况之下,都会保留部分的兵力。

  这样的作战安排,对于刘整来说,是非常有利的。

  所以刘整不是特别的紧张,他有条不紊的部署,力争能够击败吕文德,保住泸州府城,毕竟这里是他的老巢。

  潼川方面,刘整再次给刘元振写去信函,告知了自身的部署,言下之意,战斗到关键的时候,还是请刘元振驰援,当然刘整不会抱太大的希望,一切还是要靠自身。

  十一月二十日,吕文德与刘整的两路大军,终于在喻寺镇开始了厮杀。

  一切如刘整判断的那样,吕文德作战非常谨慎,每次派遣的进攻的军士人数不多,一般不会超过三千人,而且厮杀进入相持阶段之后,刘整往往会鸣金收兵。

  刘整也不着急,他的后方是稳固的,毕竟吕文德率领的大军,全部都集中在喻寺镇。

  两路大军开始了相持,短时间之内,谁也难以占据上风。

  不过战斗持续三天之后,刘整就感受到了压力,说到底还是兵力方面的不足。

  吕文德采取的是轮番作战的方式,近三万的大军,轮流展开进攻,且间隔的时间很短,刘整麾下只有万人,应对吕文德每一次的进攻,派遣的军士人数不能够太少,否则会有失败的危险,人数至少维持在两千人左右,这样轮下来,刘整麾下的军士异常的疲劳,吕文德麾下的军士精力却是相对的充沛。

  好几次刘整想着引诱吕文德发起全面的进攻,可惜吕文德一点都不着急,不紧不慢的展开进攻,根本不为所动。

  战斗持续到第五天,刘整麾下军士的伤亡开始增大。

  持续到第七天,军队的士气开始了急剧的下降。

  刘整感觉到了危险,空前的危险。

  经过了整整一夜的思索,刘整终于做出了决定,留下少量的军士,固守喻寺镇,大部分的兵力撤往泸州府城,着手开始转移。

  刘整的伤亡增加,吕文德麾下军士的伤亡一样增加,两人半斤八两,加之吕文德丝毫不着急,根本没有想着迅速解决战斗的意思。

  刘整壮着胆子,给吕文德写去了信函,大意是两军休整两天时间。

  想不到吕文德回信,居然答应了。

  刘整喜出望外,迅速开始了部署。

  吴邵刚率领的前军,昼伏夜行,尽量保密自身的行踪。

  斥候沿途侦查,找寻最佳的行军路线。

  保密是重中之重,若是大军的行踪泄漏,一切的安排部署都有可能落空。

  好在刘整变相的帮助了吴邵刚。

  刘整将附近府州县的百姓,悉数集中到了泸州和潼川两地,其麾下的诸军,也大都分布在两地,其余地方几乎没有什么诸军,也没有多少的百姓。

  这就让吴邵刚的行军顺利了很多。

  尽管如此,吴邵刚还是很小心,尽量避免在中午时分行军,而且歇息的地点,一般都是在山坳之内,或者是丘林之间,当然,吴邵刚还下达了严酷的命令,凡是发现大军行踪之人,不管是什么人,格杀勿论。

  如此的行军,颇为艰苦。

  经过了六天时间的秘密行军,大军终于抵达高桥镇。

  大军在距离高桥镇五里地左右的丘陵抵达驻扎之后,吴邵刚随即摊开了地图,开始了仔细的查看,且命令斥候,沿途侦查。

  这一查看让吴邵刚吓了一跳,他发现了自身安排出现的失误。

  高桥镇距离内江县城不足十里地,他麾下只有五千军士,若是转移过程之中的刘整,察觉到了危险,完全可以固守内江县城,抵御大军的进攻。

  若是刘整是孤军,倒是没有什么担忧的,偏偏潼川驻扎有蒙古大军,而且西面的成都府路所辖的简州和隆州,悉数驻扎有蒙军,若是这些地方的大军前来驰援,那么吴邵刚就要面对两面夹击的窘境,届时他只能够迅速撤离,回到泸州去。

  大军在高桥镇设伏,放弃对内江县城的控制,无疑是重大的失误。

  当天夜里,吴邵刚命令斥候对内江县城展开侦查,摸清楚城内的所有情况。

  让吴邵刚万万想不到的是,作为枢纽之地,内江县城之内驻扎的叛军,人数不足五百人,而且大都是老弱病残,内江县城之内同样没有什么百姓,到处都是空荡荡的,驻守城内的军士,也不愿意出来巡逻,除开在城门处安排有人巡逻,其余地方几乎是防御的空白地带。

  吴邵刚异常的高兴,他不明白骁勇的刘整,为什么会出现如此巨大的失误。

  攻打内江县城的战斗,翌日夜间展开。

  早就潜伏到城内的斥候,轻而易举的解决了固守城墙和城门的叛军军士。

  大军包围军营的时候,诸多叛军的军士甚至还在熟睡。

  拿下了内江县城,且没有透露出去丝毫的消息,吴邵刚的脸上终于露出了微笑。

  这恐怕是上天注定,过于自信的刘整,这一次难逃覆灭的命运。

  占领内江县城的第二天,斥候抓住了十余名形迹可疑之人,从其中一人的身上搜出了一封信函。

  信函被迅速送到县衙。

  吴邵刚打开了信函,认真看过之后,脸上露出了会心的微笑。

  这是刘整写给驻扎潼川的刘元振的信函,上面详细说明了刘整的战术部署,兵力配置的多少,以及下一步的打算。

  刘整果然是做好了撤离泸州的准备,而且是携带粮草和人户,全面的撤往潼川和成都府等地。

  这一切说明了,刘整并不想与朝廷大军死拼到底,首先想到的是保全自身的实力。

  吴邵刚没有丝毫的犹豫,命令斥候,将擒获的十余人全部斩杀。

  没有询问的必要,所有的情报都在信函里面。

  接下来,吴邵刚需要做的,就是耐心的等候。

  潼川府路所辖的府州县,目前朝廷大军仅仅收回了合州和昌州两地,接下来能够顺利收复泸州、富顺和资州等地,至于说其余的地方,特别是潼川,好像还没有收复的打算,毕竟潼川驻扎有蒙军。

  吴邵刚可不是这样的打算,他必须收复整个的潼川府路,可能的情况之下,还要彻底剿灭进入潼川府路的蒙军,原来认为这个目的很难达到,现在看来,希望出现了。

  奥妙就在手中的这封信函里面。

  只要完全打败刘整,吴邵刚就有办法彻底剿灭进入到潼川府路的蒙军。

  到时候,吴邵刚才能够安心的在潼川府路发展。

  内江以及高桥镇一带,进入到全面戒备的状态,更多的斥候被派遣出去,了解东西南北四处的情况,且及时给吴邵刚禀报。

第一百一十七章 巨大收获(1)

  

  刘整率领大军撤离喻寺镇,吕文德是完全知情的,不过他没有乘胜追击。

  吕文德很清楚,刘整的整体实力没有遭受到太大的损耗,只是想着保全实力,不愿意陷入到拼死的搏杀之中,故而选择主动撤离,若是他命令麾下大军此刻追击,两路大军的殊死搏杀瞬间就会出现,到时候孰胜孰败说不清楚。

  吕文德想到的是泸州城池,并非是彻底剿灭刘整麾下的叛军。

  再说吴邵刚还在高桥镇等候,让已经是潼川府路防御使、泸州知府的吴邵刚去抵御刘整,名正言顺,能够剿灭刘整及其麾下的叛军最好,不能够彻底剿灭,这功劳也是板上钉钉。

  如此情况之下,何须费力去拼杀,没有任何的意义。

  内心里面,吕文德对吴邵刚有了一种奇怪的感觉,若说三年之前的鄂州之战,吴邵刚的分析还有偶然猜中的成分,这一次就不一样了,吴邵刚几乎预测到了整个战役的走向。

  这样的人才太可怕了,若是升迁到朝中,怕是他吕文德巨大的威胁。

  所以让吴邵刚在前面去拼命,功劳最大的是他吕文德,何为而不乐。

  刘整率领的大军,安全从泸州府城撤离的时候,吕文德率领的大军,居然还在喻寺镇驻扎,当斥候禀报这个消息的时候,刘整的脸上露出了微笑的神情。

  刘整开始了从容不迫的撤离,所有的钱粮、人户,都要跟随撤离,不愿意撤离的农户,就地斩杀,反正不能够给大宋朝廷和吕文德留下任何的东西。

  如此的撤离,速度必然是很慢的。

  可刘整丝毫不着急,他知道吕文德不会派兵追击,人家要的是泸州城池,可不是与他刘整拼命,既然他刘整客气的让出了城池,吕文德自然是投桃报李,不会追击。

  撤离的大军,行军的速度很慢。

  离开泸州府城,进入到富顺所辖的隆昌县,刘整下达了第二个命令,大军分为前军和中军两部分,前军加快行军的速度,前往资州所辖内江县等候,后军则押解粮草、农户,以最快速度赶赴内江县。

  刘整计划在内江县稍作调整,一部分的农户往西押解到成都府,那是献给蒙古大汗忽必烈以及成都路军马经略使刘黑马的礼物,一部分的农户则往北押解到潼川府城,那是让潼川府强大起来的保证。

  要知道刘整此番强行迁移的农户,达到了三十万户之多,这个数字是惊人的。

  刘整的计划,迁往成都府的农户为二十万户左右,大约七十万人,迁往潼川府的农户接近十万户,大约三十多万人。

  有了这样的一份厚礼,忽必烈必定是另眼相看。

  这是刘整的本钱,蒙古草原最为缺乏的就是人口。

  前军三千人,悉数为骑兵,为刘整所辖的精锐军队,中军近一万三千人,全部都是步卒,负责押解农户,刘整跟随中军行动,前军则由他最为信任的马统领指挥。

  富顺、资州、普州、遂宁等地,悉数在刘整与刘元振的控制之下,故而这些地方暂时是安全的,刘整不用过多的担心,之时此番的撤离,人马粮草太多,稍稍注意一些总是好的。

  在隆昌县的部署结束,马统领随即率领三千的骑兵,出发前往内江县城。

  刘整率领的中军,同时出发,前往内江县城。

  按照刘整的预计,骑兵抵达内江县城十天左右的时间,中军也将抵达,到了那个时候,一切都安排好了,大军不必在内江县城停留多长的时间,兵分两路之后,就可以出发了。

  身在内江县城的吴邵刚,听到斥候的禀报,脸上露出了难得的笑容。

  斥候此番侦查到的情报非常准确,因为他们是擒获了叛军的斥候,得到的情报。

  吴邵刚本来是有些头疼的,刘整的心太大了,居然押解所有的农户,从泸州府城出发,根据斥候侦查到的情报,农户接近百万人,一路走过就是铺天盖地。

  面对这样的队伍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