慈继阁小说网 > 历史电子书 > 南宋之我主沉浮 >

第342章

南宋之我主沉浮-第342章

小说: 南宋之我主沉浮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郝经、张文谦与袁世春等人频频点头,他们已经不需要禀报什么了,看来这些天的时间,明王殿下表面上没有关心外界的事宜,其实一直都是在紧张的思索。

  “郝大人,张大人,袁世春,蒙军前军驻扎在涟水县城,你们认为该如何应对。”

  郝经、张文谦和袁世春等人都犹豫了,相互看看,没有开口,其实他们也没有想到很好的应对办法。

  “好了,你们不用多说了,其实我也没有想好,究竟该如何的应对如此的局面,但可以预料到的是,张炳辉那边一定会面临巨大的压力,合丹会倾尽全力进攻,争取进入到海州,与阿术率领的大军联合起来作战,我们的时间很宝贵,绝不能够耽误,故而我的想法是,依旧按照之前的部署展开厮杀。”

  。。。

  两天之后,一切都得到了印证,蒙军的前军与中军,在涟水县城会和了。

  奇怪的是,阿术没有继续派遣斥候侦查,金城镇方向很是安静,看不见任何的蒙军军士,官道上甚至看不见任何人。

  郝经、张文谦和袁世春等人,再次一同进入到中军帐。

  此刻吴邵刚的神色已经变得很是平静,看上去没有一丝的波澜。

  “我们担忧的局面出现了,先前我们的计划与筹谋,还是存在一定疏漏,两天之前我已经分析了其中的原因,想想也没有什么大不了的,我相信诸多的将士,能够彻底打败阿术以及蒙军的征南大军。”

  吴邵刚说完,郝经也跟着开口了。

  “殿下,下官也是这样看的,毕竟此番参与厮杀的十万将士,都是在漠南草原磨砺过的,况且阿术麾下的蒙军,以新附军为主,其实不少人不久之前还是宋军的军士,他们面对我们十万大军的时候,根本就无法抵御。”

  郝经说完,张文谦也跟着开口了。

  “下官觉得郝丞相所言极是,不管阿术是不是自信和狂妄,其麾下军士的战斗力一般,根本无法与我十万大军抗衡。”

  。。。

  “你们说的都不错,打败阿术是有可能的,可是想要全歼阿术及其麾下的蒙军,就不是随便说说的分析可以的,我最为担心的还是阿术趁势撤回到楚州去,那样对于我们来说,不是特别的有利,最好我们能够将阿术及其麾下的大军,留在涟水县境内。”

  说到这里,吴邵刚看了看郝经等人。

  “袁世春,告诉蔡思伟、马龙、张珏、常明全和张世杰等人,他们需要凭着自身的实力与蒙军厮杀,此番金城镇的战斗,鼎坤军是不会出动的。”

  天色渐渐的暗下来,中军帐里面已经看不清楚了。

  郝经进入中军帐,准备点燃油灯的时候,吴邵刚的声音传来了。

  “不用点灯了,在黑暗之中,我能够集中精力思索。”

  “殿下一定保重身体,下官以为,此番战斗一定能够获胜,殿下不必担忧。”

  “我也是这样看的,获取作战的胜利大概是没有多少悬念的,骑兵与步卒之间的战斗,本来就是不平衡的,可如何最大限度的剿灭明军,削弱忽必烈以及大元朝廷的有生力量,这才我们需要考虑的最为关键的事宜,若是不能够有效的剿灭蒙军,那我们所有的部署,所有的努力,都会白费。”8



第四百七十一章 阿术的心思

  率领前军进入涟水县城的同时,阿术收到了父亲兀良合台写来的信函。

  知子莫若父,兀良合台的信函依旧是告诫阿术需要注意的事宜。

  兀良合台在信函之中,告诫阿术不可居功自傲,不可对末哥、合丹等亲王无礼,必须要遵照皇上的圣旨行事,紧急情况之下做出的决定,事后也要给皇上和朝廷禀报,解释做出决定之原因,同时在日常生活之中一定要低调,万万不可有志得意满的表现等等。

  兀良合台经历太多,有着这样的认识,不算什么,不过兀良合台显然是没有想到,他的儿子阿术却没有如此深邃的认识。

  要说阿术在兀良合台的教谕之下,品行已经很不错了,且懂得克制自身,不过建立了巨大的功勋,得到了皇上的信赖和赞赏,同时也遭遇到朝廷之中某些人算计的阿术,总是想着能够出人头地,能够掌握更大的权力,能够证明给那些算计他的人看看,已经过了不惑之年的阿术,认为自身已经能够独当一面,在很多事情上面,也该是扬眉吐气的时候了。

  这一次,阿术接到兀良合台的信函,没有进行反思。

  斥候禀报涟水县城池是一座空城的时候,阿术认为自身的判断是完全准确的,那就是明军因为兵力不足,无法抵御他麾下的大军,故而主动退出了涟水县城池,集结到海州州城去,明军这样做不仅仅是为了争取到时间,还要想着调遣分散到宿州的兵力赶赴海州州城。

  吕文焕的建议起到了关键的作用,导致明军兵力分散,无法抵御大军的进攻。

  作战过程之中,小事情需要和众人一起商议,大事情需要自身做主,阿术历来这样认为。

  前军进入到涟水县城之后,阿术一方面给中军下达了命令,要求以最快的速度抵达涟水县城,如此可以将谢太后等人安顿在涟水县城里面,避免他们拖累大军,另外一方面给合丹亲王写去了文书,恳求合丹亲王率领大军进入到海州,这样两路大军能够前后夹击海州州城,让驻守海州州城的明军无法应对。

  时间虽然很关键,可阿术不是特别着急,毕竟明军从宿州前往海州,距离遥远,绝不是几天之内可以抵达的,再说合丹亲王朝着海州方向进攻前进,也需要时间。

  内心深处,阿术不相信合丹亲王率领的大军,能够抵达海州,恐怕会被早就驻守的明军阻隔,如此进攻和拿下海州州城的任务,就落到了阿术率领的大军身上。

  若是能够拿下海州,且打败明军,这个功劳不比拿下临安府城差多少。

  不过阿术很清楚,他需要给合丹亲王面子,大军在涟水县城驻扎两天左右的时间,就是很好的证明,将来就算是合丹亲王对此有意见,也能够做出解释。

  中军抵达涟水县城之后,阿术随即做出了调整,涟水县城驻扎五万军士,谢太后以及李显等俘虏,悉数留在这里,其余十万军士,跟随他一鼓作气的拿下海州州城。

  吕文德与吕文焕两人进入到屋子里面的时间,阿术的脸上显露出来了少见的笑容。

  对于吕文德和吕文焕两人,阿术还是信任的,吕文德和吕文焕当年在大宋朝中地位不低,显赫一时,能力也的确是不错,吕文德曾经领兵在四川与蒙军作战,取得了一些胜利,吕文焕更是率领大军固守襄阳府城,让蒙军很长时间无法攻陷,这样的两个人,投奔大元朝廷,显然是内心有些想法的。

  现如今阿术就是吕文德和吕文焕两人的依靠。

  也是基于这样的情况,阿术相信两人能够倾尽全力。

  “二位,我对于大军的部署做出了调整,明日就要出发,前往海州州城而去了,不知道你们有什么建议和看法。”

  尽管阿术已经做出了决定,而且不会改变了,不过他还是想着能够听听吕文德和吕文焕两人的看法,哪怕两人说不出来其他的意见,吹捧一下也是好的。

  这是人性的弱点,不管是帝王将相,对于吹捧内心都是喜欢的。

  吕文焕看了看吕文德,首先开口了。

  “大帅,在下认为,集中兵力进攻海州州城,乃是明智之举,大帅之前做出的安排部署,已经取得了效果,明军分兵驻守海州与宿州,等到发现我大军朝着海州而来,想要做出调整已经来不及了,只能够退守海州州城,在下建议,大军迅速朝着海州州城而去,阻止明军的驰援,以最快的速度拿下海州州城,彻底打败明军。。。”

  吕文焕说完之后,吕文德也跟着开口了。

  “兵贵神速,大帅之安排,筹谋准确,在下认为一定能够取得奇效,加之大帅恳请合丹亲王领兵进攻沂州和滕州等地,必定会牵扯明军大部分的兵力,外界传闻吴邵刚如何的厉害,在下看在大帅的面前,也不过如此。。。”

  阿术的脸上再次露出笑容,但一闪而过。

  “二位说的不错,这里面也有你们的功劳,我看这样,明日大军开拔,前往海州州城,吕文德先生就留在涟水县城,帮助协调驻守的五万将士,吕文焕先生跟随我前往海州州城。。。”

  阿术还没有说完,吕文德的脸色就有些变化,但他很快恢复了平静。

  其实夏贵的阵亡,对于吕文德和吕文焕两人,有何很大的影响,甚至可以说是难以消磨的震动和震撼,吕文德对于吴邵刚是颇为了解的,吴邵刚的勇猛睿智,绝非一般人想象的那么简单,看看这些年以来,吴邵刚一步步的崛起,其实力壮大的速度让人目不暇接,而且其低调也是让人难以理解的。

  曾几何时,吕文德根本没有将吴邵刚看在眼里,他认为吴邵刚不过是依仗李庭芝的庇护,才能够有些许的成就,可吴邵刚领兵彻底剿灭了潼川府路的叛乱,甚至一举收复了成都府路等地之后,吕文德就隐隐的感觉到了,吴邵刚必定成为这个时代的中流砥柱。

  身为两淮制置使的时候,吕文德就察觉到了,大宋朝廷难以真正的掌控吴邵刚,有朝一日吴邵刚或许会采取割据的方式形成实际上的独立,之后吴邵刚就任云川节度使,这一切都得到了印证,只是吴邵刚率领大军连续占领了陕西、陕西、河南乃至于开封府城之后,吕文德真正感受到了吴邵刚的气魄。

  将来争夺天下的,必定是吴邵刚与忽必烈,这是吕文德与吕文焕两人共同的看法。

  此次阿术决定与吴邵刚作战,吕文德和吕文焕两人其实是不赞成的,热别是副帅阿里海牙率领驰援海州州城的五万军士全军覆没之后,不过两人绝不会说出内心的想法,毕竟他们在阿术的身边,从平日里的言行,已经感受到了阿术的心思。

  阿术迫切的希望能够打败明军。

  身为征南大军的统帅,阿术领兵灭掉了大宋,生擒了谢太后与皇上李显等人,这一份功劳,已经是后无来者了,若是能够打败明军,那么阿术在大元朝廷里面,地位将更加的稳固。

  吕文德与吕文焕两人已经知晓了阿术的心思,但在对待这件事情上面,两人的看法略微有一些分歧,吕文焕认为,阿术既然是征南大军的主帅,其决定做的事情,一定是经过深思熟虑的,他与吕文德两人需要做的事情,就是关注其中的细节,围绕细节提出来建议。

  吕文德的看法不一样,他认为阿术不应该与明军面对面厮杀,最好是撕开一个突破口,率领大军回到大都去,接下来筹谋之后与明军厮杀的事宜,说的直白一些,吕文德认为阿术敌不过吴邵刚,若是贸然的进攻,恐怕招致失败。

  两人的想法不一样,提出来的建议自然也就不一样。

  吕文焕提出来的建议,明显符合阿术的想法,吕文德提出来的建议,就不是那么顺耳了。

  于是今日的一幕出现了,吕文德被留在了涟水县城,而吕文焕则跟随阿术前往海州州城厮杀。

  这里面的区别是很大的,一旦阿术进攻海州州城获取了胜利,那就有吕文焕的一份功劳,作为投降大元朝廷的降将,立下的功劳越多,将来越是能够在大元朝廷之中立足。

  吕文德是很清楚这一点的,也知道吕文焕走在了他的前面。

  吕文德和吕文焕两人离开之后,阿术的脸上浮现出来冷笑的神情。

  阿术的确对吕文焕的印象好一些,对于吕文德则是有些不待见,要说将来回到大都之后,吕文德和吕文焕两人,都是不可能讨好的。

  阿术看不惯软骨头,更看不惯软骨头因为投降而身居高位,不管吕文德和吕文焕如何的骁勇,两人都是背叛了大宋朝廷的,从这一点来说,就不能够得到重用和信任,万一将来大元朝廷面临困局,两人岂不是又会背叛。

  完全充分的利用两人,为自己做事情,这才是阿术真正的目的,将来回到大都,阿术绝不会为两人说多少的好话。

第四百七十二章 辉煌一战(1)


  中军比预定的时间晚一天抵达涟水县城,这让阿术大为恼火,禁不住狠狠的训斥了领军的都元帅,其实阿术也是担心的,那就是害怕明军的援军抵达海州州城驰援。

  其实中军耽误了行军时间,这也不是领军的都元帅的责任,主要还是大宋皇室的诸多人,金枝玉叶,吃不得苦,行军的速度太慢,偶尔还会出现身体不舒服的症状,加之这些人必须要押解到大都,都元帅无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