慈继阁小说网 > 历史电子书 > 大明武夫 >

第844章

大明武夫-第844章

小说: 大明武夫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处田庄坚壁清野的话,恐怕要伤农了,咱们今年的粮食恐怕要被耽误,那可就是祸事。”

“不会,官军要再动的话,我们就主动出击,在徐州范围之外打垮他们。”赵进很是肯定的答复说道。

说到这里,王兆靖才抬起头问道:“大哥,归德府那边的庄子已经被扫平了十五个,拿到的库藏不少,会在黄河开化之后送到徐州这边,云山行已经派人过去检点,看看有什么能就地发卖的,不过归德府那边,我们能占的庄园田地却不多。”

“李家兄弟几个做的不错,对付这等人,就是要官军出身的去收拾。”赵进先笑着点评了句。

赵进率领主力从归德府撤回徐州之后,却把出身辽地的李森兄弟几个派了过去,安排丰沛团的鲁大过去主持,而具体的行动则是李家兄弟带着团练们进行,在尚家庄那摧枯拉朽的大胜之后,归德府的士绅豪强都是胆寒心战,有人不管不顾的带着细软逃入开封府,也有人破罐子破摔要死守拼命。

这土豪乡绅离开本乡本土就什么都不是了,无权无势沦落他乡,即便身家丰裕活得也没什么意思,还往往会成为所在豪强觊觎的猎物,当真不如死了,大部分的人都逃不了甚至也不想逃。

当初官军进入归德府,首鼠两端态度暧昧的那些士绅土豪都在烧香磕头,庆幸当时没有轻举妄动,不然的话那真是死无葬身之地,而且还是抄家灭门的惨祸,接下来要做的仅仅是和赵字营谈,看看在对方的强势下能有多少自家喘息的空间。

可那些分了赵字营庄子,逼迫庄丁作为自家家奴,甚至抢掠云山行商队,杀害徐州人口的那些归德府豪强们,在这个时候,就是大难临头了,有人想跑都跑不了,眼见着归德府的天已经变了,多少人想要借他们的脑袋向赵字营邀功请赏,他们也只有拼死一条路。

归德府自己的这些豪强火并,想要拿下坚固周密的堡寨不容易,但对于在归德府的徐州团练们来说就太简单了,因为火器大队留下了三门火炮和炮手,有这大炮在手,什么壳子敲不开,只要打开了门墙,团练和义勇们还真不是本地丁壮能抵抗的。

但如果只是一个个庄子被打破的话,这是情理之中的结果,就算不是鲁大带着李家兄弟几个去都能做到,李家兄弟几个每一个庄子都打的很艰苦,但徐州团练都没有损伤,火炮也没有打响,因为李家兄弟驱使本地豪强的团练去攻庄,让他们彼此消耗,到最后精疲力尽了才收拾残局。

这么一场场打下来,归德府上下真是胆寒了,眼见着手头的力量一点点被消耗下去,有绝望的人逃不出归德府,索性去县城和府城躲避,甚至去睢阳卫和武平卫两个卫所里面,归德府和徐州赵字营打交道很久,知道徐州力量做事还有分寸,不会去碰官府官军划定的势力范围。

不过今非昔比,跑进城池的跟着进城池抓人,跑进卫所的进卫所抓人,徐州团练们完全不在乎和官军以及差役们开战,细想想倒也正常,本就已经大打出手了,谁还会守从前的规矩。

而且李家兄弟对赵进的意思领会得很明白,在归德府当真是盛气凌人,不给地方上留一点情面,一旦动手就是狠辣无比,连根拔起,不会让他们有一点残余,每天都有被俘获的本地豪强士绅被押送到徐州来,每天都有整车的金银细软送到徐州这边。

归德府的豪强家人家眷不重要,这些人的金银细软不重要,重要的是让归德府本地的实力元气大伤,再也没有和徐州那边抵抗的可能,如果是守规矩的家丁们来做,绝没有李家兄弟这样好的效果,这次大家都很满意。

但王兆靖所说的是另外一个问题,归德府和徐州、山东以及淮安北区不同,这几处不是地广人稀就是连年灾荒,有大片撂荒的田地可以圈占买卖,也就是有大量的田地可以用来安置流民,把地盘变成赵字营的地盘,把流民变成赵字营的百姓,可归德府的年景这些年来一直不好不坏的维持着,本地百姓逃亡的不多,田地撂荒的也有限。

正因为如此,归德府的豪强始终维持,赵字营安插进去有限的田庄之后,就和本地势力剑拔弩张,一直到这次冲突爆发,不过即便是扫平了豪强势力,他们的田地上还是有大量的佃户长工劳作,总不可能把旧的百姓赶走,换上辽民之类,那等于是减少一批流民,又造一批新的流民出来。

“种地的人还要留在上面,我们可以搞个减租减息,让一成或者两成租子出去,把人心收拢过来,然后划定片区,每一片安排一个团练连队或者两个,其余调度都和农垦厅现在的规制不变,要把归德府的田地管起来。”赵进开口说道。

现在家丁扩军还在议论中,不过赵字营经营许久的那些垦区农庄,有很多团练连队已经很成熟,也有不少很出色的年轻团练,一时还不需要他们补充到家丁旅团里面,但要给他们上进的机会和空间,新编组团练连队就是一个方法。

“大哥,那夏邑、虞城、永平和商丘这些县城怎么办?”王兆靖出声问道。

赵进沉吟了下,他明白王兆靖问这些话的意思,这其实还是要立规矩立法度,不过赵进还不想那么早定下来,只是开口说道:“还是安排贸易厅的分店进去,把咱们需要的各方面盯紧就好,归德府内各城池不得有官军驻守,差役数量也必须限制,巡丁要尽快做起来,这样城池就不必担心太多,我们的重点还是要放在垦区农庄上。”

王兆靖默默的点头,赵进又是开口说道:“种棉纺纱织布以及各种匠造的营生也要重视起来,那些佃户长工,有手艺的,愿意学手艺的,要优待对待,咱们纱厂、织场、铁场和酒坊都需要人手,招工这个也是大事,另外,云山行那边周先生一时顾及不到,你要把这片抓起来,以后咱们就是直接面对开封府,距离山西和陕西更近,和那边的贸易和生意肯定要大增!”

说到这个话题,大家都比刚才争论时候高兴不少,毕竟这都是实实在在的利益。

“老爷,王自洋那边已经求见几次,还是想要面见禀报,你什么时候能见他,属下好给个答复过去。”如惠那边晃晃头,好像想起什么,开口问了句。

“现在已经当他自己人看了,这次他又跟着立功操劳,还担惊受怕的干什么,等我晚上去我爹那边看过,让他在门外等着就好了。”赵进没好气的说道。

王兆靖放下笔,关心郑重的说道:“大哥,现在局面告一段落,你多去照顾照顾伯父那边,老人恢复的也能快些。”

赵进用手揉了揉额角,闷声说道:“大战在即,怎么能说是局面告一段落,我们还要准备打到底,怎么能松下来!”

尽管赵进的父亲赵振堂对徐州的胜利极有信心,在自己妻子何翠花的面前如此,在其他人的面前也是如此,可赵进凯旋归来之后,赵振堂还是病倒了,请来郎中看过,说是老人心神劳累后骤然放松,身心俱疲的时候感染风寒,所以才病倒了,虽然很麻烦,但吃药调养就会转好,不必太担心。

第1210章家事天下事

现在江淮最好的郎中就在徐州开设医馆,无论问诊买药收入如何,他每年所赚的都是从前几倍,自然愿意长留此处,而且云山行还让他入股药行的生意,徐州这样的陆上枢纽,药材中转贸易可是巨量,里面的利润可想而知,因为这个诱惑,越来越多的郎中来到徐州和邳州一带,这正是赵进他们所要的效果。

“你忙你的就是,何必来我这边耽搁。”看到赵进过来,赵振堂很是不耐烦,在一边伺候的何翠花想要埋怨却没开口。

赵进笑着坐下来,不过他的心情没有表现的这么愉快,自己父亲的中气已经很不足,而且身体消瘦的厉害,这场病或许没有郎中所说的那么轻描淡写,是不是自己父亲叮嘱或者威胁过,赵进不想去问,也有点不敢去问。

“你那边的事情都忙完了?现在局面那么紧,你把大事先处置好,我这边有你娘和下面人伺候着,不用你管。”赵振堂被搀扶着坐在床上,开口说道。

“要忙总有的忙,要空出工夫来也容易,爹,你就别操心这么多了,好好养病就是。”赵进笑着回答说道。

赵振堂盯着赵进,看得很仔细,边看边虚着声音说道:“我管不了你,十岁你跟我去法场观刑,把你吓得差点死过去,等你醒了,我就管不了你了,谁能想到你走了现在这么一条路,我连做梦都梦不到。”

“爹,你要不要喝水?”赵进吹了吹茶碗的温水。

“早就喝过了,不用你来操心这个,陪我聊会天。”到这个时候,赵振堂不说有什么忙什么了。

赵进笑着点点头,赵振堂沉默片刻后开口说道:“你这次赢的不难,说是大军交战,实际上也没什么艰苦,这次都这么容易,下次再来大军又能怎么样?”

说到这里,赵振堂脸上涌现自豪和蔑视交杂的神情:“卫所里的老弟兄让我提醒你小心,说什么大明这么多人口,几百万一千万的兵马都能凑得出来,一定别轻敌,他个没出过门的庄稼汉知道什么,还几百万一千万的人马,能凑出十万都是大事了,这次朝廷一下子拿出五万多官军来,当真吓了一跳,心想还真是快。”

赵振堂说得很高兴,他自己有见识,兄弟又在外面从军多年,对大明军务自然了解,明白要集结几万十万的大军到底是什么样的概念,朝廷发六万大军围攻的时候,赵振堂的确担心,但赵字营摧枯拉朽的大胜速胜之后,赵振堂就结结实实的放下心,连以后朝廷再发更多兵马的围攻都不在意了。

“你现在叫什么营,带队的头目领着几千上万,在大明都能混个参将身份了,在你这边还叫什么正,下面的兵卒人马又被叫成家丁什么的,总让人觉得名不正言不顺,那些有本事的也不敢过来投靠,你这次大胜要改改名目。”赵振堂又是叮嘱说道。

赵进沉吟了下,开口说道:“还是不能喊出太大的个头来,如果能不撕破脸我还是想这么缓着,现在想是不是叫将军,赵字营改为赵家军,其他不会变太大。”

这些话倒不是因为问起才回答,而是早在议论中有结果,赵字营目前的态势是不怕大战但不想大战,尽管各方都在回应,甚至原本和赵字营疏远的士绅豪强们都在建言,说要一鼓作气到底,可赵进还觉得没有将控制的地盘完全消化。

“如果完全为我所用,就不会有这么多有异心的,就不会有这么多内应,不过也和咱们前期太韬光养晦有关,有些人或是看不懂,或是不知道好歹利害,但接下来,我们可以放手去做些事情,将控制区域内的所有一切掌握在手中,人力、物力和财力都能为我所用,真正到这一步之后,再说下一步。”

“能这么稳步发展,会有爆发的时候,但这些只是说法,要怎么做还要看朝廷和魏忠贤的下一步,真要撕破脸打,那咱们就跟着赶鸭子上架了。”

赵进和伙伴们的议论还有书信上都这么说,不过现在也没必要维持那含糊和暧昧了,有些事可以挑明了去做,比如说赵字营的名号和架构,原来给外人看着就是乡勇团练一等,现在则是要更加的正规化,具体如何还要进行商议,不过赵进已经否掉了天王、徐王和天下大将军几个称号……

听到赵进的回答,赵振堂缓缓点头,感慨说道:“当年多亏答应了你二叔,让他教你练武,养出你这种不急不躁的沉稳性子,你二叔要是看到你今天的模样,还不知道高兴成什么样子。”

老人说了两句,情不自禁的流下泪来,慌不迭的拿手擦拭,这场面让赵进心里很不好受,不过还是保持着笑脸,然后帮着父亲擦拭,但赵振堂情绪平复很快,又是关心的问道:“这行军打仗要有粮草,这是青黄不接的时候,你下面那些人够吃吗?”

“够吃,自己种的还有储存,然后在各处买粮,爹,说出来你都不信,咱们和朝廷还在大打,那些粮商自己找上门来低价发卖,当时儿子这边还以为是设局。”赵进笑着回答说道。

这个情况所有人都没有想到,当清江浦比武场杀局失败,赵进率队南下北上,当第一场胜利的消息传到清江浦之后,没有被清算抄家的粮商就找上来了,提出的条件很简单,比市价低两成,但必须要在一定期限内将现银支付完毕。

徐州兵马正在和朝廷官军大打出手,按说这些世受皇恩的粮商们应该对赵字营坚壁清野,哪怕一把火把粮仓烧了,也不该上门售卖,还是低价售卖,更让云山行那边瞠目结舌的是,户部清江浦分司和漕运仓库大使这些官员最为主动,他们也和杀局毫无干碍。

本以为其中有诈,可赵字营这边怎么也想不透关节,最后让淮安北区贸易主管耿满仓来这边办理,他对粮食贸易最为精通,耿满仓吃了两次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