慈继阁小说网 > 历史电子书 > 南宋之我主沉浮 >

第200章

南宋之我主沉浮-第200章

小说: 南宋之我主沉浮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算计与反算计就是这么简单,吴邵刚已经想好,让吕文德烂醉如泥,以至于耽误明日的早朝,当然吴邵刚会帮着给吕文德解释,让皇上不至于过于的怪罪。

  吕文德肯定是不想喝醉的,可由不得自身了。

  上了酒宴,吕文德面带笑容开口了。

  “吴制置副使的心意,我可是一定要领情的,不过我倚老卖老,这酒宴适可而止,再说吴制置副使明日还要觐见皇上,若是喝酒太多,怕是不合适。”

  吴邵刚连连摆手。

  “吕尚书,酒逢知己千杯少,话不投机半句多,能够得到皇上之召见,能够得到吕尚书之垂青,下官高兴异常,都有一股豪情在心间了,想想这么多年以来,走过的风风雨雨,下官心里也有很多的话语,今日能够请到吕尚书,就让这些话语,化作美酒,进入到内心。”

  桌上的酒杯里面,已经倒满了酒。

  吴邵刚端起酒杯,站起身来。

  “这第一杯酒,下官提议,我等共同敬吕尚书,感谢吕尚书对我等的关心,吕尚书代表皇上来看望我等,我等日后一定要牢记吕尚书之恩德,敬酒者先干为敬,诸位请了。”

  众人端起酒杯,悉数站起身来,一口气喝完了这杯酒。

  吕文德端起酒杯,也是一口气喝完了。

  第二杯酒倒上之后,吴邵刚再次起身。

  “这第二杯酒,下官斗胆了,还是要求诸位一同敬吕尚书,吕尚书统管吏部,我等日后也想着能够光宗耀祖,这进入朝中为官,无不是想着尽心竭力,得到皇上之垂青,得到吏部之赏识与提拔,吕尚书若是愿意关注我等,给与我等机会,我等自然是感激不尽,这杯酒,诸位与我一同敬吕尚书,同样一口气喝完,当然我等不能够勉强吕尚书,吕尚书若是不喝这杯酒,诸位万万不要置气,那是吕尚书对我等尚有不一样的认识,诸位需要继续努力,吕尚书若是喝下了这杯酒,那就是我等天大的福气了。”

  没有等到吕文德开口,第二杯酒喝下去了。

  吕文德没有开口,端起酒杯,喝下了第二杯酒。

  接下来的第三杯,吴邵刚站起身来。

  “这第三杯酒,下官单独敬吕尚书,吕尚书的恩德,下官一直铭记在心,可下官嘴拙,以前一直都未能表达这心中感激,今日就接着这杯酒,对吕尚书的提携,表示感谢,千言万语都在这杯酒里面,下官一口喝完,吕尚书可随意。”

  吴邵刚还没有来得及喝下去的时候,吕文德站起身来,也端起了酒杯。

  “吴制置副使,这杯酒我是一定要喝的。”

  第三杯酒喝下去了。

  吴邵刚连忙请吕文德坐下,一边为吕文德夹菜。

  仅仅吃了几口菜,蔡思伟站起身来,走到了吕文德的身边。

  “吕尚书,末将是军人,也是粗人,习惯在战场上厮杀,可不会说话,今日末将敬吕尚书一杯酒,军中喝酒就是大碗,可在吕尚书的面前,末将不能够这样做,末将为了表示诚意,就用大碗喝酒。”

  两个酒碗很快放好。

  蔡思伟给自己倒下了满满的一碗,给吕文德倒下了大半碗的酒。

  “吕尚书,这碗酒,末将是代表军中的将士敬献的,吕尚书在军中威望很高,将士们若是知晓吕尚书与末将用碗喝酒,一定非常高兴,还请吕尚书万万不要推辞。。。”

  吕文德的脸已经有些红了。

  或许此时的吕文德,有些奇怪,为什么这些酒都是非喝不可的,看上去几乎就无法推辞。

  准备端起酒碗的时候,吕文德稍稍沉思一番。

  “还是倒满,蔡都统制乃是代表军中将士敬的这杯酒,我可不敢少一滴,日后军中将士若是知晓了,我可无法解释。”

  。。。

  不到半个时辰,吕文德已经是满脸通红了。

  此刻已经不需要吴邵刚等人继续劝酒,吕文德主动要喝酒。

  吴邵刚与吕文德已经喝下了四杯酒,蔡思伟与吕文德也喝下了两碗酒,其余人或者喝下了一杯,或者喝下了两杯。

  按照数量来说,吕文德已经喝下了接近三斤酒,就算是神仙也喝醉了。

  大宋的女儿红,入口绵软,当时是感觉不到很大的醉意,但很短的时间之内,酒力就会作。

  喝酒继续进行,吴邵刚已经给蔡思伟等人脸色,示意不要继续灌酒。

  可以让吕文德烂醉,但不能够让其身体喝出问题来。

  一个时辰之后,吕文德已经是喃喃自语,趴在了桌上。

  。。。

  酒宴结束,驿丞准备了专门的轿子,将吕文德送回家。

  吴邵刚等人没有什么事情,这点酒对于他们来说,根本不算什么,再说喝酒到后来,他们是轮番的给吕文德敬酒,每个人喝下去的酒其实不多。

  吴邵刚暗自摇头,他本来以为劝吕文德喝酒是很难的事情,没有想到这么容易。8



第二百七十四章 觐见皇上


  从东华门进入大内的时候,吴邵刚已经没有了任何的新奇感觉,至于说以前还能够略微感觉到的那份庄严,也是消失的无影无踪。

  人的心态变化之后,看所有的事情,感觉都会不一样了。

  跟随礼部的官员,小步朝着垂拱殿而去的时候,吴邵刚甚至都懒得抬头看看四周。

  蔡思伟等人则不一样了,脸上带着激动与兴奋的神情,时不时的抬头看看四周。

  蔡思伟等人的这个表现,让吴邵刚不是很高兴,不过他也不会责怪,皇权思想延续几千年了,蔡思伟等人此时毕竟还是大宋的臣子,能够见到皇上,肯定是兴奋的。

  周遭很是安静,早朝已经结束,诸多的官员都回到官署办公去了。

  来到垂拱殿的外面,吴邵刚等人在外面等候,礼部的官员则是进去通报。

  很快内侍省一名中官出现在垂拱殿的外面。

  内侍省的中官,就是太监,南宋的中官一般都不允许干政,内侍省主要就是负责大内的诸多繁杂事物,关键是如何将皇上侍候的舒服,当然大宋的太监也有为官的,甚至有领军作战的,譬如说著名的童贯。

  不过南宋从建国开始,就一直都处于四面楚歌的境地,如此情况之下,是不可能重用中官的,故而南宋的中官基本都是默默无闻的。

  吴邵刚习惯性的伸手,手掌里面有一锭黄金。

  中官没有握手的习惯,看见吴邵刚伸手,稍稍愣了一下,不过还是连忙伸手过去。

  黄金入手的时候,中官当然是有感觉的,他大概是没有想到,如日中天的吴邵刚,也会给予他这个不起眼的内侍省中官黄金。

  中官的脸上马上堆出了笑容,这个笑容是真诚的。

  且不说中官是不是差钱,关键是吴邵刚表现出来了尊重,让中官很是高兴。

  内侍省的中官不干政,不意味着他们可有可无,很多时候他们都是守候在皇上的身边,偶尔说几句话,若是皇上听进去了,那还是很有作用的。

  最为明显的一个例子,就是右丞相、枢密使贾似道,对内侍省中官很是不错,贾似道通过交好中官,可以得知很多大内的事情。

  走进垂拱殿的时候,吴邵刚身边的中官,低声提醒了几句话,说是皇上的心情很好。

  吴邵刚对中官报以微笑,可不要小看这句提醒的话语,知道皇上的心情很好,吴邵刚就可以在某些程度上面提出自身的想法,只要不是很过分,都不会有太大的问题,可若是皇上的心情不好,那就什么都不要想着说。

  这是吴邵刚第二次见到皇上。

  脸庞微胖、肤色发白,眼圈下面甚至隐隐能够看到青色,胡须也基本都白了,其身上看不见太多的威严,若是在大街上看见,不敢相信眼前这个老人就是皇上。

  第一次见到皇上还是吴邵刚在殿前司所属的催锋军的时候,不过那个时候,吴邵刚并未真正的看见皇上,站在队伍的最后面,是不可能真切看见皇上的。

  皇上的容颜真实的呈现在面前,甚至让吴邵刚有了一丝不真切的感受。

  历史对宋理宗赵昀的评价是很差的,昏聩平庸是其代名词,虽说想着能够做一些事情,可在位期间任用奸臣,譬如说丁大全等等,导致南宋国力大幅度的衰退,宋理宗在位的时间是很长的,一共四十年,刚开始的十年,因为丞相史弥远的专政,几乎等于是傀儡皇帝,真正掌控权力之后,也想着能够做一些事情,却因为用人不当,最终都功亏一篑。

  看见皇上的神情,吴邵刚就知道,面前的是一个酒色皇帝,过多的享乐掏空皇上的身体,应该说皇上的时间不多了,支撑不了多长时间了。

  “臣四川制置副使、成都府路防御使、成都府知府吴邵刚,拜见官家。”

  “臣合州御前诸军都统制蔡思伟,拜见官家。”

  “吴制置副使、蔡都统制不必多礼,来人,赐坐。”

  吴邵刚没有客气,很快坐下了,看见吴邵刚坐下,本来有些犹豫的蔡思伟也坐下了。

  皇上身边居然没有人陪着,这让吴邵刚感觉到奇怪,至少右丞相、枢密使贾似道应该是陪在这里的,要知道身体不好的皇上,对于贾似道是非常倚重的,哪怕贾似道推行的公田法,得罪了朝中太多的权贵,皇上对贾似道依旧是支持与信任的。

  “吴制置副使,蔡都统制,你们在四川做的很好,打败了蒙古鞑子,收复了成都府路、利州西路,还有利州东路的诸多府州县,朕很是欣慰,若是朝中都是你们这样的大臣,朕就安心很多了。”

  “官家之赞誉,臣不敢当,这都是臣应该做的事情。”

  吴邵刚内心暗暗鄙夷,赵昀已经做了四十年的皇帝,对朝中的大小事宜,应该是非常清楚的,朝中文武大臣的不作为,与皇上有着直接的关系,上行下效,若是皇上每日里想到的就是嬉戏娱乐,花天酒地,怎么可能要求下面的臣子好好做事情。

  吴邵刚不会知道,他的沉稳让赵昀也感觉到吃惊。

  赵昀已经知晓吴邵刚的基本情况,出身很是平凡,没有经过科举考试,纯粹的军人身份,年纪也不大,二十出头。

  按说这样的年轻人,进入大内,应该是诚惶诚恐的,甚至话都说不出来,可眼前的吴邵刚完全不一样,落落大方,没有丝毫的拘谨。

  从吴邵刚表现出来的气质看,比较那些读书出身的文官,强了很多。

  朝中有这样的臣子,赵昀当然高兴。

  “吴制置副使,四川一地的稳定,朝廷就要倚重你了,朕希望你能够担起重任。”

  “臣一定尽心竭力,鞠躬尽瘁,不辜负官家之重托。”

  吴邵刚站起身来,稽首给皇上行礼。

  接下来的谈话,气氛轻松了不少,赵昀询问了吴邵刚诸多的情况,包括几次战斗的情况,吴邵刚说的很清楚,但绝不啰嗦。

  饶是这样,赵昀也听的津津有味。

  时间一晃过去,半个时辰之后。

  中官几次探头看着里面,最终还是走出来,低声提醒皇上,还有其他的政务需要处理。

  皇上尽管意犹未尽,也只能够作罢了。

  离开皇宫,依旧是那么中官带路。

  按说送到垂拱殿的外面,中官就可以进去了,不过这么中官,一边小声的恭喜吴邵刚,一边还跟随在身边。

  吴邵刚也没有拒绝,小声与中官交谈。

  从中官的嘴里,吴邵刚知道了,皇上对于四川之战取得的胜利,很是看重,也很是高兴,认为四川一地基本稳定下来了,且枢密院已经收到了四川制置使俞兴的奏折。

  这是异常重要的信息,吴邵刚内心基本有底了。

  离开大内,吴邵刚径直回到了驿馆。

  身边的蔡思伟很是奇怪,忍不住开口询问了。

  “大人,机会难得,为何不回家去看看。”

  蔡思伟所指的自然就是李庭芝那里,可吴邵刚现在不会去。

  “蔡思伟,我现在不能够去,若是我预料不错,皇上很快就会有圣旨下来,还是等到圣旨下来之后,再去拜见岳父大人,现在还不是时候。”

  蔡思伟虽然没有说什么,但明显不能够理解。

  圣旨速度之快,超乎了吴邵刚的想象。

  吴邵刚出任四川制置使,敕封从三品上归德大将军,其夫人李涵薇敕封从三品诰命夫人。

  蔡思伟敕封从四品上宣威将军。

  赏赐吴邵刚黄金一千两,赏赐蔡思伟黄金二百两。

  接到圣旨,吴邵刚还没有来得及高兴,就听说了其他的官员变动消息。

  李庭芝出人吏部尚书,吕文德出人两淮制置使。

  从品级上面来说,吏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