慈继阁小说网 > 历史电子书 > 南宋之我主沉浮 >

第103章

南宋之我主沉浮-第103章

小说: 南宋之我主沉浮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不过几分钟的时间,袁世春走出厢房,让佟卫华跟着他进去。

  佟卫华进入到厢房,一眼就看见了站在厢房中间的知府大人吴邵刚。

  吴邵刚的神色很是平静,尽管看上去异常的年轻,可浑身透漏出来老成持重的气息。

  “泸州府衙户房吏员佟卫华,拜见知府大人。”

  “佟卫华,本官正在府衙和整个的潼川府路清理不合格之吏员和公人,此时此刻,你敢于来拜见,可见你颇有胆量,有什么事情,就直接说,不用有那么多的顾虑,本官话说在前面,有能力之吏员和公人,本官还是要留任的,并非是外界传闻本官要撤换所有吏员与公人。”

  佟卫华的身体再次微微的颤抖,一时间竟说不话来了。

  吴邵刚示意袁世春退出厢房。

  袁世春看了看佟卫华,转身离开了厢房。

  看见佟卫华的第一眼,吴邵刚就有了一种较为舒心的感觉,要说穿越的吴邵刚,对官场上的事情还是知道一些的,穿越之前,他也曾经是军中之军官,同样属于官员阶层,官场上面的小九九,多少知道。

  官场有着自身之规则,任何人想要打破这些规则,创建一清二白的官场秩序,都是不大可能的,那样做只能够碰壁,吴邵刚也没有想着让官场上清白如水,水至清则无鱼,若是官吏都没有了做事情的心思,没有了上进的动力,处处想到的都是明哲保身,那么他吴邵刚也办不好任何的事情。

  想要做出来一番事业,特别是大事业,麾下必须有一帮心腹,这些心腹若是得不到任何的好处,有谁会心甘情愿听你的摆布,志趣相投的心腹,那是可望不可即的愿望。

  佟卫华此人,给与吴邵刚的印象,就是熟知官场上事宜的吏员。

  吴邵刚出任泸州府知府后,对于府衙的吏员和公人,就进行过秘密的了解,基本知晓每个人的情况,这个佟卫华,能力还是不错的,只是与前任知府刘整之间有着很不错的关系,而且当初刘整造反之后,佟卫华也是跟随在刘整身边的。

  反过来说,佟卫华若是没有突出的能力,仅仅凭着吏员之身份,也不大可能与前任知府刘整之间有着不错的关系,一定是刘整赏识佟卫华的能力,双反才有可能建立起来良好关系。

  佟卫华暂时没有开口说话,吴邵刚也没有催促。

  沉默了大约两分钟的时间,佟卫华的额头上面已经冒出大颗的汗滴。

  这样的沉默,对于佟卫华来说是很难熬的,尽管他已经想了很多遍,见到知府大人之后应该如何开口说话,应该先说些什么,建立起来良好的印象,可是真正来到厢房之后,那些想好的话语,跑得无隐无踪,留下的就是无形的畏惧了。

  知府大人脸色很是平和,但是这种平和的下面,隐藏着威严,这是不容冒犯的威严。

  终于,佟卫华的身体微微动了一下,慢慢的开口了。

  “属下求见知府大人,是有重要的事情禀报。”

  “嗯,佟卫华,抬起头来说话。”

  佟卫华抬起头,他的眼神与吴邵刚的眼神相撞。

  本能间,佟卫华再次低头,内心之中的畏惧与诧异更加的厚重,按说他已经是不惑之年的人,知府大人不过弱冠之年,可他从知府大人的眼神里面,感觉到的是深邃。

  知府大人的过往,佟卫华也知道一些,不过作为官场上的老人,他是半信半疑的,一个如此年轻之人,怎么可能做出那么多惊天动地的事情,可这一次目光的对撞,让佟卫华完全相信了,他面前的知府大人,不是一般人。

  内心之中的侥幸,已经完全被打灭,佟卫华很快做出了决定,将自己知晓的所有情况,和盘说出来,不要有丝毫的隐瞒,否则今日就是自找苦吃。

  终于,佟卫华再次开口了,这一次,他的语气变得平缓。

  “大人,属下昨日知晓了一件事情,感觉到事关重大,故而专门来禀报。。。”

  佟卫华语气的变化,让吴邵刚的脸上闪现过一丝的笑容。

  不过他的笑容很快消失,因为佟卫华所说的事情,让他感觉到震惊。

  。。。

  半个时辰之后,佟卫华终于说完了,期间吴邵刚曾经开口询问过几个关键的问题,有些问题佟卫华直接回答了,有几个问题佟卫华则是直接开口说不知道。

  “佟卫华,你所说的事情,很是关键,本官会想办法应对的,回去之后,好好的做事情,不要有任何的异常表现,若是他们继续找你,虚以为是,且迅禀报。”

  “属下明白了。”8



第一百四十章 动全身


  不怕一万就怕万一,吴邵刚决定全面清理潼川府路所属府州县吏员和公?21??的时候,想到了土地兼并严重的问题。Ω 『

  大宋的土地属于个人所有,南宋末年土地兼并的情况同样是非常严重的,权贵富户占据了绝大部分的土地,寻常百姓拥有的土地少得可怜,只不过大宋的赋税以商贸赋税为主,农业赋税占据的比例不是最大的,故而朝廷对于土地兼并的事宜,不是那么重视。

  不过贾似道出任右丞相、枢密使,且掌握了实际权力之后,对于土地兼并的事宜开始高度重视了,毕竟商贸赋税不可能完全支撑朝廷的开销,朝廷与后金以及蒙古鞑子多年征伐,开销巨大,让朝廷感觉到入不敷出,为了能够应对日益巨大的开销,贾似道开始将目光对准了土地,并于景定二年、公元1261年推行了公田法。

  所谓的公田法,就是根据人地的产量,明确每家每户每年需要的粮食多少,核算之后,根据土地的产量,明确每家每户拥有多少的土地,多余的土地由朝廷收购变为公田,其后各级官府将这些公田租赁出去,土地上面获取的收入,全部用于朝廷开销以及军费。

  贾似道推行的公田法,遭遇到权贵阶层的强烈反对。

  此时土地集中在大地主的手中,这些大地主同样是朝中有权有势的官员,公田法触及到他们的基本利益,当然会遭遇到强烈的反对。

  不过贾似道在推行公田法方面,倒是不遗余力,不惧怕任何的反对,强行推进。

  可惜的是,贾似道仅仅能够干涉到京城周遭的地方,其余地方就是鞭长莫及了。

  包括战前的潼川府路,公田法的推进都是差强人意的。

  贾似道大概也知晓其中的难度,没有采取更加激烈的措施推进。

  吴邵刚在离开京城前往潼川府路上任的时候,就知晓了公田法,而且进行过认真的研究,他觉得公田法有可取之处,对于已经处于风雨飘渺之中的南宋王朝来说,公田法不失为挽救朝廷的一个很好的办法,但是公田法不可能长时间的推行下去,这里面的弊端太多了。

  上任之后,吴邵刚大力推行公田法,反正潼川府路绝大部分的权贵,都被刘整同化或者是斩杀,基本都是家破人亡,收复了整个的潼川府路所属的府州县之后,各级官府认真核实了土地,按照计算出来的人口数目,大致平均的分配下去耕种,至于说这些土地,肯定是属于官府所有,是实实在在的公田。

  土地是农户赖以生存的保证,不管商贸如何的展,还是有绝大部分的农户需要依靠土地来生活,所以在遏制土地兼并的事宜上面,吴邵刚是完全支持贾似道的。

  大宋与其他王朝所不同的是,商贸非常的达,土地相对没有得到高度的重视,而且大宋王朝人口的流动也是很频繁的,部分的商贾对土地并不是特别的重视。

  至于说贾似道强行推进公田法,其本意并非是遏制土地兼并,而是想着密闭朝廷入不敷出的开销。

  吴邵刚的想法不一样,他需要依靠公田法,来推行一种能够长时间维持的土地分配政策。

  只要土地能够私有化,那么土地兼并就是无法避免的,千年之后亦是如此。

  克服土地兼并最好的办法,还是大规模的展商贸,要让商贸赋税占据朝廷赋税收入的绝大部分,要让大量的农户能够投身到商贸之中,依靠商贸亦能够养活家人,如此才能够暂时克服土地兼并之问题。

  从现实情况来说,这种可能性是完全存在的。

  吴邵刚推行公田法,倒是没有遭遇到太多的阻碍,绝大部分的农田都被各级官府分配下去,让老百姓耕种,那些逃过一劫的权贵,因为自身的把柄被吴邵刚抓住,也不敢有过多的怨言,好在吴邵刚也没有赶尽杀绝,留给权贵富户的土地是足够的,如此基本做到了两全其美,双反都是相安无事。

  展商贸方面,难度倒是很大,一方面有官府之中官吏和公人的盘剥,一方面是刚刚遭遇到大难的潼川府路,方方面面都是凋敝的,这个时候商贾就算是想着做生意,也没有多少人买得起,故而商贸的复苏,必须要等到下半年,一旦百姓在田地之中收获到粮食,得到钱财之后,才有可能真正开始购买商品。

  就在吴邵刚感觉到一切都颇为顺利的时候,突然冒出来了事情。

  若不是佟卫华前来禀报,吴邵刚还是将主要的精力集中在清理泸州府的吏员和公人的事情上面,而得到禀报的吴邵刚,感觉到背后凉飕飕的。

  终于有人冒头了,而且进攻的手段很是毒辣。

  不过吴邵刚不会完全相信佟卫华的说辞,他需要从另外的途径,获知到事情的真相。

  有些机构,吴邵刚早就想着成立,要知道穿越之前他是特种兵教官,熟悉部队里面的事情,更是知道情报的重要性,情报就是一个准备做大事情、掌控一切之人的耳目,能够帮助你知晓很多背地里的事情,更是能够帮助你确立应对的策略。

  不过情报机构的名声一直都不是很好,这大概是因为此类机构都是暗地里做事情,采用的手段也不是那么的光明正大的。

  袁世春进入到厢房的时候,吴邵刚尚在思索之中。

  静静的在一边站立了好一会,袁世春最终还是忍住了没有开口询问。

  作为负责亲卫事宜的军官,袁世春的表现还是很不错的,得到了吴邵刚的赞许和肯定。

  不过此刻进入到厢房的袁世春,却有一种很不安的感觉,他察觉到吴邵刚其实是注意他的,但是一直都没有开口说话,也没有提出任何的要求。

  难不成是自己有什么事情没有做好。

  额头上渐渐的冒出了汗滴,袁世春一时间不知道自己该怎么做了。

  袁世春的表现,吴邵刚一直都在关注,他已经下定了决心,要成立属于自身的情报机构了,至于说负责情报机构的人选,则必须是自己完全信任之人,是自身的绝对心腹。

  张炳辉和马龙都是最好的人选之一,可惜两人如今都是肩负重任,包括王十三、杜小七和郑同武等人,都是无法抽身的,谭成轩远在庐州的家中,也不可能赶往泸州府城,至于说秦汉,暂时没有在考虑之列。

  剩下的人选,或者说最佳的人选,那就是袁世春了。

  袁世春和郑同武两人,都是曾经的殿前司所属的催锋军的军士,两人因为严格执法,阻止了殿前司都指挥使司马华轩进入到军营巡查,得到了吴邵刚的赏识,一路被提拔起来,且成为了吴邵刚的心腹。

  情报机构的负责人,其职责是异常重要的,需要有着不一般的耐心和狠心。

  尽管已经做出决定,让袁世春出任情报机构的负责人,但吴邵刚还是需要考校袁世春的心智,看看袁世春能够以什么样的心态来出任这个异常关键的职位。

  袁世春的表现,让吴邵刚基本满意,但也有不如意的地方。

  譬如说受到观察和冷落之后,袁世春应该是神色如常的,但可以看得出来袁世春的紧张,这样的心态对于搜集情报之人来说,肯定不合适。

  微微叹了一口气之后,吴邵刚开口了。

  “袁世春,我考虑了很久,决定让你负责情报机构的事宜。”

  袁世春愣了一下,甚至没有擦去额头上的汗滴,紧接着开口了。

  “属下还是愿意守候在大人的身边。。。”

  吴邵刚挥挥手,制止了袁世春继续开口。

  “不用多说,守在我的身边,是为了护卫我的安全,出任情报机构之负责人,更是为了我之安全,你想想,不知道有多少人想着暗地里算计,若是守在我的身边,这些情报你会知道吗,等到对方的算计得逞,什么都晚了。有些进攻并非是面对面的厮杀,暗地里的算计更加的毒辣,我是必须要弄清楚这些不利于自身之情报的,所以说,你做好了情报机构之负责人,让这个机构能够正常的运转了,就是最好的护卫了我之安全。”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