慈继阁小说网 > 历史电子书 > 南宋之我主沉浮 >

第105章

南宋之我主沉浮-第105章

小说: 南宋之我主沉浮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要知道潼川府路已经有三十七人牵涉其中,其中甚至有地方上的司马、县丞和县尉等等,这些人不可能为一个无钱无权的张世杰卖命,更不可能听从张世杰的命令。

  主谋应该还有其他人,而且是能够给与那些参与之人许诺之人。

  当然张世杰参与此事之中,也是能够理解的,习惯掌握权柄的张世杰,流落到如此的境地,内心肯定是不甘的,原来的属下吴邵刚与其平起平坐,而且权力在其之上,这更是让张世杰难以容忍,如此情况之下,只要有人许诺,让张世杰能够重新掌握权力,估计什么事情张世杰都是愿意做的。

  官场上这一套很正常,若是到了必要的时候,吴邵刚也会采用这等的办法。

  由此,吴邵刚分析,张世杰背后一定还有地位更高之人。

  接下来的分析就变得简单很多了,在四川境内,权力最大之人就是四川制置使俞兴。

  四川境内能够给张世杰表态的只有俞兴,其余人没有资格,张世杰也不会相信其他人。

  不过这里面也存在一个问题,那就是俞兴与吴邵刚之间,没有直接的利害关系和冲突,至少暂时没有,吴邵刚年轻,短时间之内不可能威胁到俞兴的地位,加之俞兴曾经在攻打刘整的时候,遭遇到惨败,受到朝廷的责罚,所以俞兴是需要依靠吴邵刚的,吴邵刚能够将潼川府路治理好,这里面同样有俞兴的功劳。

  分析到了这里的时候,吴邵刚脑海里面冒出了一个人,那就是刚刚出任吏部尚书的吕文德,吕文德和俞兴之间的关系是很不错的,俞兴遭遇到败绩,还是吕文德向朝廷讨保,其实刘整之所以投降蒙古鞑子,吕文德和俞兴有着很大的干系,正是因为两人准备算计刘整,才迫使刘整投降了蒙古鞑子。

  吴邵刚与吕文德之间,的确有矛盾,这种矛盾延续的时间已经不短,以前吕文德将吴邵刚视为自身的心腹,但后来情况出现了变化,这让吕文德很是不爽,特别是吴邵刚领兵征伐刘整的时候,更是与吕文德之间矛盾重重,且吕文德的心腹李思琦,与吴邵刚搅合在一起。

  这足够让吕文德恼怒,以至于动手算计了。

  想到这里,吴邵刚额头上面冒出了汗滴。

  吕文德、俞兴和张世杰联手,这股力量不容小觑,稍不注意,吴邵刚就很有可能陷入其中,以前的努力全部都白费了。

  毕竟吴邵刚的力量还不是很强大,不过是在潼川府路刚刚立足,辖区内不稳定,充斥着土匪,老百姓的生活更是困苦,如此的情况之下,外来的强大力量,会让吴邵刚难以应对。

  袁世春说完之后,看着依旧在沉思的吴邵刚,默默的站立在一边。

  吴邵刚想清楚了所有事情之后,看着袁世春,慢慢开口了。

  “袁世春,情报署这次做的很是不错,掌握了弹劾奏折的去向,也弄清楚了背后之人,说说你们下一步的打算。”

  “禀报大人,属下还是想着弄到弹劾奏折。”

  “哦,弹劾奏折在张世杰的手中,你们准备采取什么样的办法呢。”

  “属下想过了,明的不行就来暗的,张世杰人在合州,可以恳请蔡都统稳住张世杰,属下派人到张世杰的府邸,偷出弹劾奏折。”

  吴邵刚的脸上浮现出来一丝的笑容。

  “这个想法还是不错的,我再问你,拿到了弹劾奏折,下一步准备怎么办。”

  “这个。。。属下还没有想过。”

  “袁世春,情报署费尽千辛万苦,调查此事,最终的目的是什么,就是要想着潼川府路的稳定,惩治某些兴风作浪之人,让各级的官府不要遭受到外界的干扰,既然你能够想到办法拿到弹劾奏折,那是不是也要想办法稳定潼川府路的局势。”

  袁世春看着吴邵刚,眼神有些茫然,这个问题太大了,不是他能够想明白的。

  吴邵刚不是很在意,看着袁世春继续开口了。

  “张世杰是朝廷任命的四川承宣副使,我们暂时是不能够动手惩治的,不过张世杰参与到此事之中,且是背后的主谋之一,那我们是不是有必要警告张世杰,今后不要想着做这些下三滥的事情了,一旦张世杰知晓自身的所有事情都被我们掌握了,他还会乱来吗。”

  袁世春思索了一下,有些迟疑的开口了。

  “大人的意思,属下明白了一些,不过张世杰是承宣副使,属下不知道该如何警告啊。”

  “这很简单,想办法拿到弹劾奏折的同时,留下一封信函,告诉张世杰一切,且警告其不要轻举妄动,若是张世杰还想着一意孤行,那我们就可以名正言顺的动手了。”

  “这个,不知道大人说的动手是什么意思。”

  袁世春如此询问的时候,吴邵刚微微皱了皱眉。

  “弹劾奏折就是我们的武器啊,这上面所说的事情,都是子虚乌有,本官受皇上和朝廷的委托,为了潼川府路的稳定,殚精竭虑,无时无刻都是小心翼翼,可身为四川承宣副使的张世杰,却为了自身之利益,背后算计,你想想,若是皇上和朝廷如此认为了,那张世杰会是什么样的结局。”

  袁世春眨了眨眼睛,用力的点头。

  “属下明白了,只是还有一件事情属下不明白。”

  “有什么不明白的,尽管开口就是了。”

  “属下也觉得张世杰不可能是主谋,这背后一定还有其他人,属下本来想着进一步调查的,可大人不允许了,属下不明白。”

  “袁世春,你能够想到这一点,已经很不错了,身为情报署的负责人,就是需要多多的分析,通过表面的情报,看透背后的蹊跷,否则一大堆的情报摆在面前,作用也不是太大,你分析的不错,张世杰的确不是最为重要的主谋,若是有可能的情况之下,我也想弄清楚背后的主谋究竟是谁,可有一点你不要忘记了,能够筹谋如此重大的事宜,背后主谋的身份肯定是不一般的,至少比张世杰的地位要高很多,否则张世杰不可能参与到此事之中,这样的人恐怕也是我们无法撼动的。”

  袁世春恍然大悟,看着吴邵刚,频频点头。

  “我们在潼川府路立足的时间不长,不能够挑起大的风波,目前需要的是稳定,是埋头发展,让老百姓能够安定下来,在这个过程之中,我们发展壮大自身之力量,等到我们的力量足够强大了,那个时候就能够对付一切于我们不利之人了。”

  说到这里的时候,吴邵刚微微叹了一口气。

  堡垒历来都是从内部攻破的,吴邵刚不想参与搅合到内部的博弈之中,可很多的事情,不是以他的想象为主出发的,这官场的内斗,他同样需要高度重视。

第一百四十三章 何去何从(1)


  四川承宣副使张世杰这段时间有喜有忧。『

  自从离开殿前司,来到四川的合州,他就陷入到苦恼和绝望之中,名义上是四川承宣副使,也算是一方诸侯了,可惜四川制置使俞兴完全掌控了这里,压根没有他出头的地方,而且圣旨上面写的很是明确,他这个承宣副使,没有资格干预军中的事宜。

  承宣使这一职位,本就是以军事方面的事宜为主的,身为四川的承宣副使,却不能够干涉军中的事宜,他张世杰明显就是被摆到了一边。

  张世杰当然不会甘心,来到四川的合州,他就开始了努力,一方面想方设法打通与朝中右丞相、枢密使贾似道之间的关系,一方面尽力的缓和与四川地方官吏的关系,可惜的是,他的这些努力都是石沉大海,地方官员可是异常明白的,知道张世杰落魄,这个时候可没有谁愿意主动去巴结和靠近,而朝中也没有任何的消息,想必大权在握的贾似道,已经忘记了他这个曾经的心腹。

  就在这个时候,刘整叛乱了。

  张世杰再次燃起了希望,作为四川承宣副使,就是需要应对这些突情况的。

  朝廷还是没有圣旨和敕书,相反四川制置使俞兴倒是开始掌控军队,对刘整起了进攻,在这个过程之中,张世杰提出了自身的建议,并且专门找到了朝廷派遣的防御大使吕文德请战,不遗余力的提出诸多的战术建议。

  这样的努力,反而引了吕文德和俞兴的不满意。

  张世杰不知道,长时间身处重要权力部位的他,已经形成了一种习惯,那就是带有命令式的神态与语气,在提出诸多建议的时候,这样的神态同样表现出来,当然令其他人不满意。

  就算是俞兴遭遇到了失败,作为朝中名将的张世杰,依旧被摆在一边,没有得到重用。

  张世杰鼓起勇气,绕过了吕文德直接给朝廷写去了奏折,不过奏折送出去不长的时间,吴邵刚来到了四川,直接进入到了合州,协助吕文德剿灭刘整的叛乱。

  朝廷这样的安排,让张世杰愤怒了。

  不管是从资历还是官职方面来说,吴邵刚与他没有丝毫的可比性,不知道为什么朝廷不启用他张世杰,却派遣吴邵刚从京城赶赴四川。

  带着这种愤怒的情绪,张世杰的态度愈的不好,甚至与吕文德之间都出现了直接的冲突,就更不用说与俞兴之间的接触了。

  吕文德和吴邵刚开始征伐刘整的时候,张世杰是带着看热闹心态的,他认为吕文德与吴邵刚必败,或者说会顾此失彼,要知道刘整的力量是很强大的,而且背后有蒙古鞑子的支持,俞兴已经败给了刘整,让其士气大振,这个时候吕文德和吴邵刚决心强行镇压刘整的叛乱,明显是战术部署方面的错误。

  张世杰认为,这个时候吕文德应该稳住合州,调遣更多的御前诸军,参与围剿刘整的战斗,只有在朝廷大军占据绝对优势的情况之下,才能够大规模的开始征伐刘整。

  事态的展,再次让张世杰吃惊、沮丧和嫉妒。

  吴邵刚居然率领大军打败和生擒了刘整,且将驻扎在潼川府城的蒙古鞑子,悉数赶出去了,也就是说吴邵刚获得了完胜,收复了潼川府路所有的府州县。

  这一下,张世杰开始高度重视吴邵刚了,他感觉到吴邵刚此人绝不一般。

  接下来的时间里面,张世杰开始搜集有关吴邵刚的一切情况和资料,进行仔细的分析,也就是在这种分析的过程之中,他现了一个事实,那就是年轻的吴邵刚,自从率领大军征伐以来,没有取得一次败绩,所有作战均获得了胜利,而且是大胜。

  张世杰开始为自身对吴邵刚的轻视后悔,他想到了在殿前司的时候,作为吴邵刚的直接上级,作出来的那些事情,若是吴邵刚趁着这个时机报复,他张世杰根本无力应对。

  就在张世杰心灰意冷,准备辞去官职回家去的时候,突然一个机会出现在他的面前。

  这个机会任何人都会心动,那就是弹劾吴邵刚,让他张世杰出任潼川府路防御使,兼任泸州知府,统领整个的潼川府路,而且以承宣副使的身份,掌控合州御前诸军。

  张世杰曾经是金国的将领,投奔南宋朝廷之后,得到了重用,但降将的身份,让他没有多少的机会独当一面,也就是说张世杰所参加的全部战斗,都是作为副手在他人的指挥之下作战的,这种受到制约的滋味是很难受的。

  现在机会来了,若是能够弹劾吴邵刚,让吴邵刚受到皇上和朝廷的惩罚,他张世杰就可以独自统领合州御前诸军作战,而且还管着潼川府路所有的民生事宜。

  如此的好机会,不抓住岂不是太对不起自身了。

  张世杰没有丝毫的犹豫,牵头开始做这件事情了。

  要说这给与机会和许诺之人,所做的工作也是很细致的,不仅仅吩咐了应该如何的弹劾,还列出来了一份名单,说是名单上面之人是能够信任的,是可用的,只要这名单上面之人,全部都在弹劾奏折上面署名了,那吴邵刚就死无葬身之地了。

  署名的事宜,先从泸州府开始。

  张世杰还是非常谨慎的,弹劾奏折几乎都在他的手中,就算是要拿去署名,也不会过十天的时间,这份奏折是他张世杰重新获取权力的关键,不能够有任何的闪失。

  一般情况之下,弹劾奏折都是放在身边,除非是外出有事请,奏折才会放在府邸的书房,由专人好好的保管。

  张世杰也不是很着急,署名的事情需要慢慢来,再说吴邵刚刚刚获取了大胜,这个时候突然去弹劾,在朝中也是说不过去的,怕是皇上都会不高兴。

  吩咐张世杰做此事之人,也是建议年底或者是来年年初,将弹劾奏折送到朝中去。

  弹劾奏折从泸州回到合州之时,张世杰也听到了一些禀报,说是泸州府衙有些官吏,因为担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