慈继阁小说网 > 历史电子书 > 南宋之我主沉浮 >

第110章

南宋之我主沉浮-第110章

小说: 南宋之我主沉浮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被府衙裁撤的吏员和公人,在府城是抬不起头来的,怕是家人也跟着受到连累。

  看着身边一脸茫然的儿子,佟卫华打消了一切的念头,还是带着儿女回到乡下去,至少乡下清静很多,儿女也不会遭遇到那么多的白眼。

  酒肆刚刚开门,走进去的佟卫华,要了一盘牛肉,一盘煎饼,还有几个配菜。

  看着儿子和女儿默默的吃着早饭,佟卫华端起了酒杯,细细的呡了一口,依旧是苦的。

  不到一刻钟的时间,早饭吃完了。

  往回走的时候,大街上已经有一些行人了。

  一些认识佟卫华的人,看过来的眼神完全不一样,而且走路都是躲着的。

  遭遇到不一般打击的佟卫华,对于这一切都视而不见了,一路上他吩咐一双儿女,不能够继续在城里住了,要回到乡下去,回去之后马上收拾好东西,一个时辰之内就要离开。

  不拖欠房租,只要给房东打声招呼就可以了,留在家中的那些木柜子,抽时间来搬走,想必在屋子里放上三五天的时间,房东也不会格外的为难。

  佟卫华不断的告诫自己,必须要坚持下来,绝对不能够垮掉。

  走到家门口,看见门已经打开了。

  颇有些吃惊的佟卫华,快步走进院子里面。

  “弟弟,家里发生什么事情了。”

  佟卫华看见了站在院子里的姐姐,再次感觉到眼睛发酸,他吩咐一双儿女回到屋子去收拾东西,一直看着儿女进入到屋子里,他才转身对着姐姐开口。

  “我准备回到乡下去,今天就走,带着儿子女儿,内人已经被我一纸休书打发了。”

  女人的脸上显露出来吃惊的神情,显然是难以置信。

  “怎么弄到这步田地了,你昨天怎么不去找我,我一直都在家中等着你。”

  “没有什么事情,也就不好意思麻烦姐姐了,这么多年以来,我都没有能够感激姐姐的恩情,想来真的是羞愧,以后见面的机会怕是少了一些,姐姐要多保重。”

  女人拿出了手帕,擦了擦眼角。

  “弟弟,不再衙门做事情了,也没有什么大不了的,今后有什么困难,开口说一声,姐姐能够帮助的,一定会尽力的,父母都不再了,姐姐身边没有什么亲人,你离开府城,回到乡下去,姐姐就只能够独自留在城里了。”

  “有时间我会到府城来看姐姐的。”

  “侄儿上学堂的事情怎么办,不读了吗。”

  “不读了,我被衙门开革了,若是继续在学堂读书,还不知道要受多少罪,还是回到乡下去,清静清静。”

  女人看了佟卫华好一会,从怀里掏出一方锦帕,递给了佟卫华。

  “这是我平日里积累下来的一些钱财,你拿着急用,要是遇见什么难处,一定记得开口。”

  女人离开之后,不大的院子里再次显得空落落的。

  一辆马车已经等候在院子外面。

  佟卫华站在院子里,甚至不愿意再次进入到屋子里面去了。

  院子外的马嘶鸣了两声,清脆的马蹄声出现,看样子马车正在离开。

  佟卫华有些着急,东西还没有收拾完毕,马车为什么离开了,他急忙走出院子。

  一个人站在院子外面。

  此人佟卫华是认识的,就是知府吴邵刚大人最为信任的合州御前诸军的正将袁世春。

  “怎么,这么快就准备离开府城了。”

  佟卫华对着袁世春抱拳,面无表情的开口了。

  “在下已经是一介平民,自然是要离开府城,回到乡下去的。”

  “哦,家中的婆娘一大早就离开了,剩下你一人带着两个小孩,的确是有些艰难,想必你很是憎恨大人吧。”

  “不敢,都是在下自己做出来的事情,弄到如今的境地,怪不了任何人。”

  袁世春看了看佟卫华,挥挥手。

  很快,几个便装之人出现在院子外面。

  “你们守在这里,好好看护屋里的两个小孩子,他们若是询问,就是他们的父亲外出办事,要求他们留在家中。”

  佟卫华看着袁世春,脸色发白。

  “这,在下已经是一介平民,马上就要离开府城,以前的事情,在下什么都记不得了,什么都不会说的,求军爷放过。。。”

  袁世春凛冽的目光扫过,佟卫华知趣的闭嘴了,此刻的他异常后悔,早知道会出现这等的局面,一大早就离开,家里没有什么值钱的东西,哪里需要收拾。

  走进酒楼的雅间,佟卫华一眼就看见了正在吃早饭的知府吴邵刚大人。

  吴邵刚的脸色很是平静,专注于桌上的菜肴,甚至都没有抬头看看。

  佟卫华的身体再次开始颤抖,到了这个时候,他知道自己肯定会遇见一些事情了,要不然知府大人没有必要见他这个被裁撤的吏员。

  “佟卫华,内心一定很是怨恨本官吧,被府衙裁撤,婆娘离开,家散了,毕竟之前在本官面前表过忠心的,依旧是如此的结局。”

  “属、在下不敢有什么怨言,都是以前做的事情不对。。。”

  “不用自责,你本不属于裁撤之范围,这一切都是本官安排的。”

  佟卫华猛地抬头,看着吴邵刚,此刻他的眼睛有些红。

  “本官打算赋予你重任,必定要考校你的心智,也要看看你的家人究竟如何,想不到这小小的考校,就验出了人心,你的内人毅然决然的离开,丝毫不顾及夫妻情分,就连本官都感觉到惊讶,也是你识人出现误差,好在遇见这一次的机会,否则来日你怎么死的都不知道。”

  佟卫华身体发软,再也站立不稳,扑通的跪在了吴邵刚的面前。

  身体颤抖的佟卫华,根本就说不出话来了。

  “这段时间以来,本官一直都在关注你,自从你到本官这里来过之后,这么长时间过去,你能够保持平静,没有透露出去丝毫的消息,这个表现是很不错的,本官由此想到了,让你到北方去做事情,至于说做什么事情,袁世春会详细告知你的。”

  “本官也不会强迫你,给你两个选择,若是不愿意到北方去做事情,那就到合州去,到县衙去做个县尉,但这辈子也就如此了,若是愿意到北方去冒险,本官可以保证你将来之前途,不说县令之类的,至少可以知州以上吧,你在衙门多年,知道这里面的诸多规矩,本官也不会轻易许诺,既然承诺你了,只要你安心做事情,跑不了一个很好的前程。”

  “至于说你的一双儿女,本官看还是留在潼川府路,本官已经做出了安排,让你的姐姐帮忙带着,都到合州去生活,免得遭受一些白眼,你儿子继续在学堂读书,所需开销的费用,衙门会承担的。。。”

  吴邵刚刚刚说完,佟卫华就抬头开口了。

  “大人,属下愿意到北方去。”

  “好,本官知道你会做如此的选择,从今日开始,你就是袁世春的直接属下,一切的事宜听从袁世春的调度,今后你之责任异常重大,切不可掉以轻心,本官相信你能够做好,到了北方,就要靠你自身了。”

  吴邵刚说完之后,站起身离开了。

  袁世春扶起了佟卫华,开始了仔细的交待。

  一个时辰之后,佟卫华离开了酒楼,朝着家中走去,此刻他的步伐显得轻盈,眼睛里面也有了光彩。

  接受的任务可谓是异常的艰巨,不过只要有了好的前程,冒险算什么。

  进入院子的时候,女儿和儿子都在等候了。

  佟卫华看了看两人,目光之中流露出来不舍。

  “你们跟着我到大姑家里去,今后你们就跟着大姑生活,为父会抽时间回来看你们的。”

第一百五十章 外部消息


  清理吏员和公人的事情,进展的异常的顺利,按照吴邵刚的要求,各地必须要大规模的进行清理,减少衙门负担的吏员与公人的数量,减少诸多的开销。Δ 『Δ』

  泸州府和潼川府做出了榜样,仅仅一个多月的时间,清理了数百的吏员和公人,这样一来,其他的地方也不敢有丝毫的耽误,开始进行大规模的清理,在这个过程之中,吴邵刚和李思琦也接到了一些消息,绝大部分的消息都是情报署调查得来的,也有部分是遭受到委屈的吏员与公人写来的信函。

  府州县的官员,当然不可能是清白的,有些人本就是吏员与公人的靠山,隐藏在身后,在地方上胡作非为,得到了太多的好处,而遭遇到责罚的却是出头的吏员和公人,情报署在这方面的调查,费尽了心思,获取到很多拥有的情报。

  不过吴邵刚暂时压下来了,没有动作,他还没有清理府州县官员的打算,现在不是时间,不能够引官员队伍的混乱,否则潼川府路可就真的会引朝廷的注意了。

  路要一步一步走,饭要一口一口吃。

  罗素林和佟卫华悉数都派遣出去了,罗素林去了成都,佟卫华去了河北,两人的职责都是非常明确的,那就是想方设法搜集蒙古鞑子的情报,且在本地逐渐建立起来一条情报网,能够搜集到方方面面的情报。

  至于说两淮和京城等地,吴邵刚暂时没有派遣人员,只是督促袁世春,建立起来一条可信的情报传递网络,让京城和两淮等地的情报,能够最快度抵达泸州府城。

  当然,目前的情况之下,来自京城和两淮等地的情报更加的重要,北方的蒙古鞑子,此刻还没有时间和精力南侵,他们内部的叛乱尚未完全平息下来,蒙古大汗忽必烈还要倾尽全力围剿阿不里哥的叛乱,以及由于叛乱所引的混乱人心,无暇估计南方事宜,所以北方暂时是稳定的,可京城和两淮不一样,一方面右丞相、枢密使贾似道需要更加牢固的掌控权力,另外一方面京城的内斗也显得愈的炽烈,这些内斗,很有可能波及到吴邵刚。

  内部的尔虞我诈是害死人的,稍微不注意就有可能深陷其中。

  京城有行会和四爷收集情报,通过特殊的途径源源不断的传递过来,吴邵刚还是很放心的,加之他在潼川府路所取得的成绩,也通过邸报的形式传递到京城,想必行会和四爷都是特别注意的。

  袁世春急匆匆的进入到厢房,从怀里小心的拿出了文书。

  这是来自于京城的情报。

  现如今京城的情报,悉数都是四爷收集和送来的,去年的时候,京城瓦子的行会遭遇到一次重大的打击,那就是原右丞相董槐的去世,这是在吴邵刚离开京城之后生的事情,董槐去世之后,四爷迅送来了情报,不过吴邵刚那个时候正在倾尽全力剿灭刘整的叛乱,没有办法回到京城去。

  从那以后,四爷送来的情报更多了,不过牵涉到重大事宜的不多,一些消息甚至能够从朝廷的邸报上面看见,这方面吴邵刚也是能够理解的,董槐的去世,让行会失去了一个最为重要的依靠,在朝廷之中的影响也是大大的减弱,估计得到核心情报的机会也就很少了。

  吴邵刚曾经也思索过,想着让四爷到潼川府路来,那样能够成为他得力的帮手,不过这个想法只是一闪而过,很快消失,不管怎么说,四爷在京城还是能够获取到不少的消息,吴邵刚在京城没有任何的根基,唯独依靠四爷获取到情报,若是缺乏了这根线,那么吴邵刚就将成为聋子和瞎子,不知道京城的任何情况。

  留在京城的管家吴林,是不大可能搜集到任何情报的。

  好在贾似道掌控了朝局,京城也就处于相对平稳的时期,吴邵刚倒不是特别的着急,毕竟贾似道短时间之内是不会关注他这个潼川府路防御使的。

  看见袁世春的神情,吴邵刚有些奇怪,难不成这一次有什么重要的情报。

  打开文书,吴邵刚的神情迅变得严肃起来了。

  这是一份有关军事方面的情报,确切的说,是有利于朝廷的军事情报。

  独霸山东三十余年的李璮,忽然在二月底投降大宋朝廷。

  李璮为原山东统领李全的养子,在李全战败阵亡之后,一直独霸山东,割据一方,摇摆于大宋和蒙古之间,忽必烈继任蒙古大汗之后,敕封李璮为江淮大都督,不过就算是如此,李璮也不听从忽必烈的诏令,不允许蒙古在山东一地征粮征兵。

  李璮还有一个特殊的身份,其岳父王文统深得忽必烈的信任,忽必烈成为蒙古大汗之后,王文统被敕封为中书平章政事,行省事与燕京,主管汉地的政务。

  王文统有着很大的权力,从另外一个方面,也给与了李璮不少的支持和帮助。

  李璮此时此刻投奔南宋朝廷,也是看准了时机,忽必烈正在率领大军,与阿不里哥的叛军激战,腾不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